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高考真题

高考真题

2021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语文(word试题+答案详解)

分享:杨老师 2023-07-20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2021·新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1.png

雕塑《拉奥孔》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两崖的排列易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答:                                  

                                    

                                    

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                                  

                                    

                                    

二、(2021·高考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

需要补充的是当考察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络)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

一个普遍存在的对数字人文的评判依据是看数字人文能不能更好地回答传统人文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严格说来只有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计算机来对文本或者文本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进而提供给人去进行深入解读。数字人文不仅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可以问五千年来全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词是什么。透过这类问题可以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

(摘编自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数字人文的概念提出之前,计算方法已被引入人文领域,在研究中发挥作用。

B.要实现莫莱蒂设想的世界文学研究,首先应进行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的数据化。

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

D.数字人文不仅为文本处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区分计数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

B.文章转述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本人的说法,有助于论证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远读。

C.文章第四段讨论单篇文本层面的问题,对前文补充论证,使得论证更加周密。

D.文章同时肯定计算机远读和人的细读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人们对远读的误解。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

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

C.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

D.和人的细读相比,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

三、(2021·高考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否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事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

《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

(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9.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

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

C.《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

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

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

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

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

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

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

四、(2021·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我们读到的散文多数充满回忆的味道。一次旅行、一场际遇、一位亲人、一只宠物……写作者回到书桌在回想之中开始写作。当然有着具体的情节、场景和片段但写作者的视角往往是从终点望向来路;读者清楚或隐约地知道一切属于过去完成时态。

我想特别强调这个词:时态。

我们假设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是从1排列到10。小说从中间起笔很常见甚至只有345的部分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露出的冰山之下;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也是常用手段。小说的情节不断走动我们仿佛听到金属指针每分每秒制造的尾音悬念和陡峭的转折随时随地酝酿其中。

散文通常如何处理时序呢?是站在终点位置平行回望110按部就班地重述。无论110之间相距多远我们总是忙于在事件结束之后开始事后诸葛亮地讲道理。当小说的时态进行自如变换的时候作家需要跃起跳离原地这时出现了平面之上的点使叙述多维和立体。许多散文写作者相对懒惰缺乏弹跳的运动能力作品平铺直叙相当于扁平的二维世界。一切只是为一锤定音的道理做铺垫所以对从110的整个过程往往进行潦草而剧烈的概括就像压缩饼干一样只剩干燥、单调和基础的维生热量却丧失了新鲜的水分和味道。这样的散文写作形同制作标本。

正在进行时的好处是什么?把读者凌空抓起来直接扔进叙述的情境中。即使是回忆体小说也强调情节和细节带来的效果逼真的还原体验。小说家要带领读者在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仿真景况中做出临场反应。而这种技术手段似乎被散文所遗忘。也许散文更多跟个人经验相关经验都是过去的而我们又急于把经验中的提炼出来。

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现在有些散文为什么写得像小说是对小说的借鉴吗?我认为不是。问题的核心在于进行时态的介入。随着散文表述时态的变化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散文以正在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就不像过去那么四平八稳可能出现突然的意外和陡峭的翻转。少了定数多了变数;不是直接揭翻底牌而是悬念埋伏;更注重过程和细节而非概括性的总结。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像数学一样有着公式和标准答案而是具有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依然能有多种、多重、多变的解决方案。

我们都知道散文上手不难写好并不容易。散文的耗材严重。人生的经历密如丛林开始做家具很快只能做筷子后来就只够做牙签的最后干脆没柴烧了。假设我们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就能够更环保地使用材料。进行时态式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部分缓解散文的资源性匮乏。

就像散文长度的变化不仅是字数的叠加而且带来了重要的结构之变一样我认为时态之变也会为散文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以正在进行时态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散文不仅有终点的视角也有途中的视角;对于读者而言散文时态的改变使他们的角色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

散文要表现此时此刻这使我们不会忽略沿途的风景;现在连接过去的屐痕也指向未来的光亮。

(周晓枫《散文的时态》,有删改)

12.下列对文中进行时态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家和小说家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段,他们可以带领读者在仿真的叙述情境中体验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逼真效果。

B.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像小说,并使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发生相应改变,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C.以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写作者的叙述不再四平八稳,作品也不再平铺直叙;读者的角色也有改变,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

D.表现此时此刻,叙写现在,强调细节描写和内容虚构,这些是散文创作者所追求的境界,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以进行时态写作。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小说创作应该遵循冰山理论,通常从故事的中间起笔,甚至只有情节的主要部分,将故事的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文字之中,使情节曲折有致。

B.散文时态改变之前,写作者通常会按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从110按部就班地重述,作品反映的是扁平的二维世界,整个写作形同制作标本。

C.文学不同于数学,没有公式和标准答案,有的是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不会只有一种解决方案,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D.散文时态的变化,可以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可以为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部分缓解散文资源性匮乏状况。

14.上文所说的叙述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有哪些表现?

答:                            

                                    

                                                                   

说明:本资料由于篇幅较长,仅展示部分题。资料试题58页,答案详解31页,可从下面下载资料word版! 

2021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语文(word试题+答案详解)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