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晨读素材 > 高二年级

高二年级

【晨读素材】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2期)

分享:杨老师 10-14 高二年级

一.常见高频文言实词分类记忆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

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

荐:韩琦镇长安,荐知(主持,掌管)泾阳县。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授:授给、给予官职。如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贬:a降职。如贬连州刺史。b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

转、调、徙:调动官职。如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

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

二、成语积累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不能带宾语,要说成“对……漠不关心”。

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形容自卑。用于否定句。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爱屋及乌——比喻因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春风得意——既可以形容进士及第后的得意心情,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扬扬得意的样子。

大快人心——使人心里非常痛快。一般用于形容坏人受到惩处或打击。

扣人心弦——形容使人非常激动或能牵动人心。多指诗文、表演等感染力强,牵动人心。

匪夷所思——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

感同身受——原指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注意使用的语境是代替别人表示感谢。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耿耿于怀——耿耿:形容有心事。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正义伸张时高兴满意的样子。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用于形容人的急迫心情。

拭目以待——拭:shì,擦。形容急切想看到所期待的事物,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非常羞愧。

信誓旦旦——旦旦:诚恳的样子。形容誓言极其诚挚可信。

洗心革面——洗心:清除邪恶的心思。革面:改变旧面目。比喻彻底悔改。

心有余悸——指经历危险的事情后,回想起来仍感到害怕。只形容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言不由衷——形容虚伪敷衍,说的不是内心的真话。

责无旁贷——责:责任。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自怨自艾——艾:yì,治理,惩治。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而自己改正,后只表示悔恨的意思。不能误理解为“自暴自弃”。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差强人意——差,稍微。强,振奋。原指能振奋人的情绪。现在形容大体上能使人满意。

甘之如饴——甘:甜,引申为甘愿,乐意。饴:yí,饴糖。感到甜得像糖一样。多比喻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高山仰止——仰:仰慕,向往。像仰望高山那样,对崇高的德行表示仰慕。
三、课内文言知识总结

《五石之瓠》

(一)通假字

①宋人有善为不手之药者(同“皲”,皮肤冻裂)。

②世世以洴澼为事(同“纩”,丝绵絮)。

③客得之,以吴王(同“悦”,取悦)。

(二)古今异义

裂地而封之(古义:划分土地。今义:干裂的土地)。

②五之瓠(古义: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今义:石头)。

③何不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古义:用绳结缀。今义:思考)。

(三)词类活用

①我之成而实五石(名词作动词,种植)。

②其不能自举也(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程度)。

③夫子固拙于用矣(形容词作名词,大的东西)。

④吴王使之(名词作动词,领兵)。

⑤能不龟手也(数词作形容词,一样)。

(四)一词多义

①夫子拙于用大矣(副词,表本来,原来)。

②蔺相如止之(副词,坚决,坚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副词,表让步,固然)。(《报任安书》)

④将欲歙之,必张之(通“姑”。姑且)。(《老子》)

⑤秦孝公据崤函之(名词,险要的地势)。(《过秦论》)

国不以山溪之险(动词,使之巩固,安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⑦君子穷,小人穷斯滥矣(动词,坚守,安守)。(《论语•卫灵公》)

⑧独夫之心,日益骄(形容词,固执,顽固)。【执己见】(《阿房宫赋》)

(五)句式

1.判断句

①则所用之异(“……也”表判断)。

2.省略句

①以(之)盛水浆(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指“五石之瓠”)。

②请买其方(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3.倒装句

①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定语后置,“有善为不龟手之药”是“宋人”的定语,正常语序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宋人者”)。

《兼爱》

(一)通假字

察乱何自起(同“尝”,尝试)。

②故不孝不慈(同“无”,没有)。

③故盗贼亡(同“又”)。

(二)古今异义

①譬之如医之人之疾者然(古义:治疗。今义:攻击、攻打)。

②起不相爱(古义:友好相待。今义:互相爱慕)。

③盗爱其,不爱异室(古义:家。今义:房子、房间)。

④大夫各爱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

(三)词类活用

①故人以利其身(名词作动词,劫夺财物)。

②虽父之不子(形容词作动词,慈爱)。

③故父而自(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损失;使……受益)。

(四)一词多义

1.

读音一:wù

①不禁而劝爱(动词,互相憎恨)。

②所有甚于死者(动词,憎恨,厌恶)。【深痛绝】(《鱼我所欲也》)

读音二:wū

施不孝(副词,怎么)。

④以小易大,彼知之(疑问代词,怎么,哪里)。(《齐桓晋文之事》)

读音三:è

⑤不幸吕帅孟构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名词,坏事,罪恶)。(《指南录后序》)

⑥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名词,坏人,恶人)。【疾如仇】(《谏太宗十思疏》)

⑦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卧踏里裂(形容词,坏,不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①故人以利其身(动词,劫夺财物)。

②虽至天下之为盗者,亦然(名词,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③是天下之大也(名词,祸患,祸害)。(《论积贮疏》)

④未及见而士卒离散(名词,作乱叛国的人)。(《五代史伶官传序》)

⑤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会荆轲为(名词,刺客)。(《史记•秦始皇本纪》)

(五)句式

1.判断句

①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倒装句

①当察乱何自起(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何自”应为“自何”)。
四、作文素材运用实用必备议论文“三排组合”典型人物素材段落

❶适用主题: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信仰与坚守

鲁迅+梁启超+黄文秀

他们不是山河,却为山河立心;不是灯塔,却照亮时代前行的方向。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为刃,在沉沉黑夜中发出呐喊,唤醒麻木的灵魂;梁启超身处流亡之地,以笔为舟,《新民丛报》一纸风行,点燃民族思想的觉醒之火;黄文秀放弃城市繁华,扎根山村,走村入户、披星戴月,用脚步丈量民生冷暖,用青春托起脱贫攻坚的希望。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却都将思想、信仰与热血,汇聚成不断前行的力量。

❷适用主题:青年奋斗、女性力量、平凡与不凡

单杏花+张伟丽+陈丽君

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总有人在不同的坐标上,默默为它注入力量。她们身处不同的舞台,却都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在平凡中走出不凡,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奋斗”的真正含义。单杏花扎根一线二十余年,把青春写进万千条铁路线。她主导设计的中国铁路售票系统,为亿万旅客架起回家的桥,用技术和温度将速度与公平精准对接;张伟丽从散打场走进八角笼,在汗水与伤痛中打破质疑,成为亚洲首位UFC世界冠军,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女性的力量;陈丽君则一袭长衫,穿越百年越音,将传统戏曲与当代舞台巧妙交融,让年轻人重新爱上那一折水袖、一嗓婉转。她们不争不喧,在各自领域深耕不辍,用执着和才华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真正动人的力量,来自那些心中有光、脚下有路的人。

❸适用主题: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自信

樊锦诗+叶嘉莹+王津

“山河虽远,书画不老;灯火虽微,亦可永明。”在喧器的时代里,总有人静守岁月,捧出心中最柔软的那一束光。樊锦诗,从未名湖走入敦煌黄沙,一守就是一生,她将青春与风沙交换,只为莫高窟千年壁画得以永续。叶嘉莹,诗词传灯人,在动荡中不改初心,于异国他乡仍念念不忘汉唐遗韵,归国教书育人,倾囊设基金只为诗脉不绝。王津,钟表修复师,三十九年坚守故宫深处,与时间对话,为百年古钟再添呼吸与心跳。他们用手中的笔、心中的火,默默撑起了文化的屋脊。他们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根,往往藏在那些愿意低头、静坐、慢行的人身上。

❹适用主题:理想信念、青年志向、奋进青春

毛泽东+李大钊+方志敏

男儿志在四方,胸怀家国,壮志凌云。青年人总怀揣对未来的无限热情,哪怕是万仞高山、汹涌江河,亦无法阻挡那颗执着追逐理想的心。年少的毛泽东满怀理想,写下“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李大钊坚信,“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以青春书写时代希望;方志敏更是在困境中昂扬斗志,展望未来“中华儿女将以更加辉煌的成就,来告慰先烈的英魂”。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一代代先辈用热血与信念,铺就了民族复兴的光辉大道。

❺适用主题:科技报国、奉献担当、时代楷模

黄旭华+南仁东+孙家栋

“大国崛起,从不是一朝之功,而是千万人在黑暗中,默默点燃的光。”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告别新婚妻子,扎根荒岛,为中国制造出首艘核潜艇;南仁东,23年如一日,奔走于山林沟壑之间,将“中国天眼”从设想到现实,引领中国迈入深空探测强国之列;孙家栋,从导弹、卫星到北斗导航、探月工程,六十余年初心不改,为中国航天事业写下满天星辰。他们的人生或许“无声”,但力量深藏。他们把青春交给寂寂荒野,把理根熔进国之重器,在岁月深处构筑民族的科技脊梁。他们用实际行动回答:何为真正的奉献?是以沉默托举繁星,是以一生护国无声。

❻适用主题: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美好与温暖 汪曾祺+几米+余秀华 ✨永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拓展自我和世界。汪曾祺经历学生时代的战火纷飞,求职路上屡遭碰壁,却始终不改那颗热爱人间的心,在时代的泥泞中写下最温柔的烟火人情;几米曾罹患血癌,一度身处绝望边缘,却坚持以画笔绘出童话色彩,将纯真与美好赠予世人;而诗人余秀华,身患脑瘫却以诗为舟,跨越肉体的桎梏,书写出对土地、爱情与生命最炽热的咏叹。他们用赤子之心照亮暗夜,在风霜人生中采撷光亮一一因为热爱,他们从不与生活为敌,而是始终在生命的缝隙里,寻找光、守住暖。

❼适用主题:淡泊名利、守住本心、处之泰然

陶渊明+巴金+莫言

唯其淡然,方能超然于物外,在纷扰的尘世间寻得内心的宁静。陶渊明不羨权贵之荣,不恋世俗之利,归隐田园,终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从容。巴金以“愿做萤火虫”的赤诚,将一生化为文学的光辉,照亮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长夜。莫言坚守乡土的根,摒弃浮华喧器,以平实笔触书写出深沉的民族记忆。在浮世万千中,唯有心怀淡泊,才能不为名利所累,在喧嚣中守住本心,于平凡中成就非凡。

❽适用主题:乡土情怀、思念家乡、归属感

余光中+洛夫+路遥

乡土是生命的根,无论走得多远,心底总会留存一片故乡的田园,承载着永不磨灭的记忆与归属感。穿越悠悠岁月的风尘,余光中用笔尖牵起海峡两岸的思念,他以《乡愁》诉尽骨子里的故土情怀,“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字里行间尽是对故乡的呼唤。伫立在落马洲,洛夫以《边界望乡》遥寄心中无限思念,冷雾笼罩的山河尽在眼前,却遥不可及,他的诗句如同一根纽带,联结着内心深处的乡土情结。路遥用文字绘制黄土地的魂魄,在《平凡的世界》中将泥土的芬芳与乡村的质朴镌刻得淋漓尽致,彰显了对家园深沉的热爱。他们的文字跨越了山川河海,将一颗颗炙热的乡愁之心注入永恒的文学经典。

阅读全文
本资料打包下载 下载支付:2点
【晨读素材】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2期)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