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刘向《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

分享:杨老师 2024-04-13 文言文阅读 问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罪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村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王默然不悦。左右皆曰:“大王据千乘之地,天下仁义之士,皆来役处。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斶对曰“不然。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与?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则再拜而辞去也。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有A昔者秦B攻齐C令曰D有敢去E柳下季垄F五十步G而樵采者罪死不赦

【答案】ACD

【解析】句意: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下令说:“有人敢在柳下季墓地五十步内砍柴的。判以死罪,不予赦免。”

有”表示肯定的意思,是回答齐宣王的问题,应独立成句,其后A处断开。

昔者秦攻齐”句式完整,其后断开,宾语齐后C处断开。

令曰”中“曰”领起下文所说内容,其后D处断开。

有……者”是“有……的人”,中间不断开。

故选ACD。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镒,我国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一说合二十四两)。两、斤、铢、钧、石都是古代重量单位。

B.闾里,古代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古代也常以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闾左,富者居闾右,此处与《陈涉世家》中“发闾左適戍渔阳”的“闾”字含义相同。

C.太牢,古代祭祀宴会时所用牲畜,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这里指上等食物。

D.再拜,拜两次,表示敬意,是古代的一般性礼节,此处与《鸿门宴》中的“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含义相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句意:那些更低下的,也不过是些边远地方里巷的看门人而已。/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C.正确。

D.错误。“是古代的一般性礼节”错误。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句意:于是颜斶拜了两次辞谢离去。/我带了一对玉璧,拜两拜敬献给大王。

故选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斶不畏权势。他在齐王让自己上前时回应让齐王上前,并认为如果自己上前是趋炎附势,而齐王上前是礼贤下士。

B.颜斶论辩才高。他以柳下季垄和齐王的头做对比,引用老子观点,并举侯王自我称谓的例子,来说明士贵君轻的道理。

C.颜斶不慕荣利。他没有接受齐王丰厚爵禄的笼络,因为他认为自己已尽到尽忠直言的责任,不想失去身体和精神的独立完整。

D.颜斶主张归真。他认为璞玉一旦做成美玉就失去了宝贵的价值,生于荒野僻静之地就应回归原处,以保持本真的自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他认为璞玉一旦做成美玉就失去了宝贵的价值”错误。依据原文“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可知,他认为玉生在山中,一经雕琢就破坏本色了,不是经过雕琢就不宝贵了,而是那璞玉不再保持完整的原貌了。

故选D。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

【译文】若能向上看清事物的本源,向下通晓事物的流变,最圣明的人懂得(该)学些什么,哪还会有什么不吉祥的事情呢?

【解析】“原”,本源;“流”,流变;“至”,最;“何不吉之有哉”,何……之有句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译文】我希望回去(我的乡里),晚点吃饭权当吃肉,缓缓散步权当乘车,不犯王法权当富贵,清静纯正来自得其乐。

【解析】安步”,缓缓散步;“无罪”,不犯王法;“贞正”,坚贞端方;“自虞”,自得其乐。

5.在和齐宣王关于士和王的争论中,颜斶的观点是什么?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颜斶认为士贵王轻。表现出颜斶的自信与自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可知,在和齐宣王的争论中,颜斶所持的观点是“士贵王轻”(士尊贵,王不尊贵! )。

从“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等处可知,表现出颜斶自信和自尊性格特点。

参考译文:

齐宣王召见颜斶,说:“颜斶上前来!”颜斶也说:“大王上前来!”宣王很不高兴。左右近臣说:“大王是人君,颜斶是人臣。大王说‘颜斶上前来’,你也说‘大王上前来’,这样可以吗?”颜斶回答,说:“我上前是趋炎附势,大王上前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趋炎附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宣王生气地变了脸色说:“王尊贵,还是士尊贵?”颜斶回答说:“士尊贵,王不尊贵。”宣王说:“有这种说法吗?”颜斶说:“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下令说:‘有人敢在柳下季墓地五十步内砍柴的,判以死罪,不予赦免。’又下令说:‘有人能砍下齐王的头的,封邑万户,赐金二万两。’由此看来,活王的头,竟不如死士的墓。”宣王听了,一声不吭、很不高兴。左右近臣说:“大王拥有千乘国家的土地,天下的士人、仁义者都来到齐国,甘心为大王服务。现在士人中那些高尚的人,也就被称作匹夫,只能徒步行走居住在乡间而已。那些更低下的,也不过是些边远地方里巷的看门人而已,士人的下贱呀,也真是够可以了。”颜斶回答说:“不对。君主不以多次向别人请教为羞耻,不以向地位低微的人学习为愧疚。因此能够成就他的道德并在后世传扬功名,尧、舜、禹、汤、周文王都是这样的人。若能向上看清事物的本源,向下通晓事物的流变,至圣者懂得该学些什么,那还会有什么不吉祥的事情呢?老子说:‘即使贵,也一定以贱为根本;即使高,也一定以低为基础。’因此诸侯君主自称为孤、寡、不谷。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懂得贱是贵的根本的道理吧。诸侯君主用这些称呼自称,难道不是谦居于别人之下,把士人看得很尊贵的做法吗?”宣王说:“唉!君子怎么能侮慢呢,我是自找不痛快呀!到现在(我才)听到了君子的高论,才明白了不懂得尊重士人乃是小人的行为。希望您收下我做学生。而且希望先生能与我交往,吃饭将以上等食物招待您,外出备有高级车马供您使用,妻子儿女都穿着华丽的服装。”颜斶辞谢要离开,说:“玉生在山中,一经雕琢就破坏本色了,不是经过雕琢就不宝贵了,而是那璞玉不再保持完整的原貌了。士人生在偏僻乡野,经过推举选拔就享有禄位了,不是享有禄位就不尊贵显达了,而是他的身体和精神不再完整独立。我希望回到我的乡里,晚点吃饭权当吃肉,悠闲散步权当乘车,不犯王法权当富贵,清静纯正,自得其乐。发号施令的是大王,竭尽忠心直言进谏的是颜斶。我阐述主要的意见已经很详尽了,希望您能允许我回去。”于是颜斶拜了两次辞谢离去。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刘向《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