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版
一、《〈论语〉十二章》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文采和质朴兼备才有人格魅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道远”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9.《〈论语〉十二章》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1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了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
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二、《大学之道》
1.《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来表达大学之道的最高境界。
2.《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修身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
4.《大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5.《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____________”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6.《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学之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三纲”出发,表明要想彰明美德于天下,应该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三、《〈老子〉四章》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四章》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四章》中,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屋室等日常事物,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4.《〈老子〉四章》中,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事物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子〉四章》中,以高台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了解别人很重要,认识自己更难能可贵,在《老子》四章中表达这一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老子四章》中劝诫人不要自我显耀、自以为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常说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绸缪,在《老子四章》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时候失败了,即“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就不会失败。
10.老子认为,在最后关头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让事情失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老子》中,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指出自我夸耀的害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老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喻,引出后文“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的后果都是不好的。
1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真正强大的人不仅要能战胜别人,还要能战胜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老子》中,告诉我们不失去为人之根本的人能长久,死而不朽的人能长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下载地址
微信扫码分享
站长推荐
选修上第二单元理解性默写(学生版与教师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文言18个虚词助记小故事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理解性默写组合训练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2026高考“无范围默写”30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2026年高考“篇目对照式”默写过关检测(附答案)(下)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2026年高考“篇目对照式”默写过关检测(附答案)(中)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2026高考“篇目对照式”默写过关检测(上)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全5册部编教材高中语文情境式默写训练(答案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2026届高考最新模拟卷应用型默写50题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修辞手法理解性默写分类清单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