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
《古文观止》卷八·送孟东野序·韩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所有东西得不到平静就会发出声音。草木原来没有声音,风搅动它们发出声音。水原来没有声音,风吹动它发出声音。✦
-
《古文观止》卷八·应科目时与人书·韩愈
月、日,愈再拜:某月某日,韩愈再拜:✦科目:分科取士的项目。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算等,又有大经小经之目,故称科目。✦月日:在写书信时有具体的月份和日期
-
《古文观止》卷八·与陈给事书·韩愈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愈再拜。我同阁下认识已经好几年了。开始的时候也曾经得到过阁下的一些称赞。✦陈给事:陈京,字庆复,代宗大历元年中进士第。
-
《古文观止》卷八·与于襄阳书·韩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恭敬地上书尚书阁下:✦于襄阳:于沘(dí),襄阳人,以郡望称,故称于襄阳。于沘当时由工部尚书出任
-
《古文观止》卷八·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恭敬地再拜上书相公阁下: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捉其发。我听说周公担任宰
-
《古文观止》卷八·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恭敬地再次禀告相公阁下:✦乡贡:唐代由州县考试合格后推选出来贡到尚书省参加进士考试的叫做“乡贡进士”
-
《古文观止》卷八·争臣论·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有人向我询问谏议大夫阳城:“这个人可以认为是有道德的人吗?✦争臣:直言净谏的官员。争(zhènɡ)同诤。✦谏议大夫:官名。秦时设谏大夫,后
-
《古文观止》卷八·讳辩·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我写信给李贺,劝他去参加进士考试。✦李贺(七九零—八一六):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避父讳,不能应试出身,只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著有《昌谷集》。✦进士:唐
-
《古文观止》卷八·圬者王承福传·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泥瓦匠这种手艺,是卑贱而劳苦的。有一位干这项职业的人,他的神色好像很满足似的。✦圬(wū)者:泥瓦匠。✦贱且劳:低贱又辛苦。✦业之:以
-
《古文观止》卷八·进学解·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国子先生早上走进太学,召集全体学生站在舍下,教导他们说:“学业的精通由于勤勉,而它的荒废由于嬉戏;品德由
-
《古文观止》卷八·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学者:这里指求学的人。✦传道:传授道理。这里的道指
-
《古文观止》卷七·杂说(四)·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伯乐:秦穆公时人,善于相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
《古文观止》卷七·杂说(一)·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龙吐出气来成为云,云本来没有龙那样灵异。✦杂说:指一种随感性的议论文。✦嘘气:吹气,吐气。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然而龙乘了这种云气,腾云驾雾地游
-
《古文观止》卷七·获麟解·韩愈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麒麟是一种神灵的动物,这是很明白的了,《诗经》中有吟咏,✦解:一种论辩性的文体。 ✦麟:麒麟。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形似鹿,独角,身上有鳞甲,尾似牛。古人把麟
-
《古文观止》卷七·原毁·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厚而简约。✦原毁:原,推究。毁,毁谤。原毁,推究毁谤的根源。✦君子:指士大夫阶级。✦重以
-
《古文观止》卷七·原道·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泛爱大众叫做仁,做事适宜叫做义,沿着仁义的路走叫做道,自己的心中充满仁义而不求之于外叫做德。✦博爱:泛爱。
-
《古文观止》卷七·阿房宫赋·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六国灭亡,四海统一;蜀山的树木砍得精光,阿房宫才建了起来。✦六王:指楚、齐、韩、燕、魏、赵六国君主。✦毕:灭亡。✦四海:即全国。✦一:统一。✦蜀山兀
-
《古文观止》卷七·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就有名气。✦铭:一种文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于深,只要有龙就有灵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一间陋室,只有我住了才使美好的德行
-
《古文观止》卷七·吊古战场文·李华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浩浩荡荡的平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荒远得不见人迹。河水✦平沙:平旷的沙漠。✦垠(yín):边际。✦夐(xiònɡ):远。河水萦带,群山纠纷。像带子一样地萦绕着,群山
-
《古文观止》卷七·春夜宴桃李园序·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天地是万物的旅馆,光阴是历代的过客。✦逆旅:客舍。✦过客:过路的旅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人生在世就像做梦一样,欢
-
《古文观止》卷七·与韩荆州书·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我听到天下谈论世事的读书人在一块儿闲谈时说:“活在世上不愿封为食邑万户的侯,只希望能和韩荆州见一面。”✦韩荆州:韩
-
《古文观止》卷七·滕王阁序·王勃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在旧时的豫章郡,在新设的洪都府,✦滕王阁:唐高宗永徽年间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李元婴建。李元婴为唐高祖二十二子,曾封滕王,故称其阁为滕王阁。✦南昌:一作豫
-
《古文观止》卷七·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骆宾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非法临朝执政的武氏,本性不良,出身寒微。✦徐敬业:唐开国元勋徐世勣之孙,武后废中宗,徐敬业起兵扬州讨伐武后,不久兵败而死。✦武曌(zhào):武则天。
-
《古文观止》卷七·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
-
《古文观止》卷七·北山移文·孔稚珪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紫金山的山神,草堂的守护神,✦北山:又名钟山,即今南京紫金山。✦移文,文书的一种,近于檄文。✦英;精灵,指山神。✦草堂:指草堂寺。文中受指摘的人物周颙曾游蜀之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