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素材】语文材料 第1期
一、知识积累
1.大相径庭——径庭,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远。
2.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
3.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现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4.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结为朋党,不合的就加以攻击。常指集团间的争斗。
〖错例〗老王总是心直口快,党同伐异,对有缺点的同志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
5.待价而沽——沽,gū,出卖。等待高价出售。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做官。
6.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错例〗尽管我与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认识,但他们在电话中一听我的来意,几乎都是一口答应接受采访,其当仁不让之情溢于言表。
7.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正例】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8.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正例】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独树一帜,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9.等量齐观——等:同等,相等。量:估量,衡量。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以同等的标准来衡量,都同样看待。
10.等闲视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不加重视(多用于否定句)。常误用于肯定句中。
〖错例〗应对高考,我们需一颗平常心,等闲视之,否则便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11.殚精竭虑(褒)——竭:用尽。虑:思虑,思考。耗尽精力,费尽心思。
【正例】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12.箪食壶浆——箪,古代盛饭的竹器;食,食物。古时候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老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此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13.箪食瓢饮——一箪的食物,一瓢的饮料。古代指贫苦的生活。
14.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错例〗众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15.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问。对簿:受审问。大多误解为在公堂上对质,按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错例〗不法书商假出版社之名疯狂盗版,主编决定向法院起诉,与不法书商对簿公堂。
16.动人心弦——因受感动而引起内心共鸣,指激动人心,非常动人。前面根本没有受感动的成分,无法引起内心共鸣,再者与“演绎”的搭配也不恰当。
〖正例〗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17.叠床架屋——床上放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正例】要精简那些叠床架屋的机构,提高工作效率。
18.大智若愚(褒)——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19.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20.顶礼膜拜(贬)——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21.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22.戴月披星——形容早出晚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走路或在野外辛勤的劳作。
23.断鹤续凫(贬)——截短鹤的长腿,续接野鸭的短腿。比喻强行违反自然规律办事。
24.大快朵颐——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二、素材积累
2025五四奖章获奖人物素材
科技创新领域
1.王兴兴(宇CEO)
事迹:研发全球领先四足机器人,产品应用于地震救援、工业巡检等领域,打破国际垄断。
适用主题:科技创新、青年担当、智能未来
示范文段:“当宇树科技的机械犬穿越震后废墟时,冰冷的钢铁之躯被赋予了人性的温度。王兴兴用代码重构科技与人文的边界,证明中国青年既能以算法解构未来,也能用机械臂托起生命的重量。”
2.桂海潮(北航教授/航天员)
事迹:主导研发“太空机械臂”,参与空间站关键技术攻关,实现科研与航天实践双重突破。
适用主题:跨界创新、知行合一、家国使命
示范文段:“桂海潮的轨迹如同星辰划破长空——实验室的精密数据与太空舱的失重环境,在他身上交织成一首科学与探索的协奏曲。”
3.冷晓琨(乐聚机器人董事长)
事迹:推动教育机器人产业化,产品远销海外,技术国际领先。
适用主题:技术革新、产业报国、青年创业
示范文段:“冷晓琨的机器人不仅是代码的结晶,更是青年智慧的具象化。他用科技之光照亮教育未来,让每个孩子都能触摸智能时代的脉搏。”
4.郭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事迹:主导研发智能处理器芯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人工智能算力自主化。
适用主题:科技自强、芯片攻坚、创新突破
示范文段:“郭崎的芯片设计图纸上,每一纳米都凝聚着中国青年的智慧。他用算法重构算力边界,让‘中国芯’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不再受制于人。”
5.韩东成(东超科技董事长)
事迹:研发空中成像技术,实现无介质交互,产品应用于医疗、教育等领域。
适用主题:技术革新、想象力赋能、未来科技
示范文段:“韩东成的手在空中轻轻一挥,虚拟影像便跃然眼前。他让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照进现实,用‘无接触’技术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边界。”
6.李炜(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微纳光子学实验室主任)
事迹:主导微纳光子学与材料研究,推动特种发光技术突破,发表多篇国际高水平论文。
适用主题:科技报国、学术追求、基础研究、光学科研
示范文段:“李炜的实验室里,纳米级的光子结构如同星辰般精密排列。他在微观世界搭建光的桥梁,让不可见的技术化为照亮未来的明灯。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他证明:真正的科学家既能仰望学术星空,亦能脚踏技术实地。”
7.郑理(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硅基材料实验室副主任)
事迹:研发硅基集成器件核心技术,助力国产芯片自主化,突破微系统技术瓶颈。
适用主题:科技自强、芯片攻坚、自主创新、青年担当
示范文段:“郑理的芯片图纸上,纳米级的电路如同大地的血脉。他用硅基材料编织中国芯的经纬,在西方技术封锁的壁垒中凿开裂缝。当‘卡脖子’变成‘挺脊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技突围,更是青年学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铮铮铁骨。”
大国工匠精神
8.冯攀龙(成飞首席铆装钳工)
事迹:千万次精准铆接,为战机打造“钢铁之翼”。
适用主题:工匠精神、航空报国、平凡伟业
示范文段:“冯攀龙的铆枪下,每一颗铆钉都是精度的刻度。他用双手在金属的冰冷中注入热忱,让战鹰的羽翼承载起民族翱翔九天的壮志。”
9.牛菲菲(铁路信号技师)
事迹:破解复杂铁路信号系统难题,保障列车安全运行。
适用主题:技术突破、精益求精、劳动价值
示范文段:“牛菲菲的显微镜下,一粒砂、一克水泥都关乎亿万人的安全。她像一位无声的守门人,用数据筑起高铁飞驰的信任基石。”
10.刘青(中铁九桥特级技师)
事迹:参与40余座桥梁焊接,弧光点亮中国桥梁的辉煌。
适用主题:创新实干、行业楷模、奋斗成就
示范文段:“刘青的焊枪下,钢筋铁骨化作跨越天堑的巨龙。她用弧光点亮江河,用匠心浇筑中国桥梁的辉煌篇章。”
11.张雯集(金陵机械制造总厂技术员)
事迹:攻克重型机械制造难题,提升国产装备精度与耐用性。
适用主题:工业脊梁、技术突围、制造强国
示范文段:“张雯集的扳手拧紧的不仅是螺栓,更是中国制造的尊严。他在机床轰鸣中书写工匠史诗,让‘中国装备’在国际市场挺直腰杆。”
12.高磊(中国二冶首席焊工)
事迹:以毫米级焊缝精度保障冶金工程安全,参与多项国家级基建项目。
适用主题:精益求精、劳动价值、平凡伟业
示范文段:“高磊的焊枪下,飞溅的星火化作钢铁的纹身。他用青春的热量熔铸大国重器,让每一道焊缝都成为质量的誓言。”
13.关改玉(中铁十七局雄忻高铁项目试验员)
事迹:从钢轨探伤工转型试验员,研发智能检测系统提升高铁轨枕生产效率,实现检测准确率超95%。
适用主题:工匠精神、创新突破、质量意识、新时代劳动者
示范文段:“当关改玉的智能机器人接管高铁轨枕检测时,冰冷的机械臂承载着匠心的温度。从显微镜下的毫米级误差到智能化系统的精准判定,她让传统基建与现代科技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每一根轨枕的诞生,都是中国速度背后‘质量生命线’的无声誓言。”
14.王传英(济南二机床总经理助理)
事迹:推动重型机械制造技术升级,提升国产装备精度,打破国际高端市场垄断。
适用主题:工业脊梁、制造强国、技术突围、产业升级
示范文段:“王传英的机床车间里,钢铁的轰鸣声是中国制造的进行曲。他让万吨级压力机的每一次锻打都成为精度的刻度,用‘笨重’的装备书写‘轻盈’的工业美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他用行动诠释:大国重器的尊严,藏在每一个齿轮的咬合中。”
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15.陈丽君(越剧演员)
事迹:改编越剧为短视频,让百年戏曲在Z世代爆火。
适用主题:文化破圈、传统新生、青年创造力
示范文段:“陈丽君的水袖甩向手机屏幕时,古老的越剧瞬间击中了‘00后’的心。她证明: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流动在时代脉搏中的鲜活基因。”
三、作文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茅盾在《风景谈》中提到:“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人类活动既受精神的指引,又反过来塑造精神。十苏武北海牧羊,基于爱国精神的支撑,其事迹又成为爱国精神的生动写照;当代科研工作者在攻克难题的过程中,逐渐孕育出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但在现实中,部分人在追逐物质利益时,精神世界却逐渐荒芜。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优秀题目】
《精神指引,铸就伟大》《以精神之光,照亮人类征程》《精神:人类活动的不竭动力》《物质富足,精神不能荒芜》《警惕精神的荒芜》《在现实中坚守崇高精神》《星辰大海,精神为舟》《在精神的田野上,播种希望》
【优秀范文】
精神之光,青春之炬
①茅盾曾说:“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引述材料)精神,是人类活动的指引,更是青春的火炬。(扣住核心概念)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青年人更应以精神为指引,照亮前行之路。(亮明观点)
②精神是青春的指引。(分论点一)它赋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在困境中坚韧不拔。苏轼一生坎坷,被贬黄州时,他没有沉沦,而是以豁达的精神面对困境,写下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诗句。这种豁达,正是精神的力量。同样,青年科学家曹原在石墨烯超导研究中遭遇重重困难,但他凭借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最终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精神的力量可以跨越困难,成就非凡。
③精神是青春的底色。(分论点二)它激励我们奉献社会,让青春更有意义。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他用短暂的生命诠释了奉献精神的内涵。在当代,青年志愿者黄文秀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回到家乡,扎根基层,为脱贫攻坚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事迹让我们看到,奉献精神是青春最美的底色。正是无数像黄文秀这样的青年,用奉献书写了青春的华章。
④精神是青春的脊梁。(分论点三)它支撑我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在航天领域,年轻的航天团队平均年龄仅30多岁,他们用青春和智慧托举起中国的航天梦想。在科研前沿,青年科学家颜宁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展现了中国青年的创新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青年是国家的未来,精神是青春的脊梁。
⑤然而,现实中部分青年在物质诱惑下迷失了方向。(必不可少的环节)他们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忽视了精神的追求。这种现象令人担忧,也提醒我们,青年人更需要坚守精神高地。
⑥“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让我们以精神为指引,用青春的力量书写时代的华章。愿每一位青年都能在精神的指引下,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响亮收尾)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