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整本书阅读之《乡土中国》

分享:杨老师 07-29 拓展阅读 下载支付:1.00点

一、主题探寻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该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这十四篇论文,是由费孝通所讲的“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整理而成的。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作者既不规避中国乡土性文化中的问题,也不否定中国乡土性文化的价值,以理性、超然、科学的态度看待乡土文化。

二、艺术手法

1.文章中多次运用比喻。如在《无讼》中,用足球比赛这个比喻来说明礼治秩序的性质;在《差序格局》中,将西洋社会的团体社会格局比喻成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将中国的差序格局比喻为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圈推出来的波纹。这些比喻都是形象而具体的,是对抽象概念的很好说明。

2.大量举实例,用以加强说明效果。如在《差序格局》中列举苏州人家后门的河,在《礼治秩序》中提到抗战时期自己初生的孩子牙根上生“假牙”哭啼不停又找不到医生而请教房东老太太,在《无讼》中提及自己作为教书先生而被请去参加乡村里的调解集会等。这些真实的事例加强了说明效果,使文章更容易理解。

3.善于引用历史文献和故事。如在《差序格局》中多次引用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和《大学》中的话;在《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引用司马牛、孟武伯问“仁”的事,子张与孔子的对话;《礼治秩序》中引用颜渊问“仁”的对话等。这些引用可以很好地阐释文章要论述的观点,同时也可以体现费孝通先生渊博的学识。

4.大量的中西对比。如《差序格局》中用波纹与柴的不同来对比中西方社会格局的不同;《家族》中点明西方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中国家庭是事业社群,两者对比,点明中国乡土社会的又一特点。

5.注意各篇的先后联系。如《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与《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四种权力的相互联系,这就使得整部著作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读者对乡土中国有一个框架性的了解。

三、考点预测

高考对《乡土中国》的考查方式主要有:

1.信息性文本阅读题,(1)概括行文思路;(2)分析论证特色;(3)信息筛选整合比较;(4)观点、措施类整合。

2.语言文字运用题,主要采用语段综合的形式对《乡土中国》进行考查。

能力培养

一、阅读能力考查

()单文本考查

(2023·济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字用得很好。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们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字。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吗?这一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吗?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内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语,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选自《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解析:AB项,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说法错误。原文相关信息是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C项,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错误。原文说乡土社会是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而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的不是乡土社会,而是法理社会。D项,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说法有误,原文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可见固守乡土,终老于斯不是人们主动的选择,也无须选择。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解析:CA项,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错误。原文说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没有说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B项,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有误,原文是说因为熟悉D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有误。原文没有比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解析:B。原文相关信息有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内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可见礼俗不是一种抽象真理,更不是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故选B

4.文末说:“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为什么这样说?

答:                                    

                                    

答案:①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孤立与隔膜),妨碍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②乡土社会尊崇的是礼俗,它与现代社会尊崇的法理不符。③乡土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只限于个别关联,影响对抽象的普遍原则(真理)的追求。

5.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孝就是父母活着时,就依礼侍奉;父母死了,就依礼安葬、祭祀。”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孝就是为父母的疾病忧愁。”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孝,不只是养活父母,更要对父母恭敬。”孔子通过列举具体行为答复了学生的问题,这体现了乡土社会的认知特征,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答:                                    

                                    

答案:在乡土社会里,人们的认识是个别的,只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并不追求抽象的普遍原则。孔子对“孝”的意义的解释,并没有作抽象意义的普遍概括,而是因人而异告诉学生各种具体的做法。

()群文考查

(2023·重庆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苞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地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节选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有删改)

材料二: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节选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材料三: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朋友写信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却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用字,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节选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6.材料一中对 “愚”的相关概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客观标准来看,乡下人是“愚”的,中国乡村的症候就是愚、病贫相联结。

B.乡下人不知如何躲避汽车与城里人不认识苞谷一样,都是“愚”的具体表现。

C.作者看来,“愚”就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而识不识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标准。

D.说乡下人“愚”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主要是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不如城里人。

解析:DA项,从客观标准来看是相对于病和贫,应为主观标准。B项,都是的具体表现说法错误,原文中认为这仅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因而无所谓C项,就是说法绝对,原文中是假设的说法。原文为“‘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

7.材料二中关于“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是在教化中养成的敬畏之感,但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

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文明”“慈善”等意思。

C.礼是由个人习惯来维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会自己私下停止。

D.礼是高于道德的,并非社会舆论所维持,是经教化而主动服礼的习惯。

解析:AA项,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

8.三则材料中论证方法的运用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在分析乡下人的“愚”时,运用了例证法,使论证更形象、明确。

B.材料二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明确地指出了礼与法律、道德的不同之处。

C.材料三以“柴”与“波纹”为喻,生动地论述了中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

D.材料三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生育和婚姻结成的网络不断向外扩展。

解析:BB项,正反对比论证说法错误,原文中只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而没有正反对比。材料二主要将法律进行对比。

9.材料二引用了“颜渊问仁”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

答:                                    

                                    

解析:认真阅读材料二的内容,明确材料二论述的主要内容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是由个人习惯来维持的,是高于道德的,并非社会舆论所维持,是经教化而主动服礼的习惯,即人服礼是主动的这一观点。颜渊问仁中,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作者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更突出了人服礼是主动的这一观点,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增加说服力。

答案:作者以颜渊与孔子的对话为例,论证了“人服礼是主动的”这一观点;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论述过程更形象,更有说服力。

10.请结合材料三,概括“差序格局”的主要特点。

答:                                    

                                    

答案:(1)差序格局是有中心的,每个人都是关系中的中心(或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2)差序格局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如亲属关系、社会关系等。(3)这种格局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向外扩展的,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乡土中国》是学术类论著,现在高考还没有直接涉猎对《乡土中国》的考查。将来不论是单文本直接考查,还是群文阅读(也可以是《乡土中国》材料与其他材料组合)考查,最有可能考查的还是考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其阅读文本思维与解题思维,可以借鉴现代文阅读Ⅰ——信息性文本阅读的相关内容。   

二、表达能力考查

11语言连贯

(1)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历史对于个人并________点缀的饰物,________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________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________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__________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________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

答案:①不是 ②而是 ③所以 ④不但 ⑤而且 ⑥不然(否则)

(2)在下面文段横线处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乡土指进行小农业生产的农村,________________,他们依附土地,自给自足。农村的基层组织依靠礼俗进行管理,________________:这种管理使社会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A.绝大多数的中国居民居住在那里/礼是典章制度,俗是风俗习惯

B.那里居住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居民/俗是风俗习惯,礼是典章制度

C.那里居住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居民/礼是典章制度,俗是风俗习惯

D.绝大多数的中国居民居住在那里/俗是风俗习惯,礼是典章制度

解析:CC项,前一空,在内容上,与前句农村顺接,又与下句他们连贯;后一空,与”“一一对应。所以,C项符合语言的简明连贯要求。

12得体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乡土中国》)。待人以礼、言谈重礼、语词合礼是我们的优秀传统。请修改下面小题中不合礼的地方。

(1)欣闻母校校庆,本人贵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校庆邀请函回函)

答:                                    

                                    

(2)令郎在光明大道2号新开汽车工坊,欢迎新老朋友惠顾。(父亲在朋友圈发布的儿子店铺开张信息)

答:                                    

                                    

(3)选科分班结束后,学生对老师说:“承蒙老师上学期的赐教,我受益良多,今后若有机会还请老师不吝雅教。”(师生道别)

答:                                    

                                    

答案:(1)“贵为”改为“忝为”。 “躬临”是亲自到达的意思,这个词是对别人到达我处的敬称,用在此处不妥,改为“参加”。(2)“令郎”是对别人儿子的尊称,应改为“犬子”。犬子,对别人称自己的儿子。(3)赐教,请求对方给予指教;雅教,指对方的指教。两处词语互换。


本题涉及语言得体中敬辞与谦辞的运用,得体可以从很多角度命题,具体可以见前面语言文字运用得体部分。  

13补写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曾有社会学家认为,传统乡土社会是个无法的社会,其实,____________,只不过在乡村自治的情势下,法律不大需要或难以全面深入广大的基层社会。在乡土社会,解决百姓的各种矛盾和纷争,②____________,礼俗不同于法律、制度,它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道德,____________,我们常说的约定俗成”“出入循礼”“心理有依归,行为有参照等正是传统乡土社会真实的写照。

答案:①传统社会并非没有法律存在(乡土社会并非没有法律)  ②主要依靠礼俗 ③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人们深受礼俗的浸染)


本题内容出自《乡土中国》,但是实际考查补写语句的能力,解题思维涉及很多方面,具体可见语言文字运用补写句子部分。  

14情境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    ),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________,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打卡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玻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________地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经历劫难而不亡,________而获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作为一种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解析:B。文中括号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乡土文化,括号里句子的主语也应是乡土文化。排除CD两项。从语言表达简洁的角度考虑,括号里句子的主语可承前省略,因此选B项。

(2)请依次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                                    

                                    

答案:①如火如荼 ②踌躇满志 ③饱经风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                                    

                                    

解析:保持……文化”“传承……特色搭配不当; 一致共识语意重复。

答案: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本题属于情境语言综合运用题型,材料内容与《乡土中国》有关联。情境语言综合运用考查是近几年的高考新宠,其考查能力点可以是成语、标点、修辞、语病、连贯、补写、压缩等方面的任何一点或多点,这些能力点在前面的复习中已经训练过,此处不再赘述。  

15微写作

请根据你对“差序格局”的理解,谈一谈你对下列材料的观点,并简要阐述理由。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阐述了中国传统社会是差序格局的观点。有人认为,当下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员流动加大,三口之家普遍存在,差序格局 所依赖的地缘血缘关系受到很大的冲击,因此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不适合用差序格局来定义了,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

答:                                    

                                    

答案:(示例一)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不适合用“差序格局”来定义了。因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成、发展和变化是动态的,是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即使在中国传统社会,也并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社会关系”仅仅局限在血缘关系的范围内。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比“差序格局”想象的要复杂、丰富得多,人不仅具有血缘、地缘关系,还有情感、利益关系,同时还有可能置身于各种各样的共同体中。因此,在日益发达的信息时代,运用“差序格局”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及其结构的变迁和发展趋势进行界定与解读,缺乏现实感、敏锐性、弹性和适用性。

(示例二)在人类学的理论范式中,格局是对现在和过去存在状态的描述。而“差序格局”就是费老对其生活的时代的中国农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述。《乡土中国》这本书从根本上记录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和特征,其中的差序格局是费老对中国农村社会和中国社会提出的最基本的认识格局,并由差序格局产生了对中国农村社会制度和习惯法的认识,并最终形成对社会的整合和控制的认识。费老还利用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说明了该格局所具有的伸缩性。我认为,差序格局不仅具有当时的社会时代特征,也是现在中国底层社会关系的写照,因此对差序格局的再解读和认识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微写作在高考北京卷中考查过,在全国新高考中还没有出现过,但目前没有出现并不代表以后不会考查,对《乡土中国》就可以模仿北京卷,用上文这种形式来考查。其实,新教材单元写作任务就有这方面的素养要求—申论(小申论)与文学短评,具体思维方式可见写作部分。  


阅读全文
整本书阅读之《乡土中国》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