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用题中常考的300个成语辨析121-240(中)
(5)
121.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褒义词。
122.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123.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注意不要望文生义。
124.连篇累牍:表示用过多篇幅叙述。多作贬义。
125.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已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126.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127.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借也。
128.奇文共赏: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赏。现多指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
129.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130.皮里阳秋:这则成语意为肚子里有《春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形容表面上不作评论但内心里有所褒贬。“阳秋”即“春秋”,晋简文帝(司马昱)母郑后名阿春,避讳“春”字,改称。
131.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容风气。注意不要重复。
132.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133.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注意不要望文生义。
134.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要严格。注意不要望文生义。
135.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不差。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失误。
136.乐不思蜀:蜀汉亡国后,后主刘禅被安置东魏国的都城洛阳。一天,司马昭问他想不想念西蜀,他说“此间乐,不思蜀“。后来泛指乐而忘返。贬义词。
137.蓬荜生辉:谦词,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指的是用蓬草和荆竹等材料编制而成的门户,用以象征简陋的房屋。也说蓬荜增辉。
138.敝帚自珍:破扫帚,自己当宝贝爱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
139.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140.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41.行将就木: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142.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很大,久闻大名。
14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要按字面意思来理解。
144.轻诺寡信:随便答应人,很少能守信用。贬义词。
145.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146.盲人瞎马:《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比喻境况极端危险。
147.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贬义词。
148.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149.俯首贴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含贬义。
150.惨淡经营:原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今泛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不要误认为是贬义词。
【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2021年2月8日,《博物馆说》网络短视频推广活动正式上线。全国143家顶级博物馆、美术馆方队精心选择1件(组)馆藏经典文物,讲述文物蕴含的历史内涵、文化精神、当代价值,并通过主流媒体形成传播矩阵,让博物馆之声①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些年,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文博界乃至社会的热点话题,以文物为主角的荧屏视听节目② 。《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以各具特色的内容和形式,引来网友点赞,让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中③ 。《博物馆说》栏目的重磅上线,为“文博热”又添一把火。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参考答案】①深入人心;②层出不穷;③蔚然成风
解析:
第一处,填写“深入人心”。深入人心:入,进入。深深地进入到人们的心里。指已经被多数人深深地理解、信仰和拥护。“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明《博物馆说》网络短视频深受百姓的喜爱和拥护,所以,此处填写“深入人心”。
第二处,填写“层出不穷”。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前文有让文物“活”起来,热点话题,说明人们关注,这样的节目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况且后文又列举了一部分荧屏视听节目,所以,此处填写“层出不穷”。
第三处,填写“蔚然成风”。蔚然成风:也说蔚成风气,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语境“网友点赞”,说明网友喜欢;“在社会中”点明处所,掀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潮,风气盛行,所以,此处填写“蔚然成风”。
(6)
151.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认为了不起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了。
152.欲盖弥彰: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反而更加显露出来。多指坏事。
153.箪食壶浆: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154.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155.大方之家: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156.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含贬义。
157.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158.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来的技能。多用作贬义词。
159.娓娓动听: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160.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161.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162.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注意形容的对象是“做”,而不是“说”。
163.如履薄冰: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不要认为形容形势危急。
164.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贬义词。
165.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166.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贬义词。
167.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指的对象是说的那个人。
168.养痈遗患: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
169.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贬义词。
170.名噪一时:名声广为传扬。中性词。
171.借箸代筹:引申为代人策划。箸:筷子;筹:筹码,引申为筹划。
172.苦心孤诣:指煞费心苦心地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褒义词。
173.叹为观止:赞叹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74.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175.独辟蹊径:比喻处事有独创性。
176.莫衷一是:意思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用来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177.条分缕析:形容剖析得深入细致,有条有理。
178.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词,不要望文生义。
179.深文周纳:定罪名很苛刻,想尽方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地妄加罪名。
180.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贬义词。
【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关于岁月,人们通常会用似水流年、 ① 来形容其匆匆而过,但作家梁鸿鹰在散文集《岁月的颗粒》中,着意用“颗粒”来强调时光留下的印记。这本有关岁月的忆往怀昔之作,堪称颗粒饱满、结结实实。
作者说,故乡如同写作的“酵母”,触发自己的文学想象,而离开故乡越久,对故乡的审视回味越多,类似“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情愫会越浓重。书中作者一再写到童年往事与故乡记忆,家乡在他的笔下清晰而真切。亲情深沉隽永,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岁月的颗粒》一书写得最多的就是亲人与亲情。这些文章从深入挖掘、阐幽显微的角度,书写感人的细节和微妙的感受。《母亲与我的十二年》中,“十二年”是一个题眼,因为作者只在这样一个短促的时间段“拥有”过母亲。母亲一边经受病痛,一边肩负起责任,这是一个于寻常中显现出非常的母亲。
作者长期从事文学评论工作,他的散文作品因而别具一种感性叙说与理性论说相互杂糅的风格,在艺术表达上 ② 。同时,作者在散文写作上,动了真心,用了真情,也下了苦功。他不仅在“写什么”上殚精竭虑地运筹,而且在“怎么写”上 ③ 地经营,比如多人称的叙述视角及显在的文体特征,这又使他的散文作品别具韵致和气象,在当下的散文创作中显得卓尔不群。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参考答案】①日月如梭;②独具匠心;③苦心孤诣
解析:
①日月如梭:意思是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此处形容时间过得快,可填“日月如梭”。
②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此处表达作家梁鸿鹰文学创作艺术表达上的独特特点,可填“独具匠心”。
③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此处和“经营”搭配,指作家在写作技巧上下功夫,费心钻研,可填“苦心孤诣”。
(7)
181.沐猴而冠: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但本质不好。贬义词。
182.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竟然还有一个可以跟他配对。多用于贬义。
183.教猱升木:教猴子爬树,比喻教唆坏人做坏事。贬义词。
184.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后感到震惊。
185.骇人听闻:指程度惊人的残暴、惨毒、卑劣的事实。指坏人坏事。
186.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侧重不分彼此,不分上下,重在“并”。
187.同日而语: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重在“日”。多用于否定语气。
188.不可理喻:指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强横,丝毫不讲道理。只用于人,贬义词。
189.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只用于事情或道理,中性词。
190.一挥而就:一挥笔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很快就完成了。多用于文学艺术(写字、画画、作文等)方面。
191.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很容易成功。多用于巨大工程,艰巨的任务,伟大的事业方面。
192.无可非议:指没有过错,完美。
193.无可厚非:指略有过错,较完美。
194.等量齐观:意思是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多用于对待事物。
195.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平等对待。多用于看待事物。
19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指具体的东西而言。
197.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指一般消息而言。
198.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199.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能忘怀。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于心”。
200.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201.对簿公堂:指公堂上所审。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202.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雅,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于不及之处。
203.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悲号的农民。
204.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205.爱屋及乌:因为爱过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206.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207.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208.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顾意。
209.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210.暗渡陈仓:指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多指男女不正常行径。
【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20世纪80年代,刚参加工作的赵昌平便下定决心,“再难也要攻克”“要搞就搞最难的——杂交小麦”。杂交小麦曾被国际作物界专家描述为小麦科学中的“最终前沿”,它是一项需要攻破科学原理和技术瓶颈两大难点的复杂系统性工程。为攻克难关,赵昌平夜以继日地工作,翻阅此前30多年的研究报告,开拓性地提出了“小麦雄性育性的相对性原理”,为杂交小麦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解决科学原理后,紧接着要攻克技术瓶颈。缺钱、缺地、缺人、缺理解,在最低谷的10年,赵昌平从一个性格“open”的人变得沉默寡言。所有的成功都不是 ① 的,直到2011年,以赵昌平为第一完成人的“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创建”终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正式引领全世界杂交小麦研究方向。
这三十年来,赵昌平研究团队从未轻松过,而商业化的过程尤为艰难,仅用种量一项就能难倒“英雄汉”,因为杂交小麦的用种量是杂交水稻的近十倍。但赵昌平团队 ② ,终将制种亩产增产20%以上,长达百年的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被一一破解。赵昌平感慨道:“杂交小麦的探索过程是不可预知的。这也正是科学的魅力,让我 ③ 地为它献身。”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参考答案】①一蹴而就;②迎难而上;③心甘情愿
解析:
①处,语境强调成功来之不易,要脚踏实地,可用“一蹴而就”。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很容易成功。
②处,语境指赵昌平团队面对困难绝不退缩的态度,可用“迎难而上”。迎难而上:不怕困难,敢于迎着困难前进。
③处,语境形容一种献身精神,可用“心甘情愿”。心甘情愿:心里愿意(受苦、吃亏)。
(8)
211.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像失去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212.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养。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人民群众受饿的惨状。
213.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214.白驹过隙:原来指骏马,后来指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知北海游》)。
215.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216.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21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己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218.班荆道故:班,辅开;荆,黄荆,一种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坐在上面谈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219.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也指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
220.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221.暴戾恣睢: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
222.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223.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22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修养达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225.阪上走丸:阪,斜坡;走,快跑,指很快地滚动;丸,弹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像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22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意思是要学得切实。现在多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
227.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228.毕其功于一役:毕,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229.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一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多含贬义。
230.敝帚千金:敝,破旧。自家的一把破扫帚,却把它看得价值千金。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视。注意“敝”的写法。
231.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232.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233.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黄河。比喻地势险要。
234.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不逞之徒。
235.不齿于人:齿,并列。意思是不能列于人类,指被人看不起。
236.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237.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238.不肖子孙:不肖,不像(先人),不贤。本指后辈不像先辈。后指不能继承祖业或违背先辈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239.不一而足:字面意思是“不是一件事或一个物可以满足的”,在现代汉语中,它的意思是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全部列举出来。
240.不虞之事:虞,预料。没有料想到的事。
【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近来,“元宇宙”成为热门话题,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尽管已经 ① ,但元宇宙概念迄今仍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义。30年前,科幻小说《雪崩》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有人认为元宇宙会让人更有 ② 之感,用户将置身“实体互联网”之中;有人概括出元宇宙的几大特征,称元宇宙不仅是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更“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甚至拥有与现实世界相互联通的经济系统……多元的声音 ③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元宇宙虽然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参考答案】①耳熟能详;②身临其境;③不一而足
解析:
第一处,填写“耳熟能详”。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热门话题”说明大家对“元宇宙”关注较多,比较熟悉;“频繁”二字说明在人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很高,说明人们对“元宇宙”非常熟悉,甚至家喻户晓。所以,此处填写“耳熟能详”。
第二处,填写“身临其境”。身临其境:自己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比喻感受深切。戴上耳机和目镜,虚拟分身,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就相当于自己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再加上空格处有“之感”二字,所以,此处填写“身临其境”。
第三处,填写“不一而足”。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前文有“有人认为”“有人概括”,后面又有省略号,说明观点很多,列举省略,根本列举不完。所以,此处填写“不一而足”。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