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写作专区 > 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

二十位“中国之父”(人物简介+适用主题+先进事迹)

分享:杨老师 01-23 写作素材 下载支付:1.00点

1.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研究开发杂交水稻开发者,也被誉为“世界第一杂交水稻之父”。是他让我们不再挨饿。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爱国,梦想,初心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战争的威胁中度过的。那时的他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处逃难。

年幼的他不懂,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受欺辱?为什么我要东奔西走?为什么中国要忍受饥饿和贫穷?等到袁隆平高中毕业,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但在他的学业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难。上了大学是好事,可是学啥?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升大官,赚大钱。可袁隆平不乐意呀,他不喜欢钱,偏偏喜欢花花草草。在袁隆平的心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归宿,在别的孩子把赚钱当成理想时,他却对鲜花,绿草,果树有着异常的向往。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1949年,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在那几年,他边教课边学习,不光给学生提问题,更喜欢给自己提问题。课堂外的他,经常埋头在田野间,去从实践中找答案。到了60年代,自然灾害来了,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人们有的饿死,有的病死,就连袁隆平的身体也有些撑不住。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在当时,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很多人都觉得袁隆平在痴人说梦,可他偏偏不服输——“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人民挨饿的景象就是他的动力,他迈开双腿奔走进田野,去寻找那从未有人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着大太阳,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可这仅仅是第一步。实验,观察,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几个春秋,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了可能。

2.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逝世于2009年10月31日。他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曾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是他让我们不再受欺负。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爱国

钱学森大学毕业之后便赴美留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得知祖国急需人才时,和妻子毅然放弃美国的优待,历经重重困难回到当时物质匮乏、科研落后的祖国。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在他和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我国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火箭等,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适用主题:坚持不懈,愚公精神,不屈不挠

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曾说:“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他凭借着这种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愚公精神,在漫长的岁月里,用智慧和勤奋自我淬炼,直至利刃出鞘的那一刻。他将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为中国航天打下了坚实基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辈定当自强。

 

3.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1926年8月16日)出生于河北宁河县芦台镇,逝世于2019年1月16日。毕业于北京大学,核物理学家。对中国核武器发展到国际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先后获得自然科学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他让我们的技术发展得到认可。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爱国 ,牺牲,奉献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氢弹技术是各个核大国的最高机密,没有参考借鉴,中国的氢弹研究是彻底白手起家。带头突破氢弹原理的,正是于敏。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巨大的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国仅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算原子弹,5%留给氢弹设计。于敏带领科研团队废寝忘食,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中,用最原始的计算手段,在海量的数据中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因于敏的工作内容较为特殊,在28年时间里,他的名字曾是绝密,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都说“人过留名。”其实,有些人为了祖国的利益必须隐姓埋名,于敏在28年里名字曾是绝密,这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

 

4.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毕业于清华大学。逝世于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学家。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两弹一星”元勋。曾获得“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是他不再让我们被动挨打。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奋斗拼搏,矢志报国,吃苦耐劳,中国梦

钱三强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7岁时就进入了蔡元培、李石曾、沈尹默等北京大学教授们创办的子弟学校——孔德学校学习,先后又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巴黎大学等一流学府学习,之后留在法国任职。

后来,钱三强在得知国内战争即将结束、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消息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做出贡献,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发展竭尽全力,为培养中国原子能科技队伍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国防科技作出了突出贡献。

 

5.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

孙家栋(1929年4月)出生于辽宁瓦房店市。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他长期领导我国人造卫星事业,是“两弹一星”“国家最高科技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曾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航天科技事业创新推动者”。是他把我国卫星更上一层楼。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奋斗拼搏,矢志报国,平台与人才,机遇

他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总设计师;他也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50多年来,孙家栋院士倾注于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为人正直,顾全大局,并十分重视人才培养,通过航天工程实践,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航天科技人才。

孙家栋经常说:“1967年国家要搞人造卫星,当时也是没有搞卫星的人才,我个人也只是具备了一点最基本的条件。所以主要靠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靠国家发展所创造的环境,对我个人来讲主要还是靠机遇。”“我能够主持卫星总体设计工作,得益于中国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自己提供了‘平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了自己。”

2010年孙家栋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问起他的获奖感言,他发自内心地说:“心情非常激动,非常荣幸。自己感觉,航天事业是千人、万人大家共同劳动的结果,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下产生的,奖励是给予航天事业的肯定。自己做得有限,心情不安,只有感谢各方面对我的支持和培养,向共同战斗的同志们表示感谢。”“航天的事情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每个人手中的事情看似不大,但集合起来就是事关成败、事关国家经济利益的大事情,不论是哪个航天人,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事情办好。如果要说我自己,那我也就是那千千万万航天大军中的一分子而已。”

 

6.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1926年3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区田墘镇。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他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为中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贡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科研报国,无私无我、奋斗奉献

黄旭华院士的人生,曾一度“赫赫而无名”,在30年的无声岁月里成就无穷的力量,却始终“壮心未与年俱老”,六十多年如一日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倾心竭力奉献。2021年10月,黄旭华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奖励为推动装备研制事业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勇攀高峰。

 

7.南仁东——中国天眼之父

南仁东(1945年2月)出生于吉林辽源,逝世于2017年7月15日。毕业于清华大学。他是天文学家,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主要研究“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改革先锋称号。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梦想与坚守

十二年,一件事。南仁东,这位把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中国天文事业的科学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了FAST燃尽了生命最后的火花。

为了给“天眼”选址,南仁东用了12年,带着团队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比选,又实地走遍上百个窝函,最终决定选址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函。那时,贵州的交通条件还不是很好,很多地方无法通车,只能靠步行,他们每天最多只能看一两个窝函。FAST调试组副组长、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回巳:“有的荒山野岭连条小路也没有,当地农民走着都费劲。”

南仁东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化身“拼命三郎”,既要把握工程的整体方向,在施工现场也经常亲力亲为,爬山调查危岩、上钢架拧螺丝、拿扁铲削平钢材。FAST现任总工程师姜鹏说:“大到工程整体实施方案,小到一个零部件图纸,南老师都非常了解。

南仁东曾说:“FAST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对不起国家。一项关键技术突破不是我个人的成绩,它是一大群人的拼搏和努力。”怕“对不起国家”,这或许是支持南仁东挺过所有争议、困难的最大动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曾这样写道:“虽然南老师没有能等到它产出科学成果的那一天,但我想他离去的时候心里一定非常清楚,他毕生的事业已经成功了。

适用主题:创新、勤奋

FAST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天文学、力学、机械工程和岩土工程等各个领域,每一个领域几乎都是开创性的工作。

建造这样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工程,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很多关键技术只能一边摸索,一边自主创新。

“我不是一个战略大师,我是一个战术型的老工人。”为了当好“战术型的老工人”,22年时间里,南仁东孜孜不倦,努力学习力学、测控、水文、地质等知识,吃透了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硬是凭借自己的执着和勤奋,带领一群有着同样科学梦想的人,把不可思议的设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天体无线电波的固有本性,是射电天文观测的一个棘手难题。天体的无线电波是平行的,当反射面是球面时,无线电波会汇聚成一条线,只有当反射面是抛物面形状的时候.它才能汇聚成一点,进入到接收机。为了克服这个难题,南仁东带领工程师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设计——主动变形反射面,它可以使球形的反射面实时变形为抛物面。这个设计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被评价为“令人震惊的设计理念。

 

8.束星北——中国雷达之父

束星北(1907年10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头桥乡,逝世于1983年10月30日。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其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为开创中国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贡献。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爱国,家风,奉献

束星北先生青年时代学成后,怀着一片爱国热忱毅然回国,为祖国科学教育事业流汗出力,身处逆境时,曾有人劝他到国外去,而束星北先生却说:“为什么要到国外去呢?要到国外去,当年我就不回来了。”

 

束先生曾对子女定下了一条严格的规矩:“外出学习可以,学成后必须回国。不下这个保证,不准放出。”而他的爱国意识,均源至于束氏先贤一贯爱国敬业的优良祖风,束星北先生的家谱头桥《束氏族谱》所载“家训”二十条,其中最为独特之处便是“共御外侮”条,这条祖训对束先生一生的影响,显然是不可估量的。

束星北先生家乡的史料中,记载了他在头桥老家“束家大场”(位于安帖四圩“束家老宅”),目睹日军飞机在扬州上空横冲直撞,耀武扬威的入侵场景时,束先生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对天痛骂:“强盗!日本强盗!”,然后到圩中私塾给家乡儿童讲话,教育他们:“日本鬼子不好,我们要一起打日本强盗!”

1944年10月,束星北先生应当时国民政府之邀,领导研制中国首部雷达,同时指导装制特工发报机等军用器材,并于1945年春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雷达。抗战胜利后,头桥乡贤束星北先生被时任民国元首的蒋介石亲自授予“抗战英雄”称号。束星北先生对当年研制雷达时的初衷曾回忆道:“我造雷达完全是为了防日本飞机的空袭,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前途或爬升。”

 

9.钱伟长——中国力学之父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逝世于2010年7月30日。毕业于多伦多大学。世界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终身学习

我国著名的“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钱伟长,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他曾说:“不要以为年纪大了就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后。”可见,年龄并不是学习的拦路虎,学与不学只在想与不想之间。学习伴随终生,学习能让我们增长知识、提高本领,紧跟时代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学习永无止境,我们终身都需要学习。

 

10.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江苏吴县人,逝世于2011年7月21日。毕业于清华大学。他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国防光学工程事业,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在雷射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无私奉献,坚持,爱国,创新

作为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王大珩是名副其实的“追光者”。从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到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王大珩带领团队制造了众多国防光学工程仪器,建立了研究设计、加工制造、试验运行一体的科学体系,有效填补了新中国光学领域的空白。

王大珩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的光学事业,他同样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研究和生活条件而回国发展,终其一生都在认认真真研究、勤勤恳恳工作。

他建立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曾全程参与“两弹一星”项目的所有光学研究任务,在为我国研制靶场观测设备、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等方面均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追求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负更多的责任,尽更多的义务。”王大珩用一句最朴实的话语证明了他自己最赤忱的丹心,胸怀祖国和人民,情系科技与进步。他是科学巨匠,为中国的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空间光学、激光科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更是国家名片,向世界彰显了不畏困苦、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

 

11.卢鹤绂——中国核能之父

卢鹤绂(1914年6月7日)出生于辽宁沈阳,逝世于1997年2月13日。毕业于燕京大学。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和核物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公开估算铀235原子弹和费米型链式裂变反应堆的临界大小的简易方法及其全部原理。建立了流体的容变黏滞弹性理论并对经典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做了多项推广。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求实,创新,榜样,教育

“一是有所发现、有发明、有所发展,最后的目的是开创新领域。二是要老实,不要虚伪;弄虚作假,故弄玄虚的人都是站不住的。知而告人,告而以实,仁信也。”这是卢鹤绂告诫青年科学工作者的箴言,也是卢鹤绂自己恪守一生的人生信条。

《现代物理知识》杂志的一位主编曾经给卢鹤绂写信,问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大陆中国人无缘?”卢鹤绂言简意赅地说:“开天辟地,创出新领域,自然得之。模仿练习,细游旧山河,只能失之。”

卢鹤绂提倡的是一种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正是基于这样的精神,他才能够自由地遨游在物理学广阔的天地里,在不同领域均有建树。

在复旦大学为卢鹤绂庆祝八十大寿的大会上,他曾经说:“物理学不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跑,应当创出新的东西来,才有意义。不管是大是小,只要是新的。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是毛主席告诉我们的。”

在卢鹤绂的学生们看来,先生除了交给他们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便是“德”。

“知而告人,告而以实,仁信也”是卢鹤绂的座右铭。据他的学生撰文回忆,“他无论是谈话、开会,还是上课、演讲,抑或著书、撰文,无不向听众、读者敞开胸怀,真实地报告自己的见解学识、所知所闻。他没有不可告人之言、没有不可告人之事,心地坦荡、率直无伪,真乃君子之信;他待人至诚、满腔热忱,向亲朋弟子、向社会大众无私地亮出自己的知识、见解、智慧、思想,真乃君子之仁。……先生是最慈祥、最通达的严师。”

卢鹤绂治学严密、教学严谨,对学生严格要求,批评某些时弊陋习还相当严厉;他的以实告人,也绝非只是记诵的书本知识,而往往是他对一些问题的深邃看法,往往是他的治学经验和科学创造方法;同时,卢鹤绂还要求学生仁义而不虚伪、方正而不圆滑。

卢鹤绂的这些言传身教令许多学生受益终身。

 

12.王选——中国激光照排之父

王选(1937年2月5日)出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逝世于2006年2月13日。毕业于北京大学。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创新,实干

王选院士最突出的是他的创新精神,在世界上他首先用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印刷革命,使中国在这一领域领先于国际水平。王选院士既是优秀的科学家,又是杰出的企业家;他既有精湛深厚的学术造诣,又有坚毅不拔的实干精神。他通过创办方正,实现了中文激光照排技术的产业化,为自主创新发展中国的科技和产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3.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逝世于1985年6月12日。毕业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爱国,实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华罗庚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奔向祖国的怀抱。1950年2月,华罗庚携夫人、孩子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在途中华罗庚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在信中说道:“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14.钱天白——中国互联网之父

钱天白(1945年)出生于江苏无锡,逝世于1998年5月。我们能够享受到今天网络带来的方便,实在是应该感谢钱天白教授的付出。是他,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是他代表中国正式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创新,奋斗,热爱

1987年3月,钱天白代表中国,应邀参加了国际互联网交流会。会场上突然出现中国人的身影,这让很多外国人都十分惊讶,可钱天白很骄傲,他开玩笑地说“中国终于绑上了互联网这台战车” 。

这次会后,在钱天白的努力下,当时的东德和中国间采用CSNET协议建立了e-mail连接。兴奋的钱天白开始在国内筹备上网的条件,从建立账户到完成协议又过去半年时间。

1987年9月14日21时07分,钱天白激动地发出中国第一封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邮件收件方是西德卡尔斯鲁厄大学,令人感慨的是由于当时网络交换技术还不成熟,这封本该数秒内到达的电子邮件居然整整花了6天。

9月20日,德方收到这封邮件,随即回复“Congratulations(祝贺)!”

钱天白发出的这封电子邮件对中国互联网意义重大——它宣告中国正式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族的一员!

随后数年,钱天白和同事坚持与国外同行使用电子邮件联系和沟通,小心翼翼保存着中国互联网的火种。

这期间,美国建立了5个超级计算中心,通过网络为国防科研机构及大学提供计算和数据查询业务,正式掀起了国际Internet连接的潮流。

互联网的出现带动了各种域名的注册热潮,1990年11月,颇有远见的钱天白意识到,中国虽然还没普及互联网,但终将会在其中有一席之位,便代表中国向国际域名组织登记注册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

注册是注册了,可中国互联网连影子都还没有,该域名服务器只好放在了国外运行。由于钱天白的呼吁和推动,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个新生事物,开始了最初的尝试。

1993年3月2日,中科院租用国际卫星通道首次连接上了美国的网络,网络速度64K,挂了一天就断掉,但是让中国互联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联通。

这个时期,钱天白开始筹建中国互联网中心,希望从物理上真正实现中国独立服务器的建设。1994年5月,在钱天白的努力下,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国家顶级域名服务器的设置。

CN域名服务器正式从国外移到了国内,从此结束了中国域名服务器放在国外的历史。1994年5月,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正式将CN域名服务器正式从国外移到了国内。

这一刻,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而正是钱天白点燃了最初的星星之火。

 

15.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西关,逝世于1919年4月24日。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如今能享受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都是詹天佑教授付出得来的。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临危受命,奋斗,爱国

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16.童第周——中国克隆之父

童第周(1902年5月28日)出生于浙江省鄞县东乡童家岙,逝世于1979年3月30日。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爱国,吃苦

著名学者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与他同住的俄国人皮诺挑衅地说:“童先生,真辛苦呀,我一见你,就想到了你的国家、东亚病夫……”童第周拍案而起:“不许你侮辱我的祖国!你可以代表你的国家,我就代表我的祖国,从明天起,看我们俩谁先取得学位!”4年之后,童第周取得了博士学位,受到了欧洲生物界的赞扬。他为自己争了光,也争了气,皮诺不得不佩服。

1939年,童第周在四川省的一个小镇上研究细胞胚胎学的时候,一天,著名的英国生物学专家李约瑟博士特意来参观他的实验室,却只见一架旧式显微镜摆在陋室前的天光之下。因为没有电源,童第周只好借助“天光”照明,房前屋后就是他的实验室。李博士看后惊叹不已。临别时,他问童第周:“布鲁塞尔有那样好的实验室,你为什么偏要到这荒凉的地方进行实验呢?”童第周毫不迟疑地回答:“因为我是中国人!”

 

17.饶斌——中国汽车工业之父

饶斌(1913年)出生于吉林,逝世于198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饶斌原名叫饶鸿熹,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曾任中共吉林市委书记、吉林省委委员、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院长、第一二汽车制造厂党委书记,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责任,奋斗

九一八后,民生工厂被日占领,中国汽车工业刚冒出一点火星即被扑灭,1936年,国民政府曾有计划与奔驰公司合作,成立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次年抗日战争爆发,此意遂灭,直到1949年国民党离开大陆,中国只有汽车使用和修理业。

1949年12月27日,从苏联出访回国的毛泽东经停哈尔滨,此时已经是哈尔滨市市长饶斌到车站迎接。在哈尔滨的短暂停留,毛泽东视察了哈尔滨车辆厂这个全市最大的工厂,对工厂领导说:“哈尔滨市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这个厂又是全市最大的厂子,所以应给全国做出好样子。”或许正是这次的视察让汽车产业在饶斌这个年轻的市长心中留下了一粒种子。

1953中央决定筹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此时的饶斌正在东北计委任秘书长,被一汽建设的消息所吸引,“他很羡慕那些在基层实实在在干事业的人”,于是向东北局提出申请到一汽去工作,政治局讨论厂长人选时,毛主席曾问:饶斌就是在哈尔滨市当过市长的那个白面书生吗?一机部副部长段君毅说是。毛主席又问:他厉害吗?有熟悉饶斌的人说还可以,于是任命通过。三两句的对话中,饶斌这个曾经的东北流亡学生,正式接过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担。

1956年7月,第一台“解放牌”汽车在一汽下线,而此时距离张学良的民生汽车已经过去了25年,短短二十五年对于中国来说却如同改天换地,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领土统一主权独立,当初那个打了饶斌耳光的日本学生或许早已经死在了战场上,再也没有人能在中国大地上耀武扬威。过去二十几年间在中国大地上跑着130多个外国品牌的汽车却无一国产,这种状况自此结束。

1987年7月15日,饶斌回到一汽参加解放牌卡车出车30年纪念大会。会上,他突然激动地说:“我老了,不能和大家一起投身第三次创业。但是,我愿意躺在地上,化作一座桥,让大家踩着我的身躯走过,齐心协力把轿车造出来,去实现我们中国几代汽车人的轿车梦!”说完,他的泪水潸然而下。又是将近25年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销量最大的国家,此时不禁想起毛主席的《体育之研究》上说,“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诚如此言。

 

18.茅以升——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出生于江苏丹徒,逝世于1989年11月12日。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康乃尔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中国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曾主持修建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勇往直前、志向远大、不畏困难,初心

茅以升造桥之志,源于他10岁那年端午节的一场事故。那天,很多人在桥上看龙舟比赛,结果桥不堪重荷,塌了,不少人因此被砸死、淹死。这一惨痛事件沉重地压在茅以升心里,他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造出最结实的桥。

自那后,茅以升潜心钻研有关桥的知识,后来,还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茅以升以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排除一切艰难险阻,为中国的桥梁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19.梁思成——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广东新会人,逝世于1972年1月9日。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热爱,敬业精业

梁思成利用鸭舌笔和墨线等简陋的制图工具绘制出当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准的建筑图纸,构图之精准,细节之精细,图片之精美,都令人惊讶不已,基本上每一幅图都可以当作一件杰出的艺术品来欣赏。它们一张一张,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概要,即使在单看图纸,不看任何文字说明的情况下也能对中国古建筑有个粗略的了解。不想梁思成几十年前的创作竟无意中契合了我们当下这个读图时代。

有人说,梁思成是一世建筑,半世情缘。半生颠簸追寻古建筑的痕迹,安于穷乡僻壤写下划时代的巨著,游说众人只为保住古城风采,除去爱情,这些也是梁思成的人生。他被人敬仰和铭记的,不应只是一个丈夫的身份,更是他身为建筑宗师的那份执着、朴素和虔诚。

 

20.刘广志——中国钻探之父

刘广志(1923年3月11日)出生于北京,逝世于2014年11月19日。毕业于焦作工学院。探矿工程专家,新中国地质部门探矿工程奠基人,是我国涉足石油、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钻探、掘进工程专家,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爱国,敬业精业

1923年刘广志院士生于北平,父亲刘恩铎是著名的华文学校教授。1930年,满腔悲愤的刘恩锋对他的五个子女说:“勿忘国耻、精忠报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国家积贫积弱,必然要受外人欺负,而国家富强,唯有走科学救国之路,因此你们一定要学些实用的知识,用功再用功!”

父亲的话对当时年仅10岁的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成为其终身恪守的准则。

刘广志院士目睹了侵华日军对中国的狂轰滥炸,决心毕业后建造飞机把敌人赶出中国。但没有石油,飞机难以上天。于是,他放弃“上天”改为“入地”,转到了采矿工程系。

1947年大学毕业以后,他联络7位同学“重走张骞路,直奔玉门关”,到玉门油田做了近三年的工程实习员,埋头于第一线苦练基本功。从事石油工程,为他后来的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4月他在北京地质调查所受党和人民政府的委托,负责筹建新中国的地质勘探工作。他夙兴夜寐,知难而进,带领一批新老工人,于当年7月在北京市门头沟区耿王坟工地上竖起新中国成立后地质部门的第一部钻塔,用了3个月的时间钻成500米深的钻孔,使人们首次对这个百年老矿地下煤层的厚薄及储量有了明确的概念。

在他的带领下,全体攻关人员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在1963年11月合成了第一颗人造金刚石,距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做出第一颗人造金刚石仅仅相差8年。经过对比试验,我国自行研制的人造金刚石钻头的钻进效率和质量明显超过日制金刚石钻头。

阅读全文
二十位“中国之父”(人物简介+适用主题+先进事迹)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