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10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
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7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篮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的身穿咔叽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有200多名。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注视着“密苏里”号舰。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马达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晨雾中。
仪式开始
9时整,各国代表按照程序依次签字……全体签字毕,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室,看表是9点18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1931年9月18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1933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9点18分。现在14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投降书脏了
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降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还是站在那里。原来是加拿大代表签字时签低了一格,随后的各国代表跟着也都签错了。商量之后,有关代表做了更正。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11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在隆隆机声中,我正数架数,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大战中空军将士厥功甚伟,理应有此荣誉,以这样浩浩荡荡的阵势,参加受降典礼。
我听见邻近甲板上一个不到20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
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摘编自朱启平《落日》)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对于我们,不但“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闻一多等人之外,还在过去的三年内,用美国的卡宾枪、机关枪、迫击炮、火箭炮、榴弹炮、坦克和飞机炸弹,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难,封锁、失业、灾荒、通货膨胀、物价上升之类,确实是困难,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的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么?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么?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们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夹起皮包走路。
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应当对他们进行说服、争取、教育和团结的工作,使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不上帝国主义的当。但是整个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白皮书,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先进的人们,应当很好地利用白皮书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工作。
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摘编自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1. 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对日本签字投降前的宏大场景的描写渲染了庄严肃穆而又欢乐喜悦的气氛,烘托出胜利者心中的喜悦之情。
B. 材料一节选自《落日》,文章题目一语双关,一方面点出了写作背景和时间,另一方面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
C. 《别了,司徒雷登》与《别了,“不列颠尼亚”》两篇文章标题形式相似,蕴含的民族感情深厚,都表达了民族强盛的自豪感。
D. 材料二指出我国以闻一多、朱自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都能认清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毛泽东在文中极力赞扬了他们的民族英雄气概。
2.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像是用一个个生动的镜头来展现日本签字投降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
B. 材料一除了顺叙外,还插叙了“九,一八”事件等,联系历史,内容充实,感动人心。
C. 《别了,司徒雷登》语意双关,表面说司徒雷登离开中国,实则隐喻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失败。
D. 材料二以一“走”、一“来”结尾,这个对比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题目和文章开头的照应。
3. 下列选项中,论点和论据不匹配的一项是( )
A. 无非之心,非人也。——国民党反动派亲附美国。
B.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闻一多拍案而起,朱自清宁饥不屈。
C.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百万将士痛击日寇。
D.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回击轰炸日本广岛、长崎。
4. 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色。
5. 新闻通讯具有真实性、文学性、评论性,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以上特点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狄更斯
汉姆背上背着我,胳臂下夹着我们的一只小箱子,佩格蒂则提着我们的另一只小箱子……来到了我打远处就已看到的那片单调的荒滩。这时汉姆说:“大卫少爷,那就是我们家的房子!”
我朝那片荒滩的四面八方看去,尽量往远处看,一直看到海,看到河,可是我什么房子也没看见。在不远处,有一条黑乎乎的驳船,或者是别的什么旧船,倒扣在稍高处的干燥地面上,上面伸出一个铁漏斗似的东西当作烟囱,正在舒畅地冒着烟。可是除此之外,我再也看不到有任何可以住人的地方。
“不会是那个吧?”我说“那个像船一样的东西?”
“正是那个,大卫少爷。”汉姆回答说。
就算是阿拉丁的宫殿,或者是大鹏鸟的蛋,我想,也比不上能住在这船里的荒诞想法更让我心醉神往。船帮上开有一个很有趣的门,还有屋顶,上面还开着几扇小窗。而它之所以让人着迷,在于它是一条真正的船,无疑下过几百次水,从来没有人想到会有人把它搁在旱地上当房子住。我觉得,这就是它让我着迷的地方。要是它本来就打算用来住人,我会觉得它小了点,不太方便,而且也太冷清了。可是,由于从来没有打算做这样的用途,它就成了一个完美的住处了。
这船屋里干净得让人喜爱,要多整齐有多整齐。里面有一张桌子,一只荷兰钟,一个带抽屉的木柜,柜子上搁有一只茶盘,茶盘上绘着一个拿阳伞的女人,带着一个小军人模样的小孩在散步,那小孩正在滚铁环。在那小小的壁炉台上方,挂着另一幅画,画的是在森德兰建造的一艘叫“莎拉·詹思号”的帆船,它粘有一个真正的木雕小船尾,这是一件融画家的技巧和木工的手艺于一体的艺术作品,我认为这是一件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的佳作。房顶的椽子上还钉有一些钩子,至于它们派什么用场,我当时并不清楚。另外,还有一些柜子、箱子之类的东西,也可以用来坐人,以补椅子的不足。
这都是我进门后第一眼看到的东西——按我的理论,这是孩子的特点——接着佩格蒂打开一扇小门,让我看了我的卧室。这是我见过的最完美、最让人喜欢的卧室了——它位于船尾,有一个小小的窗子,这原本是伸出船舵的地方。墙上挂着一面小镜子,镜框上镶着牡蛎壳,镜子挂的高度正好适合我。房里有一张小床,刚好够我睡。还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一只蓝色的大杯子,里面插着一束海草。墙壁刷得像牛奶一般白,碎布拼成的百衲被,鲜亮得使我的眼睛都发痛了。在这座有趣的房子里,引起我特别注意的有一件事,那就是鱼腥味儿:它简直无孔不入,就连我掏出衣袋里的手帕擦鼻子时,我发现手帕的味儿也像包过一只海虾似的。当我悄悄把这一发现告诉佩格蒂时,她说,她哥哥是贩卖海虾、螃蟹和龙虾的。后来我才发现,在外面一间放有钵钵罐罐的小木屋里,经常可以看到一大堆这样的海货,它们纠缠绞结在一起,真是让人觉得好玩,而且不管钳住什么,就再也不肯松开。
一位系着白围裙的很有礼貌的妇女在门口迎接我们。当我还在汉姆背上,离船屋还有大约四分之一英里时,我就看见她立在门口,朝我们屈膝行礼了。接着,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有清蒸比目鱼、黄油酱和土豆,还专为我做了一份排骨。后来,进来一个毛发浓密、满脸和气的汉子。佩格蒂对我介绍说,他就是这一家的主人佩格蒂先生。
“见到你很高兴,少爷,”佩格蒂先生说,“你会觉得我们粗鲁,少爷,不过你也会发现我们还是挺爽快的。”
我向他道了谢,同时回答说:“我相信,在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地方,我一定会很快活的。”
“你的母亲还好吗,少爷?”佩格蒂先生说“你离开她时,她高兴吗?”
我对佩格蒂先生说,“她高兴极了,她还要我代她向你问好——”,这是我自己编造的一句客气话。
“多谢她的关心,说真的,”佩格蒂先生说,“啊,少爷,你要是能跟她,”他朝他妹妹点了点头,“跟汉姆,还有小艾米莉,一块儿在这儿待上两个星期,那我们就觉得太有光彩啦。”
佩格蒂先生用这样殷勤的态度表示过自己的地主之谊后,就到屋外用一壶热水洗起脸来,一边说冷水是怎么也没法洗掉他的龌龊的。没过多久,他就回来了,外表已大大改观,不过脸色却红得厉害,使得我不由得想到,他的脸在这点上竟会跟海虾、螃蟹和龙虾一个样,放进热水时黑不溜秋,出来时就红不棱登了。
吃过茶点后,关上屋门,一切都安排得舒舒服服(此时屋外的夜色中,寒风阵阵,雾气沉沉),我似乎觉得,这儿是人类所能想象出来的最宜人的隐蔽居所了
(有删改)
【注释】选文摘编自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的第三章:在大卫的母亲改嫁之前,乳母佩格蒂送幼时的大卫前去她的兄弟佩格蒂先生的家里。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段先连用四个“看”,后用“没看见”“看不到”等词,刻画出“我”听到汉姆的话后极力搜索的迫切情态。
B. “我”初到船屋看到佩格蒂先生家里的摆设时表示由衷的喜欢,体现出“我”对恬淡宁静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C. “我”觉得自己卧室非常有趣,虽然里面充斥着鱼腥味儿,却丝毫不影响“我”对这个房间的喜爱与满意。
D. 文中画框的句子巧妙点出渔民佩格蒂先生作为底层小人物内心深处隐藏着的职业“自卑”的心理。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对驳船的描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我”眼中驳船的与众不同,突出“我”当时好奇的心理。
B. 描写佩格蒂先生的船屋和“我”的房间时,作者多次使用数字“一”突出表现了佩格蒂先生家的贫穷。
C. 小说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介绍佩格蒂先生一家人清贫又单调的生活,从而塑造佩格蒂先生的形象。
D. 佩格蒂先生与虾蟹具有某种相似之处的奇特联想,不仅表现了“我”的童真,也体现了狄更斯特有的诙谐幽默。
8. 选文采用第一人称“我”叙事,有什么作用?
9. 经历了社会黑暗和不幸坎坷的狄更斯依然相信善良与美好的力量,他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被人评价为“召唤人们回到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节选自《孔子家语》)
【注】“商”与后文的“赐”即子夏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弟子。
材料二: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节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材料三:
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
(节选自袁黄《了凡四训》)
10. 材料甲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写出需断句处。
如毒蛇A啮B指C速与斩D除E无丝毫F凝滞G此风雷之所H以为益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处”意思是交往,与《老子四章》“故有道者不处”的“处”含义相同。
B. “视”意思是观察,与《兼爱》“视父兄与君若其身”的“视”含义不同。
C. “固”意思是因此,与《五石之瓠》“夫子固拙于用大矣”的“固”含义不同。
D. “恶”意思是罪恶,与《兼爱》“恶施不孝”的“恶”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孔子看来,交友对人的成长影响极大,与品行高尚或者低劣的人相处日久,则会被其同化。
B. 人在幼年的时候,精神更专注敏锐,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很容易分散,因此人应该及早学习。
C. 颜之推认为学习是重要的事,他以名人晚学为例,说明学习不分年龄,晚学比早学更为可贵。
D. 人不改过,大多是因为得过且过,不勇往直前;改过须发奋振作,立即行动,切勿犹豫等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今子有五石之弧,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14. 三则材料对如何提升自我修养的看法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②。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③。功成画麟阁④,独有霍嫖姚⑤。
【注】①星芒:指旌头星的光芒。星芒尽:指战争结束。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②麟阁:也称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汉宣帝时曾图霍光等十一位功臣像与阁上,以表扬其功绩。③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曾做过嫖姚校尉。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写马壮是为了说明兵强,骏马奔驰表现了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同时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 颔联从“辞”到“破”、从“弯弓”到“插羽”,瞬间就完成了从军队出发到克敌制胜的过程,不着战场痕迹,却表现唐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昂,也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 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战争结束,敌军营寨空无一人,可见敌军大败,用“尽”“消”形象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正面表现将士们神勇无比的形象。
D. 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在赞扬将士们的献身精神之余,也许“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16. 本诗和《无衣》一样,都表现将士们慷慨赴敌的英雄形象和为国献身的精神,但两首诗塑造形象表现精神的手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开篇用“______”一句直接表达与妻子生离死别的痛苦,下片由“______”一句从现实转入梦中再会的场景描写。
(2)中国人自古以来以勤勉为优秀品格,如《<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和《<老子>四章》中的“______”,两句都表达出对这一品格的认可。
(3)学习完《将进酒》后有人悲伤生命极其短暂,感觉非常悲观。这时我们就可以用《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安慰他:一个人的人生虽然短暂,但应该站在更宏观的高度关照人类历史的长河,无须颓废与绝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2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说起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们不由得想起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照片中,焦裕禄肩披外套、双手叉腰、纵目远望,背后斜伸出一枝泡桐。这棵泡桐,是1963年他亲手栽下的,被兰考人民亲切地称为“焦桐”。这张照片,也是焦裕禄在困难时期与兰考人民同甘共苦的一个缩影。
在兰考工作期间,焦裕禄身先士卒,走在人民前面,带领兰考人民与风沙、盐碱、内涝“三害”抗争、广植泡桐,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哪怕身患癌症,他也笑笑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
如今的“焦桐”挺拔伟岸,亭亭如盖。兰考人民沿着当年焦书记开辟的道路,种下一株株泡桐。如今,已广栽在兰考大地上,被制作成精美的一件件器具,成为兰考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他用生命凝聚的精神,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成为了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 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巴黎奥运会赛场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平均年龄仅为25岁,“00后”小将纷纷崭露头角、登台竞技,在奋勇争先中 ① 。不过,比起比赛成绩,更引人关注、令人欣喜的是这些“00后”小将所展现出的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比赛前,他们信心满满、踌躇满志,有的甚至对着镜头开起玩笑。没有紧张不安,没有沉重负担,这份轻装上阵的从容自信,源自实力,源自平时扎实的训练。比赛时,他们屏气凝神,奋力一搏,努力发挥自身最佳水平,全力应战的模样尽显成熟、专业,乃至被网友称为“小孩哥”“小孩姐”。获得奖牌时,他们欢呼雀跃,毫不掩饰内心的兴奋与骄傲; ② ,有人一笑而过,有人表示享受过程、再接再厉,有人眼含热泪、满怀遗憾……不管哪种,都是运动员内心真实的情感反应。“00后”小将们所展现出的朝气、活力、阳光、炙热、向上,都是青春真实美好的样子, ③ ,是体育精神的生动映照。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 下列句子中“平均”和文中加点的“平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在这次合作项目中,我们采取平均分配任务的方式。
B. 这个城市的平均收入在过去五年内稳步增长。
C. 工厂里的生产线调整后,每个产品的重量都平均一致。
D. 作为领导者,他的决策风格平均而稳健。
(三)语言文字运用Ⅲ(1小题,4分)
22.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父母也有犯错的时候,如果能放下架子向孩子道歉,亲子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说,父母有错而向孩子道歉是一种明智之举,是尊重孩子人格的一种表现,是家长民主精神的一种体现。这样做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也一定能促使孩子养成优秀的品质。事实上,真心诚意地向孩子道歉,会令孩子对父母更加佩服和欣赏。所以,要想在家庭中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只有学会向孩子道歉这一种途径。
①向孩子道歉并不一定能使亲子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迎刃而解。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①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
②文学和科学之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莫言
③生活中一味追求有用,舍弃无用,会让生活质地单一而坚硬。——王安忆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资料下载地址
微信扫码分享
站长推荐
河北省沧州市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11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四县六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九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山西省运城市运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试卷+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详解)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word试卷+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河南省天立教育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