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生备考 > 高一年级

高一年级

高中语文部编版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必修下)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中语文部编版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必修下)

分享:杨老师 03-03高一年级 客服

《齐桓晋文之事》

1.《孟子》: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言论。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南宋时,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取材依据。《孟子》作为一部儒家经典,宗旨宏远、逻辑清晰、气势磅礴、语言生动,不仅使孟子在当时即享有雄辩家的盛誉,而且对后世政论、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孔子的学说,提出“仁政”、“王道”,反对“霸道”的主张。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把伦理与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政治的根本。

3.春秋五霸:春秋时期诸侯中势力最大的五个诸侯盟主。通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公。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4.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

5.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6.商贾:古代对商人的称呼,释为行商坐贾,即行走贩卖货物为商,坐着出售货物为贾。泛指做买卖的人。

7.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殷代称序,周代称庠。到汉代,最高一级学校叫“太学”,后来改为“国子学”“国子寺”或“国子监”。

8.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9.海内: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以内为海内,也就是天下的意思。

10.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自唐以后,少有自称寡人者。

除“寡人”外,古代君王还有以下自称:

“朕”: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不过这一情况比较罕见。

“孤”:不是孤单的意思,而是说自己不能得众。东汉末年,袁术、曹操、孙权、刘备等群雄“南面称孤”。此时“孤”较为流行。而曹操称魏王,孙权为帝,仍然喜欢自称“孤”。

“不谷”:谷可以养人,为善物,不谷即不善。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本为周天子所用,后来周室衰落,诸侯霸主也僭用了。

“予一人”:对于古代天下,特别是周朝时期君主经常自称,《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而在秦始皇之后,也有皇帝自称“予一人”。《汉书·文帝纪》:“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托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予一人。”

“吾”:古代的皇帝在许多场合、许多情况下并不自称为“朕”,而是和平常百姓一样自称。比如汉武帝即位之初,责问丞相田蚧说:“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在这里,汉武帝刘彻就自称“吾”。

“我”:对于明清时期的皇帝,比如朱元璋、乾隆等还自称“我”,这和当时人们日常交流的口语相一致。至于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则比较不拘一格,喜欢自称“俺”,比如朱棣曾表示“自俺父皇太祖高皇帝得了西边,便来入贡,那意思甚好。”

《庖丁解牛》

1.《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等所作,成书于战国时期。今存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周所作。《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文笔汪洋恣肆,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特丰富,善用寓言。其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2.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他的散文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说理,构思巧妙,描绘生动,想象奇特,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庖丁:名为“丁”的厨师。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名前面加一个表示职业的字,如“庖丁”“师襄”。一说即厨师,“丁”指从事专门劳动的人。

4.《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

5.《经首》: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

《哈姆莱特》

1.戏子:旧时称职业的戏曲演员(含轻视意)。

2.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得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就成为对君主的尊称。陛,宫殿的台阶。

3.殿下:原指宫殿之下,代指站在殿下的帝王侍从人员。后来用于对太子或亲王的尊称。现多用于外交场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

今天的悼词是从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来的。诔辞作为中国哀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种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读性的哀悼文体。

《谏逐客书》

1.李斯:?-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少为郡吏,曾从荀卿学。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后,作为廷尉奉命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皇帝”之号。后任丞相,多次随始皇帝巡行。反对淳于越分封子弟之议,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作《仓颉篇》以为范文。

始皇帝死后,与赵高矫诏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劝二世更为法律,行“督责之术”,加强君权。后被赵高诬为谋反,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

著有《谏逐客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等。

2.书: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等。

称“书”为“信”,始于近代。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因古时书函长约一尺,故名“尺牍”“尺素”尺翰”“尺简”;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信又有了“鸿雁”“雁足”“雁帛”“雁书”等代称;用白绢(或绸)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函”原指信的封套,后来就称信件为“函”;书筒原指盛书信的邮筒,“书筒”也成了书信的代称;古人也把书信放在竹木盒中,盒盖刻双鱼形,故又有“双鱼”“双鲤”“鱼书”等名称。

此外,“书”在文言文标题中还有另一种用法,用作动词,作书写、记载讲,如明人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就是“记斗鸡玩赌者的故事”的意思。

3.三川之地:指黄河、洛水、伊水相交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

4.六国之从:六国结成的合纵同盟。六国,指韩、魏、燕、赵、齐、楚六国。

5.随、和之宝:即“随侯珠”与“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得到的宝珠和楚人卞和所获的宝玉。

6.五帝三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7.黔首:指平民、老百姓。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为黔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称百姓为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

8.后宫:君主时代皇宫或王宫中帝王后妃居住的宫室,后来又用以借指妃嫔。

《与妻书》

如晤:旧时书信用语,如同见面。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2.章回体小说: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这种形式由萌芽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章回”的“回”,是“次”的意思。宋元说话人演说长篇故事,非一天一场所能了结,每场讲演一段,为了吸引观众,讲到紧要关头,就宣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种说话人据以讲唱的底本,也就是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

3.施耐庵:1296年—1370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出生于兴化县白驹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赞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施耐庵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4.差拨:(1)派遣;调派。宋∙范仲淹《奏乞拣选往边上屯驻兵士》:“臣窃见去年以来,自京差拨禁军,往陕西边上屯戍。”

(2)宋代牢城内看管囚犯的差役。《水浒传》第二十八回:“你新到这里,包裹里若有人情的书信,并使用的银两,取在手头,少刻差拨到来,便可送与他。

5.教头:是宋朝教授武艺,并以此为职业的人,类似于现在的教练。因为《水浒传》中林冲自称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此职位常常被人误解为一种官职。

6.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秦朝无三公说法,御史大夫秦时为银印青绶,为上卿,但非“公”,此处为后人对比总结)。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宋朝的太尉官衔并没有汉朝的三公的地位那么高,宋朝最高等级是太师、太傅、太保,接着才是三公。所以宋朝的三公是正二品,太尉是军中二号人物。

7.小二:指客栈,酒馆中的跑堂伙计,多见于古代小说中。

8.刺配:指古代在犯人脸部刺字并发配边远地方。

语出《宋史·刑法志三》:“刺配之法二百余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复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

在原始社会尧舜禹时代,就有了一些关于处罚的不成文的规矩,比如舜时期将贪污大家的财物和抢劫杀人的罪行等同。在《汉书》中有记载:自以德衰而制肉刑。实际上说的是大禹时期为了防止人们的道德衰落而制定了肉刑作为惩戒。在夏朝建立以后,奴隶制社会逐渐地确立了五刑制度:黥(qíng)、劓(yì)、刖(yuè)、宫、大辟。后世刑罚虽有改动,但是五刑制度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五刑被称作正刑,还有一些辅助的刑罚对应。

9.管营

古代边远地区管理徒流充军罪犯服役的官吏。管营相当于现在的监狱长,差拨就是狱警头目。

10.老军:年老的兵卒。

11.衙内:唐代称担任警卫的官员,五代和宋初这种职务多由大臣子弟担任,后来泛指官僚的子弟。今多是老百姓对一些有着恶劣行为的高官子弟的称谓。

12.虞候:本为春秋时期掌管山泽的职官。西魏和隋朝以后用作军官称号。宋代的军事编制单位“都”一级,设置将虞候一职,地位较低,属于节级。此外,还设有大量的都虞候一职。明代亦置虞候一职,主要负责军中警戒巡查安全等行政事务,军队屯驻宿营,虞候向主官请求口令,率领甲士分巡诸帐。

13.天王堂:相传唐·天宝七载,安西守城将领奏有毗沙门天王现形助守,于是命令各道节镇,在州府城西北角各立天王像。后来军营内也设立天王堂。

《促织》

1.《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是记述花妖狐魅及其他—些荒诞不经的奇闻逸事的意思,鲁迅先生评价说:“用传奇之法,而以志怪,变化之状,如在目前。”《聊斋志异》内容丰富,主要来自民间传说,也有根据前人传奇或现实生活进行的创作。形式多样,除小说外,还有笔记、杂文、寓言故事等。作者继承“传奇”“志怪”的传统,以说狐谈鬼的方式,抒发内心的愤懑。

作品主要内容有:(1)揭露当时官场腐败黑暗,贪官污吏残害人民。如《席方平》等篇。(2)暴露科举制度弊端及试官的昏庸无能。如《考弊司》等篇。(3)描写爱情,多为人与鬼狐的恋爱故事。数量多,成就最高。如《婴宁》等篇。

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将丰富的想象与现实密切结合,使作品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杰出的艺术性,具有“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效果。

2.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

3.宣德:“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1426—1435),“宣德间”是用年号来纪年。

4.童子:“操童子业”中“童子”就是童生。明清的科举制度规定,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但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后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5.庠:指古代地方学校。古往今来,学校有“校、序、庠、学、国子监”等名称。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

6.里正:里长。里,古代基层行政组织。

7.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小吏。胥,官府的小吏。

8.抚军:官名,明清两代巡抚的别称,总管一省的民政和军政。

9.学使:即“提学”,负责一省学校事务,主持岁考、科考两试的官员。

10.丁口:即人口。古代通常男子称丁,女子称口。丁口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亦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

11.东曦既驾:古代传说,日神乘着六龙驾驭的车。《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即日神羲和驾六龙以乘车,从扶桑至虞泉往复,形成昼夜。

《谏太宗十思疏》

1.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其为人直言进谏,推行王道,主张“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薄赋敛”“轻租税”等,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去世,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参与修撰《群书治要》、《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

2.疏:疏,奏文的一种。作为文体,是古代官员向皇帝进言以使下情上达的进谏文书。“疏”始创于汉代,后世又以“奏疏”作为这类进言文体的总称。“疏”的用途广泛,论谏、劝请、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均可用“疏”。比较著名的如贾谊的《论积贮疏》、诸葛亮的《街亭自贬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等。有时私人交往的书信也称为“疏”,如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

3.皇帝的称谓

(1)神器:指“帝位”,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

(2)万岁:本为祝颂之辞。古人敬酒祝寿的祝词,后用于祝颂帝王,再后来就成为帝王的代称。

(3)陛下:陛,指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子不敢直接和皇帝对话,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

(4)天子:古代认为帝王的权力受命于天,所以称皇帝为天子。

(5)圣驾: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

4.皇帝的号

(1)尊号:又称“徽号”。中国古代皇帝生前加尊号,是唐代形成的惯例,自高宗李治称“天皇”开端以后,其后武则天六受尊号。

(2)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制定年号的根据是“章述德美,昭著祥异,或弭灾厌胜,计功称伐”。

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年号。

明、清的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3)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一君在位而多次改用新年号也称改元。

(4)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名号,称庙号。庙号始于商代。隋朝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远祭祀的先王才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庙号的确定,既要符合宗法制度的习惯,又要考虑皇帝的功业德行,建庙立号的原则,在三代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三代之制,始封之君谓之太祖。太祖之外,又祖有功而宗有德。”

(5)谥号:古代帝王死后,朝廷的礼官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给予的一种称号,始于西周。谥号有表扬性的、批判性的、同情性的三类。

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上谥(美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恶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其中,“下谥”之中还有一种不常见的“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王,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5.吴越:指江东地区,即今江苏南、浙江。因春秋时两个敌对的诸侯国吴国和越国而得名。

6.三驱:古代王者田猎之制,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以示好生之德。

《答司马谏议书》

1.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史称“王安石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终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因封荆国公,故又称王荆公。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代表作《游褒禅山记》《伤仲永》《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存世。

2.有司: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司”是主管、掌管的意思。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部门,而是代指官吏。

3.古代常用谦辞

鄙人:本义指居于郊野之人。古人常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陋。

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

仆:旧时男子自称谦辞。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晚生:旧时对前辈称己的谦辞。

不肖:旧时男子自谦辞。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不才:旧时男子自谦辞。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

在下:自称的谦辞。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4.字:古代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君实”就是司马光的字,“介甫”是王安石的字。

5.某启:古人写信时,在正文开头称“某启”或“敬启者”。“某”用以代指本人名字;“启”是“陈述、禀告”的意思,表示写信人向收信人表白启告。

 

【练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的意思,字“丝”,则是少的意思。

B.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褒,周厉王的“厉”是贬。

C.坐姿有多种:“常同席坐”这个“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是相同的,但是“箕踞”的坐姿则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如“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D.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答案】C

【解析】“常同席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不同,因为有“席”,这表示其坐姿是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

 


阅读全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