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

2024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18种高频必考题型

分享:杨老师 05-04 语言运用 下载支付:2.00点

1.成语填空题

【考查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语言积累与建构”的课程目标,要求考生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基于此目标,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

【试题亮点】

成语填写与成语的选择不同,试题没有提供成语的选项。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内容上要符合具体情境的要求。

其实难度增大了,比如不是成语不得分;书写有错别字不得分;近义词但不合语境,同样不能得分。

2022

不解之缘、秘而不宣、在所难免;

引人入胜、循循善诱、热火朝天;

翻天覆地、不可企及、身临其境、一览无余;

顺理成章、不可名状、迫不及待;

2023

无计可施/一筹莫展、赞不绝口/叹为观止;望其项背(表述问题);

破釜沉舟---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讲解要点题

2.俗语选择题

【考查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4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中提出“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过程,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在相关语境中解读俗语、理解俗语语义的能力。

【试题亮点】

俗语是一种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语句,简练而形象,大多数出于劳动者的创造,反映生活中的经验与愿望。

例如:如果    C     ,工作还没有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2023全国甲卷“破釜沉舟”(一拖五))

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  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

【解析】“前怕狼后怕虎”,又写作“前怕虎后怕狼”,形容一个人顾虑重重,胆小怕事。这一俗语与上下文的语意吻合贴切,是准确的。

3.代词(你、谁)助动词(能)的意义和用法

【考查目标】

考查考生借助语感和已有的语言知识、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词义上的细微差别的能力。

【试题亮点】

本题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从而增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

【试题】(2022新高考Ⅰ卷)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生活中你会发现”

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C   )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解题思路】 人称代词“你”用法非常丰富。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生活中你会发现”中的“你”没有确定的指称对象,可以指看到该文章的任何人,是泛指用法。选项A和D中的“你”,都有确定的具体的指称对象,即指称交谈的对象;B项的“你”和“我”交互做主语和宾语,表示三个人相互怎么样;C项的“你”可以指任何人,“叫你不得不佩服即任何人都佩服,和文中的“你”用法相同。

【试题亮点】本题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理语言现象的习惯,从而增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

【试题】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023新高考Ⅱ卷)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

C.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疑问代词“谁”在不同语境中表意的差别。材料中出现“谁”的句子是“耳机一戴,谁也不爱”,“谁”表示任指,是“任何人”的意思。A项中的“谁”表示疑问,问哪一个人;B项中的“谁”表示任何人,和材料中的“谁”相同,是答案;C项中的“谁知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表示没想到;D项中的“谁”是虚指)表示不需要说出姓名的人。    

(2023全国乙卷)文中句子:“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

【试题】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她尽量高高地跳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虚词意义及用法的理解和掌握。

【试题分析】

“能”是现代汉语常用的助动词,基本的意义是表示有能力或有条件做某事,此外还有表示善于做某事情理上许可或环境上许可等意义。表示善于做某事时,“能”之前可以用程度副词“很”“最”“非常”“特别”等修饰,这是区别于其他意义的形式标记。原文中“郭老头能吃饭”是说郭老头胃口好、食量大,“能”表示善于做某事。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数他能说”中的“能”表示善于、擅长,与原文句中加点的“能”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中的“能”表示有能力或有条件做某事;C项“不能”中的“能”表示情理上的允准;D项“只能”中的“能”表示环境上的许可。因此,只有B项符合条件。本题不要求考生辨析以上几种不同的意义用法,仅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由此推理,2024年这种题型一定考

4.常见词的含义和得名的缘由

“眼中风”—“打笔仗”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考生把通过阅读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解决相关问题上的能力。

【试题亮点】本题的考点既和所给的文段密切相关,又把相关知识迁移到解决其他问题上去,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开阔思维,举一反三,增强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试题】(2022全国乙卷)20.“眼中风”因和脑血管疾病“中风”有诸多相似而得名。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打仗”。请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

【参考答案】

含义:“打笔仗”即用笔打仗,指通过写文章进行争论。命名缘由:“打笔仗”和“打仗”有诸多相似之处:①都有对立的双方或多方;②都存在有争议的问题;③目的都是通过斗争压倒对方。

5.人称代词、亲属称呼的表达效果

【考查目标】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借助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语感,体悟具体语境中亲属称呼和人称代词表达效果存在差别的能力。

【试题亮点】

本题有助于学生探究语言形式和表达效果之间的关联,体会具体语境中的文字蕴含的深厚情感,从而进一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本题结合具体语段设题,可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试题】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22新高考Ⅱ卷)

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参考答案】①“他”通常指交谈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文中用“祖父”而不用“他”,体现了作者对祖父的尊重,也表现了二人关系非常亲近;②反复说“祖父”,给人以心心念念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祖父的思念。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借助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语感,体悟具体语境中余属称呼和人称代词表达效果存在差别的能力。

【解题思路】“他”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在交谈中指代不在交谈现场的第三人,和说话者有一定的现实距离,和说话者的心理距离也比较远。对本文段而言,作者不用“他”而用“祖父”,既体现了作者和祖父的亲近,也体现了作者对“祖父”的尊重;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语言是心理的反映,我们对自己最在乎的人,往往既会记在心里,也会挂在嘴上。本文段在很短的篇幅内,连续用了七个“祖父”,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心心念念地记挂祖父,表达了对祖父的思念之情。这就是我们阅读上面文段时,为什么不觉得那么多重复的“祖父”累赘,反而会被作者对祖父的感情深深打动。

6.似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考生借助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语感,体悟具体语境辨析相似句式表达效果的能力。

【试题亮点】

本题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意探究相似语言形式背后的细微差异,增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本题结合具体语段设题,可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原句: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

【试题】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023新高考Ⅱ卷)

【参考答案】

①原句每个动词都带“着”,强调动作正在进行,现场感更强;②原句单双音节变化使用,不呆板;③原句单音节的“舞、踱”和双音节的“跳舞、踱步”相比,更能体现出仙鹤动作的轻盈。

【试题分析】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描写了皮影戏中仙鹤的种种动作。本题是让考生比较原文“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和“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表达效果可以从三个方面回答,首先,两个句子都是表示某些动作正在进行原文在每个动词后面都带了表示动作进行的“着”,让整个句子有现场感,用来描写正在表演的皮影戏非常恰当。而改写的句子用了“正”虽然也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但现场感弱了很多其次,原句中单音节动词“舞,踱,鸣”和双音节动词“顾盼,寻觅”并列,词语音节有变化,不呆板,改后的句子中的动词都是双音节的,过于单调。最后,单音节的“舞,踱”和双音节的“跳舞,踱步”相比,前者更能够体现仙鹤动作的轻盈。答案没有说“鸣”和“鸣叫”,是因为凭语感考生不太容易答出二者在轻重上的区别。单双音节的变化是汉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对考生来说可能有难度。本题答案有三个要点,只要答出两点就7给满分。

【试题】(2023新高考Ⅰ卷)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试题分析】

重叠是汉语一种很有特色的语言现象。古今文学作品都非常重视重叠词语的使用。汉语中多种词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一部分能够重叠,重叠形式也多种多样,如AA式、AABB式、ABAB式、ABB式等,重叠后的语义也有相应的变化。本题考查的是AA式重叠。一般来说,名词的AA式重叠带来周遍义,强调全部、每一,如“人人”;动词重叠有尝试义、短暂义,如“看看”;形容词、副词重叠有程度加深或者恰当义,如“长长”“大大”。本题并不要求考生回答得这么专业,只需要根据语境判断出重叠词语和原式在语义上的不同。第一个重叠形式是“处处”,原式是“处”,现代汉语一般不单独使用,“处”表示地方花国受大表示周遍义,即每一个地方,文中意如“问询处”,重叠后的“处处”表示周遍义,即每一个地方,文中意思是每个地方都干燥结实。第二个重叠形式是“微微”,原式是“微”,表示轻微,重叠后微小的程度加深,表示更加轻微,文中表示黑土发黄的程度非常轻微。第三个重叠形式是“早早”,原式“早”表示时间前,重叠后表示很早,文中意思是祥子愿意早上很早就去拉车。

【试题亮点】

本题是高考中首次考查考生对篇章中出现的重叠形式语法意义的把握能力,有助于引导考生在学习中注意辨析看似相同的语言形式在表意上的差别,增强考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7.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修辞作用

前几年高考题,多用选择题来考查引号、破折号等标号的用法。2023年,开始出现主观题,分析点号的修辞效果。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修辞效果,引导考生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试题亮点】本题首次考查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可引导考生对文学作品的细读,于细微之处体会经典作品的成功之处。

(2023新课标Ⅰ卷)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

【参考答案】

第①处:①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语句,对三个动作起到强调作用;②逗号标示的停顿,使三个动作不再具有流畅性,表现了前行的艰难。

②处:①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语句,强调闭住口和打嗝间隔时间长,打嗝不顺畅;②让“透不出气”的感觉更强烈。

8.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考查目标】考查考生对常用的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试题亮点】(2022新课标Ⅱ卷)

本题包括两个考点,一个是判断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另一个是结合具体语境体会该修辞手法带来的效果。关于排比句的表达效果,考生首先想到的通常是增强气势之类,本题恰恰考了另外一种表达效果,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在具体语境中结合文段进行体会分析,能考出考生真实的语用水平。

【试题】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2022新课标Ⅱ卷)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参考答案】

修辞手法:排比(1分)表达效果(4分):按顺序写了从早到晚三个时间的三种景色,在铺叙堆叠中突出作者对小城满满的回忆;②通过细数露珠、向日葵、红霞等记忆深刻的事物渲染了自己的怀念之情。

9.表达效果和语言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考查目标】意在考查考生对语句的表达效果和语言形式之间对应关系的把握能力。

【试题亮点】(2022新课标Ⅱ卷)

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特殊效果,并思考其得以达成的独特方式,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022新课标Ⅱ卷)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4分)

【参考答案】 ①多个句子都把“祖父”和“我”相对叙说,突出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②用相似句式再三叙说“祖父”和“我”的年龄变化,凸显了变化的过程。  

10.修改病句

【考查目标】2022年

本题考查考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试题亮点】

修改病句要以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的语义为基础,考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可以体会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和虚词的作用,进而对汉语的语法规律有更深入的认识。本题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2022年新课标Ⅱ卷)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在约400公里高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携手开讲,在近一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在现场演示,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并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此次“天宫课堂”。

【试题】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参考答案】在近一小时的授课过程中,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此次“天宫课堂”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

 

11.补写句子

【考查目标】

本题需要考生在准确理解上下文文意的基础上,推断并补写空缺的内容,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逻辑能力及语句衔接能力。

【试题亮点】

2023年的材料多为医学科普文段。综合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准确表达能力。

【试题】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2023新课标Ⅰ卷)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忘记重要信息而懊恼,幻想着要是能过目不忘该多好啊!其实,我们更应该庆幸    A    ,因为遗忘可以降低记忆带来的认知负荷,使认知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而超强记忆力往往是以牺牲抽象、泛化能力为代价的。从下面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网络时代,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    B    ,毕竟互联网随时可以帮我们查阅。

【答案】A:自己有遗忘的能力    B:记住所有的信息

【试题分析】

本材料的核心观点是遗忘能使认知系统更加高效地工作。材料中有两处空缺,要求考生综合考虑上下文内容,填入恰当的语句。只要综观全文,把握核心观点,结合上下文提示语和相关信息,准确补写并不困难。A处,上文说人们幻想能过目不忘,然后出现一个连接词“其实”提示接下来的内容是相反方向的;而下文是“因为遗忘可以……”,显然,“遗忘”是前面出现过的,需要补写的内容包含该词语,综合上下文即可补出“自己有遗忘的能力”;B处,上文是“网络时代,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下文是“毕竟互联网随时可以帮我们查阅”,结合材料第一段所说的我们常常会因为忘记重要“信息”而懊恼,即可补出“记住所有的信息”。

12.改写句子之长句变短句

【概念】

长句,指词语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

短句,指词语较少、结构较简单的句子。

【表达效果】2022

长句表意较丰富、周密细致;短句表意较简洁、明快、灵活。长短句交错出现,可使行文疏密有致、生动活泼,则同时具有这两种句式的修辞效果。

【试题】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22年新课标Ⅱ卷)

【分析】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秘不可宣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筒、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参考答案】改为:整个团队按照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第一步在陆上发射台发射,第二步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第三步进行潜艇发射。

13.改写之表达凝练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考生运用简洁通顺的语言清楚表达的能力。

【试题亮点】

书面表达要求语言必须准确、简洁、通顺,尤其是科普文、公文和其他诠释性文字更是如此。一般来说,语言烦冗重复是一种缺陷(除非有某种特殊的修辞目的)。本题用改写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要求考生把烦冗复杂的句子修改为简洁通顺的句子,有助于纠正目前较为普遍的语言表达烦冗啰嗦的现象,引导考生在写作中注重语言表达的凝练。

【试题】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答题卡上,不超过75个字。(2023乙卷)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帮我们克服拖延症呢?答案就是,制订明确具体的计划,将一个困难的大任务分解为容易完成的小任务,例如,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你的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这三个小任务将来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写一篇报告的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而小任务具有线索作用,更容易让你产生行动的欲望,一旦开始行动,完成任务也就不再遥不可及了。

14.压缩语段(新闻报道)2020海南山东适应卷

【试题】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为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按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目前上海已累计建设5G基站近500个;2019330日上午,首个5G手机对话在沪拨通,上海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用城市。到2021年,将实现5G网络在全市的深度覆盖,在工业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健康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应用解决方案把上海打造成为 5G 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关键信息:①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②目前已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用城市;③到2021年将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参考答案】

关键信息:①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②目前已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用城市;③到2021年将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15.作出评论+讲解成语

【试题】20.三位教师的讲解各有不同,请任选二人,分别作出评论。要求每条评论不超过25个字,句子简洁流畅。(5分)

参考答案

第一位教师:①讲清道理,鼓舞学生前进;②但未解释字词

第二位教师:①讲清词义和变化,增长知识;②但未讲整体含义及使用。

第三位教师:①知识、道理结合较好;②解说全面,要简明扼要。

【试题】21.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6分)

卧薪尝胆   庖丁解牛   一鼓作气

参考答案

“卧薪尝胆”示例:

①越王立志报仇,夜里睡柴草,饭前尝苦胆,敦促自己不忘报仇雪②后来用以表示刻苦自勉,奋发图强。

“庖丁解牛”示例:

①庖丁为文惠君分割牛,运刀准确自如。②后来用以表示技艺高超,运用得心应手。

“一鼓作气”示例:

①古代击鼓进军,第一通鼓士气高涨,第二通以后逐渐衰竭。②后来用以表示趁着刚开始劲头儿大时,一口气把事情完成。

16.限定句式,概括段意

【命题形式】

【试题】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0个字。(5分)(2021年八省适应性考试)

【试题】简述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字。(2023年九省适应性考试)

参考答案】喝冰水能提高新陈代谢,但是提高的幅度很小,对减肥基本没有帮助。

17.图文转换

【命题形式】

徽标、框架流程图、图表、漫画、图片、词云图等等

2018年考过流程图、构思框架图

2021年考过选择题(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国务院办公室《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从逻辑层面,分析相关的数据,能否得出相关的结论。

 

图片1.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片2.jpg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库

18.逻辑推断

【试题】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2017年全国卷)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答案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夯实基础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千百年来,不少人视修辞为修饰、偏离甚至是反常,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中外攸同。孔子主张“辞达而已矣”,反对“游言”“巧言”;笛卡尔、洛克和康德则先后对修辞语言提出严厉批评。

反修辞者针对的主要是辞格。他们   A   ,疾呼对其实行大幅精简。笔者以为,简为隐喻、转喻和反喻(即比喻、借代和反语)三种的方案相对合理,因为这三种辞格大致对应交流的写说者、语言和听读者三个要素,较有代表性。

辞格不是“语言本身的缺点”,恰恰是要弥补“语言本身的缺点”,这一点在这三个辞格上也显露无遗。例如,隐喻就是新联系的创造。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说,隐喻是“机智的话语”,“只有眼光敏锐之人才能看出相距甚远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来”。隐喻的意象更能有效增强语言的形象色彩。转喻能在符号缺失时“救急”。如手机作为一种新的通信工具刚出现时,华语各地普遍使用“大哥大”一名,这是由“人”到“物”之转。反喻则增加了语言理解的张力,可以中和语言的非褒即贬的极化倾向。可见,隐喻反映了说话人的认知创新,   B   ,反喻是照顾听话人主观感受的表达创新。

18.对论述性文本来说,恰当使用括号可以提高论证效率。请以文中第二段的括号为例进行分析。(3分)

【参考答案】文中第二段的括号表示解释说明,紧跟在被解释的词语后,可以使论证语言简明,从而提高论证效率。(答出括号用法1分,分析效果2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参考答案】示例:A处:不满辞格数量过多;B处:转喻是语言的符号创新。(每句2分)

20.文中第三段说“隐喻就是新联系的创造”,请据此分析白居易《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两句的修辞效果。(3分)

【参考答案】示例:将轻重、清浊交错的琵琶声比作“大珠小珠落玉盘”,(分析比喻/通感的构成,1分)在听觉与视觉上建立新的联系,使无形的琵琶声具有新鲜而生动的形象。(从“创造新联系”的角度分析,2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有删减)

21.本段文字使人直观地感受到宝玉的“多情”。这一表达效果是怎样取得的?(6分)

【参考答案】示例:①以黛玉的视角观察和感受宝玉的多情,增强读者的代入感;②重点描写宝玉的眉眼,突出其有“万种情思”;③以表情与内心的矛盾对比来展现宝玉的多情,如“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每点2分)

22.黛玉初见宝玉,为何觉得“眼熟”?请结合文段内容与《红楼梦》相关知识予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示例:①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前生是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黛玉此生就是要以眼泪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所以初见便觉得眼熟;②黛玉独具慧眼,欣赏宝玉“惫懒”表象后的聪慧与多情,对他一见如故,“眼熟”是心有灵犀的一种具体表现。(每点2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某校近期开展了“微光奇迹:萤火虫的探索与保护”项目式学习,有同学搜集整理了以下资料。请根据材料,完成18~22题。

材料一:

我很清楚地知道,光亮是产生于萤的呼吸器官的。世界上有一些物质,当它和空气相混合以后,便会发出亮光,有时甚至会燃烧,产生火焰。此等物质被人们称为“可燃物”。和空气相混合从而发光或者产生火焰的过程,通常被称为“氧化作用”。①萤能够发光,②便是氧化作用的一个很好的例证。③萤的灯就是氧化的结果。④那种形如白色涂料的物质,⑤就是经过氧化作用以后剩下的余物。氧化作用所需要的空气,是由连接着呼吸器官的细管提供的。至于发光物质的性质,至今尚无人知晓答案。

(摘编自法布尔《昆虫记》)

材料二:

萤火虫尾部的“发光器”中有上千个发光细胞,①________:一类物质被称作荧光素,这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酶,简单来说就是催化剂。荧光素可以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将此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从而②________

萤火虫的光不能持久,忽明忽灭,这是因为萤火虫的气管所输送的氧气量并不是恒定的,当氧气充足时,反应剧烈,③________;氧气不充足时,反应缓慢,光亮就会变弱,甚至黯淡无光。

萤火虫多栖息在隐藏度高、植物茂盛、湿度相对高的地区,它们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最近几十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及农药、化肥滥用,大部分区域已难觅萤火虫的踪影。

(摘编自张子璇、邹晓川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415日晚,2023邛崃天台山萤火虫文化旅游季正式拉开帷幕,森林里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带给游客浪漫的视觉盛宴。据了解,天台山被誉为“亚洲最大的萤火虫观赏基地”,每年4月至11月,观赏期长达8个月。

(摘编自新华网《2023成都邛崃天台山萤火虫文化旅游季正式启幕》)

18.下列句中的引号和材料一中“氧化作用”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

A.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中间一块空地长了许多野草。(茹志鹃《百合花》)

B.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叶雨婷《“探界者”钟扬》)

C.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D.文华图书科学校是当时中国唯一讲授图书馆学的高等学府,它拥有一个图书馆,叫作“公书林”。(王佐良《上图书馆》)

【参考答案】D(文中“氧化作用”和D项的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A项表示强调,B项表示特殊含义,C项表示引用)

19.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流畅自然。(3分)

【参考答案】19.(3分)序号:⑤    修改为:就是经过氧化作用以后剩下的物质(序号正确1分,修改恰当2分)

20.请在材料二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参考答案】示例:①其中含有两类物质    ②发出荧光    ③光亮就强(答出一处2分,意思相近即可,超出字数酌情扣分)

21.萤火虫可以控制自身发光的亮度,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推断其原理,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示例:①萤火虫发光的亮度是由气管里输送的氧气量来控制的,②如果萤火虫往气管中增加空气,光的亮度就会增强,反之就会变弱。(原理推断正确3分,语言简明1分,意思相近即可)

22.作为“微光奇迹:萤火虫的探索与保护”项目组的成员,请你根据材料二、三,给前往天台山观赏萤火虫的游客提出两条建议,字数不超过50个字。(4分)

【参考答案】示例:①做好攻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前往。②浪漫与文明同行,赏萤需保护环境。(答出一条建议2分,符合情境要求即可)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洁白硕大的花球,却有着腥臭难闻的味道,石楠花可谓是花界色香“表里不一”的典范。一时间,一言“楠”尽等评论冲上热搜,有人为它制作了一套表情包。

石楠花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专家指出,石楠花散发的因精酸氨化导致的气味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喜欢“臭味”的蝇类和甲虫类来帮助它们传花授粉。完成这一过程后,石楠便可以结成果实进而繁育下一代。虽然石楠花刺鼻难闻,      ,对人们无害。石楠树的花期并不长,半个月左右就会凋谢,花谢后就不会有这种刺鼻的味道了。

尽管石楠花被人们嫌弃,但是石楠的用途可不少。首先,石楠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中医上会将石楠花当作排毒的药材。其次,石楠树抗病虫害较强,将它们和其他树木混种在一起,能够有效阻挡病虫害的传播,      。最重要的是,石楠是典型的抗污染植物,      ,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18.“表情包”,是一种用来表达感情方式的图片。请仿照文中画横线的文字,写三个带“楠”的四字词语。

【参考答案】知“楠”而退、“楠”舍“楠”分、左右为“楠”。   

19.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参考答案】 ① 但其气味没有毒性

②从而保护其他树木的安全

③可以吸附有害气体和颗粒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说还好,说了,黑子还非看看不可,他瞅着父亲不在家,偷偷揭开蛐蛐罐。腾!——蛐蛐蹦出罐外,黑子伸手一扑,用力过猛,蛐蛐大腿折了,肚子破了——死了,黑子知道闯了大祸,哭着告诉妈妈,妈妈一听,脸色煞白:“你个孽障!你甭想活了,你爹回来,看他怎么跟你算账!”黑子哭着走了。成名回来,老伴儿把事情一说,成名掉在冰窟窿里了。半天,说:“他在哪儿?”找。到处找遍了,没有。做妈的忽然心里一震:莫非是跳了井?扶着井栏一看,有个孩子,请街坊邻居帮忙,把黑子捞上来,已经死了,这时候顾不上生气,只觉得悲痛。夫妻二人,像傻了一样,傻坐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找不到一句话。这天他们家烟囱没冒烟,哪有心思吃饭呢,天黑了,把儿子抱起来,准备用一张草席卷卷埋了。摸摸胸口,还有点温和,探探鼻子,还有气。先放到床上再说吧。半夜里,黑子醒来了,睁开了眼,夫妻二人稍得安慰,只是眼神发呆,睁眼片刻,又合上眼,昏昏沉沉地睡了。这真是:成家喜怒哀乐皆因促织得失起,黎庶悲欢离合全由君王爱好生。

20.请说说文中“摸摸、探探”这种重叠形式和“摸、探”相比,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摸摸、探探”这种动词重叠形式比“摸、探”更口语化,而且在语义上有减缓,强调了动作的轻柔性、试探性,逼真地表现出成名夫妻当时心有未甘、还怀有一丝希望的心理。   

21.文中有多个“了”字,看似随意,实则独具匠心。请以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例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句中的“了”为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加强了“真的这样”的已然语气;②“了”字突出了成名在得知蛐蛐死后的绝望心理;③“了”字以平淡的语气表达沉重的心理,此种反差(化重为轻)的效果更能激起读者的同情。     

22.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①__,请结合所学课文内容,运用与画波浪线的句子同样的手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聚沙成塔做学问,②         。(荀子《劝学》)

③_____________,授学业传承师道无关年龄。(韩愈《师说》)

【参考答案】①对偶    ②积善为德备圣心    ③解己惑求教他人莫问身份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碎片化阅读是否一无是处呢?当然不是。碎片化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一种阅读的趋势,或者说是时代特征。

其一,    A    。碎片化阅读交互性强,①拥有更新信息速度快和随时随地皆可阅读的特性,②因为更方便,③更易于人们查找资料,④提高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其二,⑤反对者认为碎片化阅读会影响思维能力的形成,⑥未必如此。⑦古代的《论语》是碎片式语录,⑧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是碎片式的,⑨现代的报纸、杂志也无一是碎片化阅读,⑩没有人说不好,为什么现在有了手机可以更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进行阅读就不行了?其三,有人因其对经典文学作品支离破碎的截取表示不满,其实不然,恰恰因碎片化阅读,传统经典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接近读者,影响力得以提升,因此碎片化阅读成为经典导读的一种有效途径(路线)。

碎片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种方式,有利有弊,   B     ,阅读者就必须具备更高的理性思维和判断力,成为信息的主人,而不是成为信息的奴隶,这正是碎片化阅读者应有的能力。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参考答案】示例:A.碎片化阅读并不意味着低效   B.要想让利大于弊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参考答案】序号②:因而更方便。

序号⑤:反对者认为碎片化阅读会影响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

序号⑨:现代的报纸、杂志也无一不是碎片化阅读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四川博物院,《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正在展出。头戴斗笠,脚穿木屐,双手撩起衣摆,展厅起点处明代朱之蕃所绘的苏轼像轴,让不少观众对苏轼有了直观印象。这是苏轼流放儋州时的生活写照,尽管极其艰苦,他仍       ,以著书为乐。以《苏轼宦游图》为引,展览利用大量文物、图像和诗文串联起苏轼人生中的亮点。陕西凤翔是苏轼政治生涯的起点,他深入民间与百姓一起抗旱救灾,著名的“喜雨亭”“凌虚台”皆有图文展示,生动直观。借助视频技术,西湖一角被“搬进”展厅,苏轼两入杭州赈灾放粮、疏浚运河的故事娓娓道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了解苏轼在密州惩治盗贼、整顿军政的事迹后,观众重读这首词,内心激荡,豪情油然而生。“(   )”中年以后苏轼接连被贬,远至海南岛。四海飘零中,他进入创作高峰。展览展出了明代许光祚书《记承天寺夜游》、清康熙款青花《后赤壁赋》笔筒等文物,苏轼影响之深远,        。展览还围绕苏轼的爱好专设了一个单元,穿行在展厅中,看苏轼纵情山水、饮茶品酒、制作美食,琳琅满目的展品叙说着“此心安处是吾乡”。

宋代四川的产业兴旺,催生了文化昌明、人才辈出的局面。本次特展将背景介绍贯穿始终,通过一件件文物向观众呈现出苏轼成长的时代风貌,使人们能够走进他丰盈的精神世界。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参考答案】 ①泰然处之  ②不言自明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A.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C.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参考答案】A

此题需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来思考。主要看话题、氛围、情感等是否符合语境。

A.诗句意思: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作者以自嘲的口吻,抒写平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续遭贬,抒写了作者羁旅漂泊的忧伤情怀。可引出下文“接连被贬”与“进入创作高峰”等语。

B.这是杜甫的诗句,意思是我们马上就要坐船出发,从巴峡顺流而下,穿过巫峡,往下就直到襄阳,然后转回到洛阳故乡。诗句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与语境不符。

C.词句意思是回头望一眼刚才走过的、一片风雨萧瑟的来路,还是回去吧!既没有风雨,也不是天晴呢!表现作者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与语境不符。

D.词句意思是我将像魏尚一样,把弓拉得如满月形状,瞄准西北面,打击入侵者。抒写了作者渴望报效朝廷的慷慨意气和壮志豪情。与语境不符。

22.某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汉字。请从下列三个汉字中任选一个,借鉴文段中画线句子的拆解方法,进行讲解。要求阐释准确,不超过60个字。

人奔波一生,大多来不及细细品味生命的甘苦。步入老年,如果不回顾、反思与总结,岂不枉过一生?茶,汲天地之精华,沐日月之灵性;一个“茶”字拆开来,“人”位于“草”“木”之间,造字时融入了天人合一的深刻寓意。常言说“茶静酒狂”,茶生静气,可入肌肤、涤心尘。人要选择与过往和解,茶,无疑可以充当最佳的催化剂。

意   诚   崇

【参考答案】示例一:意,一个“意”字拆开来,“音”站在“心”上边,造字时融入了言为心声、所思在心的深奥道理。

示例二:诚,一个“诚”字拆开来,“言”立在“成”旁边,造字时融入了言有信、事必成的做人准则。

示例三:崇,一个“崇”字拆开来,“山”立在“宗”上面,造字时融入了山高为尊、崇尚信仰的精神力量。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529日上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宣布了此次乘员组名单。

乘员组一经亮相,立即引发广泛关注。什么是载荷专家?85后大学教授也要“飞天”了?居然还有戴眼镜的?……网友们的各种疑问    A     

①载荷专家一般不是职业航天员,而是接受过航天机构严格体检和培训的专业人士。②“载荷”这个词,来自于卡车司机载货的用语,③引申到航天领域,也就是指在航天器上搭载的实验设备、物品和人员。④简单来说,载荷专家就是载荷提供方在航天器上的代表,⑤他们负责处理和收集实验数据,⑥维护和修理载荷设备,⑦并负责地面载荷控制中心联络。

我国天宫空间站问天号和梦天号太空舱,搭载了许多太空实验柜,可以进行生命科学、物理、材料、原子钟等各种精密实验。随着更多更复杂的“有效载荷”登上空间站,我们   B   地需要更多专家出身的乘员,他们的身份就是载荷专家。可以预见,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载荷专家出现在太空,为我国空间科学的发展   C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参考答案】A.层出不穷(五花八门)B.自然而然(不可避免)C.尽心尽力(添砖加瓦)   

19.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参考答案】②修改为“来自卡车司机载货的用语”。

⑤修改为“他们负责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

⑦修改为“并负责与地面载荷控制中心联络”。   

20.请从材料最后一段中提取三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超过5个字。

【参考答案】①天宫空间站②精密实验③载荷专家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一候苦菜秀:春生夏长,这个时节      ,苦麻子,婆婆丁,苣荬菜等野菜开出白色的、黄色的小花,如星星般闪烁在绿色的天幕中。二候靡草死:春去夏至,这个时候,麦子开始拔节生长,那些喜阴的枝条、细软的野草,在强烈阳光的照耀下开始慢慢发黄,最后渐渐枯死。三候麦秋至:在小满的最后阶段,抽穗孕蕾扬花的麦穗开始丰满、成熟、变黄,虽然是夏季,但对于麦子来说,相当于到了丰收的秋季。

二十四节气中,      ,比如小暑对大暑、小雪对大雪、小寒对大寒。但是小麦籽粒饱满的时候,却不叫“大满”,而叫芒种。在中国人看来: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一切到达极点的事物都不可能长久。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唯有小满,将满未满,分寸火候恰到好处;盈而未满小确幸,才能遇见生活大美好。

斗斛满则人概之,人自满则天概之。小小的充实,淡淡的满足,小小的愿望,淡淡的欢喜,像漫长岁月中的细水长流,每一个小满足汇集起来就是大大的幸福。夏藏风华,知足即安,愿我们都能在小满中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参考答案】 ①正是苦菜开花的时候    ②很多节气都是相对的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语言很有特点,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①善用修辞,运用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小小的满足所带来的大大的幸福感受。②句式灵活多变,长短句交织,整散句结合,参差错落,灵动有致。

 

六、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中国黄酒之都,绍兴与黄酒相关的确切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将酒倒于河中,与将士同流共饮,这是绍兴人的“胆剑精神”①。山阴道上,想起长安“金龟换酒”时,你呼我“谪仙”,我尊你“狂客”②,这是绍兴人的君子之交……而当下的绍兴,   A   。不必说马路上五步一酒馆、三步一酒铺的盛景;也不必说黄酒小镇东浦河边,树上挂着的酒诗灯景;单是市井间寻常一户人家的门口,也总能见着摆放齐整的空空如也的黄酒瓶。

虽然地处温婉的江南,绍兴却自有一种刚猛之气,或许这也赋予了绍兴黄酒外柔内刚的气质——这是黄酒的品格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不过或许也正因为黄酒背后厚重的人文积淀,年轻人总觉得黄酒离自己很远很远。不过近年来,   B   。若在绍兴老街走上一圈,黄酒奶茶、黄酒酸奶、黄酒咖啡等众多黄酒创新饮品让人应接不暇。同时,适合年轻口味的气泡黄酒、咖啡黄酒等黄酒创新产品的上市,让人们发现绍兴黄酒变得多元,变得可亲。这当然是市场的必然,也是因为绍兴黄酒发展的内在需求使然。只要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自内心喜欢它,开始去关注它的时候,绍兴黄酒的“后劲”就会更绵长、更悠扬。

【注】①出自《左传·哀公元年》,公元前496年,勾践领越国军民大败吴军。②李白由蜀入京师,贺知章读《蜀道难》后称之“谪仙”,解饰物金龟换酒与倾尽醉。

18.下列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D  )

A.咱们是同乡,有交情。——小姑娘交给我带去,有什么三差二错,我还能回家乡吗?

B.她的坚强,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C.灯光,不管是何处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异乡人——指明道路。

D.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就无秩序地冲出一大群没有锁链的奴隶。

【参考答案】

19.在文中横线处填入合适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参考答案】A也随处可见黄酒的身影(也与黄酒息息相关)

B黄酒通过创新尝试走近年轻人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

【参考答案】①删去“因为”;

②将“只要……就”改成“只有……才”;

③将“发自内心喜欢它”和“开始去关注它”调换顺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原来这夏家小姐今年方十七岁,生得亦颇有姿色,亦(1)颇识得几个字。若论心中的邱壑①经纬,(2)颇步熙凤之后尘。只吃亏了一件,从小时父亲去世的早,又无同胞弟兄,寡母独守此女,娇养溺爱,不啻珍宝,凡女儿一举一动,彼母皆百依百随,因此未免娇养太过,竟酿成个盗跖的性气。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A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在家中时常就和丫鬟们使性弄气,轻骂重打的。今日出了阁,自为要作当家的奶奶,比不得作女儿时腼腆温柔,须要拿出这威风来,才钤压得住人;况且见薛蟠气质刚硬,举止骄奢,若不趁热灶一气炮制熟烂,将来必不能自竖旗帜矣;又见有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B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因他家多桂花,他小名就唤做金桂。他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二字来,凡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他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他因想桂花二字是禁止不住的,须另唤一名,便将桂花改为嫦娥花。

(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九回)

【注】①邱壑:通“丘”。

21.语段中的两个画横线句子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A比喻与对比,以“花柳”比喻夏金桂的容貌娇美,以“风雷”比喻夏金桂的脾气暴烈。将外在的娇美与内在的暴躁专横形成对比,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夏金桂的美貌和泼辣,让人物形象更为立体化。

B大词小用或用典,以宋太祖统一天下的宏大气魄来表现了小女子夏金桂在闺阁中的嫉妒与霸道的形象,具有讽刺与幽默的效果。

22.请简要说明两个加点的“颇”字在表意上的不同。

生得亦颇有姿色,亦(1)颇识得几个字。若论心中的邱壑经纬,(2)颇步熙凤之后尘。

【参考答案】(1)“颇”表程度浅,意味“稍微”,体现她有一定的文化(或知识)。(因为古代对女子通行的价值观: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能识文断字者少)

(2)“颇”表程度之深,意为“很”,表现出夏金桂具有像王熙凤一样的工于心机。

阅读全文
2024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18种高频必考题型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