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研教改 > 教育教改

教育教改

新旧课标教材对比看2023年高考语文趋势

分享:杨老师 09-17教育教改 问答

2022年高考落下帷幕,面向2023年高考的学子们已经启程。新课标的全面铺开,新教材的全面贯彻,让新高考的学子有些茫然又有些惴惴,2023年高考会是什么样?下面,我们会结合新旧课标和新旧教材来为学子们分析语文在2023年高考中可能会有哪些变化。

一、整体分析

从课程要求整体来看:2003年版课程结构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2017版课程结构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两版教材区别较大的是编排体例变化:旧教材的单元是以年代和⽂章体例来区分,新教材的单元主要以表达情感、态度、思想价值观等来区分,这能看出高考的考查趋势,让语文回归基础学科作用。

新课标教材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明确学业质量标准,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为五个级别的水平。水平一和水平二是必修课程的要求,水平三和水平四是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五是选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二是语文学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水平五则是为对语文课程更有兴趣的学生所设的较高要求。

从教材来看:⾼中语⽂新教材共528个单元,册数较以往版本有精简。普通⾼中《语⽂》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册。这样看⾼中语⽂新教材较以往其他版本相⽐,总册数上反而有所精简。

教材设计了28个学习单元。其中包括22个以课⽂为核⼼的单元,以及2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和4个活动类单元。其中,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选择性必修教材每册4个单元。另外,教材设计了4个独⽴的“古诗词诵读”板块。在这提醒大家,2017版新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指出,在必修上册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个单元,选取讴歌劳动⼈民、劳动模范、劳动精神的课⽂。而这个主题在河北2020年高考中就已经显现了,说明从三年前开始,高考就已经渗透新课标内容了

二、板块分析

 

教材对比变化

板块

变化

对高考影响

现代文

1、首先体现了⾰命⽂化。其中,有⽑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改造我们的学习》等5()⽂章,鲁迅《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等5篇⽂章,还有《长征胜利万岁》《⼤战中的插曲》《百合花》等多篇作品。(在全国卷一文学类文本阅读《赵一曼女士》(2018年),《理水》(2020年)、《石门阵》(2021年)均考察此类题材,知识点要求并未新增,依然强调文学整体素养)。

2、体现社会主义先进⽂化。袁隆平(《喜看稻菽千重浪——记⾸届国家最⾼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屠呦呦(《青蒿素:⼈类征服疾病的⼀⼩步》)等事迹⼊选。还有如《哦,⾹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等。(2019年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3、选⼊了⼗多篇外国⽂学⽂化经典作品,有《复活》《百年孤独》《哈姆雷特》《致云雀》等2021年海明威《越野滑雪》)。

 

现代文文本2017年开始就渗透了,考察方面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非连续性文本注重信息提取、概括、理解,文学类文本依旧是注重文本理解,将知识点与文本阅读相结合着进行考察。

古诗文

古诗文在2017年新教材中有三个特点:一是内容更全。二是分量更多。三是要求更高。

新教材要求学生广泛阅读的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而且对选文的要求上更侧重于思想性。同时,新版语⽂教材中,古代诗⽂占⽐近半,共选⼊古诗⽂67篇,占课⽂总数(136/)49.3%。《短歌⾏》、《归园⽥居》、《声声慢·寻寻觅觅》、《静⼥》之前老版教材非必背篇目重新被选⽤。2017版新课标附录12突出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附录部分具体体现在:在旧版的基础上把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增加至72篇。

课标03对学生要求为: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而课标17则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中国古代作品,读懂文章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尝试阅读未加标点的文言文。

古诗文考试变化:1、在旧版的基础上把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增加至72篇。高考中古诗文默写部分所占分值为6分,如果新旧结合,相对来说,对整体得分应该影响不大。

2、古诗文阅读理解方面在高考中难度会加大。对应高考,则是从2021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由列传类改为叙议类,增加文本分析题,更注重考查学生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活动

语言基础运用方面,新课标要求:在自助修改病句和分析句子结构的过程中,体会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和虚词的作用,进一步领悟语法规律。注意观察词语的运用、句子语序的变化等。

2022年高考中,变选词填空为写词填空,今后题型也会多变,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积累的要求。考虑到语言基础运用分值在20分左右,这就要求学生对基础部分要重视再重视。

 

整本书阅读。教材用两个完整单元课时进行整本书阅读,即《乡土中国》、《红楼梦》

此部分为旧教材未涉及,对未曾读过的学生来说,涉及到此类知识点的考题难度会较大。不过,此类题目北京卷已经考察多年,若单独出题,参照北京卷出题模式,分值应在6-10分左右。在2022年全国甲卷中,《红楼梦》片段在写作成为写作材料,但是基本立意在写作题干中给予了解释,指出了写作方向。

 

写作

写作任务集中在教材的选择性必修的单元研习中,学习顺序由原来的先学表达(语言)后思考变为了先逻辑后语言,表明对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重视。

2017年高考始,写作板块题型多变,考察形式多样,注重理性思维逻辑与实践运用便已是常态。2023年依然会延续。

三、综述

从教材和新课标要求来看,里面出现了两个热点:中国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而这两个考点在2017年高考改革就已经开始渗透,2023年会依旧延续,涉及的非连续性文本、文学类文本变化不会太大。

一个新考点: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红楼梦》,此部分为旧教材未涉及,新教材比较重视,新高考中会有体现。

两个加强的旧考点:一是古诗文比重加大,难度增加。二是语言基础能力的运用。

2023年高考语文依旧会在2022年基础上延续中进行部分创新,其实这种考试方式从2017年就已经开始,2023年应该只是常态延续。

大家需要了解的是,新高考语文学科对学生的要求已经变为以具体情境为载体注重语文实践活动情境通过设计典型任务,尽量去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避免死记硬背;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去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结构和形式不会固化,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种种这些体现在高考中便是基础考察加强,对学生文学素养要求提高,整体来说,今后的语文考察变的是题型,不变的是积累。

阅读全文
在线下载列表 下载支付: 2点
新旧课标教材对比看2023年高考语文趋势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