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欧阳修《送杨寘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①声数引②,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忱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③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二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节选自欧阳修《送杨寘序》)
材料二:
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鼓琴之士,志静气正,则听者易分;心乱神浊,则听者难辨矣。夫正直勇毅者听之,则壮气益增;孝行节操者听之,则中情伤感;便佞浮嚣者听之,则敛容庄谨。是以动人心、感神明者,无以加于琴。盖其声正而不乱,足以禁邪止淫也。今人多以杂音悦乐为贵,而琴见轻矣。夫琴士不易得,而知音亦难也。
(节选自薛易简《琴诀》)
【注】①宫:五声音阶的第一音级,依次是商、角、徵zhǐ、羽。②引:乐曲体裁之一。③伯奇:周宣王大臣尹吉甫的儿子,尹吉甫听信后妻的谗言将他驱逐,他因悲愤投河自尽。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操弦骤A作B忽然C变之D急者E凄然以促F缓者G舒然H以和
【答案】BDF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按着琴弦迅急弹奏,声调便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声音急促的,显得很凄惨;声音和缓的,显得很舒畅。
“操弦骤作”,省略了主语,“操弦”“骤”是状语,谓语为“作”,应在“作”后断开,即B处断开;
“忽然变之”,省略了主语,“忽然”是状语,“变”是谓语,“之”是宾语,应在“之”后断开,即D处断开;
“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结构一致,应在“促”后断开,即F处断开。
故选BDF。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之怨刺无以异”和《屈原列传》“中述汤、武,以刺世事”的“刺”字含义相同。
B.“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和《归园田居》中“榆柳荫后檐”中的“荫”字的含义不相同。
C.“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和《过秦论》中“秦以区区之地”的“区区”的含义不相同。
D.“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材料一是一篇赠序,与明朝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都是“讽刺”。句意:《诗经》所包含的怨恨讽刺。/中古提到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
B.正确。荫庇;遮蔽。句意:等到依靠祖上的官勋,才调到剑浦去做了县尉。/生长茂盛的榆树柳树遮蔽了后屋檐。
C.错误。都表示小或者少。句意:小小的剑浦在东南面几千里路以外。/秦国凭借着小小的一个地方。
D.正确。
故选C。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曾经得了忧劳的病症,退下来闲居,可是没有医治好,后来向孙道滋学习弹琴,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忘记了疾病。
B.欧阳修认为纯厚、古雅、淡泊的琴声给人的感觉,与读尧舜三代的语言、孔子的文章等的感觉,没有什么区别。
C.欧阳修的朋友杨君,喜欢研究学问,很会写文章,屡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考中并被调到剑浦做县尉。
D.薛易简在《琴诀》中指出,如果弹琴者内心纷乱,神思浑浊,那么听的人就难以辨别出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终于考中并被调到剑浦做县尉”错误,由原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可知,是屡次参加进士考试,都不得意。等到依靠祖上的官勋,才调到剑浦去做了县尉。
故选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
【译文】凭他多病的身体,怀着不平的心思,却生活在风俗不同的地方,怎能长期抑郁地生活下去呢?
【解析】“以”,凭借;“异宜”,不适应;“其”,难道、怎么。
(2)今人多以杂音悦乐为贵,而琴见轻矣。
【译文】今天的人大多把杂乱的音乐和欢快的音乐当作好的音乐,而琴被看轻。
【解析】“以……为”,把……当作;“贵”,好的音乐;“见轻”,被看轻。
5.两则材料都论述了琴曲的具体作用,《琴诀》中薛易简的观点在材料一中有哪几方面表现?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①弹琴能表达演奏者各种情思。②好的琴乐能抚平内心的紧张、烦恼和焦虑。⑧弹琴能医治人的身体疾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2)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忱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可知,弹琴能表达演奏者各种情思。
②由原文“取其和者,道其堙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可知,好的琴乐能抚平内心的紧张、烦恼和焦虑。
⑧由原文“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可知,弹琴能医治人的身体疾病。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曾经得了忧劳的病症,退下来闲居,没有医治好。后来在朋友孙道滋那里学习弹琴。学习了五声和几支乐曲,时间一长觉得很快乐,不知道那疾病还在自己身上呢。弹琴作为一种技艺,是很小的了,等这技艺到了极点,大的是最低的声音,小的是最高的声音,按着琴弦迅急弹奏,声调便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声音急促的显得很凄惨;声音和缓的显得很舒畅。有时好像山崩石裂,泉水从高山上涌出来,又好像夜晚发生了大风大雨;有时像旷夫、寡妇的叹息声,又好像和睦的雌鸟、雄鸟互相唱和。它的深沉的忧虑悠远的思绪,就是虞舜、周文王和孔子的遗音;它的悲惨、愁闷、感慨、愤激,就是孤儿伯奇、忠臣屈原所发出的叹息。喜、怒、哀、乐的情绪,一定深深地打动人家的心弦;纯厚、古雅、淡泊的音色,却跟尧舜三代的语言、孔子的文章、《易经》所表现的忧患、《诗经》所包含的怨恨讽刺,没有什么区别。它能够凭耳朵听出来,能够随手弹出来,如果选取那和谐的音调,排遣忧郁,散发幽思,那么,往往感动人心,极为深切。 我的朋友杨君,喜欢研究学问,很会写文章,屡次参加进士考试,都不得意。等到依靠祖上的官勋,才调到剑浦去做了县尉。小小的剑浦在东南面几千里路以外,在这种情况下,他心里确实有不平的地方。并且从小又多疾病,可是南方缺少名医良药,风俗饮食与中原两样。凭他多病的身体,怀着不平的心思,却生活在风俗不同的地方,怎能长期抑郁地生活下去呢?然而要平静他的心思,疗养他的疾病,那么弹琴也能够收到一点好处吧。因此我写了这篇谈琴的文章来给他送行,并且邀请孙道滋参加,喝一杯酒,弹一回琴,当做临别的纪念。
材料二:
弹琴的乐趣,可以查看风俗,可以调适心灵,可以辨别喜怒,可以愉悦心情,可以平静精神,可以壮大胆气,可以断除杂念,可以感通鬼神,这是弹琴的好处。弹琴的人,内心沉静,气韵端正,那么听的人就容易辨别;如果内心纷乱,神思浑浊,那么听的人就难以辨别。那正直勇敢的人听了,会更增加豪壮之气;有孝行和节操的人听了,就会打动内心,触发伤感;贫穷孤苦的人听了,就会泪流满面;奸佞浮躁的人听了,就会收敛容颜端庄严肃。因此能够打动人心、感动神明的,没有超过琴的。大概是琴声正直而不乱,足以禁止邪僻,阻止过分的事情发生。今天的人大多把杂乱的音乐和欢快的音乐当作好的音乐,而琴被看轻。弹琴的高士难得,而知音也难得啊。
微信扫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