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周测试题

周测试题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附word试题+答案)

分享:杨老师 2023-08-20 下载支付: 立即下载

第三单元 

一、基础积累

3.png

2下列有关说明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事物进程次序的文章,叫作程序说明文,它是说明文最为重要的一个类别。常见的程序说明文有产品使用书、工艺流程说明、工作进程说明等。

B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称作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跟程序说明文的重点有所不同,使用的说明方法也完全不同。

C说明文写作需要遵循几个原则:了解事理,安排写作顺序,选用合适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引用、分类别等等。

D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最基本特点。为了保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应当是严肃、客观的,尽量少使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文学技巧,尽量不要显露作者的情感态度。

3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日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所写的一部科普著作。作者具体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现代物理理论前沿之一——超空间理论,介绍了超空间的研究历史、通过超空间穿越时空的可能性以及何时方能实际利用超空间理论等知识。

B反物质是一种假想的物质形式,在粒子物理学里,反物质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与反物质的结合,如同粒子与反粒子结合一般,会导致两者湮灭并释放出高能光子或伽玛射线。

C《营造法式》是代表我国古代建设科学与艺术巅峰的典籍,记载着宋代建筑的制度、做法、用工、图样等珍贵资料,对研究中国建筑、理解其理念和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梁思成先生曾著《营造法式注释》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D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或者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4根据课文的情境,用合适的词语或句子填空。

(1)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___________。如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青蒿素联合疗法作为最前沿的手段治疗疟疾,使我深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就像___________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就像鲤鱼一样,我们认为宇宙之中只包含有熟悉可见的东西。我们___________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不可看见的各种振动。一些科学家鄙视更高维数世界的说法,是因为他们不能在实验室里___________验证它。

(3)由这文法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___________,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二、梳理探究

5课文中屠呦呦与加来道雄的故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关于探索大自然的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启迪。请补充完成下表。

 


课文内容

探索方法与科学精神

屠呦呦

1955年大学毕业,开始中药研究;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


为了寻求答案,查找了大量中医文献。



勇于牺牲

在青蒿素分子中引入新的成分,给发展新的药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加来

道雄

儿时就思考水池中的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



扎实学习

在屋子周期性陷入黑暗的同时,妈妈常常在摇头。


岁时听过爱因斯坦的故事,此后一直留在脑海。


6.林庚在研究木叶时,引述和分析大量诗歌资料来探讨现象背后的道理。这提示了我们研究人文社科知识的方法。请利用下面提供的资料,探究一下古代诗歌中字的意蕴,写一篇150字以上的短文。

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欧阳炯江城子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姜夔扬州慢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王勃的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专题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79

【文段一】

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遭受重挫。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 项目来抗击疟疾。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书中有这样的话:

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度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

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在197110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百分之百的抗疟药效!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节选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文段二】

屠呦呦研究员凭借青蒿素的抗疟疾功效,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令许多人困惑的是,青蒿素却不是来自青蒿。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蒿”,植物学上叫“青蒿”的植物反而不含青蒿素。对此名实问题,植物学界和药学界都曾有人做过考证。

“物种”这个词在科学上是有特殊地位的,这是现代研究者尽可能综合形态、习性和分子等各方面证据之后得出的分类和命名,是相对可靠的。但是,传统医学和早期分类学者没有相关知识工具,所以他们很多时候无法给出可靠的分类和命名,这也给传统医学实践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成书于西汉末至东汉初的神农本草经是后世一切本草书的源头和基础,其中已记载了“青蒿”之名,作为“草蒿”的别名。书中对草蒿的介绍是:“味苦寒……一名青蒿。”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寒热诸疟。屠呦呦就是从这条记载中获得了提取青蒿素的灵感。唐代苏敬主编的唐本草记载:“草蒿处处有之,即今青蒿。”北宋苏颂主编的图经本草是首部以“青蒿”为正名的本草书。

然而,北宋有人发现叫做青蒿(草蒿)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形态,如寇宗《本草衍义》记载:“草蒿今青蒿也……有青色与深青色两种。”沈括梦溪笔谈记载:“青蒿一类自有二种,一种黄色,一种青色。”这就为后世的命名混乱埋下了隐患。

李时珍本草纲目在“青蒿”之后新立“黄花蒿”的名目,介绍很简略,只有“(又名)臭蒿……此蒿与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绿带淡黄”等寥寥数句。

这样一来,北宋人发现的青蒿的两种形态在本草书中就正式独立成了两“种”植物、两味药。但本草书的这两种药材,在植物学里都是黄花蒿。

(青蒿素、青蒿、黄花蒿,究竟什么关系?)

7.文段一和文段二都引用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文段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文段一第②段,你从屠呦呦列举的大量数据中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文段二①~⑥段,概括历史上青蒿和黄花蒿命名混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012题。

【文段一】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与九江的关系是脉络分明的。而杜甫之后,黄庭坚又继续了杜甫的发展,写出登快阁那首诗中的名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节选自林庚说“木叶”)

【文段二】

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在诗人的构思过程中,意象浮现于诗人的脑海里,由模糊渐渐趋向明晰,由飘忽渐渐趋向定型,同时借着词藻固定下来。而读者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则运用自己的艺术联想和想象,把这些词藻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进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词藻和意象,一表一里,共同担负着交流思想感情的任务。

意象多半附着在词或词组上。一句诗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如:“孤舟——蓑笠翁”“云破——月来——花弄影”“风急——天高——猿啸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也有一句诗只包含一个意象的,如:“北斗七星高”“楼上晴天碧四垂”。意象有描写性的,或称之为静态的,如“孤舟”“蓑笠翁”;也有叙述性的,或称之为动态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意象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象征性的,如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一个意象不止有一个相应的词语,诗人不仅追求新的意象,也追求新的词藻。“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用“白骑少年”四字写思妇心中的游子,增强了游子给人的美感。词藻新,意象也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以“红泥小火炉”入诗,词藻意象都新。

诗的意象和与之相适应的词藻都具有个性特点,可以体现诗人的风格。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即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屈原的风格与他诗中的香草、美人,以及众多取自神话的意象有很大关系。李白的风格,与他诗中的大鹏、黄河、明月、剑、侠,以及许多想像、夸张的意象是分不开的。杜甫的风格,与他诗中一系列带有沉郁情调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李贺的风格,与他诗中那些光怪陆离、幽僻冷峭的意象密不可分。各不相同的意象和词藻,体现出各不相同的风格。它们虽然只是构成诗歌的砖瓦木石,但不同的建筑材料正可以体现不同的建筑风格。意象和词藻还具有时代特点。同一个时代的诗人,由于大的生活环境相同,由于思想上和创作上相互的影响和交流,总有那个时代惯用的一些意象和词藻。时代改变了,又会有新的创造出来。这是不难理解的。

(节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10对文段一表达的中心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诗歌中有用的,有用的,但很少用树叶

B我国古代诗歌中大量的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C洗练并不能作为字独用的理由。

D中国诗歌的语言丰富多彩,木叶是其中的小小一例。

11根据文段二的内容,给其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运用文段一和文段二中的相关知识,鉴赏下面这首诗颈联中的意象。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表达运用

13请在下面这张建筑图上标出”“”“”“斗拱举架的位置。

2.png

1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时候写作。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手握由竹管和兽毛制成的软质书写工具书写。后来笔的家族里逐渐有了鹅毛笔、钢笔、圆珠笔……

所谓笔墨纸砚,过去是中国独有文房四宝之一;所谓笔老墨秀,至今写出一手好字,仍是我们中国人的梦想。

对这种朝夕相伴的书写工具,你了解多少?请写一篇说明文,与同学们分享关于笔的知识。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写一篇说明文。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附word试题+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