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写作专区 > 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分享:杨老师 02-21 写作技巧 下载支付:1.00点

一、多则材料的含义

多则材料作文,即由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构成一组材料进行命题的一种作文形式。这些材料往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种联系。

二、多则材料的类型

1.同类材料:异中求同

即几段材料虽然事例不同,但中心内容或思相情感或观点态度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性。

【例题】

(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材料二:“那咱们往哪走啊?”“往前走。”“哪是前啊?”“我对您透露一个大秘密,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玩笑。往哪走,都是往前走。”

——米兰·昆德拉《雅克和他的主人》

以上两则材料很具有启发意义。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态度

材料

材料中心

材料话题

角度关系

提炼立意










 

材料态度

材料

材料中心

材料话题

角度关系

提炼立意

肯定

材料一

我要向前走

向前走

包含相同

选准方向

勇往直前

肯定

材料二

都是向前走

【指导】

两则材料都出自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其中都有关于人生方向的思考。材料一确定的方向是“远方的呼唤”,要“向前走”;材料二对“前”这个方向提出了疑问,得出“往哪走,都是往前走”的结论。材料一的“向前走”,本身就包含选准方向的意思;材料二的“往哪走,都是往前走”,既强调方向,也强调行动——走。因此,考生写作时,可从方向这个角度立意,也可从行动这个角度立意,还可以将两者结合,从辩证的角度进行立意。

【参考立意】①选准方向,勇往直前;②只要行走,哪个地方都有风景;③方向与行动,是人生取得成功的两翼等。

2.相反材料:权衡取舍

即各则材料表达的观点态度相反或事情的性质相反。

【例题】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摸底检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有人主张人要在批评中强大起来,批评可以让你正视自己的问题,矫正自己的错误,制定合理的方案,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得到优化。但也有人认为,要远离他人的批评,因为它会破坏你的心智和情绪,一个总是遭到批评的人,容易变得一蹶不振,批评的副作用远大于正作用。

材料二:关于对待赞美的态度,有人主张人应在赞美中成长,因为赞美能加强你的优点,激励你的意志,激发你的正能量。但也有人认为,对待他人的赞美要冷静,不要在赞美声中迷失自我,从而导致人生错位。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评论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态度

材料

材料中心

材料话题

角度关系

提炼立意
















 

材料态度

材料

材料中心

材料话题

角度关系

提炼立意

肯定

材料一

批评:强大起来

批评

对立矛盾

在批评中前进

否定

批评:一蹶不振

肯定

材料二

赞美:激励自己

赞美

在赞美中冷静

否定

赞美:迷失自己

【指导】

(1)材料分析:材料围绕对待他人的批评与赞美提供了几种不同的态度,这几种态度只有鲜明的主张而没有明确的是非界限,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

有几点需要强调:①材料讨论的是关于人生中如何对待批评和赞美的态度问题,不要随意扩大范围;②对待批评和赞美,各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每一个主张背后都有其逻辑理论的支撑;③注意措辞细节,如“远离”“冷静”均不能等同于“抗拒”。

(2)立意分析:对待这种带有思辨色彩的作文题,在确定立意时一般要有选择性或偏重性。如可以重点论述“要在批评中强大起来”,那么,“远离他人的批评”则成为一种反衬,而关于对待赞美的两个主张点到为止甚至只字不提。其他立意的确定则可按此模式类推。

需要强调的是,立意不能仅仅选择一种态度就万事大吉了,关键还要看这种态度背后的理论支撑,要把这种理论支撑作为重点进行剖析和阐释。不能停留在“主张”的表层而失去“原因”的根基。

3.相对材料:互补叠加

即材料的观点态度不能简单用对与错去评价,观点都具有片面性,这些观点呈现互补关系。

【例题】

(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是木桶理论,也称为短板效应。

材料二: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成功之人,擅长“扬长避短”,如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态度

材料

材料中心

材料话题

角度关系

提炼立意













 

材料态度

材料

材料中心

材料话题

角度关系

提炼立意

肯定

材料一

木桶理论:补短

补短

相辅相成

要补短

肯定

材料二

田忌赛马

扬长避短

避短

要避短

要扬长

扬长

【指导】

试题第一部分由两则材料构成。第一则材料解释了“木桶理论”,其核心在于阐释“短板”对木桶盛水量的重要影响。“短板”可指我们生活中的技能缺陷、体能差异、思想局限等各方面存在不足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而“短板效应”则隐喻这些短处会制约我们的发展,需要引起重视。第二则材料肯定了“扬长避短”做法的有效性,并列举“田忌赛马”的故事佐证。由此,可知本则材料的重心在于引导学生思考“扬长避短”的意义价值和方法措施。然而,从思辨性的角度考虑,有同学提出“避短”也是一种知难而退的怯懦,只能是权宜之计,“扬长”则需有度,也是正确的。

第二部分是写作指向。“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规定了文章的出发点,强调材料是“启示”的原点。学生可以由此及彼,由材料内蕴联系相关、相似或相对的现象,表达个人的感悟,思考时代责任和使命担当。“写一篇文章”,未规定文体,但个体的写作必须“明确文体”,符合特定文体的要求。“你的感悟与思考”,强调“我”的存在。考生应从自己的积累、视角出发理解题意,表达“我”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写出“我”的个性思考和真情实感。

写作时,考生需要论述清楚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比如,当短处、弱项成为阻碍我们成长的人性弱点时,我们就要去纠正;如果短处、弱项还构不成致命性的成长阻碍,就不妨将主要精力和资源都用于自己的优势领域,让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以达到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扬长克短的状态。而且“避短”与“扬长”并不矛盾,最完美的做法应该是二者兼顾。

具体写作时注意不要泛泛而谈,谈“避短”时应给出具体办法,如何克服;同样,写“扬长”时立意重在如何“扬”上。比如,可以写怎样正确经营自己的长处,让自己的人生焕发光彩;也可以写人为什么要经营自己的长处。文体上,可以写议论文,通过具体的事例论证人为什么要克服自己的短板,该如何发扬自己的长处。也可以写记叙文,用具体的事件记叙,表明人克服了短板,或者正确发扬自己的长处,可以让自己的人生焕发光彩。

4.递进材料:层级归纳

几则材料的内涵构成递进关系。其方法是先确定每则材料的内涵,辨析材料内涵的层级关系,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例题】

(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据考证,“化”字甲骨文字形为一个头朝上站立的人和一个头朝下的人相依,表达颠倒变化之意,故“化”字本义是变化。《易传》中记载:“下观而化也。”这句话就是说在下的百姓看到一切,受到教益,发生变化。

材料二:事实上,“变”和“化”之间有着微妙的差异。《礼记·中庸》中有:“动则变,变则化。”孔颖达疏:“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为化。”故“化”是由一种状态转为另一种状态,是一种本质的改变。北宋张载在《易说·乾卦》中提出:“变言其著,化言其渐。”则强调了“化”的几微渐变效果。“化”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概念,也是一种智慧,其内涵和外延对我们有诸多启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联想和思考?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态度

材料

材料中心

材料话题

角度关系

提炼立意











 

材料态度

材料

材料中心

材料话题

角度关系

提炼立意

肯定

材料一

化:发生变化

形变

层次递进

循序渐进

质变突破

肯定

材料二

化:渐变转化

质变

【指导】

综合分析情境材料,它由两个语段组成,第一段解释“化”字的本义为“变化”,并以《易传》中的句子为例;第二段比较“变”与“化”的差异,侧重强调“化”的“质变”和“渐变”效果并进一步指出“化”也是一种智慧,其内涵和外延对我们有诸多启发。从整则材料看,它谈论的话题始终围绕“化”这个轴心进行。从字形的形象解释,到词义具体而微阐释,再引经据典剖析它蕴涵的深味。为了把这个话题阐述得全面透彻,除了立足本身还与“变”形成比较,从二元角度进行分析。基于此,根据材料提供的话题可以思考的角度有:从“化”蕴涵的意义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怎样拿捏好“化”的尺度;生活与成长中该如何处理“化”的问题。

情境材料包含丰富的内容,可以选择的写作点很多,但是写作任务的两句话却限定了写作的范围:以上材料,明确了构思立意依托的原料,即必须以材料为依据,不可另起炉灶;你的联想与思考,联想要求写作时不能局限在材料里,要关联现实,思考就是针对材料提供的话题引发你什么样的思考。两个方面的内容只有在文章中加以落实,才符合要求。

这样,本文写作时,可以根据材料首先确定言说的方向,从材料中提炼文章的主题——立足事物发展的实际,循序渐进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发展,才会日趋完善;继之,观点与材料对接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然后,联系现实,摆事实,讲道理,从不同角度阐述实事求是的渐进式变化的意义;最后,回归当下,从当代年轻人成长与发展的角度论述寻求适合自己的变化,以不断突破的价值。立意可以为人生要“变”,更要“化”;

“化”乃人生大智慧。“化”可变腐朽为神奇;万事皆可“化”。

5.综合材料:全面分析

多则材料的内涵之间存在多种逻辑关系,且可能出现干扰学生思维的材料。审题立意时需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明辨材料之间的关系,排除干扰项,然后归纳出全面正确的观点。

【例题】

(贵州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有人说,日本一意孤行、强推核污染水排海,公然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的风险,这是极其自私、极其不负责任、极其没有“底线”的行为。

材料二: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冯骥才

材料三: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态度

材料

材料中心

材料话题

角度关系

提炼立意

















 

材料态度

材料

材料中心

材料话题

角度关系

提炼立意

否定

材料一

无底线,不负责

无底线

对立权衡

守住底线

肯定

材料二

守底线,能成功

有底线

讽刺

材料三

底线低,

有“优势”

底线高

追求高线

底线低

【指导】

材料一以热点时事“日本倾倒核污水”事件为内容,重点在于指出日本的行为是“极其自私、极其不负责任、极其没有‘底线’的行为”;材料二是冯骥才先生关于立身为人的基本观点,即“守住底线”;材料三看似在肯定道德底线低能如鱼得水,实际上却是讽刺和否定的。

综合材料的观点,审题立意应该围绕“底线”展开,即选择“守住底线”的立意方向。如果学生能够就材料三中“有人认为”的内容进行反馈,做出思考,在道德底线低和道德底线高之间做出有效的思辨,则更好。

三、多则材料的审题

1.抓取关键

找出多则材料的共同话题,并确定关键词。

2.分析关系

划分材料层次,揭示材料围绕关键词阐述的维度层面/层次关系。

3.多个角度

在基于材料的解读上,可以根据材料任务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联想与延申。

4.整体把握

确定材料给出的前提/条件、或者情境,整体把握材料,不要片面抓取某个点。

四、练习

1.(2024届九师联盟高三10月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特种兵式旅游”——一种独特的旅行方式在年轻人中兴起,“大学生2天跨3省旅游”“凌晨1点的西安站挤满大学生”等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白天“暴走”,晚上赶路,以最少的时间和金钱打卡尽量多的景点,不浪费一分一秒。旅行结束后没有任何缓冲,他们便立即回到原本的工作求学生活中。

与此同时,约上三两好友,漫步街头巷尾,闲逛特色小店,偶或品茗论茶、喝杯咖啡……城市漫步在各大城市悄然兴起,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旅行“新宠”。相较“特种兵式旅行”,城市漫步以“随心所欲”“慢节奏”“沉浸式”为主要标签。于寻常的城市里探索不寻常的自然美与人文美,城市漫步打开了年轻人的另一种旅行方式。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指导】

(1)可以肯定“特种兵式旅游”的快节奏。用最短的时间领略这个世界的精彩,挑战自己的极限,需要锻炼自己的规划能力和应变能力。

(2)可以肯定城市漫步的慢节奏。慢节奏可以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与慰藉,更有温度、舒展、松弛、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

(3)“特种兵式旅游”与“城市漫步”并不冲突。“快”与“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将二者结合,取彼之长补此之短,也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批判一味求“快”的危害。对物质生产来说,一味追求过快的速度,可能导致品质下降,造成各个环节发展的不平衡;对精神生产来说,很多本可以更纯粹更伟大的东西,会变成快餐文化、速成科学等等。

(5)呼唤人生与社会都应该慢下来。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身心疲惫,无暇他顾。停下飞奔的脚步吧,等一等我们的灵魂,旅游需要慢下来,做事需要慢下来。

2.(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华为开发的操作系统叫“鸿蒙”,“鸿蒙”源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华为取名“鸿蒙”,表明要勇敢地做先驱者,要做出中国人自己的操作系统;华为研发的芯片叫“麒麟”,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瑞兽,华为取名“麒麟”,象征着华为对自主研发、技术创断和高品质产品的追求。

材料二:中国的探月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奔月的故事妇孺皆知;而火星探索器被命名为“天问”,“天问”一词出自屈原的长诗《天问》,屈原在诗中表达了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探索精神……

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快速的发展变化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指导】

材料第一段讲述了华为开发的操作系统“鸿蒙”的名字源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表明了华为要勇敢地做先驱者;芯片“麒麟”的名字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瑞兽,象征着华为对自主研发、技术创新和高品质产品的追求。材料第二段讲述了中国航天工程的命名,探月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火星探索器被命名为“天问”,这些命名都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

无论是华为对自主系统和芯片的命名,还是中国航天设备的命名,都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这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又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其中有着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因素,有着对传统文化的赞扬与自豪感。材料引导我们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与现代不是对立的,它们是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在现代化中坚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现代化发展。

写作时首先应肯定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其次结合材料分析传统文化对当下国家发展的助力,论述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最后分析我们应重视传统文化,辩证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推陈出新,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推动中华巨轮行稳致远。

阅读全文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