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现代文阅读Ⅱ

现代文阅读Ⅱ

老舍《我的母亲》(附习题+答案)

分享:杨老师 2025-08-12 现代文阅读Ⅱ 问答

人物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鸿来、非我等笔名。

老舍一生共留下八百万字的作品,多以老北京平民生活为题材,他擅长用纯熟的北京话做细致的描绘,其作品展现了地道的北京味儿。代表作有《骆驼祥子》《龙须沟》《四世同堂》《茶馆》《二马》《离婚》

 

我的母亲
        老舍
   
①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这段细致刻画母亲农家出身的勤劳质朴。“终年鲜红微肿的手”“洗一两大盆衣服”“缝补到半夜”,呈现母亲为家庭衣食操劳的辛苦;即便面对“黑如铁的布袜”也认真洗净,老旧家具、铜活在她打理下清爽发亮,还有照料石榴花,从日常琐事中,尽显母亲勤俭、细致、热爱生活,在忙碌中把家经营得井井有条,让读者感受到平凡母亲的伟大韧性 。)

——考点【人物形象分析、描写手法】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简短一句,承接上文母亲的行为对“我”的影响。母亲用日复一日的生活实践,教会“我”爱花、清洁、守秩序,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比说教更有力量,也体现家庭教育中“身教”的重要性,让读者体会到良好家风传承 。)

——考点【过渡段作用】

③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展现母亲待客的质朴与真诚。“无论手中怎么窘”也要设法款待客人,面对舅父表哥掏钱买酒肉时的“羞得飞红”,却仍殷勤招待,体现母亲淳朴的待客之道。这种家庭氛围让“我”养成好客习性,反映家庭教育中,生活细节对个人习性的塑造,传递出人与人交往间的温暖与尊重。)

——考点【人物形象分析】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这段深入挖掘母亲性格与对“我”的生命教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 概括母亲一生不易,而“不软弱” 是核心特质——变乱时,在惊恐、生活窘迫、儿女安危压力下,“心横起来,不慌不哭,想出办法”,把泪咽进心里,这种“软而硬”的性格,不仅支撑家庭度过难关,也深深影响“我”的做人准则。母亲虽不识字,却用生命历程教会“我”坚守底线、关键时刻勇敢担当,诠释 “生命的教育” 远超书本知识,让读者领悟到家庭教育中精神传承的重量。)

——考点【人物形象分析,主旨理解】

⑤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呈现家庭困境与“我”求学抉择、母亲的支持。小学毕业时,亲友劝“我”学手艺帮母亲,“我”既懂分担责任,又渴望升学,于是偷偷考师范(因学校管食宿书籍)。母亲为十元保证金“作了半个月的难”,最终筹到并含泪送“我”,体现母亲即便艰难,也全力支持孩子追求学业,背后是深沉的母爱与对孩子未来的期许,让读者看到贫寒家庭中,两代人对生活出路的挣扎与互助,凸显母爱无私。)

——考点【情节与人物分析】

⑥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简短场景满是温情与感慨。师范毕业成为校长,母亲与“我”一夜未眠,“我”一句“您可以歇一歇了”,道尽多年辛苦后的欣慰与对母亲的心疼;母亲“一串串的眼泪”,是多年艰辛付出后,孩子成才带来的欣慰、心酸释放。从母亲送“我”求学的含泪,到此时欣慰的泪,串联起家庭奋斗历程,体现两代人在苦难中相互扶持,终得成果的复杂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平凡家庭里,亲情与成长交织的动人力量。)

——考点【情感解读,主题分析】
⑦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考点【情感解读,主题分析】

(有删改)

【考题题型】

(1) 阅读全文,请用小标题简要概括文章写母亲的事例。           ——            ——应对变乱——            ——宽仁离别
  
答案:勤劳持家 热情待客 助儿升学
(2)
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原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段落

语句

情感

第④小节

            A              

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隐忍

第⑤小节

……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第⑥小节

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答案:A: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B:母亲和儿子分别的不舍,母亲艰难筹款的心酸

C:母亲对儿子学有所成,能帮衬家庭的欣慰

(3)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根据要求作简要赏析。

①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②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

①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以及她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的惊讶及无奈。

②运用反复(或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母亲去世的痛惜和不能奉养的遗憾之情。

(4)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80字左右)

材料一: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我的母亲》(邹韬奋)
   材料二:“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娘,”我哭着说,“我……”“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卖白菜》(莫言)

答案:母亲不仅养育了我,同时影响到我的习惯、个性、精神,影响了我一生。父母是我们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意志消沉的时候,总是教导我们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走向未来。

阅读全文
老舍《我的母亲》(附习题+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