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高考文言文真题挖词填空(2010--2023年)- 解析版+教师版
序号 | 卷别 | 出处 | 人物、事件 | 品质 | 常识、实词 |
1 | 2023高考Ⅰ卷 | 韩非子等 | 无 | 无 | 围、劝、具臣、诬说 |
2 | 2023课标Ⅱ卷 | 百战奇略等 | 无 | 无 | 平易、金、片善、果 |
3 | 2023全国甲卷 | 隆平集 | 周尧卿 | 儒学行义 | 席薪枕块、何怨、蔽、逆 |
4 | 2023全国乙卷 | 韩非子 | 釐负羁 | 守礼 | 穷、出入、血食、绝世 |
5 | 2022高考Ⅰ卷 | 战国策 | 无 | 无 | |
6 | 2022全国甲卷 | 战国策 | 无 | 无 | |
7 | 2022全国乙卷 | 说苑 | 无 | 无 | |
8 | 2021高考Ⅰ卷 | 通鉴 | 贞观君臣论 | 无 | 甲子 宗室 海内 庶务 |
9 | 2021全国甲卷 | 宋史 | 契丹盟好 | 无 | 衅鼓 庙社 闰月 辎重 |
10 | 2021全国乙卷 | 通鉴 | 贞观君臣论 | 无 | 犯颜 抵极刑 减膳 大理丞 |
11 | 2020全国乙卷 | 宋史 | 苏轼传 | 勤政爱民 | 主司、殿试、司农、当轴 |
12 | 2020全国甲卷 | 宋史 | 王安中传 | 清正忠贞 | 方士、保任、禁中、四六之制 |
13 | 2020课标Ⅰ卷 | 晋书 | 王彪之传 | 诤言国士 | 太守、立嗣、周公、居摄 |
14 | 2019课标Ⅰ卷 | 史记 | 贾生列传 | 远见卓识 | 诸子百家、诏令、礼乐、就国 |
15 | 2019课标Ⅱ卷 | 史记 | 商君列传 | 厉行法治 | 缪公、汤武、变法、黥 |
16 | 2019课标Ⅲ卷 | 史记 | 吴起列传 | 文治武功 | 殷纣、武王、三晋、令尹 |
17 | 2018课标Ⅰ卷 | 晋书 | 鲁芝传 | 清忠履正 | 坟籍 、阙 、 践阼 、逊位 |
18 | 2018课标Ⅱ卷 | 后汉书 | 王涣列传 | 神算文理 | 豪右 、顿首 、茂才 、京师 |
19 | 2018课标Ⅲ卷 | 宋史 | 范纯礼传 | 沉毅刚正 | 陵寝、株连 、前尹 、御名 |
20 | 2017课标Ⅰ卷 | 宋书 | 谢弘微传 | 风格高峻 | 以字行 、姻亲 、母忧 、禄 |
21 | 2017课标Ⅱ卷 | 后汉书 | 赵憙传 | 信义长者 | 下车 、收考 、车驾 、京师 |
22 | 2017课标Ⅲ卷 | 宋史 | 许将传 | 文韬武略 | 状元 、上元 、近侍 、告老 |
23 | 2016课标Ⅰ卷 | 宋史 | 曾公亮传 | 明练文法 | 首相、建储、有司、契丹 |
24 | 2016课标Ⅱ卷 | 明史 | 陈登云传 | 刚直抗疏 | 中宫、陛下、吏部、移疾 |
25 | 2016课标Ⅲ卷 | 明史 | 傅珪传 | 刚直忠谠 | 礼部、教坊司、致仕、两京 |
26 | 2015课标Ⅰ卷 | 宋史 | 孙傅传 | 为国而死 | 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 |
27 | 2015课标Ⅱ卷 | 北史 | 来护儿传 | 志气英远 | 名和字、谥号、嗣位、诣阙 |
28 | 2014课标Ⅰ卷 | 明史 | 韩文传 | 凝厚刚断 | 无 |
29 | 2014课标Ⅱ卷 | 旧唐书 | 于休烈传 | 机鉴敏悟 | 无 |
30 | 2013课标Ⅰ卷 | 旧唐书 | 李揆传 | 聪敏性锐 | 无 |
31 | 2013课标Ⅱ卷 | 明史 | 马文升传 | 瑰奇多力 | 无 |
32 | 2012课标卷 | 宋史 | 萧燧传 | 刚直敢言 | 无 |
33 | 2011课标卷 | 宋史 | 何灌传 | 刚勇多才 | 无 |
34 | 2010课标卷 | 明史 | 花云传 | 骁勇绝伦 | 无 |
注: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需断句,划横线部分需翻译句子,加点字是文化常识。
202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新高考全国Ⅰ卷
材料一:
襄子(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围(被围困)于晋阳中,出围(解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受赏者中功推第一的人)。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为什么)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国家危,社稷(指国家。)殆(危险)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轻慢;侮慢)之意者,唯(只有)赫子不失君臣之礼(礼节),是以(因此)先(意动用法,以之为先)之,"仲尼闻之。曰:"善(善于;擅长)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有人)曰:仲尼不知(懂得)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 超越自己的职责侵犯他人职守),群臣不敢失礼。上(君主在上)设(设置)其法,而下(臣子在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像这样),则(那么)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亲近密切)之泽(恩泽),操(掌握;控制)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失去惩罚原则)也。为人臣者,乘(计量;计算,此指谋事)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表转折,却)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曰":“韩子立法,其所以(的原因)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众多,纷繁复杂)也。予(我)每(常常)探(探究)其意而校(查对;核计)其事,持久历远(经历久长),遏(阻止)奸劝(鼓励、劝勉,)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合适,恰当)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谈到最高的事物)必以极天(至天;达于天)为称(称述;称说),言下者(谈到最低的事物)必以深渊为名,好事(爱兴事端;喜欢多事)而穿凿(非常牵强地解释,硬说成具有某种意思)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引用)圣以自贤(把自己当作贤人肯定自我),欲以取信(赢得信任)于群愚而度(使效法)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对的)。请(请允许我)说一隅(指一个狭小的地区),而君子审(仔细观察,考察;弄清楚)其信(真实准确)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从前,往日)赵、韩共并(吞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通“嘉”,嘉赏)具臣(1.备位充数之臣。2.泛称为人臣者。)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表示赞许)之,引(引用)以张本(原由;依据)\然后(这样以后)难(质问;驳斥)之,岂有不似(不如;比不上)哉?然实(实际上)诈也。何以(以何,凭什么,为什么)明(说明)其然(这样)?昔我先君(称自己的祖先,孔子)以(在 的时候)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去世),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这)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才)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竟然)无怍(zuò,惭愧)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一类人),皆非(认为……不对;非难;责怪)之罪;故吾以(认为)是默口(缄口不言)于小道(礼乐政教以外的学说),塞耳(堵住耳朵,谓有意不听)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量(长短))天,植(竖立;树立)寸指以测渊,朦(迷惘,愚昧)大道(.正道;常理。指最高的治世原则,包括伦理纲常)而不悟(明白;领悟),信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以疑(怀疑)圣,殆(大概)非所望也。"(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202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新高考全国Ⅱ卷
材料一:
凡(但凡)战,若(如果)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险要狭窄)之间,须要平易(平坦)宽广之地。闻鼓(击鼓声)则进(进攻),闻金则止,无有(没有)不胜。法(指兵法)曰:“用众(指指挥大部队)进止(指进攻停止的调度)。”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驻扎)寿阳,列阵(布列阵形)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对抗)。玄使谓符坚曰:“君远涉(长途跋涉)吾境,而临水(在河边)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稍稍)却(退后),令将士得周旋(辗转相追逐,此指打仗),仆(我)与诸君缓辔(放松缰绳,骑马缓行的意思)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阻截)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万无一失,绝对安全)。”坚曰:“但(只管)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逼近)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指挥)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溃败)。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古代作战以对阵交锋为正,设伏掩袭等为奇;此处也可指奇谋),攻人不意(料想),斯(这)亦相(考察)变之法乎?”靖曰:“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指一丁点智谋)而胜无术,以片善(微小的善处)而胜无善,斯安(哪里)足以论(谈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击败)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表原因)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回头)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什么地方)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保全)。坚以(带领)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成功)。”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陷害)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符坚之类(像)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分化聚合),各贵(意动,以……为重)适宜。前代事迹,孰(谁)为善(擅长)此者?”靖曰:“苻坚总(统领)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讨伐)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分营驻扎),相去(距离)二十里,述来攻(攻击)汉,尚出合击,大破(打败)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借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⑵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