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现代文阅读Ⅱ

现代文阅读Ⅱ

戏剧阅读题:鲁迅《过客》

分享:杨老师 2022-08-05 现代文阅读Ⅱ 问答


过客【注】

鲁迅

时:

或一日的黄昏。

地:

或一处。

人:

老翁——约七十岁,白头发,黑长袍。       

女孩——约十岁,紫发,乌眼珠,白地黑方格长衫。

过客——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

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是荒凉破败的丛葬;其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一间小土屋向这痕迹开着一扇门:门侧有一段枯树根。

(女孩正要将坐在树根上的老翁搀起。)

翁——孩子。喂,孩子!怎么不动了呢?

孩——(向东望着,)有谁走来了,看一看罢。

翁——不用看他。扶我进去罢,太阳要下去了。

孩—— 我,看一看。

翁——唉,你这孩子!天天看见天,看见土,看见风,还不够好看么?什么也不比这些好看。你偏是要看谁?太阳下去时候出现的东西,不会给你什么好处的。…… 还是进去罢。

孩——可是,已经近了。阿——阿——,是一个乞丐。

翁——乞丐?不见得罢。

(过客从东面的杂树间跄踉走出,暂时踌躇之后,慢慢地走近老翁去。)

客——老丈,你晚上好?

翁——阿,好!托福。你好?

客——老丈,我实在冒昧,我想在你那里讨一杯水喝。我走得渴极了。这地方又没有一个池塘,一个水洼。

翁——唔,可以可以。你请坐罢。(向女孩,)孩子,你拿水来,杯子要洗干净。

(女孩默默地走进土屋去。)

翁——客官,你请坐,你是怎么称呼的?

客——称呼?——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我不知道我本来叫什么。我一路走,有时人们也随便称呼我,各式各样,我也记不清楚了,况且相同的称呼也没有听到过第二回。

翁——阿——。那么,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客——(略略迟疑)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

翁——对了,那么,我可以问你到哪里去么?

客——自然可以, 但是,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西指)前面!

 (女孩小心地捧出一个水杯来,递去。)

客——(接杯)多谢,姑娘。(将水两口喝尽,还杯)多谢,姑娘。这真是少有的好意,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感谢!

翁——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是没有好处的。

客——是的,这于我没有好处。可是我现在很恢复了些力气了。我就要前去。老丈,你大是久住在这里的,你可知道前面是怎么一个所在么?

翁——前面?前面,是坟。

客——(诧异地,)坟?

孩——不,不,不。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

翁——前面?前面,是坟。

客——(西顾,仿佛微笑,)不错。那些地方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也常常去玩过,去看过的。但是,那是坟。(向老翁)老丈,走完了那坟地之后呢?

翁——走完之后?那我可不知道。我没有走过。

客——不知道?

孩——我也不知道。

翁——我也不知道。我单知道南边、北边;东边,你的来路,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也许倒是于你们最好的地方。你莫怪我多嘴,据我看来,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

客——料不定可能走完?……(沉思,忽然惊起)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宠,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 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翁——也不然。你也会遇见心底的眼泪,为你的悲哀

客——不。我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眼泪,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

翁——那么,你,(摇头)你只得走了。

客——是的,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可恨的是我的脚早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举起一足给老人看)——因此,我的血不够了;我要喝些血。但血在哪里呢?可是我也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得喝些水,来补充我的血。一路上总有水,我倒也并不感到什么不足。只是我的力气太稀薄了,血里面太多了水的缘故罢。今天连一个小水洼也遇不到,也就是少走了路的缘故罢。

翁——那也未必。太阳下去了,我想,还不如休息一会的好罢,像我似的。

客——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

翁——我知道。

客——你知道?你知道那声音么?

翁——是的,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

客-—那也就是现在叫我的声音么?

翁——那我可不知道,他也就是叫过几声,我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记不清楚了。

客——唉唉,不理他……(沉思,忽然吃惊,倾听着)不行!我还是走的好。我息

不下。可恨我的脚早经走破了。(准备走路)

孩——给你!(递给一片布)裹上你的伤去。

客——多谢,(接取)姑娘。这真是……这真是极少有的好意。这能使我可以走更多的路。(就断砖坐下,要将布缠在踝上)但是,不行!(竭力站起,)姑娘,还了你罢,还是裹不下。况且这太多的好意,我没法感激。

翁——你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没有好处。

客——是的,这于我没有什么好处。但在我,这布施是最上的东西了。你看,我全身上可有这样的。

翁——你不要当真就是。

客——是的,但是我不能。我怕我会这样: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象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 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咒诅。但是我还没有这样的力量;即使有这力量,我也不愿意她有这样的境遇,因为她们大概总不愿意有这样的境遇。我想,这最稳当。(向女孩)姑娘,你这布片太好,可是太小一点了,还了你罢。

孩——(惊惧,退后)我不要了!你带走!

客——(似笑)哦哦, 因为我拿过了?

孩——(点头,指口袋)你装在那里,去玩玩。

客——(颓唐地退后,)但这背在身上,怎么走呢?……

翁——你息不下,也就背不动。——休息一会,就没有什么了。

客——对咧,休息……(但忽然惊醒,倾听)不,我不能!我还是走好。 你总不愿意休息么?

客——我愿意休息。

翁——那么,你就休息一会罢。

客——但是,我不能。

翁——你总还是觉得走好么?

客——是的。还是走好。

翁——那么,你还是走好罢。

客——(将腰一伸)好,我告别了。我很感激你们。(向着女孩,)姑娘,这还你,请你收回去。

 (女孩惊惧,敛手,要躲进土屋里去。)

翁——你带去罢,要是太重了,可以随时抛在坟地里面的。

孩——(走向前,)阿——,那不行!

客——阿阿,那不行的。

翁——那么,你挂在野百合野蓊薇上就是了。

孩——(拍手,)哈哈!好!

翁——哦哦……

(极暂时中,沉默。)

翁——那么,再见了。祝你平安。(站起,向女孩)孩子,扶我进去罢。你看,太阳

早已下去了。(转身向门)

客——多谢你们。祝你们平安。(徘徊,沉思,忽然吃惊)然而我不能!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即刻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

(女孩扶老人走进土屋,随即关了门。过客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

一九二五年三二日。

【注】鲁迅当时处于封建军阀统治中心——北京,深感黑暗势力的浓重,只身奋战的孤独与前途的渺茫;同时又感到战斗不能松懈,必须顽强地坚持下去,故而将思想矛盾通过笔墨表达出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老翁是一个“过来人”,曾经也是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出,但他却从“过客”队伍中遗落下来,忘掉了先前呼唤他的声音。

B.文中女孩儿善良,对生活和前途充满向往,凭着本性和活力爱着这个肃杀世界中仅存的美好,她是作者心中希望的化身。

C.过客谢绝了小女孩送给他包裹脚伤的布片,虽然认为“这真是极少有的好意”,但他不能接受,这体现了他孤傲的性格。

D.文中运用象征手法,如“声音”象征时代的希望和理想,“野百合、野蔷薇”象征美好和青春,“坟”象征悲观的革命前景。

E.全篇以对话体的诗剧形式来表现,通过三人的对话来展开情节,矛盾冲突的焦点是过客停下、回去、前进,层层推进,构思独特新颖。

2.赏析画线的句子。

3.分析文中“过客”的形象。



【答案】

1.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C.“这体现了他孤傲的性格”理解错误,过客谢绝了小女孩送给他包裹脚伤的布片,是因为“况且这太多的好意,我没法感激”;另外由“即使有这力量,我也不愿意她有这样的境遇,因为她们大概总不愿意有这样的境遇。我想,这最稳当”可见,他不要别人的怜悯与同情,以免沉溺于对布施怜悯的感激而背上沉重的负累,以致于步履蹒跚,徘徊不前。D.“‘坟’象征悲观的革命前景”理解错误,这个“坟”的意象,象征着前路的艰难险阻。

2.(1)写了几株杂树、瓦砾、丛葬、小路、一扇门、枯树根,渲染了荒凉死寂的氛围。

(2)象征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

(3)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烘托老人、小孩和过客的形象。

(4)“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象征幽暗氛围中渺茫的希望。

(5)奠定凄凉的感情基调。

(6)“荒凉破败的丛葬”为后文做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画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从内容上看,写了“杂树”“瓦砾”“丛葬”“小路”“一扇门”“枯树根”,从环境特点来看,渲染了一种荒凉死寂的氛围。

这段环境描写,为人物出场提供了自然环境背景,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烘托老人的消极厌世、小孩的天真活泼和过客的不畏艰险的形象。

从自然环境的作用来看,这段自然环境描写,暗示、象征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这个时期的社会现实也是让人恐惧和压抑的,与自然环境特征一致。

在如此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就让“客”似乎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它象征幽暗氛围中渺茫的希望。

从情节方面的作用看,要考虑它和上下文情节的关系。这段环境描写在开头,奠定了全文悲凉压抑的感情基调。“荒凉破败的丛葬”为后文人物的对话和“走”这一情节做铺垫。

3.(1)过客是一个在探索中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意志坚定的形象。他困顿倔强,明知前面是坟,他也要走过去。他不要别人的怜悯与同情,以免沉溺于对布施怜悯的感激而背上沉重的负累,以致于徘徊不前

(2)过客又是一个深感孤独和茫然的战斗者的形象。他孑然一身,长途跋涉,不知要走向何方,只是不停地走,确实是孤独而又茫然的。在老翁劝阻他时,面对着走、停、回的选择时,他也有“休息”、“沉思”、“默想” 的短暂犹豫和彷徨。

(3)过客形象反映了作者思想深处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的矛盾,表现了一个革命者彻底抛弃旧思想的勇气和同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决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可见他衣履破碎,困顿倔强;老翁建议过客回去,他说“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可见他明知前面是坟,坟以后是什么也不知道,而且料不定自己能否走完,他也要走过去;“况且这太多的好意,我没法感激”他不要别人的怜悯与同情,以免沉溺于对布施怜悯的感激而背上沉重的负累,以致于步履蹒跚,徘徊不前。据此可概括为:过客是一个在探索中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意志坚定的形象。

老翁问客人从哪里来,他表示“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老问问他要到那里去,他表示“但是,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可见他孑然一身,长途跋涉,不知要走向何方,只是不停地走,确实是孤独而又茫然的。在老翁劝阻他时,面对着走、停、回的选择时,他也有“沉思”、“默想” 的短暂犹豫和彷徨,据原文“我愿意休息”等,可概括为:过客又是一个深感孤独和茫然的战斗者的形象。

通过原文“料不定可能走完”“可恨的是我的脚早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然而我不能!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即刻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过客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等描写,可见如此恶劣的社会环境中,过客依然坚定的前进,他是作者思想深处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的矛盾,表现了一个革命者彻底抛弃旧思想的勇气和同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决心。


阅读全文
戏剧阅读题:鲁迅《过客》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