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写作专区 > 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

如何走出作文的审题误区

分享:杨老师 04-21 写作技巧 下载支付:2.00点

高考作文审题常见误区

审题是考场写作的第一能力。为什么说是第一能力?因为作文题既有规定性,又有开放性。规定性是防止套作,你必须依题写作,而不能自说自话;开放性是为你的写作才情提供空间,你可以在指定的区域、范围内尽情发挥。所以,考场写作的前提是“写对”,只有在“写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写好”。

误区一:剥离语境,泛泛而谈。

考生在审题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材料作文当作话题作文来写。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出关键词,然后以此为话题进行写作。殊不知,水草一旦离开了水就不再是水草。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材料如下: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面对这道作文题,有考生就从船主或修船工的角度提炼出“学会感恩”或“拥有职业操守”,为话题来写,而脱离了材料语境。在那年的阅卷报告中,明确写道:“若考生只是在文中泛泛而谈‘感恩‘责任‘职业操守‘细节决定成败等,则均应视作偏离题意。比如,谈‘感恩,考生只能谈对关心、爱、帮助自己的人的‘感恩,而不能泛泛地去谈对自然、社会、祖国、挫折等的‘感恩。”

阅卷者说:你要避免从材料中抽取话题泛泛而谈,而要将水草放还水中,在材料语境中把握关键词的语义。如果写“拥有职业操守”,不能写成商人不缺斤短两、不掺假货等。在这则材料中,修船工的职业操守体现出主动而为、行善而不宣扬的特点。

误区二:勉强沾边,若即若离。

审题时完全跑题的情况毕竟很少,很多情况下是勉强沾边,与题意若即若离,就像射靶一样,不能击中九环、十环,往往射在三环、四环的区域。以下面这道作文题的审题为例:

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在阅卷中,我们发现有不少考生写“笑对人生”“用诗意行走人生”“心态决定人生”等。你不能说这些立意不对,但又确实与材料的核心意蕴有距离,不够精准。材料中众人面对的境况是“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如果延展到人生,应该是人生中的逆境、困境,因此上面所列的立意不如“笑对苦难”“以诗意化解困境”“改变心态,化苦为乐”来得精准。

阅卷者说:建议你学会运用“复眼”审题法。复眼是相对于单眼而言的,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众多小眼形成的像点会拼合成一幅图像。“复眼”审题,就不会只抓一点,不及其余,而能够整体把握,抓取多个要素作精准表述。

误区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材料作文可以选取一个角度来写,于是有些考生容易忽视材料整体,而只就局部进行立意。且看下面这道作文题材料:

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的文学演讲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考生在审题立意中常犯的错误有:由老人不满意得到的是半碗红薯干而立论“知足才能常乐”“感恩心理不可缺”。由莫言对老人的气急败坏让老人滚而立论“冷漠是可耻的”“给别人一个微小的帮助”。由莫言母亲把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而立论“愿温情常在”“生活有爱才美好”。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考生缺乏对材料的整体观照,所抓取的材料枝节处与材料整体意蕴毫无关联。

阅卷者说:建议你审读材料时,先整体观照,再选取角度。上面這则材料从整体思考,我们会发现材料的核心范畴是“行善”:富贵中行善值得肯定,困境中行善更值得尊敬;有人格的尊敬,行善弥足珍贵。在此基础上,再从莫言的角度思考,可以立论“行善更该尽善”“行善不该盛气凌人”等。从莫言母亲的角度思考,可以立论“施舍首先是一种尊重”“助人应发自内心的真诚”等。抓住材料的核心范畴,执大御小,选取合适的角度,就不易犯盲人摸象类的低级错误了。

误区四:近义混淆,概念偷换。

要把一件事说得有滋有味,要慢慢地说,不能着急,这样才能体察人情物理,审词定气,从而提神醒脑,引人入胜。读题时,有些考生容易将相近的概念混淆,以至于偷梁换柱,另起炉灶。这是考场作文的大忌,可怕的是写作者全不知晓。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生活中处处有“未完成状态”:赛跑未到终点,大楼尚未竣工,学习没有结业……有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使人疲惫、焦虑,难以接受。人人认为未完成状态使人激昂、奋进,充满期待。

这道作文题的关键词很明显——“未完成状态”,但不少考生在作文中大谈残缺美,举维纳斯、史铁生为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不妨还原这些考生的思维链条:未完成——完不成——不完满——残缺——残缺美。表面看来滴水不漏,毫无破绽,但问题恰恰隐藏其中。“未完成”不等于“完不成”,“未完成”只是过程和状态,有完成的可能性,而“完不成”却是结果,已然成为现实。两者虽有相近处,却有明显不同,而某些考生混为一谈,致使偏离题意。

阅卷者说:建议你在审题立意时,能借用材料关键词表述的就尽量用材料原词;如果需要你进行转述的,也尽可能要符合材料原意。

误区五:先入为主,经验误导。

有一年南京市高三模考作文题是:

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

不少考生看到熟悉的关键词“细节”,立刻产生经验式的条件反射,迅速联想到“重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而忽视了这道作文题中“细节”的特有内涵: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细致的生活方式、细心的处世态度、细腻的感情交流、细小的审美情趣等。此细节非彼细节!而犯这类错误的考生,显然是受到经验的误导。

阅卷者说:针对这种情况,我有十二个字提醒你:“熟悉题陌生化,陌生题熟悉化。”遇到熟悉题,要格外谨慎冷静,当作陌生题来处理;遇到陌生题也不要心慌,而要耐心寻找与熟题的关联。

高考考场如何精准审题

一、审辩式思维,避免片面化

许多看法,都是局部的真理;许多观点,并不是非黑即白,我们必须避免不是真理就是谬误的幼稚思维,学会审辩式思维。

比如“信念”的意思是“坚信不疑的想法”。人生有许多奇迹,有时轻而易举就可做到,其中缘由确实在于非凡的信念。但是,一般人可能没想过:成就信念有必然的规律在其中,比如一只老母鸡有了信念,21天不挪窝孵在一堆鸡蛋上,就能孵出一窝雏鸡;可是将鸡蛋换成一堆石头,就算有十只老母鸡的信念也白搭。

最可怕的是荒唐的信念,它只能是破坏的力量。事实上,你确立的信念如果是错误的,这样的信念越坚决,失败得就会越悲惨,即便有力量也是破坏的力量。如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信念,他的“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的信念,就是不人道乃至反人类的。

因此,关于“信念”的正确认知应该是:一个人确立、坚守信念不是件难事,难的是让自己的信念符合客观的、正确的、慈善的以及人道的要求。

【考题展示】

(202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作文题引导语)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到过。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审题立意】

这道题有较大的开放度,对题中的观点,允许考生认同、反对,或作辩证思考。应调动已有的学习积累,结合生活经验,开掘其丰富内涵和多维指向。

首先,题中所言“重要的东西”,可以是有关世界认知的基本问题,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交流中的常见话题,对其内涵的必要界定是文章恰当展开的起点。考生可以从物质性与精神性、实在性与虚拟性等角度对“重要的东西”进行分类,确定个性化、多样化的标准。

题中“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引导考生回溯历史,在重访中探索,更好地传承与理解文化积淀。“很早以前”引导考生思考当下所认同的“重要的东西”在历史上是否被提及,是否同样重要,是否采用一贯的标准,等等。

审辩式思维立意示例:

首先,关注“重要的东西”这个概念前的限制词“所有”。“所有”一词强调了范围,隐含着对考生思维全面性、缜密性的要求。面对“所有”这样一个全称肯定判断,必须马上追问:“所有”就是“无一例外”,真的是绝对如此吗?有了这样的反省和质询,你就会去思考和辨别“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其次,思辨“重要的东西”。“重要的东西”是人文精神还是科技发明?如果是前者,人类坚守的一些美好品质,关于个体与他人关系的思考,说这些“很早以前就提到过”,基本成立;如果是后者,只要大脑清醒,一般都会认为科技永远面向未来,它是解释未知困境的,必须保持创新。科技要提供的就是“从未被人提及的”方法、策略、技能;每一次科学发明、技术革新,带来的都是“崭新的世界”。

再者,在正确诠释“重要的东西”的基础上,你还可以进一步思辨。比如,人文精神就一定是很早以前被人提到过的吗?近现代的哲学思潮演变、文学艺术作品在反映人类精神生活方面的不断推陈出新,怎么可能都是“很早以前就提到过的”?又如,科技发明就一定不是很早以前被人提到过的吗?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明、发现,无一不是站在“巨人的肩上”,那些困扰人类的技术问题,都是前人遇到而没有攻克的难关。那些突破不了的困境,以前的科学家怎么会“不提到”呢?

最后,还可思辨“提及”。那些“重要的东西”即使已被提到过,但一定存在进一步揭示的空间,还是可以面向未来,展望这些“重要的东西”将何去何从。

二、因果式思维,避免简单化

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因此“知其然”固然重要,“知其所以然”更为重要;同时,任何现象都会引发其他现象的产生。我们分析问题(包括审读题意)时,既要看到某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又要看到它会引起的结果,而不能简单地将原因与结果割裂开来看待。有的因果关系是连锁的,更需要运用因果思维加深认识。

【考题展示】

(2023年上海卷作文题引导语)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

【审题立意】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切合青年考生的心智发展、思考兴趣和思维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作文题引导语第一个分句涉及行为主体、主体态度、主体行为与行为客体之间的关系;第二个分句与第一个分句构成因果关系的设问,把“好奇心”作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的原因之一呈现出来。不过,第二个分句构成的不是封闭的判断,而是开放地设置问题。

由此,上下分句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给了考生极大的思维空间。

审题立意时,首先需要的是明“概念”。材料里的“陌生世界”,主要不是指地理上的一片新大陆,而更多指向一个新的领域、新的思考方向(如大航海时代的繁荣,又如当下对太空的探索)。接下来,重点是从归因角度,充分审视“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具体可分为两个步骤:

其一,先分析“好奇心”如何促使人们“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人类为何能认识世界并征服世界?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想去了解它。一个对身边事物没有欲望、没有热情的人,既不可能发现陌生世界的奥秘,更不可能主动去探索。“好奇心”大概是人“探索陌生世界”的第一动力。人幼年时,对身边的万事万物充满好奇。随着年龄增长,人眼中世界的边缘也在扩大,不仅有眼前的见闻,还有广阔的科学、社会、人文、艺术领域,其中许多内容对个体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如果对某一领域产生了“好奇心”,此后的人生道路很大程度上就会沿着它探索下去。

其二,换个角度思考:有了“好奇心”,人类就一定“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吗?没有“好奇心”,人类就不“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吗?都不是。因为从探索的条件看,好奇心是乐意探索世界的起点,好奇心激发人们的兴趣,促使人们走进陌生世界;但是在进行了一定阶段的探索之后,保持“乐意去探索”的精神还需要更多的内容,诸如坚韧、毅力、天赋、基础能力等。再从探索目的看,探索世界除了满足所谓的好奇心,可能还有诸如责任心、担当感等其他因素。社会上的许多工作,未必都以“好奇心”为出发点,有些可能是必须承担的责任,是更宏大视野里的义务,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有些人是从承担、完成某种伟大的使命出发,在接受任务、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干一行爱一行”就是最通俗的表达。可以说,除了“好奇心”,使命感、荣誉感等(往大处说包括家国情怀)也可能催生人对陌生世界的探索欲。

三、聚焦式思维,避免空泛化

面对动辄以十万、数十万计的考生,高考作文提供的话题(一道材料作文题往往包含多个话题),必须让所有的考生都有话可说,因而这个话题肯定是比较大的。如果直接以大写大,很可能泛泛而谈、不着边际,这时候最重要、最有效的立意方法就是运用“聚焦式思维”,在“化大为小”中实现“大题小做”。

【题目展示】

(2023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审题立意】

题目材料列举了“好的故事”在不同情境和场合发挥的不同作用,最后一句話“故事是有力量的”是材料确立的主旨。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列举的代表性场景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

必须提醒的是,无论是写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一定要有一个小的切入点,要写出自我独特的思考和见解,挖掘出属于自我的选材和内容。

议论文立意示例:

1.可专谈“好的故事,其实是好的人之间发生的灵魂共振”,或者“我们每个人既是故事的听众,也是故事的主体”。

2.可专论“纪录片《人生一串》以镜头语言诠释温情故事、市井烟尘,让观众从快节奏生活中解放心灵,真切感受到治愈的力量”。

3.可锁定“《侍坐》章”这一个“点”,阐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侍坐》故事仍将引领中华儿女的价值追求,并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中国智慧”。

4.可着眼“侯孝贤作品《风柜来的人》”,指出“也许中国故事中的东方美学,正被商业片淹没。所幸,尚有未来的你与我,将倾己所能,重寻这一片湖光山色”。

5.可联系热播的《功夫熊猫》《我和我的祖国》等影视作品,阐释“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融合加速,民族文化式微。中国更需要讲好自己的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延续中国文化之圣火”。

记叙文立意示例:

1.电影《满江红》是一个历史故事,也是一个现实故事,因为“精忠报国”是超越时空的,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英雄可以唤醒更多人成为英雄。(以班级讨论会形式展开)

2.我希望孩子能够生活在童话故事里,童话是假的,但童话也一定是真的,它们永远亮如星辰,在每个人心中熠熠生辉……

四、创新式思维,避免平庸化

作文尤其是议论文表达自我认知、阐述感受感悟,理应力避人云亦云,力求有所发现、有所突破。用南京师范大学骆冬青教授的话来说,就是:

“心往一处想”,在高考作文中是可怕的。而发生‘群体性’事件,出现大面积的平庸、呆板、格式化的文章,其源头就在于不能自己感受、思考问题。……如果要找到真正的自己,我们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把头脑中属于公共的、他人的内容驱逐出去,用纯粹的自我去构思即将要书写的文章。

【考题展示】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供料)“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审题立意】

2022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题彰显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今社会鼓励创造、倡导创新,但随之而来的是,少部分人漠视规律、急于求成,弄虚作假、哗众取宠,导致费时费力、劳民伤财。高中生正值“小马乍行嫌路窄”的年龄,在高考这一人生关节点,深入思考“基础”与“创造”的关系,其意义深远。

本题常规立意:

1.“妙手”的本质,是长年累月坚持“本手”练习后灵感的迸发,是量变后的质变。

2.坚持以“本”为本,表面看见效慢、进展缓,长远看则似缓实速,因为它埋下了创造的因子,暗含了“妙手”的萌芽。无论为学还是为人,都宜脚踏实地、一丝不苟。

3.学习或做其他事情,首先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然后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基础扎实的“本手”,在与工作打交道的过程中,只要是个有心人,他终将和他的努力一起成长。虽然不一定成为“妙手”,但至少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辩证立意示例(对供料有补全):

1.“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但这个基础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不是技能的机械训练,而是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融通掌握。

2.炼成“妙手”除了要夯实“本手”,还需要培养奋斗精神,需要健全自己的人格、锤炼自己的意志。

反向立意示例(反弹琵琶而又在情理之中):

1.技巧臻于至善后,若无灵光乍现,若无形而上审美的引领,依然是俗手,不能飞跃。

2.遇到远强于自己的高手,不管是追求本手还是妙手,你最终只会落得个俗手;遇到远弱于自己的对手,不管你出本手还是妙手,都会把对方逼成俗手。

3.俗手并非追求妙手不得而成,极有可能是过分拘泥于本手而造成的。

在实际写作中,以上四种思维可以有机地兼而用之。

请看2023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供料: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应对上面的考题,首先,可以运用“因果式思维”:为什么当代青少年会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答案是他们想放松自己,沉淀自己,让自己更好地成长。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现实中没有安静的环境而经常被打扰,是没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有利于他们张扬个性、完善自我的空间。其次,还可试用“审辩式思维”来立意,即反思“自己的空间”的局限性,避免只是从自身角度、单一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读写结合型作文题,要准确把握命题人意图,需要我们联系试卷相关材料。这则作文题材料部分共两句话,按照审题立意的传统思路,我们依然逐句分析。

1.第一句明显与试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材料有关。阅读“语言文字运用Ⅱ”,不难看出,其中只有前两句(“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 ① )与本作文题是相关联的,后面都是围绕“戴耳机”的问题来展开的。从“语言文字运用Ⅱ”中的这两句来看,人通过戴耳机来隔绝周围世界的嘈杂是主动行为,那作文材料中的第一句“‘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也应该是指青少年主动选择“安静一下”。这让我们不禁会问:青少年为什么会渴望安静一下,不想被打扰呢?由此,我们可联想到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譬如,父母对孩子管束、控制得太多,以致孩子渴望摆脱父母的掌控,寻求独立安静的空间;当前青少年在繁重的课业负担、各类辅导班的夹击下,疲于应付、忙乱焦虑、压抑无奈等,他们渴望摆脱 “过卷”的生活,拥有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自主的安静空间。从这一角度看,与曾经在网络上大火的语句“我想静静”含义极为相似。

2.第二句“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告诉了我们青少年的渴望以及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目的、意义。在通过材料明确了拥有“空间”后会“怎么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再探问:希望拥有的这个“自己的空间”是个什么样的空间?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的空间?寻求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可以拓展作文的思路。当然,也可以就“放松”“沉淀”“成长”进一步思考其内涵及关系。

(1)“自己的空间”,可以指有形的空间,如一方世外桃源般的处所、一间自己的小屋等,但仅限于此的话并不好写,因为寻求“一方世外桃源般的处所”有些消极避世,并不适合当今社会,“一间自己的小屋”在当前物质条件下,多数同学都已拥有;也可以指无形的空间,可以自主的心灵空间、可以放松的社会空间,不必迫于师长的要求,不用受外界环境裹挟……

(2)“怎样才能拥有安静的空间”,语言文字运用Ⅱ告诉我们的是“戴耳机”,由此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做自己喜欢的事,譬如读书、旅游等,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难得时,还可以像陶渊明那样追求“心远地自偏”的境界……

(3)“放松,沉淀,成长”,可以看作是“安静一下”的目的,而这三者又是层层递进的。安静下来,首先是为了放下压力、挣脱束缚而放松身心,在这个基础上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在不断反思中成长、成熟;如果在写作时将三者都看作“安静一下”的意义,侧重于就某一点或某两点展开,也是可以的。

【名言警句】

1.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

2.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道生于安静,德生于谦卑。——庄子

4. 孰能浊而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重之徐生。——老子

意思:谁能像浑浊的水流一样停止流动,安静下来慢慢变得澄清?谁能像草木那样保持长时的静寂,却萌动生机而不息?

5.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老子

意思:浮躁可以产生寒凉,宁静可以生成温热,所以清静才是治理天下的正道。

6.才能是在寂静中造就,而品格则是在世间汹涌波涛中形成。——歌德

7. 这个世界已经够喧哗的了,现在需要的只是静静地面对内心。——毕淑敏

8.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周国平

9.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陈果

10.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纪伯伦

11.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南森

12社交场上的闲逸是令人厌恶的,因为它是被迫的;孤独生活中的闲逸是愉快的,因为它是自由的、出于自愿的。——卢梭

13.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赫胥黎

参考题目:

《拥有空间边界感,放松沉淀助成长》

《于空间中慎独,于慎独中成长》

《创自我空间,助力沉淀成长》

《静心沉潜,臻于成长》

《留独处空间,知沉淀成长》

《给心灵以空间,在沉淀中成长》

范文荐读:

创造自我空间,助力国之成长

近日,“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诚然,人生就像放风筝,若不停的绷紧风筝线,它就不会往上走,只有借助风势,自如的收线放线,人生的风筝才会乘风而上,抵达更高的地方。时代潮涌波浪汹,当代青年若想于此波涛汹涌中负势竞上,卷起千重浪,则需创造自我空间,助力国之成长。

创造自我空间,明自我,见心性,于纷扰中嗅得蔷薇馨香。

时序轮替,江山如旧,一个崭新的时代向我们走来,时代发展迅速,我们青年作为时代的掌舵者,很难有时间安静的思考自己的人生,这时“安静一下不被打扰”显得格外珍贵,创造自我空间,在自我空间中得到一定的放松和沉淀,停下来欣赏沿路的风景,蓄势待发,趁起风时扬帆,与时偕行,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助力国之成长,见世界,定目标,于一隅中窥得世界万千。

合理利用自我空间,在当今社会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可以把自我空间定位在书海中,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你读的每一本书不仅仅是让你放松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你能从书中沉淀、成长;我们还可以把自我空间定位在实践中,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浅薄,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我们可以在闲暇时多出去看看祖国的河山,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经历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后,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思考自己追求的目标。擘画  蓝图襄盛世,青衿志远运筹谋。

然而揆诸当下,不少青年打着“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幌子躺平,得过且过,溺于安逸,而青年人当是奋进之时,拒绝躺平,砥砺向前。“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生逢盛世,重任在肩,习总书记曾说:“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我们可以拥有自我空间,但不能过度的放松,抛开躺平向前看,远离消极的思想,将个人价值融入祖国伟大之复兴。

创造自我空间,助力国之成长。青年在学习生活中当明自我,见心性,见世界,定目标,于纷扰中嗅得蔷薇馨香,于一隅中窥得世界万千,在自我空间中放松,

阅读全文
如何走出作文的审题误区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