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左丘明《寺人披见文公》

分享:杨老师 2024-02-24 文言文阅读 问答

甲: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左传•僖公三十年》)

乙:

寺人披见文公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

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B.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C.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D.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蒲城的战役,君王命你第二天赶到,你马上就到了。后来我逃到狄国同狄国国君到渭河边打猎,你替惠公前来谋杀我,惠公命你三天后赶到,你过了第二晚就到了。

蒲城之役中的是名词,指战役,蒲城之役在句中作状语,作后一句的主语,中间要断开,排除AD

女为惠公来求杀后缺宾语;且命女三宿的主语是不是,所以放前一句,排除B

故选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侯,是古代爵位。爵位是古代最高统治者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除王外,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执事,办事的官员。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恭敬,可译为。甲文中执事指秦穆公。

C.己丑,干支之一,己属天干,丑属地支,己丑可纪年、月、日、时,文中己丑表纪年。

D.河,在古代一般指黄河,后也指一般河流。《鸿门宴》中将军战河北、《过秦论》中因河为池,与选文中的意思相同,都是黄河的意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C文中己丑表纪年错。文中是己丑晦,三月三十日,此处己丑是纪月。

故选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烛之武,可见他对烛之武的了解和信任;烛之武虽有些许委屈、牢骚,但仍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临危受命。

B.(甲)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赏赐,晋却忘恩负义、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C.(乙)吕、郤密谋焚烧晋文公的宫室以杀死晋文公,寺人披前来向晋文公告密,但晋文公一开始因寺人披此前曾两次刺杀自己而拒绝见他。

D.(乙)寺人披在与晋文公对话时,并没有因为身为臣子而一味逢迎,而是据理力争,并运用了反问、用典等手法,体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赏赐错。原文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意思是再说您也曾经有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晋惠公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可知应该是秦穆公对晋惠公有恩,晋惠公答应给秦穆公焦、瑕两地。

故选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您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外国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坏处。

【解析】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外交使节;,同,供给。

2)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译文:您如果改变桓公的做法,又何必辱蒙您下驱逐的命令?(这样)要逃走的人就会很多了,难道只有受了(宫)刑的人吗?

【解析】,改变;行者,要逃走的人;刑臣,受过刑的臣子,寺人披自称。

5.《左传》在记述史实时特别重视,而晋文公被古人赞为有礼,请结合甲乙两文说明晋文公有礼的具体表现。

【答案】《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是为而战,文首晋国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无礼于晋不仁”“不知”“不武等话语可知,晋文公拒绝进攻曾经帮助过自己的秦军,可见晋文公是一个遵从的人物形象;《寺人披见文公》中,晋文公从不忘旧仇,责备并拒绝见寺人披,到与之相见、尽弃前嫌并虚心接受其谏言,表现了晋文公谦恭有礼、不计前嫌、善纳雅言的政治家胸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根据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意思是: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包围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晋文公攻打郑国,是因为郑国无礼于晋,所以晋文公是为而战。

根据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意思是: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这是不仁道的;失去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文公拒绝进攻曾经帮助过自己的秦军,可见晋文公是一个遵从的人物形象。

根据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意思是:寺人披请求进见,文公令人训斥他,并且拒绝接见;公见之,以难告意思是:于是文公接见了披,他把即将发生的叛乱报告了文公。晋文公一开始不忘旧仇,责备并拒绝见寺人披,到后来与之相见、尽弃前嫌并虚心接受其谏言,表现了晋文公是一位谦恭有礼、不计前嫌、虚心纳谏的政治家。

参考译文:

【甲】

晋文公、秦穆公出兵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的国君,秦国的军队必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辞谢说:“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啊。”郑公说:“我不能早早用你,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你也有所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他见到秦穆公,说: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答应把焦、瑕两地给您。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这是您知道的。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那里,自己就回去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这是不仁义;失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利用混乱去改变已有的协调,这并不是威风。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乙】

吕甥、郤芮害怕受迫害,要焚烧晋文公的宫室而杀死文公。寺人披请求进见,文公令人责备他,并且拒绝接见,说:“蒲城的战役,君王命你第二天赶到,你马上就到了。后来我逃到狄国同狄国国君到渭河边打猎,你替惠公前来谋杀我,惠公命你三天后赶到,你过了第二晚就到了。虽然有君王的命令,怎么那样快呢?在蒲城被你斩断的那只袖口还在,你还是走吧!”寺人披回答说:“小臣以为君王这次返国,大概已懂得了为君之道。如果还没有懂,恐怕您又要遇到灾难。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古代的制度。除掉国君所憎恶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尽多大的力量。您当时是蒲人或狄人,对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您即位为君,难道就不会再发生蒲、狄那样的事件吗?从前齐桓公抛弃射钩之仇,而让管仲辅佐自己,您如果改变桓公的做法,又何必辱蒙您下驱逐的命令?这样,要逃走的人就会很多了,难道只有受了宫刑的人吗?”于是文公接见了披,他把即将发生的叛乱报告了文公。

晋文公暗地里和秦穆公在秦国的王城会晤商量应付的办法。三月的最后一天,晋文公的宫室果然被烧。瑕甥、郤芮没有捉到文公,于是逃跑到黄河边上,秦穆公诱他们过河把他们杀了。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左丘明《寺人披见文公》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