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高考“篇目对照式”默写过关检测(上)
001.李白诗喜用“清酒”,如其《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杜甫诗常用“浊酒”,如其《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一清一浊,可看出二人现实境遇和生命情怀的不同,清浊之殊,恰是仙圣之别。
002.王充《论衡》中有言:“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与之意思相近。
003.唐代马总在《意林》中写道:“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004.《中庸》中写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005.《庄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6.李商隐诗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韩愈在《师说》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与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007.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论断:“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种精神与其《登飞来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
008.中国古典诗词中多有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如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又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再如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均包含此哲理。
010.真正的爱情可以超越时间,正如秦观《鹊桥仙》所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正的友情可以跨越空间,正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11.黄庭坚诗云:“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此与韩愈《马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意思相近。
012.大部分人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以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但少部分人却能做到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
013.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这两句与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相近的哲理。
014.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一句与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无论是句式结构上还是内容上均有异曲同工之处。
015.王国维《采桑子》写道:“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此与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一句在语义上有高度相似之处。
016.唐寅在《桃花庵歌》中写道:“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有着同样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17.由琼瑶填词的歌曲《在水一方》中有句子“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其明显脱胎于《诗经·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18.秦观《江城子》写道:“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其与李煜《虞美人》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为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019.《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陶渊明的《饮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此表达意思极为相近。
020.古人常将自己的情愫寄托于自然之物传达给远方之人。如南朝民歌《西洲曲》中的“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1.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杜甫《春望》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说是典型的“有我之境”。
022.古诗中多有以浪漫主义手法写雪的名句,如李白的《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宋张元的《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023.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两句系从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脱胎而来。
024.《吕氏春秋》有言:“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何出此言?对此,我们可以用韩愈《马说》中的话回答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5.古人对“反省”这一品质多有推崇,如《颜氏家训》中的“夜觉晓非,今悔昨失”,再如《论语》中曾子说过的“_______________”。
026.西汉刘向说过:“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论语>十二章》中孔子与之类似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
027.对友谊这一问题,东晋葛洪认为“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此与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观点相近。(湘语
028.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张九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可谓异曲同工。
029.面对别离,有人会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之,比如王昌龄写道:“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0.屈原在《橘颂》中以“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表达了自己的节操,此语正如周敦颐《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
03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论语》中孔子两次说过类似的话,一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2.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过:“闻善而慕,知过而惧。”《论语‧述而》中与之表意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3.南宋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泊秦淮》中与之内蕴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4.好战必亡,然而忘战也必危。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弃疾《永遇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有着类似的担忧。
035.人们常说“水至清则无鱼”,然而事实也非绝对如此,比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就描写过百余条鱼儿在潭中“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036.陕西省武功县南的太白山险峻高耸,有“武功太白,去天三百”之说,李白在《蜀道难》中进一步夸张为“_______________”。
037.旧社会多有不公之处,富贵者“十指不沾泥”,却可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而“遍身罗绮者”也“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白居易在《观刈麦》也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8.王维《老将行》中写道:“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辛弃疾《永遇乐》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9.《琵琶行》中有“门前冷落鞍马稀”之句,其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呈现的境况恰恰相反。
040.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中的“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一句。
041.天寒更觉衣被薄,故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_______________”、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_______________”的相似体会。
042.《吕氏春秋》有言:“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论语•子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其表意相近。
043.《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可见有些音乐的感染力之强,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另一力证。
044.淝水之战,前秦苻坚率80万大军远征东晋,曾意气风发地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其实,赤壁之战前曹操大军之威势也不遑多让,从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即可见一斑。
045.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但从《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看出杜牧的观点大异于孟子。
参考答案
001.金樽清酒斗十千,潦倒新停浊酒杯
00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00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00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005.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006.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00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008.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00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0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01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012.出淤泥而不染
0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014.把酒问青天
015.身世浮沉雨打萍
016.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01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01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019.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02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02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02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023.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02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025.吾日三省吾身
026.择其善者而从之
02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02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02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030.出淤泥而不染
03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03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03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03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035.皆若空游无所依
036.连峰去天不盈尺
037.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038.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039.门庭若市
040.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041.布衾多年冷似铁,狐裘不暖锦衾薄
04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04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04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04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本资料下载地址
微信扫码分享
站长推荐
2026年高考“篇目对照式”默写过关检测(附答案)(下)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2026年高考“篇目对照式”默写过关检测(附答案)(中)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2026高考“篇目对照式”默写过关检测(上)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全5册部编教材高中语文情境式默写训练(答案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2026届高考最新模拟卷应用型默写50题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修辞手法理解性默写分类清单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必背120个文言实词(81-120)(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必背120个文言实词(41-80)(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必背120个文言实词(1-40)(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理解性默写测试(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