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左丘明《郑伯克段于鄢》

分享:杨老师 2024-02-19 文言文阅读 问答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1.文本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君何患焉(A)若阙地(B)及泉(C)隧(D)而相见( E)其谁曰(F)不然

【答案】ACE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把地挖到看见泉水,然后再打一条地道去见母亲,那么谁还能够说您违背了誓言呢?

君何患焉”语意完整,“焉”为句末语气词,故A处断;

若阙地及泉”语意完整,“阙地及泉”为顺承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故C处断;

隧而相见”宾语前置,“相”是“见”的前置宾语,故E处断;

综上,ACE处断。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惊,意思是使得郑庄公的母亲生庄公时受到惊吓,这和“没死以闻”中的闻用法相同。

B.度,指不合礼法制度,这和《孟子·梁惠王上》“度,然后知长短”中的度词义不相同。

C.子姑,此处是代指亲人,即共叔段的行为到了天人共愤的程度,他的亲人都会选择背叛。

D.辛丑,即辛丑日,古人以天干地支法计年、日,天干地支一轮共计六十年,又称一甲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使动用法,使……受到惊吓。/使动用法,使……听到,禀告。句意:使姜氏受了惊吓。/冒着死罪来禀告您。

B.正确。不合礼法制度。/权衡。句意: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量一量,这样才能知道是长还是短。

C.“子姑,此处是代指亲人,即共叔段的行为到了天人共愤的程度,他的亲人都会选择背叛”错误。“子姑”意思是“您姑且”。句意:您姑且看着吧。

D.正确。

故选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公出生时难产,因此姜氏不喜欢他而喜欢另一个儿子共叔段,并企图篡位未遂,但最后庄公包容了姜氏的过错,母子和好。

B.共叔段身为“京城大叔”,贪得无厌,修治城郭,集结兵力,修守战备,企图偷袭郑都,多行不义,结果众叛亲离,落荒而逃。

C.庄公采取“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满足其弟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于不仁不义之地,说明庄公老谋深算。

D.庄公粉碎共叔段的阴谋后,发誓有生之年不再与其母相见,但后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不妥,说明庄公身上有行孝的美德。

故选D。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译文: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  

【解析】 “姜氏何厌之有”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姜氏有何厌”,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厌”,通“餍”,满足;“为”,给;“图”,对付。                                                                           

(2)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译文:我有个母亲,我的饭食她都吃过,就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请允许我拿回去给她。

【解析】“皆”,都;“尝”,吃;“遗”,给。

5.请简要分析共叔段失败的原因。

【答案】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②谋反作乱,不得人心;③郑庄公对弟弟失教;④郑庄公的本意就是赶走共叔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由“段不弟,故不言弟”可见,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

由“如二君,故曰克”可见,谋反作乱,不得人心;

由“称郑伯,讥失教也”可见,郑庄公对弟弟失教;

由“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可见,郑庄公的本意就是赶走共叔段。

参考译文: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武姜疼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制这个地方作为他的封地。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这个地方,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蔓长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看着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太叔,就请允许我去事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用不着,他会祸及自己。”随后,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张到了廪延。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庄公说:“不行仁义就不会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会崩溃。”

太叔修建城地,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制造武器,训练步兵,修造战车,要偷袭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庄公得知了太叔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他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攻打鄢。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国。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犹如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犯难之处。

于是庄公把武姜安置到城颖,并向她发誓说:“不到地下黄泉,永远不再见面。”不久他又后悔这么说。颍考叔当时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员,他听说了这件事,就送了些礼物给庄公。庄公请他吃饭,他却把肉放在一旁不吃。庄公问他为什么,颍考叔回答说:“我有个母亲,我的饭食她都吃过,就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请允许我拿回去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送东西给她,唯独我没有!”颍考叔说:“请允许我大胆地问一下,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庄公把心里后悔的事告诉了他。颍考叔说:“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把地挖到看见泉水,然后再打一条地道去见母亲,那么谁还能够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听从了颍考叔的话去做。庄公进入隧道,赋诗说:“走进隧道当中,心里和乐自得!”武姜走出隧道,赋诗说:“走出隧道之外,心中快乐自在!”于是,母子关系又与从前一样和睦了。

君子说:“颍考叔真是个孝子。他爱自己的母亲,还把这种孝心推及郑庄公身上。《诗经》说:‘孝子的孝道没有穷尽,永久赐予你的同类。’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左丘明《郑伯克段于鄢》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