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初中课标必背50篇助记与情境默写

分享:杨老师 06-16 诗歌鉴赏 下载支付:1.00点

()初中课标必背50

1.《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学而》)

[助记] 本则讲学习方法和态度以及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助记] 本则讲个人修养,“三省吾身”是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为政》)

[助记] 本则讲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助记] 本则讲学习方法。说明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子曰: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为政》)

[助记] 本则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子曰∶“贤哉,回也!一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助记] 本则讲个人修养。说明人要有精神,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子曰:知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助记] 本则讲学习态度。说明对学习要感兴趣,要以学习为乐事,就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我如浮云。(《述而》)

[助记] 本则讲自我修养和生活态度。说明生活清苦也会乐在其中,富贵如果不是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获得,也不去取得。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助记] 本则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助记] 本则讲学习态度。说明青春易逝、韶华难再,我们要珍惜时光,要不断地学习。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助记] 本则讲自我修养。说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

子夏曰:博学而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助记] 本则讲学习态度和自我修养。说明远大的志向是博学的前提,要善于提出问题,注重思考,由近及远,去探究事实的真相。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者在人的进步中均不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

2.《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3.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寄深情的祝愿;朋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内心的喜悦。(用《论语》中的句子作答)

4.《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助记] 本段用“我”“人”的行为作事实论据,通过推究原因论证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一食,一豆,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助记] 本段举出“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实例证明饥者照样有人的“本心”,即舍生取义之心。

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助记] 本段用反问排比句式对比论证,揭示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是失去了“本心”的行为,有的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一时之快而丧失。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不苟且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助记] 本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人过然后能改,困于心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助记] 本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困难造就人才,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灭亡)。文章末尾自然得出本文的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知错能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表明艰苦磨炼对人才成长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分析国家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助记] 本段写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助记] 本段写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说明军事上要后发制人。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故逐之。

[助记] 本段写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说明作战时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在战前准备上“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助记] 本段陈述邹忌进谏的缘起——邹忌与徐公比美,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助记] 本段陈述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助记] 本段陈述齐王纳谏及结果。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2.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局面。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妻子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赏。

6.《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助记] 这五段寓情于议,作者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的建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钝,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助记] 这两段寓情于事,追忆经历,在叙述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以来”任职的同时,抒发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氏、兴师北伐的心愿。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陛下亦宜自谋,以咨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助记] 这两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求,归结责任,辞情恳切,是诸葛亮知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在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中,你校足球队连连败北,此时你被任命为队长,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说,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之士,而在文章结尾处,也规劝刘禅应该自行谋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后主,也是劝谏后人不要看轻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助记] 本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美景。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并怡然自乐。

[助记] 本段总写渔人的感受和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社会风尚。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助记] 本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村人家里做客以及辞去的经过。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助记] 本段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复得。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助记] 本段写后人寻而未果。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内生活环境美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反映桃花源与世隔绝,完全感受不到时局变迁、朝代更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处。重岩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月。

[助记] 本段总写三峡的特点:峡长、山势连绵而高峻。

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助记] 本段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疾,交通阻断。

春冬之时,则素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助记] 本段写春冬季节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助记] 本段写秋季三峡情景:水枯天寒,猿鸣凄凉。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郦道元《三峡》中,写到了三峡两岸晴初霜旦之时高猿长啸的奇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当地渔者用歌声对此现象的描述。

3.郦道元《三峡》中,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郦道元《三峡》中,写三峡峰峦重叠,连绵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郦道元《三峡》中,借助猿啼表达伤感的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助记] 本段鲜明地提出观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助记] 本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马”。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其真不知马也。

[助记] 本段总结“食马者”“不知马”的表现,抒发感慨。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活中怀才不遇的人常用韩愈的《马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慨叹。

3.韩愈的《马说》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说》中,作者开篇便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吾德。

[助记] 本段运用类比点明主旨“惟吾德馨”,陋室不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之劳形。

[助记] 本段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德馨”的内涵。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助记] 本段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类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以君子自况的高雅情趣。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陋室铭》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作者将自己的“陋室”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类比,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

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草色翠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助记] 本段描写发现小石潭,总写全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忽。似与游者相乐。

[助记] 本段描写小石潭的潭水和游鱼。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助记] 本段写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无人,凄神寒骨,悄幽。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助记] 本段描写小石潭的氛围和作者自己的感受。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助记] 本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者。

【易错字·写三遍】【情境默写】

1.《小石潭记》中,作者描写对小石潭的总体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跟《小石潭记》一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鱼儿的游弋,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

5.《小石潭记》中,写潭边植物茂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助记] 本段叙述事情的缘起,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横无际涯;朝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助记] 本段由描写岳阳楼的宏伟景象过渡到描写登楼览物的心情,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助记] 本段写览物而悲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助记] 本段写览物而喜者。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助记] 本段是全篇的重心,点明文章主旨,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与远大抱负。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助记] 本段点明写作的时间。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2.心怀天下百姓是许多有志之士一生的写照。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更进一步的体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古仁人”超越客观环境和个人荣辱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助记] 本段写醉翁亭得名的缘由,解释了“醉翁”的含义,主要是点出醉翁得之心而寓之酒的“山水之乐”。

若夫日出而林开,云归而岩穴,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助记] 本段写山间朝暮与四季美景,以示其“乐亦无穷”。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助记] 本段写游人之乐,宴酣之乐,其中也暗寓了太守的“与民同乐”。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助记] 本段写禽鸟之乐,正面点出太守乐在其中,乐万物之所乐。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醉翁亭记》中,常用来表示意不在此,而在别的地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3.《醉翁亭记》中,表现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光线明暗变化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泥而不染,清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助记] 本段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助记] 本段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突出地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这一为人立本的道德信念。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就像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助记] 点明夜游的起因与时间。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助记] 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助记] 抒发作者面对月光的感触。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很多古人的作品,总让我们陶醉于当时的明月清风、松柏竹林。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我们保有内心的一份闲适和豁达,再平凡的生活也有诗意,再繁杂的日子也能美丽。(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作答)

2.《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达作者流露出的超然物外、旷达乐观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下承天寺院中景色如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助记] 本段写作者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勤奋和成年后求师学习的艰难经历。

当余之从师也,负曳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助记] 本段具体回忆自己求学的勤奋艰苦情况。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出先达德高望重,弟子众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通过写自己向先达请教问题时的动作来教导马生要尊师重道、谦虚谨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送东阳马生序》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关雎》

关关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

[助记] 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后产生爱慕之情和求婚的愿望。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转反侧。

[助记] 描写小伙子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助记] 描写小伙子为获得恋人的欢心而弹奏琴瑟、敲击钟鼓的淳朴的神态动作。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关雎》中的男主人公为了表达对心中姑娘的爱意、让她开心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雎》中,君子想象求得淑女后欢乐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心中姑娘的深切思念,同时写出了他因追求不到而苦闷难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一直是男子心中理想的配偶,《关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5.《关雎》中,最能表达男主人公求之不得而忧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蒹葭》

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

 所谓伊人,在水之。

 溯洄从之,道阻且。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助记] 此诗三章重叠,每章只换几个字,展现时间、地点的推移。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①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②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③描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④顺流追寻时的幻象。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中,常被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蒹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追寻伊人的道路之艰难。

4.“一切景语皆情语”,《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5.《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露珠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刻画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意境。

19.《观沧海》(曹操)

东临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山岛。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助记] 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助记] 联想寥廓无垠的宇宙。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助记] 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观沧海》中,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中,写山岛的草木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沧海》中,写沧海之上水波荡漾、岛屿高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沧海》中表现水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而海中景物突兀鲜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沧海》中,作者借助奇特丰富的想象,表现了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概,体现了作者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助记] 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已忘言。

[助记] 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运用象征手法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仿佛找到自我归宿,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在的心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中,体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饮酒》(其五)中,阐明作者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暗用了《庄子·物外篇》中“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两句,表现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王国维的话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助记] 首联从相送地长安写到目的地蜀州,境界宏阔,为接下来的抒情提供了相应的空间。

与君离别意,同是游人。

[助记] 颔联以自己与杜少府本来都是离乡宦游之人,劝慰友人不必惆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助记] 颈联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

无为在路,儿女共沾巾。

[助记] 尾联劝勉友人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

【易错字·写三遍】【情境默写】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2.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由此句可以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描写景物为离别创设环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即将远离的朋友在人生路上要学会坚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助记] 首联写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助记] 颔联写船上人所见之近景。

海日残夜,江春入旧年。

[助记] 颈联写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助记] 尾联抒发由雁思乡的情感。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次北固山下》中,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流传千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手法刻画江南残冬早春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突出表现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

23.《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助记] 首联点明作者出行的身份(“属国”)和目的(“问边”)

征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助记] 颔联用“征蓬”“归雁”两个语句来形容此番漫漫长途的孤寂与艰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助记] 颈联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萧关逢骑,都护在燕然。

[助记] 尾联讲明自己与守边军队相遇的情形。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使至塞上》中,作者以“蓬”“雁”自比,表达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勾画出塞外雄浑景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传达出幽微难言的飘零之感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手法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助记] 首句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黯然、凄楚的气氛。

闻道龙标过五溪。

[助记] 次句揭示出题意。

我寄愁心明月,

 随风直到夜西。

[助记] 三、四两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点明时令,“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花鸟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清酒斗十千,玉盘珍万钱。

 停杯投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助记]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助记] 五、六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助记] 七、八两句用典。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给诗人增强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海。

[助记] 回到眼前现实,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但他仍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政治理想总有一天会实现。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行路难》(其一)中,可反映李白的诗浪漫主义的特点及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其一)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3.《行路难》(其一)中,作者用夸张的语句写宴席之奢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5.《行路难》(其一)写酒宴时诗人内心苦闷抑郁、感情激荡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望岳》(杜甫)

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助记] 一、二两句“远望”,作者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惊叹仰慕之情。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助记] 三、四两句“近望”,写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景象。

荡胸生曾云,决入归鸟。

[助记] 五、六两句“凝望”,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助记] 七、八两句“俯望”,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望岳》中,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意志坚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岳》中,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岳》中,写凝望所见,表现诗人心情激荡、眼界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望岳》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

27.《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助记] 首联、颔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

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更短,浑欲不胜簪。

[助记] 颈联、尾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中,写诗人忧国思家,心情沉重,以致华发稀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文中针对人物的神情、动作的细节描写,有时只要寥寥几字,就能够达到极为传神的效果,杜甫《春望》一诗中此种效果最为强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战乱之中身处异地的亲人而言,一封家书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正如《春望》一诗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助记] 叙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景。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助记] 叙写茅草被顽童抱去的情景和诗人的叹惜。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助记] 叙写大雨中长夜沾湿的痛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助记] 抒发诗人胸怀大众、心系国家的情怀。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许多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博大襟怀令我们钦佩和敬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襟和崇高人格,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亦有所体现,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心系天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助记] 描写了塞外特殊的气候和奇丽的风光。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助记] 从不同角度进一步描写这早雪带来的令人难以忍受的奇寒。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红旗冻不翻。

[助记] 描写为武判官饯别时的情景。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助记] 描写了轮台东门送别友人。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宴饮常奏“丝竹”,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的别宴情景则独具异域风情。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塞外严寒,短短一夜间大雪便倏忽而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奇特想象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互文手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草色遥看近却无。

[助记]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与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句写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助记] 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事物最美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春草初出、若隐若现的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诗人表达盛夏比不上早春景色的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运用议论、对比手法写诗人对初春的赞美与喜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助记] 写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人。

[助记] 借典故寄托了对朋友的怀念和自己长期贬谪在外,回乡后物是人非的慨叹。

沉舟侧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助记] 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杯酒长精神。

[助记] 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作者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写出自己离开家乡之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无限辛酸,流露出作者内心愤懑不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黄。

[助记] 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助记] 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人倍忙”的收麦情景。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助记] 描写了一个因捐税而无法生存,只能以拾麦穗为生的贫妇人。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助记] 写诗人面对普通百姓的悲惨处境的内疚自愧。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刈麦》一诗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请从《观刈麦》一诗中找出与此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观刈麦》中,诗人面对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而深深自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助记] 首联紧扣题目,总写西湖的湖水、湖岸。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助记]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助记]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里白沙堤。

[助记]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动物的活动表现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繁草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钱塘湖春行》中,既点明了地点,又描绘出了一幅远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甲光向日金开。

[助记] 首联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助记] 颔联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助记] 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玉龙为君死。

[助记]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孤城被围,将士斗志昂扬坚守城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色两个角度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画面,渲染了沉重、紧张的氛围。

5.《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借用典故,赞颂将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自将磨洗认前朝。

[助记] 一、二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写其兴感之由。

东风不与周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助记] 三、四两句是议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在《赤壁》中,诗人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慨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杜牧《赤壁》一诗中,起铺垫作用,将历史遗迹带到现实之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赤壁》中,借古物引出历史,写出兴亡之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在《赤壁》中,用典故从反面设想,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泊秦淮》(杜牧)

烟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助记] 一、二两句写景叙事,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点明夜泊地点。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花。

[助记] 三、四两句是感怀,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隐忧的心境。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杜牧《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泊秦淮》中,讽刺当时达官贵人不顾国家安危,依然醉生梦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泊秦淮》一诗中,渲染了一幅迷茫、冷落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泊秦淮》中,表现诗人担心国家安危,借古讽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具有忧患意识,反衬当时的官僚只知纸醉金迷地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秋池。

[助记] 首句回答妻子来信的询问。第二句转写绵绵夜雨的景色。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助记] 三、四两句则是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对未来欢聚的向往。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夜雨寄北》一诗中,写出诗人怀念往日同爱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期盼两人可以早日重逢诉说心中思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而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雨寄北》一诗中,以想象未来的欢聚宽慰妻子、宽慰自己,反衬今夜愁苦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李商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羁旅之愁与欲归不得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中。

5.《夜雨寄北》一诗中,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

[助记] 首句“别”字为一篇之诗眼,下句写风中残花,更增伤别难见的悲惋。

春蚕到死丝方尽,炬成灰泪始干。

[助记] 三、四两句表明自己的痴情苦意,九死未悔,比喻贴切。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助记] 五、六两句设想对方亦陷于痛苦之中。

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助记] 七、八两句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表达对恋人的相思。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在李商隐《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无题》中,通过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在《无题》中,运用蓬山、青鸟的神话传说,寄托自己对爱人情深意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在《无题》中,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题》中,清冷的月光下,诗人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滋味在心头。

[助记] 本词是作者国破被囚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此词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伤痛。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李煜的《相见欢》中,以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藏的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化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李煜的《相见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化无形之情为有形,写出了亡国的哀思。

3.李煜《相见欢》中,选取典型景物,情景交融地描画出作者的孤独凄寒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煜《相见欢》中,以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的纷乱和难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煜《相见欢》中,常被用来形容人内心烦乱,或形容某些事物难以处理解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助记] 写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助记] 写延州傍晚时分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归无计。

[助记] 词人自抒怀抱,表达思乡之情。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将军白发征夫泪。

[助记] 抒发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同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

2.《渔家傲·秋思》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是《滕王阁序》中的经典语句,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用了“衡阳雁”的意象。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点明地域、时令及词人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渔家傲·秋思》一词中,写边塞将士思念故乡,却因为边患未平而不能做归家打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助记] 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助记] 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通过“新”与“旧”的对比,感叹光阴易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最能抒发词人那一缕若有若无的淡淡闲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浣溪沙》一词中,通过描写词人所在院落的景色变迁,感叹时光流逝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助记] 诗人借峰上古塔之高,写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闻说鸡鸣见日升。

[助记] 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不畏浮云遮望眼,

[助记]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佞的勇气和决心。

缘身在最高层。

[助记] 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杜甫登临泰山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而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也不禁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飞来峰》中,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飞来峰》一诗中,语意双关,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登上飞来峰之后高瞻远瞩、信心顿生,并带有一定哲学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飞来峰》一诗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敢于斗争,相信改革必胜的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助记] 上片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踌躇满志的英雄气概。

酒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助记] 下片作者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太守虽年长但志弥坚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表达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了作者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一腔报国之志难于施展的情怀。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人到中年而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的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影,何似在人间。

[助记]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转朱阁,低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娟。

[助记]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表达他不堪月宫的孤寂清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使离别之憾在兄弟友爱中得到补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和自然都是难以完满的,因此,人们常用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劝慰人不要过于忧愁悲伤。

5.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酒浑,丰年留客足鸡。

[助记]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花明又一村。

[助记]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广泛引用。

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助记]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展现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从今若许闲乘月,杖无时夜门。

[助记] 尾联写诗人已“游”了一整天,内心愉悦,表达了渴望从此能过上这样优美的田园生活的愿望。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游山西村》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反映村中民风淳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昆明西山龙门有一副对联“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该对联的上联化用了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下,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助记] 本词通过对军旅生活的几个场景的描写,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辅佐刘备父子,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绘战争爆发前的情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读出作者希望一战获胜,收复中原,既可以了却君王统一国家的心愿,又可以使自己名垂青史。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四周星。

[助记] 首联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余。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助记] 颔联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助记] 颈联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已遭危难而战栗的痛苦心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青。

[助记] 尾联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过零丁洋》中,表达作者不畏生死、誓将舍身报国的精神留于史册、传扬于后世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零丁洋》中,借助自然景物的飘零来表达大好河山被分裂和诗人自身的悲惨遭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当时形势险恶,自己境况孤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老树昏,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助记] 前三句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深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助记] 四、五两句抒写内心深处的无尽伤痛。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天净沙·秋思》中,描绘农村晚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的悲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九种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图,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作者运用了白描手法,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

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助记] 前三句写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

望西都,意。伤心秦汉经行处,宫万间都做了土。

[助记] 四至七句点题怀古,面对昔日帝都的遗址,作者展开充分的想象,突出了历史的变迁。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助记] 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地势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潼关位于咽喉要道,气势雄浑、地势险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注民生,不仅是当今领导人心中的大事,也是古代诗人胸怀的情感。《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同情劳动人民的一联佳句。

5.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散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天涯。

[助记] 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助记] 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龚自珍辞官后,应好友之邀来到镇江。在丹阳云阳书院,他呕心沥血,培育后生,直至病逝。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他在《己亥杂诗》中的诺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3.《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自比,含蓄吐露出尽管自己不再做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亥杂诗》中,抒写自己虽辞官还乡,仍思为国效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论语》十二章

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3.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2.鱼我所欲也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3.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曹刿论战

1.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2.公将战 曹刿请见

3.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4.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5.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5.邹忌讽齐王纳谏

1.虽欲言 无可进者

2.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5.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6.出师表

1.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2.以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

3.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

4.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5.不宜妄自菲薄

7.桃花源记

1.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2.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3.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4.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8.三 峡

1.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2.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3.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4.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5.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9.马 说

1.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2.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3.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4.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10.陋室铭

1.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3.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4.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5.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11.小石潭记

1.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2.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3.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4.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5.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12.岳阳楼记

1.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3.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4.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5.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13.醉翁亭记

1.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3.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4.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5.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14.爱莲说

1.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3.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4.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15.记承天寺夜游

1.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2.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3.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5.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1.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

2.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

4.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

17.关 雎

1.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2.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3.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4.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5.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18.蒹 葭

1.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或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2.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3.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4.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5.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19.观沧海

1.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2.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3.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4.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5.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20.饮酒(其五)

1.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2.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3.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4.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5.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3.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4.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5.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22.次北固山下

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5.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23.使至塞上

1.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2.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5.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2.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3.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25.行路难(其一)

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3.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4.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5.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26.望 岳

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3.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4.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5.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7.春 望

1.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2.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4.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5.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2.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4.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5.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2.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3.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4.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5.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3.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4.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5.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32.观刈(yì)

1.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2.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3.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4.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5.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33.钱塘湖春行

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3.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4.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5.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34.雁门太守行

1.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2.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3.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4.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5.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35.赤 壁

1.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2.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3.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4.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5.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36.泊秦淮

1.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2.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3.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4.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5.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37.夜雨寄北

1.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2.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4.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5.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38.无 题

1.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3.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4.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5.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39.相见欢

1.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2.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3.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4.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5.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0.渔家傲·秋思

1.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2.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3.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4.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5.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41.浣溪沙

1.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2.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42.登飞来峰

1.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5.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43.江城子·密州出猎

1.鬓微霜 又何妨

2.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3.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4.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5.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44.水调歌头

1.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4.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5.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45.游山西村

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3.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2.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3.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4.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5.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47.过零丁洋

1.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3.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4.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5.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48.天净沙·秋思

1.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2.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4.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5.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1.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3.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4.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5.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50.己亥杂诗

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阅读全文
初中课标必背50篇助记与情境默写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