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左丘明《阴饴甥对秦伯》

分享:杨老师 2024-02-24 文言文阅读 问答

材料一: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②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选自《左传·僖公十五年》,有删改)

材料二:

(秦)穆公归,至于王城,合大夫而谋曰:“杀晋君与逐出之,与以归之,与复之,孰利?”公子絷曰:“杀之利。逐之恐构诸侯,以归则国家多慝,复之则君臣合作,恐为君忧,不若杀之。”公孙枝曰:“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雠,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公子絷曰:“吾岂将徒杀之?吾将以公子重耳代之。晋君之无道莫不闻,公子重耳之仁莫不知。战胜大国,武也。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胜无后害,智也。”公孙枝曰:“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若不可,必为诸侯笑。战而取笑诸侯,不可谓武。杀其弟而立其兄,兄德我而忘其亲,不可谓仁。若弗忘,是再施不遂也,不可谓智。”君曰:“然则若何?”公孙枝曰:“不若以归,以要晋国之成复其君而质其嫡子使子父代处秦国可以无害。”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圉,秦始知河东之政。

(选自《国语·晋语》,有删改)

[]①晋国、秦国因争霸中原而矛盾突出。公元前645年,晋、秦交战,晋国战败,国君晋惠公成了阶下囚,晋国于是派阴饴甥去秦国讲和。秦伯,即秦穆公。圉():子圉,晋惠公嫡子。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以要A晋国之成B复其君C而质D其嫡子E使子父代F处秦G国可以H无害。

【答案】BE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们与晋国缔结和约,放君主回去而让他的嫡子来秦国做人质,使儿子与父亲交替住在秦国,这样秦国就可以不受害了。

以要晋国之成中,晋国之成的宾语,应在后断开,即B处;

复其君而质其嫡子中,表并列,表示复其君”“质其嫡子这两个动宾结构的并举,联系紧密,故应在后断开,即E处;

使子父代处秦中,使是动词,句子是兼语句,成分完整,在后断开,即G处。

故选BEG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文中指侍奉,与《〈论语〉十二章》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中的含义相同。

B是吾心也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含义相同。

C至于王城至于怨诽之多(《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至于含义不同。

D.知,文中指主持、掌管;古代知县即为主持、掌管一县事务的官员,也称县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句意:宁可侍奉戎狄。/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

B.“含义相同错误。代词,这;/形容词,对、正确。句意:这可是说到我的心坎上了。/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正确的,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

C.正确。到达;/表示提出另一话题,用在下文开头。句意:到达王城。/至于社会上对我有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

D.正确。句意:秦国开始管理河东的政务。

故选B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饴甥拜见秦穆公,双方在王城订立盟约。秦穆公问晋国国内是否和睦,阴饴甥回答说不和睦,并指出了小人与君子的想法不同。

B.秦穆公问阴饴甥:晋人认为秦国将如何处置晋君。阴饴甥回答:小人忧愁,认为秦国不会赦免国君;君子宽恕,认为国君一定会回来。

C.阴饴甥的一番说辞打动了秦穆公,秦穆公最终改变态度,决定善待晋惠公,将晋惠公安置在宾馆里,并赠送了牛、羊、猪各七头。

D.公子絷认为杀死晋惠公对秦国有利,用讲仁爱的公子重耳来代替晋惠公做晋国国君,这样做不能显示秦国的威武,却是仁义之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这样做不能显示秦国的威武,却是仁义之举错误。根据原文“……战胜大国,武也。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可知,公子絷认为这样做显示了秦国的威武,也是仁义之举。

故选D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

译文:小人以失去国君为耻辱,又哀悼战死的亲人,(他们)不怕征税和整顿武备的劳苦来拥立子圉(使子圉即位)。

【解析】,以……为耻辱;,害怕;,这里指拥立,使……即位。

2)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

译文:羞辱了一国的卿士大夫,又说我归还你们一个有道之君来统治你们,恐怕不可以吧?  

【解析】,羞辱、侮辱;,统治、治理;,通,你们;无乃……,恐怕……吧。

5.秦穆公为什么放了晋惠公并让他回国做国君?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秦穆公认可阴饴甥的说法,认为这样做晋国会感念秦国的恩德,秦国在诸侯中树立了威望,可以实现成为诸侯霸主的愿望。

秦穆公听从了公孙枝的建议,认为这样做对秦国最有利,放了晋惠公并让他回国做国君,而让其子做人质,这样秦国没有忧患,还可以更好地控制晋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可知,秦穆公认可阴饴甥的说法,认为这样做晋国会感念秦国的恩德,秦国在诸侯中树立了威望,可以实现成为诸侯霸主的愿望。

根据公孙枝曰:不若以归,以要晋国之成,复其君而质其嫡子,使子父代处秦,国可以无害。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圉,秦始知河东之政可知,秦穆公听从了公孙枝的建议,认为这样做对秦国最有利,放了晋惠公并让他回国做国君,而让其子做人质,这样秦国没有忧患,还可以更好地控制晋国。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鲁僖公十五年十月,晋国的阴饴甥拜见秦穆公,双方在王城订立盟约。秦穆公问:“晋国国内和睦吗?”阴饴甥回答道:“不和睦。小人以失去国君为耻辱,又哀悼战死的亲人,(他们)不怕征税和整顿武备的劳苦来拥立子圉(使子圉即位),说:‘一定要报仇,宁可侍奉戎狄。’君子爱戴国君并且了解他的错误,他们不怕征税和整顿武备的劳苦来等待秦国送回国君的命令,说:‘一定要报答秦国的恩德,死也不敢有二心。’所以说不和睦。”秦穆公又问:“晋人认为秦国将如何处置晋君呢?”阴饴甥回答说:“小人忧愁,认为秦国不会赦免国君;君子宽恕,认为国君一定会回来。小人说:‘我们害苦了秦国,秦国岂能让国君回来?’君子说:‘我们知罪了,秦国必定会让国君回来。心怀二心,便俘虏他;既然服罪,便放了他,德行没有比这更宽厚的,刑罚也没有比这更威严的!服罪的怀念秦国的恩德,有二心的害怕受刑罚,这一仗,秦国可以成为诸侯霸主。当初贵国送国君回国,又不能使他安于君位,或者废了他而又不立新君,使当初的恩德反变成怨恨,秦国必不会这样做的吧。’”秦穆公又说:“这可是说到我的心坎上了。”于是改变态度,将晋惠公安置在宾馆里,并赠送了牛、羊、猪各七头。

材料二:

秦穆公班师回国,到达王城,召集大夫谋划,说:“杀死晋君,与将晋君驱逐出晋国,与把他带回秦国,与放他回国,哪一个处理方法对秦国更有利?”公子絷说:“杀死他对秦国有利。驱逐他恐怕与诸侯构怨,把他带回秦国则怕国家多有邪恶,放他回国就怕晋国君臣合作,恐成君主的忧患,不如杀死他。”公孙枝说:“不可以。我们已经让大国的卿士大夫在战场战败蒙耻,又杀死他们的君主来加重仇怨,这样晋君的儿子就会想着要为父亲复仇,晋国的臣民就会想着要为君主复仇,这样岂非秦国感到忧患,天下哪一个诸侯国不以此为患?”公子絷说:“我们难道是白白地杀死他?我们将用公子重耳来代替他。晋君的无道,无人不知,公子重耳的仁爱,无人不晓。战胜大国,这是威武。杀无道之君而立有道新君,这是仁义。战胜之后没有后遗症,这是明智。”公孙枝说:“羞辱了一国的卿士大夫,又说我归还你们一个有道之君来统治你们,恐怕不可以吧?如果行不通,必定被诸侯取笑。战胜而被诸侯取笑,不能称威武。杀死弟弟而立哥哥,让哥哥感激我们而忘记兄弟之情,不能称仁义。如果大家没有忘记的话,这是秦国第二次施恩惠而没有成功,这不能称明智。”秦穆公问:“如此该怎么办?”公孙枝说:“不如放他回去,我们与晋国缔结和约,放君主回去而让他的嫡子来秦国做人质,使儿子与父亲交替住在秦国,这样秦国就可以不受害了。”因此秦国放回晋惠公,晋惠公的儿子子圉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开始管理河东的政务。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左丘明《阴饴甥对秦伯》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