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写作专区 > 范文美文

范文美文

 2020年高考立意最具特色的6篇满分作文

微信扫码分享

2020年高考立意最具特色的6篇满分作文

分享:杨老师 01-01范文美文 客服

1.立意特色:见解独特 分析深入 

真诚交往 知人善荐

    ——我看鲍叔

河南一考生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发苦的题阿是“真诚交往,知人善荐——我看鲍叔”。

听了大家的发言,有些同学羡慕齐桓公,有些同学欣赏管仲,也有些同学称赞鲍叔。事实L,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在于其知人善任,这是有作为的君王的共性。管仲有治国之才,且鞠躬尽痒,这是杰出英才的相似之处。而鲍叔在齐桓公与管仲之间发挥了桥梁作用,可以说没有鲍叔,齐桓公的伟业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而管仲也可能被埋没于历史洪流之中。所以我感触最深的人物是鲍叔,最欣赏的也是鲍叔。

我钦佩鲍叔如此了解管仲。

孟浩然曾在《留别王维》中感叹道:“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朋友之间的交往,能谓知音者少之又少,鲍叔与管仲则是真正的知音。管仲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把他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管仲没遇上好时运;管仲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他胆小懦弱,他知道管仲家中还有老母亲。如果不是知心朋友,鲍叔不可能如此理解管仲并欣赏管仲的才华。正如管仲曾说: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这也正好印证了司马迁所说的“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我更钦佩鲍叔一心推荐管仲的大度风范。

真心交往,拉近了鲍叔与管仲的距离,让他们足够了解彼此,知晓彼此的境遇与选择。知音固然难得,但更难得的是鲍叔并不因管仲有才华而嫉妒甚至陷害他,反而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要知道,鲍叔向齐桓公推荐射杀过齐桓公的敌人,很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甚至有被杀的危险。不嫉妒已属难得,敢于举荐并自甘位列其下则更显大度。战国时期,庞涓和孙膑曾是同窗,两人情谊深厚而且结拜为兄弟,庞涓也应该知道鲍叔举荐管仲的故事,但他不仅嫉妒孙膑的才能,而且捏造罪名,害得孙膑被处以膑刑。同样的朋友,不一样的风范,庞涓为私心左右,残害挚友;鲍叔却不因自己的才华不如管仲而气恼,甘愿放低姿态成全管仲。

同学们,相信你们也一定佩服鲍叔这样的做法。了解朋友,这是朋友相处的基本要求,许多人都可以做到。可是能以谦虚礼让的姿态看待朋友的强项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人的私心很可能占据主导地位。鲍叔就是好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对待比自己更优秀的朋友的大度风范。

 我的发言完毕,谢澍人家!

【名师点评】

见解独特,分析深入。考生于比较中看到了鲍叔区别于齐桓公和管伸的优点,鲍叔为人大度、知人善荐,这在历史上十分少见,考生这样的见解非常独特。明确观点后,考生分别从两个方面对观点加以阐述,层次递进,分析深入,使得主题鲜明而深刻。

正反对比,论证有力。考生为了论证“鲍叔善荐”的观点,用了庞涓与孙膑的事例,从反面突出鲍叔的大度风范,论证效果不言而喻。同时,考生不停留于赞扬鲍叔,而是由人及己,反思问题,号召大家向鲍叔学习,具有现实意义。

逻辑严密,表达严谨。考生在阐述观点时,逻辑严密,环环相扣,表达严谨,启迪读者。如“可是能以谦虚礼让的姿态看待朋友的强项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人的私心很可能占据主导地位”一句就体现出考生表达的严谨,展现了考生思维的缜密。

 

2.立意特色:立意准确,层次分明。

汇集英才,成就伟业

河南一考生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读了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的君臣故事后,我们知道齐桓公、鲍叔和管仲都是英雄人物,他们共同成就了齐国的霸业。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成全了朋友,帮助了齐桓公,确实值得赞扬。管仲辅佐齐桓公,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也应该加以赞赏。但我认为齐桓公才是核心人物,是他的宽容待人,是他的虚心纳谏,是他的知人善任,成就了他的霸业。所以我感触最深的人物是齐桓公。

宽容待人,是齐桓公成就伟业的重要基础。

齐桓公被管仲一箭射中衣带钩后装死迷惑他,然后早于公子纠返回齐国,成为君王。自古以来,君王都有生杀予夺之权,齐桓公已经掌握了这一大权。假如齐桓公记恨管仲,那么管仲很难善终。但齐桓公心胸宽广,不但理解管仲为公子纠效力的做法,而且原谅管仲曾用箭射杀自己的行为。正所谓“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阴”,齐桓公懂得宽容,自然能得到管仲的拥戴,管仲必然会竭尽全力发挥其治国之才。

虚心纳谏,是齐桓公成就伟业的必要条件。

纵观历史,想要君主虚心听取意见并不容易,要不然邹忌就不用费尽心机“讽齐王纳谏”,屈原就不会会被放逐,贾谊也不会被贬滴长沙。齐桓公为了成就霸业,虚心接纳了鲍叔的意见——要想成就天下霸业,非管仲不可。于是他放手让管仲尽情发挥才华,治理国家。可见,领导者虚心听取意见是多么重要。项羽在鸿门宴上不听取范增的建议,错失了杀刘邦的机会,最后败给刘邦,输了天下。虚心听取意见,为齐桓公成就伟业创造了条件。

知人善任,是齐桓公成就伟业的重要保障。

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有领路人,但更要有各行各业的人才各尽其职。齐桓公通过鲍叔的介绍,了解到了管仲的才华,与管仲探讨称霸之术后,不仅立即任用管仲,还让他担任国相,尽显其能。可以说,齐桓公做到了知人善任。同样,汉高祖刘邦也有知人善任的优秀品质。刘邦在总结他能夺取天下的原因时曾说:“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如果不懂得知人善任,也就不可能战胜项羽。齐橙公做到了知人善任,成就伟业便有了保障。

宽容待人、虚心纳谏、知人善任都是一个君王优秀的品质,齐桓公拥有了这些优秀品质,所以他能九合诸侯、一匮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有同学因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有同学存在一些小缺点却不允许别人指出来,有同学看到比自己优秀者就心生嫉妒。如今,当我们再次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呢?是的,不管是当下还是以后,我们都有必要向齐桓公学习,尽可能培养更多的优秀品质,向优秀者看齐。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立意精准,论述严密。发言稿紧密结合考题所给材料,针对“我感触最深的人是齐桓公”立意,紧扣题意,非常精准。文中具体地论述了“我”对齐桓公感触最深的原因,并联系现实阐述“我”的感受与思考,这使得发言稿的论述严密,中心突出,论证有力。

结构清晰,论据充实。发言稿围绕齐桓公的宽容待人、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展开论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考生积累丰厚,引用了邹忌、屈原、贾谊等人物的事实论据和刘邦关于夺取天下之策的话语等道理论据,做到了以理服人,富有感染力。

前后照应,升华主旨。考生在开篇提出观点,结尾部分加以总结,首尾照应,强化了表达效果,让读者更加理解发言稿观点。倒数第二自然段,考生联系现实问题,明确人物优秀品质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并号召我们向优秀者学习,结尾积极有力。

 

3.立意特色:哲理思辨,高瞻远瞩

识人先识己 识己先识心

——致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

云南一考生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佛家有云:世事无相,相由心生。佛家认为,世事原本没有特殊含义,对这些事的解读是从人心中生长而出的。问自己一句“我是谁”,往往会发现我们每次的回答都不太一样。心境不同,世界则不同。认识自己, 要从心出发,由内里知外物。苏格拉底以“认识你自己”为座右铭,可见要认识世界,就必须对自我形成正确的认识;《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把自我的本性判定是“蒋”的,这何尝不是在认识自我呢? 只不过这种自我认识是被动的,是被外界力量推动的。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在改变着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所以认识自我最主要还是靠自己,我们要有主动去发现和认识自如的意识,关注自己的内心,探寻自己的内心世界。

有人曾说,人有三粕,即皮相、骨相和气相。很多情况下,我们往往只是看人的皮相,即只关注一个人的颜值,这样只能迷失于美丑的表象之间,会导致永远都不能了解其本质和内涵,不能识得忠奸智愚。实际上,皮相不过是一个人的外貌,父母赐之,而骨相、气相就是人的内里,人的心里。要想真正地认识自己,只观皮相不过识得十之一二,观骨相和气相才可识得十之八九,自古以来的成功之士肯定从内里、心里彻腻认识了自我。

有人曾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需要我们带着客观、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内心,这是成就自我之根本。“古之欲明明德语天下着,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其心之本,在于人,做人先树已,正已之心,成人之本。

对镜自照,镜中人是已;对影自赏,影中人亦是己。几何图形有重心、外心、内心,而人有一颗跳动的火红的心,判人断事凭心而行,而此行谓之品格,谓之人心,谓之自我。识人先识己,识己先识心,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心理位置,才能渐渐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从而让自己的高中生活充实而绚烂。

此致

敬礼!

你们的学长:×××

2020年7月7日

【名师点评】

哲理思辨,观点明确。考生围绕本题“识人先识己 识己先识心”有序展开,在向学弟学妹们分享感悟的过程中,不是停留在分享“认识你自己”的意义上,而是深入挖掘,在方法论上着力,具体地分享如何“认识你自己”,带有思辨色彩。

多方引用,表现力强。文章在行文时,既引用了“人之初,性本善”“古之欲明明德语天下着,先治其国……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等经典语句,又援引了诸如苏格拉底等外国先贤的话语,还引用了佛家语、生物学说等,多方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4.立意特色:关注现实 切中时弊

不食烟火难致世

江苏一考生

近日,有开发商宣称,将在一商业区与住宅楼盘之间配建一所中开发商的这项决定,引起了相当数量的家长们的不满,家长们纷纷要求学校应远离商业区,给孩子一个纯粹的学习环境。其实,在什么地方建学校不是问题的要害,根本在于贯彻怎样的教育观,

一般家长都信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环境影响论,都想做那三迁的孟母,给自己羽翼庇护下的“神兽”们以最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的良苦用心我们能够理解,他们生怕社会上的歪风吹斜了小树苗的身姿,“酸雨”侵蚀了小树苗嫩绿的叶子,像一扇蚌贝,含着口中珍珠,害怕外界的污染,造成自己宝贝上的瑕疵,但是他们有时真的太过小心了。

为何“叶圣陶杯”作文大赛冠以“中学生与社会”之名?赛名本身就妙明了中学生成长与社会的关系,而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更以其丰富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社会阅历对于中学教育不可或缺。成长到这个阶段,我们本就具备了较完全的价值观和比较成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我们知晓善恶的界限,却还是很模糊,这是书本上学不来的,唯有接触社会才能完成真正的成长。

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就是不断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过程,不光是书本上的知识信息,还要有社会实践方面的信息,不但要有正面的信息,还得有反面的信息。纯粹的玻璃易碎,合金钢坚韧耐磨。多种信息互补,才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单一的信息难以造就和合格的人才。《红楼梦》里有那么一个家喻户晓的句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接触和接受单一的信息,就不会有对世时的“洞明”和人情的“练达”,也就不会有成长过程中的飞跃。

其实,我们换个角度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能看出多种信息对于成长的重要。若非来过闹市,孟子怎知世态人情?若非看过送丧,他又怎会去思考生死?倘若一开始便居住在学宫旁,只知做一只啃旧书的四眼老鼠,只知做一介整天嚷嚷“先王之法不可变”的腐儒,孟子又如何成得了亚圣?正因为曾在闹市中走过,看尽世俗繁华;曾在墓地旁独坐,览遍生离死别。有着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所以孟子的学习才有方向,他才懂得学以致用,才既有匡世济民的宏远抱负,也有针砭时弊的脚踏实地。

究竟在什么地方建学校,这是可以讨论的。问题在于贯彻怎样的教育观,片面地理解正能量,复制大量单一的同类信息去塑造教育对象,拒绝借鉴,追求纯粹,不食人间烟火,受到伤害的不仅是直接的教育对象,还有民族的未来。

【名师点评】

关注现实,切中时弊。文章从在什么地方建学校写起,引出教育观的讨论,指出片面地理解正能量,复制大量单一的同类信息去塑造教育对象,拒绝借鉴,追求纯粹,不食人间烟火,受到伤害的不仅是直接的教育对象,还有民族的未来。文章关注现实,独具慧眼,切中时弊,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历史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别开生面,扣题巧妙。材料作文,一般把命题材料作为引论,首先从材料写起,开篇便入题。本文开篇只字不提命题材料,只是在评析环境影响论时引入信息学理论,指出学习“不光是书本上的知识信息,还要有社会实践方面的信息,不但要有正面的信息,还得有反面的信息”,巧妙地回应命题材料,实现从文章意蕴到行文造句方面的双重扣题。

新解素材,说理充分。文章用“叶圣陶杯”作文大赛冠名“中学生与社会”、《红楼梦》诗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等材料来阐述教育不应拒绝多重信息的道理,显示了作者的机智。“孟母三迁”的故事本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作者它来阐述教育要勇于接触多重信息的道理,而且言之有理,令人叫绝。

 

5.立意特色:视角独特 立意新颖

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

北京一考生

“坐地圈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2020年6月23口捷报传来:我国北大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没、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在这个北斗“天网”系统里,有55颗卫星,每一颗卫牌都有自己的功用。

55颗卫星,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让人不由得想到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围家和社会星的位置。孔子在《沦语》里说: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应陔是每个人要求自己的最好标准。

其实,在社会大坐标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像一颗北斗卫星,但有的人却总是满腹牢骚,感叹怀才不遇,或者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独一一无=、才华超凡。这些其实都是不对的,产生的后果也很严重。赵奢之子赵括自视甚高,却不知自己只有纸上谈兵之能,而无实战之力,最终落得个全军覆没、身首异处的下场。三国里的马谡,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结果失街亭,被诸葛亮挥泪斩首。所以,只有自己具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内在实力,才能担当起重要岗位的职责。

患所以立,首先应先立志,立鸿鹄之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没有抱负的人就没有办法适应时代潮流。我们要胸怀抱负,用不懈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立鸿鹄志”。忐存高远,目标自明。

患所以立,其次应该立德,立驭才之德。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最需磨砺晶德。年轻人的品德培养至关重要,德为立身之本、立业之基。中国几千年传统义化的积淀尤其重要,我们要借助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伟大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舰、人生观、价值观,不失德、失心,迷失自我。如果才华横溢,却道德败坏,就难以担当大任,甚至还会祸国殃民。

患所以立,最后还应该立勇,立拼搏之勇。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1:幸福的人生。”奋斗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克服困难却需要勇气。唯有具备坚强的毅力与不畏艰险勇气,才能走向成功。青年俊秀刘明侦博士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奋勇钻研,最终完成了自我实现与自我成长。中国女排不惧困难,顽强拼搏,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砥砺前行。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经历风雨,勇气为先。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新时代的今天,做一个有德有有才有勇的人,如此每个人方能如鱼得水。所以,不用怨天尤人,牢记“不患尤位,患所以立”的古训,立好根基,自然能成为一颗有用的“北斗星”。

【名师点评】

别具一格,立意颇新。考生从人才的“立世之基”谈起,不同于一般文章的视角,立意十分新颖。

词句优美,文采斐然。考生开头引用毛泽东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声情并茂;结尾的“海阔凭鱼跃,夭高任鸟飞”,既论述了文章论点,又增强了文章的文采,使语言显得精美、动人。

结构匀称,呼应巧妙。文章开篇点题,中间从“立志、立德、立勇”三个角度论述,结尾再次呼应开头,环环相扣,清晰明朗。

 

6.立意特色:立意深刻  不落俗套

举兼爱旗,立共渡功

辽宁一考生

各国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作为中国代表参与这次论坛,与各国青年共谋发展之路,我感到十分荣幸。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举兼爱旗,立共渡功”。

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说过:“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他教导人们,对待别人的国家就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就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这就是墨子主张的“兼爱”: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为什么要兼爱呢?原来以为这纯粹是一种道德说教,是一种精神需求,而不知道其背后的原因。英国诗人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这就是说,世界是一个整体,没有人可以脱离整体而孤立存在,爱别人就是爱自己。。《红楼梦》里有一句名言,叫“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别人与你同处一个共同体,别人损伤了,共同体遭到破坏,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2020年春天,疫情天降。一个个生命的消逝给荆楚大地留下永远的伤痕,就在这时候,异域他邦传来了慰问与援助;而当疫情蔓延,整个世界一片哀怨的时候,中原大地的人们也及时伸出援手。“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也是“蝴蝶效应”啊,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人可以超然疫外,只有高举兼爱的大旗,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才能共抗天灾,共渡难关。

俗语云:“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因为三个和尚这个整体没有系统化,三个人的力量给“内耗”了。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大于部分之和,部分最优化的组合能使整体发挥最大的功能。帮助对方,同舟共济,就是把自己纳入一个系统之中,实现优化组合,从而使整体发挥最大功能。帮助对方,优化组合,共度危难,归根到底还是在帮助自己。

遗憾的是世界上少数短视的政治家,不懂兼爱,缺少整体观念,唱着“本国优先”的高调,每每采取“退群”举动。殊不知,你损害他人、祸害整体的时候,也在伤害自己。

兼爱是生存之本,共渡是生存之道,张本固道,我们就能开创美好的未来,年轻的朋友,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名师点评】

文章从“兼爱”和“共渡”的角度来阐述“命运共同体”问题,新颖独特,具体而不空乏。文章在提出中心论点“举兼爱旗,立共渡功”后,以墨子的话为依据,阐述什么是兼爱;再结合约翰•多恩的话,阐述为什么要兼爱;然后结合抗疫说明只有高举兼爱大旗,同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在此基础上结合系统论理论,进一步阐发中心论点,深化议论。文章中心突出,层次丰富,论证充分,各类材料丰富,文化底蕴丰厚。


阅读全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