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周测试题

周测试题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5次周测卷(Word试题+参考答案)

分享:杨老师 2023-10-18 下载支付: 3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这是兰考最高的一棵泡桐树,它长在兰考1116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生长了近60年!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亲手栽下的一棵树,人们亲切地称其为“焦桐”。“焦桐”,仿佛一座精神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神州大地,矗立在亿万中国人心中。

60年前(1962年)的12月6日,是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上任报到的日子。“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严重的灾荒的景象啊!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此时,“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

东坝头镇张庄村是当年兰考最大的风口,也是焦裕禄治沙的试验点。该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感慨,当时最高的沙丘有9.9米。正是在这里,焦裕禄找准了治理“三害”的良策。今年82岁、曾陪同焦裕禄查看风口和沙丘的张庄村原会计卞九灵说:“焦书记就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兰考所有的风口、沙丘和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吃透了‘三害’演变的特点和趋势。”

“沙区没有林,有地不养人;造林防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焦裕禄将这套治沙的办法叫作“贴膏药”“扎针”。用淤泥黏土封住沙是“贴膏药”,再种上树是“扎针”,形成在平原沙区“农桐间作”的治理模式,闯出了工程治理和生态治理融合的新路子,彻底改变了兰考的生态环境和地貌景观。①“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魏善民仍记得焦裕禄当年说的话。

在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对面,“焦桐”巍然屹立,被一棵棵新种的泡桐簇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一代又一代泡桐生生不息,在兰考大地茁壮成长。一棵一棵种,一代一代传,泡桐树种上了,沙丘固住了,30多万亩风沙盐碱地被全部改造成良田。兰考县林业局原局长李仙海说:“到1984年,兰考农桐间作达20万亩,被评为中国泡桐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如今,行车在兰考沿线公路及黄河大堤兰考段,那一望无际的农田、大片大片纵横成网的泡桐林,让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当年不见树木而举目黄沙茫茫的荒凉景象。

卞九灵说:“拍摄影片《焦裕禄》时,在兰考已难觅沙丘,外景地只好选在了千里之外的陕北榆林。”东坝头镇建筑队队长王庆“叫苦”:“过去兰考沙多成灾,现在沙子难觅。盖房子,得去几百里外买沙子。”兰考县曾经申报一个国际援助防风治沙项目,评审专家在兰考考察几天,连风沙影子都没看到,项目自然泡了汤。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没想到,焦裕禄带领群众种下的泡桐树,竟然成为兰考人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如今的兰考,农桐间作4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16万立方米,是我国重要的桐木生产基地之一,逐步形成以桐木民族乐器、桐木家具、桐木板材等为主的泡桐经济产业链,年产值100多亿元,带动就业4万多人。现代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产业已成为兰考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年产值突破320亿元,有500多家企业,带动就业8万人。

“风沙小了,生态好了,粮食也是连年丰收。”兰考盐碱地上成长起来的著名育种科学家沈天民说,“1962年,兰考的风沙盐碱地上小麦亩产仅12公斤,如今已超过730公斤。曾被‘三害’“逃荒’标注了几十年的兰考,今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高产小麦育种基地。”李明俊说:“目前,兰考森林覆盖率和环境达标率均居全省前列,GDP增速连续多年位居省直管县第一,很好地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绿色GDP’战略部署,也是焦裕禄精神在兰考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如今的“焦桐”,环抱4.33米,高24.6米,华盖如云,傲然挺立。谁能想到,当年的它却是一棵差点被遗弃的小树苗。“那一天在风沙最大的胡集大队种树,当天种了50亩泡桐生态林。活干完了,路边还剩下一棵小泡桐苗。一般的泡桐苗有3米,但这棵泡桐苗不到2米,短了一大截。”魏善民说,“焦书记看到后,把小泡桐苗捡了起来,创个坑种上了。②他说这棵泡桐苗个子矮,但是根好。如果长起来了,比其他树长得还快,扔了可惜。”几十年过去了,这棵小泡桐苗已成为一棵长在兰考人民心中之树!

魏善民表示:“父亲魏宪堂在义务守护‘焦桐’8年后,于1971年把守护‘焦桐’的责任交给了我。只要身体允许,我就把这棵树看护下去。以后我年纪大了,来不了了,就让孩子过来守护……”魏善民守护的不仅仅是一棵精神之树,更是一棵所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之树。

从2009年至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五年内三次来到兰考指导工作,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摘编自屈艳枝、卢浩然《兰考那棵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焦裕禄找到的治理“三害”的良策,依靠的是他做事的身体力行、对问题本质特点的深人探求等,

B.焦裕禄教群众治沙,用大家听得懂的话语,所说的办法贴合实际,且着重给群众描述实践效果,

C.“贴膏药”“扎针”是焦裕禄对当地治沙方法的再度总结和提升,使用比喻修辞更增加新闻的可读性,

D.王庆的“叫苦”、兰考申报防风治沙项目的“泡汤”等,都是通过对比展现如今兰考治沙成功的现状。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采访卞九灵首先强调他村干部的身份,这样使新闻可信度更高,更能体现兰考当年风沙灾害的严重性。

B.结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分析,本文许多内容已不新鲜,因此不具有新闻的时效性特征,

C.所有新闻必须有思想性,如魏宪堂自发守护“焦桐”,后来把责任传给儿子等行为都体现了时代风貌。

D.本文把兰考泡桐是治沙、生态、富民、精神之树的相关材料精心串联起来,把主题蕴含在新闻事实中。

3.下列对第一段内容体现的意蕴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最高”是从焦裕禄亲手栽种的“焦桐”的高度来表现他精神品质的高越,

B.强调兰考的区域面积和“焦桐”生长的年份,突出了焦裕禄对兰考的贡献。

C.把焦裕禄亲手栽种的树称为“焦桐”,表现了兰考人对焦裕禄的思念和赞美。

D.三个“矗立”体现的意思由小到大,再现了焦裕禄思想进人人们心中的路径。

4.材料第二段引用的内容来自《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两篇文章为何开篇都详细介绍兰考当年的情况。(4分)

                                                                                                  

5.长篇通讯在刻画人物时往往会重视用“以言见人”的写作手法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画横线语句通过“以言见人”手法深化了作品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借  粮   王愿坚

一九四九年渡江之后,我们这支部队接受了新的任务,沿着闽赣边境的崇山密林,向敌人溃逃的东南边疆前进。这时,我在这支部队的先头团政治处工作,被分配到前卫营搞借粮,

这天,接到了参谋处发出的行军路线。打开地图一看,我们营的宿营地点是在崇安县境一个叫作灵田的村子。这个村子虽然在大山丛中,估计至少也有二百多户人家。我兴冲冲地上了路。可是当我走了一夜,从拂晓的晨雾里看清了这个村子的面貌时,像一跤跌到水井里。这哪里是个村子,简直像个乱坟岗: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子,遍地是碎砖烂瓦,屋里地上的茅草,有一人多深。

几百人待在这里,不论怎么样也得先想想办法呀。我喊过通信员小吴,一道沿着荒草小径,向那些竹篱小院走去。太阳越升越高,我那颗心却越来越往下沉;这些人家不是妇女就是小孩,一看都是一些贫苦人家,不用说借粮,就是找个向导也困难了。

我们正失望地往回走,突然小吴喊了声;“老大爷!”我抬头一看,一位老大爷的身影一晃闪进一家院子不见了。我们赶忙也跟进院去,只见那位老大爷正在低着头整理什么,听到脚步声,抬头瞟了我们一眼。

我放大嗓门向他解释;我们是人民解放军,想临时借用点粮食……他只是淡漠地望着我们。没办法,我只好招呼了一声通信员:“走!”小吴倒不知愁,边走还哼着:“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

走出大门没有几步,忽然后面脚步匆勿,那位老人跟着赶出来了,忽然喊道:“喂,小伙子……”

我们又莫名其妙地站下来。只见那老人紧三步赶上来,伸手拉住小吴,把他推了个半转身,抓着小吴背的挂包,端详起来。他脸上刚才那种怒气冲冲的神色没有了,换上了一副惊喜的笑容。他看了半天,小心地问:“你们是中央军?”

“不,我们是人民解放军,就是过去的红军,现在回来了!”那时候咱们人民解放军还没有什么特殊的标志,我只好这样回答他。

彼此一谈通,话就多起来。老人像见了多年不见的子女,激动着,絮絮叨叨。从老人的谈话里,我才知道这块儿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就建立过革命政权。像南方所有老根据地一样,自从红军长征北上之后,遭到了国民党反动军队、地主、恶霸疯狂地摧残。

老人满怀感情地说:“当年红军临离开这里的时候说过:我们会回来的。我们就是靠这些话,才活到今天啊!”

本来,我们真想纵情地谈下去,和这位革命老人叙叙离别之情,但是部队吃饭要紧哪,我只好把话转到借粮的问题上。我抱歉地说:“大爷,按说你这儿受了这么多苦,是不应该再让你受累了,可是……你看看,能挪就挪一些,要不,咱再想办法……”没等我说完,他把我的肩膀一拨,打断了我的话,伸手从屋角抓过一把铁锹递给我,说:“走!”就一步跨出了门。

我们都被他这突然的动作弄得糊里糊涂,接过铁锹,怔怔地跟在他后面走着。出了门,拐了个弯,来到一座破烂房框子跟前。他朝一堆碎瓦指了指,说:“帮一手吧!”一头就刨下去。碎瓦创光了,是一堆新土;新土出清了,是一块木板;木板揭起来,是一个大瓦缸;把缸上的稻草拿掉,原来是满满的一缸白米。

“怎么样?上等白米!百十口人吃一顿足够了!”老人指着米得意地说,“前天过的那些国民党兵,连一顿红薯秧子都没吃到熟的。”说着,他又纵声地笑了。

我却没有笑,激动地拉住老人的手,说:“老大爷,谢谢你!找秤来吧!我们借用一部分。”

“什么,秤?我没有那玩意儿,也不用那玩意儿!”他又恢复了刚才说话时那种执拗的神气。

“不,上级有规定,这是借粮救急,称一称,有个数,以后咱们政府好还你!”“还?干吗要还,自己的人吃了还要还?”看样子,刚才我的解释算白说了。我还想再给他说个明白,他摆了摆手说:“算了,来,帮我把它弄上来!”

我们把米缸抬上来,搬到屋里。刚放实,他又说了:“你快叫人来做饭—走了一夜,早吃早歇息!米不够,一会儿就凑了来。”说着,从墙上摘下一只老牛角,撇着腿,一颠一拐地走出去了。刚走到门口,又拐回来说:“米,都下锅!锅不够大,到外面找;你就说程元吉——程老三说让用的!”

他走出去没多久,村头就传来一声声悠长的牛角号声。我向四处望望,西面山梁上、树丛旁、竹林边出现了人影——村里的青壮年随着号角的召唤都回来了。

我打发小吴去报告营长,并叫炊事员带杆秤来。炊事员来了以后,我把米的一半倒在米箩里,称了称,六十斤,满够营部吃的了。让炊事员淘米下锅,我赶出去再找那位程老大爷。转了一圈没找到。当我转回来时,却意外地听到了这老人的大噪门:“……反正已经洗了,不吃怎么办?”我知道出了事,一步跨进去,可不是,原来那老人早已回来,瞅瞅炊事员不注意,舀了一盆水,把瓦缸里的米一股脑儿都洗了。

接着,程老爹告诉我,村里的人都回来了,一说就凑出了七百多斤粮食,还凑了些青菜、笋芽、鸡蛋……

这样一来;全营一天的吃饭问题就这么顺顺当当地解决了。我怀着极其兴奋、感激的心情,随着老人挨家办理了借粮手续;为了照顾人民的生活,又退回了一部分粮食——可是真费了不少的唇舌。                                     (节选自王愿坚《三张字条》)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晨雾中看到的灵田村荒凉破败的情形,让“我”感到浑身冰凉,更引发“我”对中央军的愤怒之情。

B.程元吉一听到小吴唱红军时期的歌曲,就立刻对我们二人有了全新认识,也马上和我们交流。

C.埋米、青壮年躲藏等细节体现了灵田村当时敌我双方战事的紧张,也从侧面反映中央军抢粮抓人的残暴。

D.结尾村民凑了很多粮蛋菜,我们又费尽唇舌退回一部分体现了“民拥军,军爱民,军民团结一家亲”的主题。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所在部队的新任务体现了当时的革命形势,交代“我”新分配的任务能引出下文“我”遇到的有关故事。

B.用太阳之“高”和“我”内心之“沉”的细节来巧妙对比,体现“我”对不能完成工作的悔恨并引出程元吉出场。

C.知道我们是过去的红军后,小说用多种手法刻画程元吉,体现出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细致和有层次的特点。

D.程元吉说自家没“秤”可能是借口,能充分体现程元吉的无私奉献,这也解释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

8.本文在叙述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从叙述人称和叙事线索两个角度加以分析。(4分)

                                                                                                 

9.本文和茹志鹃小说《百合花》都有部队向百姓借东西遭拒的情节,请简要概括两篇小说这个情节的不同点,并分析两篇小说这样设置情节的具体作用。(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是一次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并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代表参加的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基本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召开的。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著名讲话。

阅读毛主席的这篇讲话稿,①要注意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历程,特别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②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③体会毛泽东这一宣告体现的深入透彻的深刻含义,④感受其中蕴含的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

毛泽东在改天换地的伟大时刻,在回顾过去中论证了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作出了规划;在描绘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展望未来。学习时,注意分析作者围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阐述了哪些具体内容,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10.下列句子中的“发起”与文中加点的“发起”,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现在到了京城,这情形还未改变,我也时时发起如此忧虑。

B.这一切都说明了全团正在准备对敌人发起一次突然的袭击。

C.这是个星期日,章一桐的朋友为他发起了一场洗尘的筵宴。

D.她准备向这种邪恶风气、向浸染党的肌体的毒菌发起冲刺。

11.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12.请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改为排比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5次周测卷(Word试题+参考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