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现代文阅读Ⅱ

现代文阅读Ⅱ

散文阅读主观题答题模版及反套路题型

分享:杨老师 06-09 现代文阅读Ⅱ 下载支付:2.00点

散文的写作表达技巧

“四角度”: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行文思路、结构,布局谋篇。

散文表现手法:1.象征、衬托、对比、抑扬;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

3.以小见大、联想与想象

鉴赏表达技巧题三注意注意紧扣主题,联系语境。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因为任何表达技巧的运用,都是为了突出文章主题;注意使用术语,准确表达。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现手法的名称。表达时要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

解题要领:如果题目未指定赏析的具体技巧,就要从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四个角度逐一筛选,结合其常规效果,做到点面结合;考虑对表现主旨和情感的作用。答案要点包括:揭示手法、结合作品分析、指出效果(对表达主旨、情感所起作用)等三部分构成。

散文的线索、思路

²  1散文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见闻线索、时空线索

2、“四看”找线索:看标题;看时空词语;看物、看议论抒情句

3、线索的作用:

²  结构方面: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紧凑;使行文富有变化。

²  内容方面:不断深化突出情感、主旨。

²  物象呼应、象征

4、剖析思路类题解题方法:①紧紧抓住文本标题和文中标志性语句;②分析情感脉络;③把握语段衔接特点:总分、并列(对比)和层进。从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入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构思全文的。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运用哪些技巧来突出中心或吸引读者的。从表现文章主旨的效果入手,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为什么要运用这些艺术构思。

散文语段作用

中间段的作用

(1)比较短的段落,作用:承上启下(过渡)(具体化)前后呼应;照应开头;呼应结尾;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折点;引领、引起下文的作用。(物—人,景—情,事—理,叙—议、正—反等)

(2)比较长的段落,描写的往往是主要物象,作用:拓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插入段的作用: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关系;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  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在表达效果上,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句子的含意有基本含意和深层含意之分。句子的深层含意,如哲理意义、隐喻意义等,这样的句子须在总览全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去理解。

1.注意确认句子的基本意义。

2.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探明句子的特定意义。

3.注意审美鉴赏,体会句子的表达作用。

4.注意句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分析本句结构,理解结构复杂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5.注意着眼整体,联系主旨领悟句子的含意。

6、关键词语突破法;

7、句子位置突破法。

答题模板: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采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层含意),突出了……(深层含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重要词语

①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                ②运用了一定修辞手法的词语;

③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④有特殊含义的动态性词语。

理解词语含义“5法”:

联系上下文句;借助固有含义;紧扣关键词句;分析修辞特点;明确指代内容。

散文表现手法

象征:使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使思想感情含蓄、耐人寻味。

渲染:对环境或次要形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突出主要表达对象。为下文主要形象出场制造“烘云托月”的效果。

抑扬: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之情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无主次之分)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深刻丰满,形式上变化多姿,生动活泼。

以小见大:通过小人物、小事件来表现社会整体或社会现象,起到升华文章主旨的作用。

虚实结合:既描写眼前之景(实)又引发相关联想(历史典故、相关事例、自身回忆)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章内涵,突出事物本质特征,鲜明刻画人物性格特点,集中揭示文章主旨。

点面结合:通过面上的大环境、大背景和点上的具体描写,粗放与特写的结合,更好地表现主题。

物象解读“由表及里”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内涵、本质、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点明体现的作者的某种情感或表达的作者的某种向往、追求。

  4、精准概括物象的多重意蕴:有实指义、指代义、双关义、象征义、主题义,要结合散文的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来思考。

精准分析物象的作用:

²  艺术构思方面:主要物象多为全文的线索

²  内容主旨方面:充实内容、深化升华主旨、营造氛围、创造意境、衬托暗示环境。

²  主要物象方面: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物象更加鲜明突出。

²  布局谋篇方: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²  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内容,作相关、相似甚至相反的联系、想象,快捷把握作者情感。

【常见题型模板】

考点1  理解能力

题型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1、三联。①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含义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多用来理解具有临时性意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②联系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一般用来分析具有深层含义和特定意义的词语。③联系作者写作的意图和社会背景。

2、一依。依托手法挖掘。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因此可以依托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挖掘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要达到的效果。

答题模式:词语本义+语境义+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题型2 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1、把握中心,整体领悟。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之中,其中有些句子就需要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领会和感悟其含意。

2、瞻前顾后,审读语境。必须把所问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分析,通过对其前后句子含意的分析,弄清所问句子的含意。一般来说,所问句子的含意常在其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就有表述,答题时,或者直接引用原句,或者理解后进行转述。

3、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考生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4、参考位置,对应分析。如果是总领句,句意就从下文的内容入手总结;如果是过渡句,要前瞻上文,后顾下文,确定答案;如果是总结句,要根据上文的内容归纳意义;至于照应句,则要分析其照应了什么、突出了什么和对文章结构起到了什么作用。

5、辨析修辞,理解深意。文中有些句子,往往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法都有一定的效果和目的。辨析修辞手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

6、剖析结构,关注重点。抓句子主干和句间关系,关注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对较为复杂的单句,可通过理清句子的主干和枝叶,来达到理解句子句意的目的;对复句来说,要分析层次,明确层次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条进行叙述。

答题模式:内容+手法+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考点2  分析综合能力

题型1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第一步,筛选信息,概括段落内容。文章内,往往有一些衔接上下文的标志性语句,这些语句具有提示、总结、过渡等作用,且一般都与段落大意有关。这些标志性语句可分为三类:(1)中心句(包括全文中心句和局部中心句);(2)结构句(如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和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等);(3)特色句(指运用了一定表达技巧的句子,也包括结构较长或复杂的句子)。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分析概括文(段)意。

第二步,把握全文脉络,分析行文思路。通过概括每个段落的核心意思,分析段落间的逻辑关系,理出文思推进的路径。同时,也要注重分析这种行文思路对主题表达的具体作用等。

分析文章思路主要涉及以下几点:①结构的安排;②详略主次;③过渡穿插;④伏笔照应;⑤烘托铺垫等。

题型2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1、理解题目意思。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主旨,也往往与中心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考生作答最佳的切入点。

2、分析首尾段落。文章的首尾段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考生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3、分析议论抒情。散文中表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4、联系写作背景。有些文章,只有了解它的写作背景,才有可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然后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中心思想。除了关注作者和作品的写作年代外,还要特别注意在文后出现的注释等说明性文字。

归纳内容要点”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概括具体的内容;二是阐述抽象的内容;三是解说含蓄的内容。主要考查也有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考查考生对全文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二是结合层次分析,考查考生对全文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三是考查考生对文章某段段意、某个词语的意义的归纳概括能力。比如散文中对描写对象体现的意义的概括描写对象(比如人物、事物景物等)特征的概括等。

题型3 分析线索及作用

寻找散文线索的四个角度

1、从标题入手。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了文章的线索,所以看标题中是否有关键词贯串全文。

2、从时空变化入手。记人记事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考生阅读时把这些词语串联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线索。

3、从事物入手。不少托物叙事类散文,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主旨。通常这个事物也会作为文章标题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4、从议论抒情入手。抒情、议论类散文一般以情、理为线索,如文章抒情句子中蕴含的“情”通常作为线索隐伏于内容之中。考生阅读时要细心分析,理清感情变化的轨迹,以此找出文章的线索。

分析线索作用的两个方面

1、结构方面。①组织材料,贯串全文;②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2、内容方面。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②揭示主题;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此外,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线索的不同作用,如物象线索有象征、呼应作用等,情感线索有使情感浓厚、形象突出的作用等。

题型4 分析句段的作用

分析散文句段作用的步骤

1、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角度。首先确定句段位置,知晓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然后看题干中提示性或暗示性的语言,如“作用”“结构上”“文章主旨”“用意”“表达效果”等,由此确定答题的角度。

2、确定角度,联系文本作答。分析句段作用一般从内容、结构、主题、表现手法、读者感受等角度入手。内容方面可考虑该句段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结构方面可考虑设置悬念、做铺垫、埋伏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用;主题方面可考虑对主题起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表现手法方面可从渲染气氛、画龙点睛、对比衬托、象征等角度考虑;读者感受方面可考虑加深印象、激发情感、发人深思、回味无穷等作用。

散文中句段的作用

1、开篇:

①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②设置线索,引出下文。

③曲笔人题,设置悬念。

④埋下伏笔,铺垫照应。

⑤设置疑问,引人深思。

⑥比喻开头,由虚人实。

⑦对比入题,强调主体。

⑧类比引人,令人遐思。

⑨乍显异常,扣动心弦。

⑩侧面人笔,含蓄自然。

2、中间:

①承上启下。

②由叙述转向议论。

③由写景(正面……)转向抒情(反面……)。

④层层深入。

⑤总领下文。

⑥总结上文。

3、结尾:

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问句作结,发人深思。

用省略号,余味绵长。

比较作结,突出情感。

想象作结,意蕴深远。

直抒胸臆,情感强烈。

呼应前文,对比照应。

以景结情,深化主题。

戛然而止,留下“空白”。

4、点睛句

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

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给人以启迪。

5、插入段

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等关系;

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③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6、反复出现的句子

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情感表达等作用;

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

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考点3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题型1 鉴赏散文的语言特色或风格

分析散文语言特色或风格的步骤

第一步,准确概括语言特点。从用词、句式、修辞手法等角度,用一两个词概括语言特点。概括时既要考虑一般文本的语言特点,又要考虑所给语段的语言特点。

第二步,结合文本,举例分析。从文本中找出能够体现文本主要语言特色或风格的句子,紧扣语句内容加以分析。

第三步,述评结合,规范作答。题目所涉及的语言特色或风格一般是多方面的,考生答题时要分清轻重,分点表述,并且按照合理的顺序。另外,组织答案时要注意运用术语。

常见的语言特点及作用

形容词、动词:①准确、精练、深刻、充满动感;②含蓄、生动、形象传神。

叠词:①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增强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②增强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③句式整齐,具有形式美;④起强调作用;⑤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一气呵成之感。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引用:富有文采,典雅优美:引起读者兴趣等。

句式:如长短句、整散句等,使行文错落有致,节奏顿挫,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情感真挚、强烈。

描写:如白描、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对比衬托等,使描写细致生动,形象鲜明。

常见的语言风格

常见的语言风格有豪放、华丽精练、含蓄、细腻、典雅、清新、朴素、活泼、诙谐等。

题型2 分析形象特点及作用

概括分析散文人物形象的四个角度

1、从事件入手。即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事件一般能反映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生动、立体。

2、从描写入手。即要重点关注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提炼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的语句入手。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人物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人物形象的特点,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

4、从主题和时代背景入手。文章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描写人物形象,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因此,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还需要结合主题和时代背景。

人物形象的不用作用

1、内容上:①对内容的充实作用;②对主旨的衬托、深化、升华作用;③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2、形式上:①开头结尾的谋划;②详略主次的安排;③行文线索的贯串;④过渡照应的勾连;⑤伏笔悬念的设置等。

3、主次人物的不同作用:①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来说,写人的要寻品,写事的要析理,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②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应从文章的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

把握物象特征,分析物象作用

1、把握物象的特征。①外在形象: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②内在形象:本质、精神等。③蕴含的情感:喜爱、憎恶、高兴、悲伤等。

2、分析物象的作用。(1)主要物象的作用。①从内容主旨上看。主要物象一般是散文主旨之所在,分析主要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来说,写物的散文要找志,写景的散文要析情。②从艺术形式上看。主要物象多为全文的线索,具有把散文中的众多材料组织贯串起来的作用。(2)次要物象的作用。①对结构形式的作用。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串,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等。②对内容主旨的作用。充实文章内容,升华文章主旨。③对彰显主要物象的作用。对比、衬托、虚实相生,使主要物象更加鲜明突出。

题型3 散文的表达技巧

1、明确表达技巧。首先明确文章或语段使用的表达技巧,即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等。

2、分析语句表现的内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些表达技巧在文中是怎么运用的。

3、概括表达效果。根据相关的知识积累,结合具体内容,概括这些表达技巧具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

考点4  散文标题及意蕴

探究散文标题的注意要点

1、理解标题的本义。要通过理解标题的关键字词,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标题的意思。

2、分析标题的修辞。联系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分析标题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否具有比喻义或象征义。标题的比喻义或象征义通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

3、概括思想内容。通过分析写作背景,联系作者的情感及写作意图,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4、多角度分析效果。题目有时要求对标题设置的原因、优劣等进行分析,考生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阐释理由,如主题、情感、线索、悬念、双关及语言的简明、形象、生动等。

多角度、多层面挖掘作品的意蕴

1、注意多角度和多层面挖掘。所谓“角度”,指关于散文的材料安排、行文结构、情感表达等,主要包括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所谓“层面”,指关于文章的时代背景、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主要包括表层、深层、实用层面、情感层面、道德层面、民族心理层面、美学层面等。

2、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物及人,由个人到集体,联系其背后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3、紧扣文本。挖掘作品的意蕴时必须源于文本,在文本中找依据。

e2b1278787b704a0cd861c132e467e92【反套路新题型】e2b1278787b704a0cd861c132e467e92

【提问方式】

1.一位学者认为,人类“与其看风景,不如看灵魂”。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本文或其他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2.这篇散文朴实醇厚,语淡情浓。有人说,作品的风格就是作品中人物的性格。请结合文中代办员这个人物,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6分)

3.贺兰山岩画创作时代距今十分遥远,作者在欣赏时却嗅到一股熟悉的气息,这源于他独特的审美方法:作者从贺兰山岩画鲜明的艺术特点中,思考和感悟华夏民族文化的性格与特质,从而深化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试借助这种审美方式,谈谈你对生活中某一种美的事物的认识与思考。(6分

4.文章以“叩神农”为题,意味深长,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请谈谈文章带给你的感悟。(6分)

通过以上的提问方式,我们可以发现这类题目的题干通常有三部分构成,即导引语、指令语和限定语。

导引语,即题目中引导性的语言,有文学评论,有文中的关键句,有相关的阐释与说明,给学生的思考起到指引的作用,如“这篇散文朴实醇厚,语淡情浓”等。

指令语,由动词和对象构成,它们共同对学生发出做题的指令,如“谈谈”、“结合”等,对象有“某一种美的事物”、“这一说法”等。

限定语,限定文本的范围和动词的角度,如“结合本文”、“借助审美方式”、“结合文中代办员这个人物”等。

【考题回放】

(北京朝阳一模)贺兰山岩画创作时代距今十分遥远,作者在欣赏时却嗅到一股熟悉的气息,这源于他独特的审美方法:作者从贺兰山岩画鲜明的艺术特点中,思考和感悟华夏民族文化的性格与特质,从而深化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试借助这种审美方式,谈谈你对生活中某一种美的事物的认识与思考。(6分)

【参考答案】

1)故宫作为世界上保有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是完美的。从布局上它呈对称,形式上它宏大壮丽的。同时细节处又被图案填充,总体大气,细节饱满,这是正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形象与风貌吗?(2)中华民族以大气著称,以胸宽阔,有大格局意识,肩负着全体人民甚至是世界之责任,是大气的性格,同时我们也兼顾细节关注每一个人的温饱,关注每一个家庭的温度,这种以人为本的特质也是华夏民族所珍视的。(3)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是在大气与细节中发展,我也更加理解与认同民族文化中的“和”文化:无论大小,以和为贵。

 

【试题解析】首先,要指出美的事物和美的特点,满分2分;其次,还得从具体的形象层面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即由点到面去思考美的事物所代表的民族文化的特征,满分2分;最后,谈谈自己对这种文化的感情或文化带给自己的启示,满分2分。

【解题技巧】

1.剖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三语”,即导引语、指令语、限定语。

2.理解导引语。导引语与文本紧密联系,要从文本的情感主旨、表达手法的角度理解导引语的深刻含义。

3.紧扣指令语与限定语。指令语是答题的核心,限定语是答题的范围,如果不看指令语与限定语,可能就会偏离题意,抓住其中的动词、对象、范围,从这三点进行展开分析。

4.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感性来源于自己的阅读和生活体验,答题仅有感性是不够的,还要从感性中提炼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否则答题只是停留在表面,无法生成自己的独特感悟和启示。

 

e2b1278787b704a0cd861c132e467e92模拟训练(40分钟训练)e2b1278787b704a0cd861c132e467e92

(一)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问题

沱沱河上空的银河

杜文娟

2003年青藏铁路正在加紧修建,格尔木是火车的终点站,这里也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物资转运站。过了昆仑山口,植被逐渐稀疏,雪线愈加走低。同车一位男士指着路边一簇小草,说这草估计有二十岁的草龄。我惊得连连追问,不会吧,不会吧,不过二十公分高的草呀,怎么那样苍老,不是一岁一枯荣吗?有人开始头晕,有人开始吸氧,无人应和我的感慨。

青藏公路沿线没有路灯,长途汽车需要停歇,乘客与司机在广袤单调的荒芜雪原行驶容易疲劳,于是日行夜宿成为可能。车刚停稳,原本萎靡无力的乘客呼啦啦下车,纷纷往昏暗的土坯房里钻。睡不着的我摸索着走出土坯房。餐厅的灯还亮着,电视上正在播放藏语版的《西游记》,孙悟空正在翻筋斗。

沱沱河,是孙悟空和玄奘都没到过的地方

我走向旷野,裹紧衣帽,晚风冷硬,星光和车灯引领我走向一座公路桥。桥头立着两块石碑,全都被新旧不一的白色哈达缠绕,一方老旧窄小,一方大气宽阔。走到近旁,分别是沱沱河大桥万里长江第一桥。抬头仰望,繁星流动,越汇越多,如一条逶迤磅礴的大河,在高远的夜空奔流闪烁,气势恢宏,映亮半个天宇。②间或有旋涡状星出现,与江河湖海中的漩涡相似,由四周向中间旋转,外圈、内圈,亮圈、更亮圈,旋着旋着,就旋转成了树杈状,自然天成,无人催促,优哉游哉,渐渐地,又汇入星河,如同走失的孤雁回到了雁阵。眨眼间,有星星炸裂一般迅速亮一下,释放最强亮光,璀璨夺目,艳如夏花,成为亿万颗星中最亮的明星,众星拱卫着她,万众瞩目着她,她傲娇得如同皇冠上的明珠。但仅仅一瞬间,三两秒的样子,又迅即恢复了原样。这昙花一现的整个过程,走完了一颗星最辉煌的高光青春。又一颗星星跃出队伍,或直线,或抛物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局,在天宇划出一道异常明亮的线,随即梦幻一般,彻底消失,如同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这一刻,愈发清楚地认识到,地球的确是圆的,而自己正雄踞地球之巅,被汪洋星海包围,自己也成了一颗星星。原来,那流动的星星之河,就是银河了,那不按规则出牌、突兀逃逸的星星,就是流星吧。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识银河,流淌在地球第三极上空的银河,其间的星辰原来如此纷繁浩瀚。那种势不可当的亘古又年轻的力量,令我久久地震惊和惶惑。如果,如果我是一颗星星,一定被裹挟着去往远方,或前程似锦,或水深火热。如果那银河断崖式下跌,瀑布一样俯冲进沱沱河,我站立的桥梁绝对灰飞烟灭,来有影,去无踪。而时光总是一意孤行,春华秋实,我行我素,不会因为谁的青睐而停歇半分。

银河下的沱沱河水,散漫地流淌,白亮亮明晃晃,分不清哪边是上游,哪边是下游,既看不清水深,也望不到岸阔。静静去听,几乎没有水声,反倒是风声叱咤,成为空旷间的主宰。

清晨再上路,特别关注与水有关的万物生灵,③一座雪山,一条冰川,一挂冰瀑,一个冰斗,一柱冰笋,一个湖泊,一群藏羚羊,几头藏野驴,一匹孤狼,两只雄鹰,一片草甸,几朵雪莲花。最亲切温煦的,是铺天盖地、肆意任性的水潭、水渠、小溪、水线。它们无不自然随意、漫无拘束、悠然舒缓。快到唐古拉山口的时候,许是积雪融化的缘故,道路泥泞,车辆增多。鲜活的阳光洒满大地,竟然有一小片毛茸茸的小草,草间开着黄色、紫色、白色花朵,花朵大如拇指,小若米粒,无论是草尖还是花蕊,全都顶着晨露,莹琇润泽。换个角度,水珠就有了颜色,每一株小草都有了灵气,每一朵小花都成为仙子,而每一枚露珠呢,当然就是江河之源,生命之泉。

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土坎下,一只灰头土脸的羊子歪着脑袋,仰起脖子,依偎在泥土上,微闭双眼,轻启小嘴,迎接坎上草皮滴落的水珠。羊子的随性惬意,唤醒我初做母亲的记忆,孩子不就是这样吸吮乳汁的吗?④忽而醒了,微眯双眼,张一张小嘴,含一口,忽而入梦,安静恬适。生命不就是这样延续的吗?我肯定也是这样吮吸过母亲乳汁的,母亲也是这样将外婆当作温暖港湾、生命的出发地的。神秘的流星、顽强的小草、小小的羊子,都和人类一样,共同享受宇宙万物的哺育和加持,生生不息,绵延万年。那一刻,思绪绵密悠长。三江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最初一片雪花、一枚晨露、一条水线、一道彩虹,这一切,汇成了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河、川江、荆江、扬子江。如同一个人有多个昵称、乳名、笔名,而只有一个本名,在国际上,她们只有一个名字:长江。

就这样,毫无提防地,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江河之源的风花雪月,爱怜每一个生命,珍惜每一缕感受,也由此开启了此后长达近二十年的青藏之旅。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叙述路上的经历,从无人应和我的感慨”“萎靡无力的乘客这些说法可以看出作者对同行人的失望。

B.桥头立着的刻有沱沱河大桥的那块石碑,老旧窄小,可见沱沱河比长江历史更悠久,是长江的源头。

C由浩瀚的银河想到时光不会因为谁的青睐而停歇半分,因为正在为青春不再而感到悲伤。

D.结尾一段,作者利索地收束了全文,其中长达近二十年的青藏之旅又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2.下列对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照应上文的《西游记》,引出沱沱河这一地名,突出了此处地势偏远的特点。

B句运用了比喻,将银河中的星星比作江河湖海中的漩涡,生动形象,极具画面感。

C句一一罗列事物,符合观察的规律,同时这种罗列形成了一种张力十足的语言气势。

D.文章多处与句一样使用短句,短句简洁凝练,工整与变化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

3.沱沱河上空的银河给带来了什么感受?请简要分析。

4.杜文娟在采访中曾说,生命禁区中的所有生灵,都稀缺而珍贵,要通过细致描写,赋予生命之上的意义。请分析这种理念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微雨宿渑池

吴伯箫

旅途里遇见阴雨连绵的天是很惹人烦厌的,无论是大雨滂沱,还是细雨霏微。这真是既悒郁,又无聊。可是“渭城朝雨浥轻尘”,也有像渴久了的禾稼一样,枝叶被丝丝细雨越浇越青翠,疲困的旅客经了雨打才精神抖擞起来。——那夜我和季陵就是以后一种情景宿在渑池。

一九三九年春的一天,小雨淅淅沥沥。我们路过时,渑池正是前方的后方重镇:若太行山脉和太岳山脉所纵横织成的游击区比就一片网状叶,渑池通垣曲的大路就不多不少是一茎叶柄。又比就是通水的栈桥,从这里再迈一脚你就可跳入澎湃汹涌的海。①游击队像鱼在深渊,你可以恣意活跃游泳。

我们那次是带着复杂的情绪渡黄河的。我们是从火线回来。想想前面还开展着激烈的战斗,我们却回来了。仔细听不是还听得见隆隆的炮声么?有炮声的地方就免不了有争夺,有肉搏,有牺牲。将万千弟兄留在火力网里,倒觉身子的逍遥成了心灵的重负了。

过黄河又适逢夕阳西沉的黄昏时候。夕阳没带走浮云,给黄昏添了几多风味。然而黄河边的风沙忒大,黄河道里的水流忒急,过黄河的人也忒多忒挤了。那蚁聚在渡口两岸的人群,简直像赶市集,连零星小摊都在摆着,支起帐篷就暮宿河边的也有——倒好,可体会花木兰,深夜里听黄河流水声溅溅。渡船呢,它载着千钧万钧重量,昼夜穿梭,载回那来的,又送过那去的,是浮桥,又像一道咽喉,它吞咽着各种各样的食物:子弹,人马粮秣。晋东南二十六县的抗日根据地借它的滋养才能一天天扩大,一天天坚强。也为此,七天走六百里山路之后,我们才有缘黑夜摸过黄河,又趁黑夜沾光搭送子弹的回头汽车。渡船是辛苦的,我祝福撑渡船的舟子。

汽车也是辛苦的,九十里一夜要往返四趟。你听:呜——呜——爬上一个山头它不也得喘几次么?汽车司机完全凭了车前的两只大眼在漆黑的夜里摸索着上山下山,他们不但出力,连睡眠都捐献了,那应是战士也是英雄的行径。可是比这更苦的还有牛车呢。轮子转在悬崖上,应了空谷慢吞吞叫着“剥蓬剥蓬”。牲口是要吃夜草才肥的,为了赶道,又为了怕白昼轰炸,它们却不得不伴了无眠的车夫在深夜的郊野里冒了霜露风雨打长更。“喂,靠边走!”在汽车司机不耐烦的叱喝声里我注意到那些人、车辆、牲口的幢幢黑影了。常常是喘吁吁地拨在路边站定着十辆、百辆……我想问:“老乡,瞌睡吗?”汽车却匆匆擦过了。

汽车开进渑池城,正好午夜。因为是“捎脚”,汽车将我们甩在街上就走了。半夜里的渑池城沉静得像一座坟墓,一切都酣睡了,我们便无形中变成了两只游荡的鬼影。只有街尽头一个唯一卖零食的老头儿在一盏灯笼的微光中吆喊的声音:“热馄饨开锅!”“汤圆哩,热的!”也空寂得像在缥纱的梦中。忽然身上湿漉漉的,破军衣觉得有点凉了,便索性将行李交给空旷的长街,我们且去吃宵夜。一壁和卖零食的老头儿打着问讯,一壁抬头望望阴霾的天空,仿佛觉得天不会亮了似的,更加感到了夜景的凄清。

听说兵站就在左近,待要找时,却十扣街门九不开了。那有什么办法?就在寂寞的街上两人并肩靠了并不大的行李卷坐到天亮也好吧,火线上打埋伏还不都是一枝枪伴你露宿么。忽然背后“支幽”一声门响,经过了简短的几句问答我们却被一个姓刘的带进了“交通饭庄”。替我们打开一间小小的客房,频频说着:“咱们是一家,不要客气!”为什么客气?原来他是店主东,是退伍军人。“交通饭庄”是新开张的,房间里,床、桌、盆架,仿都市风光安置,素朴,也雅洁。苇席作隔壁,和另一家旅客可以息息相通。实在有些倦了,照行军规矩擦擦脸、洗洗脚,李陵占床,我用一张席打一个地铺,便草草就睡了。窗外开始落着渐浙飒飒的微雨。

被点滴的雨声催着,天一亮,我就醒了。起来吧,地铺也太潮了。阴雨天是不必跑警报的,且出去看看渑池街市,夜里的死城,早晨又活了。踏着一街泥泞,来往的人还是极杂沓的。油条烧饼铺拥挤着,杂货店也都排比地开门了。货品呢,洋磁茶缸、暖水壶、虎标万金油,多是行旅军人应用的什物。大门面的竟有金字红漆招牌的“江苏同乡楼”,街上房舍,有些被炸了,但残砖败瓦上支一架草棚也还有人在那里过活谋生。②旧枝断折的地方往往跟着发出更茂密的新芽来,这正是老树的榜样。

热闹的街道拐角处,茶馆里在唱河南坠子。河南坠子,调子有些魔力。③你看那满座的各色军人,吸着贱价的香烟,剥着花生、瓜子,还没耽误了向清唱的姑娘喝彩鼓掌。在街上冒着细雨,拥在茶馆门口的也有不少读书人在那里凑趣“挂对子”。群众、士兵,在新组织的剧团不够分配、电影演映又推行不到前方的时候,教他们天天在弹雨里洗浴的人怎样解脱那过分紧张的心情呢?有二胡,有梆子,有梨花简已是娱乐了;更何况还有“开口不把别人讲,表一表张君瑞去借西厢”呢?渑池,大家不过从这里过路,一宿半日就要走的。后方的到前方去,前方的回后方来,歇歇脚,打打尖,④“一切为了前方”。人们都太匆忙啊!呜!呜!火车的汽笛响了,车厢里不有新军三旅,军火一万二千箱吗?是火线上的粮食,火线上的生命啊,又该汽车、牛车、运输的民夫一站倒一站,昼夜奔忙了。

渑池长安道上,依旧细雨霏微。我的思绪也跟了雨,跟了辘辘的车声拖得更远更长了。

一九四○年六月三十日,杨家岭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旅途遇雨心情烦闷,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和季陵夜宿渑池时,虽一路细雨霏微,精神却是振奋的。

B.渡船的频繁往来,承载着物资和人员往返的重任,象征抗战的艰辛。对渡船舟子,充满祝福和敬意。

C.汽车司机的大声怒斥,既表现了他们因睡眠不足产生的烦躁和冷漠,也凸显了交通工作中的忙碌与压力。

D.文章末尾通过对细雨、车声以及作者内心感受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意境深远的氛围,激发读者沉思。

6.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运用比喻,将渑池地区比作深渊,将游击队员比作鱼,生动地塑造了游击队员英勇善战的形象。

B.句子阐释了一种生活哲学:即使遭遇苦痛和灾难,人们的生活仍会继续,新的希望和生机总会涌现。

C.句子描写了军人们在茶馆欣赏河南坠子的热闹场景,说明人们在特殊时期也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D.句子表明在战争年代,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为了大局。人们都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7.请简要分析文中微雨的作用。

8.吴伯箫的散文善于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在平淡的叙述下蕴藏着深厚的情感。请结合文木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告别秦椒

毕星星

辣椒,我们那里都叫秦椒。秦椒,我也是捕捉着话音写的,到底是不是这两个字,说不准。

我的家高头村,靠着一条小河,是远近闻名的出菜的地方。村里的秦椒呢,有那么点小名气。你到集镇上去,有卖秦椒的,问哪里的,高头的,于是放了心。

辣椒都是一股子辣味,还有好吃的不好吃的?当然有。辣椒有微辣、中辣、强辣。那种强辣,比如湖南的朝天椒,一入口就辣得直跳,咬一口几天舌头打战。北方人接受不了这个。高头村的秦椒,大致在微辣到中辣之间。入口不烧嘴,下肚子不烧心。太辣了,一口遮住了菜蔬的所有味道,什么也感觉不到,只有辣,不好。辣味也是一味,不可以太霸气,炸辣,就过了。高头村的秦椒不靠辣赢人,靠一种醇厚的辣椒香提味。其实在辣椒角儿里,辣椒肉辣椒籽的油香,也是一味。由辣入口,仔细品味那一种醇厚,高头村的辣椒,没有那么性子暴,更像一场苦口婆心、句句刺痛又回味绵长的对话。

什么样的土地,才能滋养出这样特异的至味?

秦椒喜高温,喜水,三伏天,正是开花结果长身子的时候。集体化时代,农业社的菜地就靠着涑水河,两行洋柿子,三行秦椒,隔着种。河水漫灌过来,干裂的土地吃水,圪嚓嚓乱响,水头子像蛇行吱溜溜铺过地面。集体化时也有自留地。高头村,种秦椒的家户还是多。一家只有几分地,种一片秦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分地以后,高头村的农户又开始种菜,务秦椒。有了点规模,大一点的菜贩子也会在高头村设一个点。大队原来旧址都废了,他们就在老大队的地方,收拾几间旧房子当仓库,安起一台粉碎机,他们还是要制作秦椒面,批到他们的商路去。

八十年代的红火没有能持续多久。十多年后,①高头村的乡亲就面临一场严峻抉择。南方那些爆辣的辣椒一路北伐,攻城略地,很快挤占了每一个犄角旮旯。是啊,它那么辣,以一当十,谁还需要这些微辣中辣的同类呢?一角放下去,一锅子全辣得吸溜吸溜,谁还有心思慢慢品味高头村泰椒留在唇齿间的香呢?

我最后一次看到高头村的秦椒,是在永孩叔的承包地。

前年我回村里,想打听哪家还种秦椒,带一点回城里自家吃。问村里人,都说没人种了,要不到永孩的地里去看看。

永孩叔老两口正在地里。土地承包,分下的地块都很小,一绺一绺的,永孩叔的秦椒地也就四五尺宽,种三行秦椒。

还是那老牌的垆土地,还是那一二尺高的蔓苗。青绿的枝叶,枝干上的脉条渐渐老粗了。秦椒角垂下来,大多已经红透,还有绛红,颜色没有转全,有晚绿的,不多了。黄下来的,已经蔫了,那是虫伤角。他们一律老老实实下垂,一苗秦椒,一束一束的果实,眼看到了收获的季节。

永孩叔说,自家地里,只管摘。我张开一个塑料袋,撮一把收了,撮一把收了。很快看到永孩叔家婶子拿眼睛朝这边瞟。我一把,她一瞟。我咋能这么放手呢,毕竟他们也只有这三行地。村里,拢共也就这三行。

第二年我再回去,永孩叔也不种秦椒了。村里人说,你到前巷去看看,下坪那边还有一家。

到了地头看见一片秦椒地,仿佛看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好想一把扑到他的怀里。定睛再看,那是一片朝天椒。

火红的尖角,是辣椒群里的矮个子。短短的,一把一把丛生,向着晴天,向着阳光撒泼。朝天椒不需要枝叶遮掩,它冲开枝叶,露出赤裸的肉身。和我们的秦椒相比,它大概不喜欢遮蔽,很开放。

朝天椒向天矗立,对我耀武扬威:来吧,你别无选择,走到哪里,都是我。

从南到北,它一路掩杀过来,无所不至,攻无不克。

这个世间的吃食调味,有大路货,比方说北方面食,南方米饭;有通行南北畅通无阻的,到哪里都受用;也有某一种吃法,只在一县一乡,或者某一个狭小的地理区域流行,我们权且叫它小口味吧。老家常说,不信猫儿不吃生姜。芥末蘸糖,就好这一口。在老家,这种饭食很多。比如荣河蒸菜,白菜芹菜叶子拌面蒸了,菜面上摆上红烧的肥肉片子。说他光景不好,菜里摆着肥肉;说他光景好,肉片下面就是野菜。这大约也就是穷家偶尔吃肉留下的习惯做法吧。还有凉粉饸饹。一碗面,碗底一份给络面,上面盖上漏条凉粉,米醋芥末。大概也就是所谓的混搭,日久积习。高头村的秦椒,大约也是这一带的一种小口味。他们喜欢微辣中辣,醇厚酽香,带一股子泥土滋养的本地的辣。这滋味,和他们的舌尖一拍即合。即使走出去,它也是靠着这一点独特。

可惜这些年,口味也开始大一统。商家笃信赢家通吃,口味也出现了某种强势口味,要占领市场,一统天下。一些小口味,越来越遭到碾压埋没。你就说西瓜吧,我小的时候,有淡绿皮的枣花瓜,突出道道的黑崩筋,有白皮白瓤白籽的三白瓜,有小个红籽的小籽瓜。现在呢?都是那种篮球一样圆,黑一道绿一道的花绿皮子,走遍全国,哪里都是它。统一,就是单调。应该保持口味的多样性,哪怕它有些刁,有些怪,有些挑拣。高头秦椒不该绝,应该给那一块地域乡亲留下一点小口味。

我于是在心底暗暗地责骂了一句:去你的吧,辣椒也有殖民主义!

(有删改)

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高头村秦椒的辣味不同于湖南的朝天椒,秦椒的辣味自有一种醇厚,被称为特异的至味,体现了作者的自豪感。

B.八十年代以前,高头村的秦椒远近闻名,这也是作者引以为傲的事情。但进入八十年代后,秦椒就被南方的辣椒取代了。

C在永孩叔地里摘秦椒,婶子的动作生动传神地传达出她的心理:秦椒数量不是很多,不愿让摘得太多。

D.作者通过描写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饭食如荣河蒸菜、凉粉饸饹,强调了小口味的重要性,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和突出。

10.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句中的严峻一词,表明村民放弃种植秦椒时,内心经历了激烈的斗争。

B.语句连用两个还是,表明当时高头村各方面变化很小,秦椒得以保留。

C.语句写出想见到秦椒的急切心情,与后面的失望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

D.语句采用比拟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朝天椒代替秦椒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

11.怎样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分析。

12.班级读书小组要求从语言的特色角度,为本文撰写语言札记。请分条列出你的写作要点和依据。

参考答案:

1D    2B    3①“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识银河,星辰纷繁浩瀚,这种亘古又年轻的力量使震惊;宇宙星辰的浩大引发了对被裹挟、灰飞烟灭和时光流逝的联想,使惶恐。    4.示例:描写小草时与文章开头二十公分高的”“苍老的小草进行对比,运用色彩渲染花朵的绚丽多姿,运用比喻写出花朵的形态大小,运用露珠衬托小草和花朵,使其具有生命力。运用动作细节描写,例如歪着、仰起、依偎、微闭、轻启等,细致刻画羊子喝水时随性惬意的神态。小草和花朵因河水的滋润而有生机有灵气,羊子吮吸水珠正如孩子吮吸乳汁,水滋润了万物、延续了生命,宇宙万物在水的哺育和加持下,生生不息,延绵万年。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A.“失望有点过度解读,无人应和我的感慨”“萎靡无力的乘客之类的叙述其实是一种日常叙述,并没有特别表达失望之情。

B.“可见沱沱河比长江历史更悠久,是长江的源头错误,老旧窄小的石碑无法得出沱沱河比长江历史更悠久的结论,只能说明沱沱河的石碑比长江那块石碑修建得更早。

C.“‘正在为青春不再而感到悲伤错误,只能说明由银河联想到时光的流逝。

故选D

2.本题查学生对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B.“运用了比喻,将银河中的星星比作江河湖海中的漩涡错误,句星星的形状和江河湖海中的漩涡形状相似,并不是把星星比作了漩涡,所以没有运用比喻。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内容的概括和梳理能力。

文本令我久久地震惊和惶惑是银河给我带来的感受,但题干要求简要分析,考生则需要答出震惊惶恐分别形成的原因。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识银河”“其间的星辰原来如此纷繁浩瀚”“那种势不可当的亘古又年轻的力量等句子可以解释震惊的原因,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识银河,星辰纷繁浩瀚,这种亘古又年轻的力量使震惊;

如果我是一颗星星,一定被裹挟着去往远方”“如果那银河断崖式下跌,瀑布一样俯冲进沱沱河,我站立的桥梁绝对灰飞烟灭”“而时光总是一意孤行”“不会因为谁的青睐而停歇半分等联想是惶恐的原因,宇宙星辰的浩大引发了对被裹挟、灰飞烟灭和时光流逝的联想,使惶恐。

4.本题考查学生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主题、思想内涵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依据题干,学生可以找到三个作答关键词:生灵”“细致描写”“生命之上的意义生灵指明对象,是有生命的事物,可选小草、花朵、羊子等;细致描写指明艺术手法,考查学生对表达技巧的赏析;生命之上的意义考查主题思想。

鲜活的阳光洒满大地,竟然有一小片毛茸茸的小草,草间开着黄色、紫色、白色花朵,花朵大如拇指,小若米粒,无论是草尖还是花蕊,全都顶着晨露,莹琇润泽,描写小草时与文章开头二十公分高的”“苍老的小草进行对比,运用黄色、紫色、白色等色彩渲染花朵的绚丽多姿;运用比喻大如拇指,小若米粒写出花朵的形态大小;全都顶着晨露,莹琇润泽””,运用露珠衬托小草和花朵,使其具有生命力。

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土坎下,一只灰头土脸的羊子歪着脑袋,仰起脖子,依偎在泥土上,微闭双眼,轻启小嘴,迎接坎上草皮滴落的水珠,运用动作细节描写,歪着、仰起、依偎、微闭、轻启等,细致生动刻画羊子喝水时随性惬意的神态。

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土坎下,一只灰头土脸的羊子……迎接坎上草皮滴落的水珠……孩子不就是这样吸吮乳汁的吗”“顽强的小草、小小的羊子,都和人类一样,共同享受宇宙万物的哺育和加持,生生不息,绵延万年。那一刻,思绪绵密悠长,小草和花朵因河水的滋润而有生机有灵气,羊子吮吸水珠正如孩子吮吸乳汁,水滋润了万物、延续了生命,作者由小草、花朵和羊子等联想到了江河之源的意义,正是因为水的哺育,生命才得以延续。宇宙万物在水的哺育和加持下,生生不息,延绵万年。

5C    6A    7.微雨在文章多次出现,强调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正是在微雨的环境下,我目睹了许多感人的人和事引发作者情感变化。微雨象征着生机和希望,我和季陵从火线到后方,旅途疲困,经了细雨的洗礼才感到精神振奋。    8.示例1内容真切,情感深沉。通过对游击队、汽车司机、牛车夫等不同人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战争年代背景下各行各业人们艰苦奋斗、辛劳忙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战时人们的家国情怀。

场景生活化,传递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微雨中的渑池街头小吃、拱门戏台、茶馆歌唱等充满烟火气息。传递了军民一心、协作抗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语言平淡质朴,洋溢着温情。如店主东频频说咱们是一家,不要客气,家常话语中饱含温情。

示例2:作者运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将夜宿渑池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娓娓道来,细腻地描绘了一幅军民抗战协作图,具有鲜明的写实主义风格。其中,既有对游击队、汽车司机、牛车夫等不同人物艰苦奋斗场景的刻画也有对渑池军民生活娱乐场景的描写。这些叙述,真实地展现了抗战背景下各行各业人们各司其职、负重前行的生活状态,平实真切,充满人间烟火气息,传递了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C.“既表现了他们因睡眠不足产生的烦躁和冷漠错误,由“‘喂,靠边走!在汽车司机不耐烦的叱喝声里我注意到那些人、车辆、拉口的幢幢黑影了可知,原文只是说司机不耐烦,并未说明不耐烦的原因是睡眠不足,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句子的能力。

A.“将渑池地区比作深渊”“英勇善战的形象错误,深渊喻指游击区,将游击队比作鱼,强调游击队如鱼得水,从容自如。

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作用的能力。

首先找到文中对微雨的描写,然后结合只是分析环境的作用,包括环境本身、对人物、对情节结构、对主旨的作用等。

环境本身作用:由一九三九年春的一天,小雨淅淅沥沥” “一壁抬头望望阴霾的天空,仿佛觉得天不会亮了似的,更加感到了夜景的凄清”“窗外开始落着渐浙飒飒的微雨等可知,夜宿渑池城时正下细雨,本来带着心灵的重负,后来渡船、搭车、吃宵夜、住宿等,心情由此而变化,并且旅途的疲惫转为精神振奋。因此,微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象征作用:由也有像渴久了的禾稼一样,枝叶被丝丝细雨越浇越青翠,疲困的旅客经了雨打才精神抖擞起来可知,我和季陵从前方到后方,过黄河,进渑池,道路难行,旅途困顿,却因为这微雨而精神振奋,因此微雨象征着生机和希望,由此看到了光明、看到了未来。

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艺术特色和情感主旨的能力。

由题干在平淡的叙述下蕴藏着深厚的情感可以提取出关键词时平淡的叙述”“深厚的情感,结合文本分析语言特点和情感即可。

示例一:

游击队像鱼在深渊,你可以恣意活跃游泳”“有炮声的地方就免不了有争夺,有肉搏,有牺牲描写游击队战争的情景;渡船呢,它载着千钧万钧重量,昼夜穿梭,载回那来的,又送过那去的,……子弹,人马粮秣描写渡船运送粮草等;汽车司机完全凭了车前的两只大眼在漆黑的夜里摸索着上山下山,他们不但出力,连睡眠都捐献了描写了司机的艰难和贡献;它们却不得不伴了无眠的车夫在深夜的郊野里冒了霜露风雨打长更描写牛车夫的不易。文本通过对这些人的细腻描写,展现战时各行业的人们生活状态,体现了他们保家卫国的情怀。

“‘交通饭庄是新开张的,房间里,床、桌、盆架,仿都市风光安置,素朴,也雅洁”“油条烧饼铺拥挤着,杂货店也都排比地开门了。货品呢,洋磁茶缸、暖水壶、虎标万金油,多是行旅军人应用的什物”“热闹的街道拐角处,茶馆里在唱河南坠子”“有二胡,有梆子,有梨花简已是娱乐了……”描写了渑池街头的饭庄、杂货店、茶馆、河南坠子等,这些场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身临其境,写出了战时军与民不畏艰难,协同作战,展示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文本语言质朴,替我们打开一间小小的客房,频频说着:咱们是一家,不要客气!为什么客气?原来他是店主东,是退伍军人描写退伍军人对现役军人的热情,体现军民一家,也洋溢着世间温情——一家人,无需客气。

示例二:

本文虽在记叙描写战时情景,却没有激动人心的战争场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叙述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那蚁聚在渡口两岸的人群,简直像赶市集”“渡船呢,它载着千钧万钧重量,昼夜穿梭”“汽车也是辛苦的,九十里一夜要往返四趟”“它们却不得不伴了无眠的车夫在深夜的郊野里冒了霜露风雨打长更”“油条烧饼铺拥挤着,杂货店也都排比地开门了”“你看那满座的各色军人,吸着贱价的香烟,剥着花生、瓜子,还没耽误了向清唱的姑娘喝彩鼓掌”“有二胡,有梆子,有梨花简已是娱乐了等句语言朴实无华,记叙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景,对游击队、汽车司机、牛车夫等不同人物艰苦奋斗场景的刻画,写出了人们抗战时各司其职;对人们生活场景的描述真实可感,带给读者浓郁的生活气息。抗战虽然艰难,但是军民一心,人们乐观。由此可知,本文用质朴的语言,传达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9B    10B    11暗暗地责骂表现了作者对南方朝天椒代替秦椒的厌恶殖民主义形象地写出朝天椒取代高头秦椒的气势和现实。全句表达了作者对秦椒被取代的失落、无奈和愤懑之情以及对秦椒的怀念。    12运用了口语,亲切自然。例如文中一锅子全辣得吸溜吸溜极具口语化,写出人们在吃南方辣椒时被的模样;多用修辞,生动形象。文中多用比喻、比拟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例如像一场苦口婆心、句句刺痛又回味绵长的对话采用比喻修辞,写出秦椒辣味的独特。句式灵活多变,多用短句,读来富有节奏感。例如文中第二段你到集镇上去,有卖秦椒的,问哪里的,高头的,于是放了心采用了短句形式,既有口语色彩,也富有节奏感。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但进入八十年代后秦椒就被南方的辣椒取代了错,根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分地以后,高头村的农户又开始种菜,务秦椒。有了点规模,大一点的菜贩子也会在高头村设一个点分析可知,八十年代还有一段时间秦椒的种植是有一定规模的。

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表明当时高头村各方面变化很小,秦椒得以保留理解不当,根据文意可知,当时高头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只是在永孩叔家的地里保留了这一点秦椒。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句的含意的能力。

最后一段,总体写的感受。心底暗暗地责骂表明自己的态度。由去你的吧,辣椒也有殖民主义!可知,作者对南方朝天椒代替秦椒很厌恶,这里的辣椒也有殖民主义,形象地写出朝天椒取代高头秦椒的气势和现实。联系高头秦椒不该绝,应该给那一块地域乡亲留下一点小口味看,这样说表达了作者对秦椒被取代的失落、无奈和愤懑之情以及对秦椒的怀念。

1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特色的能力。

由原文吸溜吸溜等语句,可知本文运用拟声词,极具口语化,文中一锅子全辣得吸溜吸溜写出人们在吃南方辣椒时被的模样;

高头村的辣椒,没有那么性子暴。像一场苦口婆心、句句刺痛又回味绵长的对话等语句,可知本文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如比拟,说辣椒没有那么性子暴,用的拟人手法;如比喻,本体是辣椒,喻体是对话,特征是一场苦口婆心、句句刺痛又回味绵长,写出秦椒辣味很独特,都能使表意形象生动。

你到集镇上去,有卖秦椒的,问哪里的,高头的,于是放了心可知,用的短句,表意灵活,节奏感强,从全文看,这样的短句很多,如永孩叔说,自家地里,只管摘”“短短的,一把一把丛生,向着晴天,向着阳光撒泼”“在老家,这种饭食很多,可见本文句式灵活多变,多用短句,读来富有节奏感。

阅读全文
散文阅读主观题答题模版及反套路题型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