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研教改 > 赛教竞技

赛教竞技

【县级示范课】《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课件

分享:王鹏 10-12 赛教竞技

【课标要求】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新闻的特点和基本要素。

思维发展与提升:结合背景理解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本课位于第一单元第三课。本文通过新闻特写的方式,以独特视角再现了香港回归的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定决心。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香港被殖民的屈辱历史了解不够深入,对香港回归是新闻史料了解不够,缺乏时代认同感。需要加强对历史背景的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树立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和文化自信。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将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融为一体的写法,概括场景。

难点:结合背景理解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法学法】

教法:任务驱动法、讲授答疑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看《香港回归祖国25年间的“首次”瞬间》片段。)如果让你来报道“香港回归”,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报道呢?《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海量新闻报道中,成为黑马脱颖而出,究竟有怎样的魅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

二、出示目标,自主学习

活动设计:出示课时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和基本要素。

2.结合背景理解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

3.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

4.培养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预学检测,以学定教

活动设计:

1.学生完成《新学案》预学任务,了解新闻的特点和基本要素,以及香港屈辱的历史,梳理新闻结构。

2. 教师检测预习,明确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本。

点拨: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第1段):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主体(第2—10段):叙述了中央关于香港政权交接的一系列仪式。

背景:港督府变迁(在第4段插叙)、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港岛、英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

结语(第11段):叙述英国对香港管治的开始与结束。

四、精讲课文,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点拨答疑。

    在众多报道中,本文可谓别具一格,曾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请通过以下探究问题,思考这篇报道为什么能获奖?

探究问题:

1.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有何特点和作用?

2. 作者为什么要在新闻报道中融入港督府等历史背景材料?

3. 新闻注重客观报道,而文中却有很多语句饱含感情,请你找出并分析?

课堂组织:学生先自读文本,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由中心发言人整理讨论成果进行展示。教师点评引导,板书要点。

展示交流:

1.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有何特点和作用?

点拨:①主谓倒装,突出重点。倒装句式,突出“别了”这一内容,能更好地表达情感,彰显文章主题。

      ②运用借代,形象生动。用“不列颠尼亚”号指代英国,既妥帖合理,又形象生动。毛泽东在1949年美国对华政策失败、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之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标题,“别了”,委婉的语气中略带一丝嘲讽。

      ③巧用双关,意味深长。字面上看,是指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是描述现实场景;深层含意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管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2.作者为什么要在新闻报道中融入港督府等历史背景材料?

点拨:现场与历史的交织,实事与情感的辉映。虚实结合,使得现实场景有历史纵深感,令人更加深刻体会到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英国的统治永远结束了。

3.新闻注重客观报道,而文中却有很多语句饱含感情,请你找出并分析?

例1.“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点拨:从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去进行细节描写,更细致生动,更能看出彭定康的失落,中国人扬眉吐气;更能体现香港回归的主题。

例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点拨:“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案构成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作为特别行政区象征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

例3.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

点拨:看似只是客观的描述,实际上短短的十三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着无穷的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地从海上离去。此时国人内心是十分自豪的。

课堂总结:综上所述,本文独特之处就在于:1.独特的角度和巧妙的标题。2.现场与历史的交织,实事与情感的辉映。3.细腻丰富的情感表达。4.恰到好处地运用对比手法。从侧面报道,表达了香港回归的万分喜悦激动心情,百年耻辱得以雪洗的强烈民族自豪感。

五、达标检测,知能迁移

用一句话新闻表述下边一段文字的基本信息。(不要超过20个字,不含标点)

莫斯科时间4月30日11时59分(北京时间30日15时59分),经过两天太空飞行后,载有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的“联盟TM-32”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到达目的地后,蒂托感慨地说:“我爱太空!”今年2月,蒂托与俄航空航天局签订了赴国际空间站旅游的合同,并为此支付了两千万美元。

点拨:一句话新闻通常采用陈述句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人物和事件构成主谓句。一般情况下以单句为主。(4月30日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抵达国际空间站。)

六、作业设计,巩固复习

1、复习新闻文体知识,写一篇有关“今日香港”的新闻。

2、预习《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思考消息和通讯的不同之处。

【板书设计】

图片1.jpg


在线下载列表 下载支付: 8点
【县级示范课】《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课件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