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整本书阅读之《红楼梦》

分享:杨老师 07-29 拓展阅读 下载支付:1.00点

一、主题探寻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社会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作品还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在写出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也流露出惋惜和感伤的情绪,蒙有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二、艺术手法

1.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曹雪芹在全书第一回就表明了自己的创作主张,他不蹈历来野史的覆辙,更反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和“假捏出二人名姓,又必旁添一小人,拨乱其间”的俗套情节;而是根据自己“半世亲见亲闻来创作”,“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 

2.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人物形象。小说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其中有妃子、王爷、兵丁、老爷、太太、小姐、丫鬟、小厮、仆人、村女、村妪、伶人、尼姑、道士等。这众多的人物,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生气勃勃,决无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形,成为世界文学人物长廊里独具特色的一群。

3.采用多线结构。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及贾府的由盛而衰为线索,把众多人物和复杂、纷繁的事件组织在一起,这些人物、事件交错发展,彼此制约,构成一个巨大的艺术结构。这个结构的内部百面贯通,筋络相连,纵横交错,但又主次分明,浑然一体,巧妙地服从于小说所展现的气象万千、多姿多彩的封建社会生活以及作品人物性格冲突发展的要求。

4.《红楼梦》在语言上的特色,主要表现为明畅、纯练,富于表现力。《红楼梦》以北方民间口语为基础,同时吸收了中国优秀的古典散文、诗歌、戏曲等文言文的精髓,创造性地把古文中行文布局、叙事状物的精练笔法,全部熔铸在作品中。小说中写景状物的语言绘声绘色,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人物对话极富个性,千人千言,各具特色。

三、考点预测

高考对《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考查角度主要有:

1.现代文阅读:(1)分析节选文本的人物、情节、艺术技巧、环境、主题等;(2)在信息类文本阅读中,考查用文本观点评价整本书的相关说法,分析整本书中的人物、文学现象等。

2.古代诗歌阅读:《红楼梦》中有大量诗词,可以作为考查的内容。

3.语言文字运用:将《红楼梦》的相关内容与语用题结合起来设题。

必备知识

1贾家主要人物关系

1.png

】图中所用符号“→”表传承关系,“”表金陵十二正钗。

2.四大家族的人物关系图

2.png

】此表根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三册本《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编制,表中所用符号“——”表示代际隶属关系;“×”表示夫妇关系。

3人物归类

(1)“四”字:

①四代辈:贾代儒、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善

②四文辈:贾敬、贾赦、贾政、贾敏

③四玉辈:贾珍、贾琏、贾环、贾瑞

④四草辈:贾蓉、贾兰、贾芸、贾芹

⑤四宝:贾宝玉、甄宝玉、薛宝钗、薛宝琴

⑥四王:王夫人、王熙凤、王子腾、王仁

⑦四薛:薛蟠、薛蝌、薛宝钗、薛宝琴

⑧四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⑨四尤:尤老娘、尤氏、尤二姐、尤三姐

⑩四烈婢:晴雯、金钏、鸳鸯、司棋

(2)一主三仆:

①史湘云——翠缕、笑儿、篆儿

②贾探春——侍书、翠墨、小蝉

③贾宝玉——茗烟、袭人、晴雯

④林黛玉——紫鹃、雪雁、春纤

⑤贾惜春——入画、彩屏、彩儿

⑥贾迎春——司棋、绣橘、莲花

(3)“十二”

①金陵十二金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

②十二丫环:晴雯、麝月、袭人、鸳鸯、雪雁、紫鹃、碧痕、平儿、香菱、金钏、司棋、抱琴

③十二官:文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4主要人物性格点评及依据

(1)林黛玉

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仕宦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一串名贵念珠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2)贾宝玉

传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单留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见后,便在石上镌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投它入世,成为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宝玉。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厌恶走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的种种叛逆思想,当然被封建正统人物视作“草莽”“不肖”。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为知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被迫娶薛宝钗为妻。宝玉终因双方思想不同,且无法忘怀精神上的伴侣林黛玉,婚后不久,就出家当和尚去了。

(3)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为“混账话”。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人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4)贾迎春

贾赦与妾所生,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

(5)贾探春

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凤姐都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冷酷无情。抄检大观园时,她为了在婢仆面前维护作主子的威严,“令丫鬟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人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对探春动手动脚,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6)贾惜春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鬟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7)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绔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着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银子的体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8)史湘云

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母的侄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友好,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放心上。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身。

(9)晴雯

从小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家为奴。赖嬷嬷到贾府去时常带着她,贾母见了喜欢,赖嬷嬷就把她孝敬给了贾母。她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她的反抗性最强,她蔑视王夫人为笼络小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是“哈巴狗儿”;抄检大观园时,唯有她“挽着头发闯进来,豁琅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还当众把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报复。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让人把她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当天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便绞下自己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脱去了一件贴身穿的旧红绫小袄儿赠给他。当夜,晴雯悲惨地死去。宝玉深感哀伤,特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

(10)袭人

原名花蕊珠。小时因家里没有饭吃,老子娘快要饿死了,才把她卖给贾府做丫鬟。她一开始服侍贾母,后因贾母恐宝玉之婢不中使,又把她给了宝玉,宝玉把她改名为袭人。她细挑身子,容长脸儿。她的所作所为合乎当时的妇德标准和礼法对奴婢的要求。主子命令她服侍谁,她的心里便唯有谁。她不时规劝宝玉要读书博取功名。宝玉挨打后,她趁机在王夫人面前进言,大谈宝玉“男女不分”,建议“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吓得王夫人“如雷轰电掣的一般”。袭人因此取得了王夫人的信任,王夫人把她看作“准姨娘”,被晴雯斥为“哈巴狗儿”。宝玉出家后,她嫁给蒋玉菡。

能力培养

一、阅读能力考查

()单文本考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

曹雪芹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秤砣般一物,却不住地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说着,都迎出去了。

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

只见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地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

刘姥姥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舌咂嘴地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再三暗示和催促她,但刘姥姥却迟疑再三,言非所想,这是她的谨慎性格所致。

B.作者安排刘姥姥进贾府,就是以一个外人的眼光来描写贾府的奢华,自鸣钟、凤姐珠光宝气的打扮、传来的一桌子饭,都写出了荣国府的豪富奢华。

C.刘姥姥家因为生活困窘、衣食不济,前去贾府寻求经济帮助,作者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形象地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

D.刘姥姥说到为难之处,推出板儿说话,作者刻意安排板儿这个角色使他成为行乞的幌子,缓解了刘姥姥的窘态,让人不觉得她的话语那么突兀。

解析:BA项,这是她的谨慎性格所致错,实为一见面就张口求人,情有所难C项,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不是为了说明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而是为了展现贾府与下层人民悬殊的生活。D项,行乞的幌子评价不当,最多是求助,作品后文有第二年刘姥姥带着头一茬摘下的瓜菜二进荣国府,以感谢贾府的关照的情节。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姥姥通过周瑞家的进了贾府,在等待凤姐的时候,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这一正面描写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权势和威严。

B.在刘姥姥初进荣国府的事件中,曹雪芹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交错互用的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荣国府的环境。

C.在环境描写上,为了更生动真切地渲染荣国府豪华奢靡的环境,曹雪芹借助了刘姥姥这个人物的独特感受与反应。

D.凤姐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这对王熙凤的傲慢神态进行了惟妙惟肖的细致刻画,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解析:AA项,正面描写有误,应为侧面描写

3.选文第一段写刘姥姥刚到贾府就见到一个“匣子”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展现了刘姥姥初入贾府新奇的感受及好奇心理,体现了人物身份与性格特点;②从侧面表现了贾府的奢华;③为王熙凤的出场做铺垫。

4.凤姐接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时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有人认为傲慢无礼,也有人认为比较得体。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                                    

                                    

                                    

答案:观点一:凤姐接待刘姥姥傲慢无礼。①运用“不接茶”“不抬头”等神态描写,表现了凤姐的无礼和傲慢;②运用“忙欲起身,犹未起身”等动作描写,显示了凤姐的虚情假意;③运用“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等语言描写,表现了凤姐表里不一的性格特点。

观点二:凤姐接待刘姥姥比较得体。①运用“满面春风”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凤姐的热情;②运用“忙欲起身”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凤姐对穷亲戚的尊重;③运用多处语言描写,表现了凤姐的周到和客气。

()群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本一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的极确。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有删改)

文本二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又称赞了一番。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

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有删改)

文本三

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他。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麝月道:这是怎么说,拿我的东西开心儿?宝玉笑道:打开扇子匣子你拣去,什么好东西!麝月道:既这么说,就把匣子搬了出来,让他尽力的撕,岂不好?宝玉笑道:你就搬去。麝月道:我可不造这孽。他也没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晴雯笑着,倚在床上说道:我也乏了,明儿再撕罢。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一面说着,一面叫袭人。袭人才换了衣服走出来,小丫头佳蕙过来拾去破扇,大家乘凉,不消细说。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

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照应了“木石前盟”的神话。

B.诸人提出用“翼然”给亭子命名,贾政说不如用个“泻”字,而宝玉认为不如“沁芳”新雅。

C.贾政对宝玉“沁芳”的题名及题对看似未置可否,其实并不满意,只是外客面前不便训斥。

D.“晴雯撕扇”暗用了夏桀宠妃妹喜的典故,不仅暗示了晴雯的惨死,也预示着贾府的最终败落。

解析:C其实并不满意,只是外客面前不便训斥分析有误,结合贾政拈髯点头不语”“贾政听了,点头微笑可知,贾政其实是非常满意的。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刻画了宝玉的外貌。

B.对宝玉服饰的两次描写都是从林黛玉的视角来写的,基本采用了从上到下、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顺序,自然全面,也符合观察顺序。

C.宝玉的出场采取了反复亮相的方法,先描写其服饰后描写其容貌,不仅写出了宝玉的形象特点,也突出了他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

D.“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对仗工整,意境优美,“借”和“分”两字生动传神,突出表现了沁芳亭的环境特点。

解析:B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分析有误。第一处描写既有服饰又有面貌,先写头冠、衣服、靴子,再写面貌,再写配饰;第二处主要写头发、衣服、饰品的变化,给人的整体感觉等,体现不出由外而内、由表及里

7.在“晴雯撕扇”中增加麝月这一人物,如何理解?

答:                                    

                                    

                                    

                                    

答案:①麝月这一人物使情节更加丰富、曲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反衬晴雯的“作孽”,突出晴雯骄纵张扬的性格。

8.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家族》里指出:“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请以《红楼梦》中的贾府为例,谈谈费孝通的“家族”观点在文本一中的体现。

答:                                    

                                    

答案:《红楼梦》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就是“绵续性的事业社群”。文本一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是贾母的亲外孙女,是贾宝玉姑姑家的亲表妹,林黛玉进贾府展现的是家族内部互相帮衬。


对《红楼梦》阅读能力的考查在高考题中没有涉及,但在新高考中也完全可能以现代文阅读Ⅱ”的形式命题,以突出近几年高考命题教考衔接的理念。不过,不论是单文本命题还是群文命题,考查的是考生阅读小说的能力,因此,各种题型及其解题思维见小说阅读部分。  

二、表达能力考查

9.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ㄚ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文段中“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请根据上下文,并结合《红楼梦》的故事背景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宝玉张口“胡说”,随后又用“算是旧相识”来化解,这与黛玉的暗自吃惊形成对比,展现出宝玉个性的率真。②宝玉话中的“见过”与黛玉心中的“眼熟”彼此呼应,这种心有灵犀与《红楼梦》“木石前盟”的故事背景正相暗合。

10.阅读《红楼梦》相关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贾、史、王、薛是《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关于这一点,《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有一处文字写道: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处关于四大家族的介绍,在整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解说。

答:                                    

                                    

答案:(示例)这处文字出自应天府“护官符”。此处相当于整本书的一个圆心,由此展开四大家族荣衰的情节。此处介绍四大家族的权势和地位,贾、史、王、薛这四大家族彼此之间用一种盘根错节的关系互相维护。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为下半部衰败埋下伏笔。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这处文字所指的是护官符护官符突出地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惊人的财富和巨大的权势。这在实质上揭露了封建贵族阶级的反动性、寄生性与腐朽性,及其衰亡的必然性,从而对《红楼梦》的政治主题、社会意义作了基本概括,具有囊括全局、挈领全书的作用。只要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理解这段文字在全书的重要意义。  

11.《红楼梦》中作者运用了大量谐音双关的语言技巧,展现了汉语的魅力。请结合具体情节,阐述小说中一处使用谐音双关的地方,并解释其用意。

答:                                    

                                    

答案:《红楼梦》人名谐音:

“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元春 ,贵为皇妃,因宫廷纷争而早逝;迎春,出嫁后一年被孙绍祖这个“中山狼”折磨而死;探春远嫁海外做王妃;惜春出家为尼。四人合称“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寓意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位姑娘及大观园中众多姑娘命运多舛,她们美好艳丽的青春和缠绵悱恻的情缘遭遇的厄运理应令人叹息。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辨析表现手法的能力。《红楼梦》中的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很多体现在人物的名字上。只要读过《红楼梦》就能明白作品中人物的名字,不是作者随意取的,而是切实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而且还与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2.在班级召开的《红楼梦》阅读分享会上,请你从《红楼梦》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结合文本谈一谈这个人物对于当代青年有何借鉴意义。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不少于200字。

答:                                    

                                    

                                    

答案:(示例)《红楼梦》中的女儿各个可悲,探春亦不能例外。“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是曹雪芹给她的判词。探春虽贵为贾府三小姐,却是庶出之女,生长于贾府日渐衰败之时,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最终亦是远嫁他乡,骨肉分离,虽然结局看似比其他姐妹稍好,但亦是红颜如水飘零。

可是,我却从《红楼梦》中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探春。她有才华,知书识礼,有治家才能,曾在凤姐生病时改革治理大观园;她亦有高远的志气,虽因管家而与生母赵姨娘起了冲突,但三姑娘泪可流,规矩不可变,她要做大事,自然不能落人话柄,所以咬牙挺了过来,这才有了后来的大观园承包制。探春,这样一个性格坚毅且不愿意向命运低头的女子,她渴望这一份平等,她值得这一份尊重。

今天,我们虽再也不用因为嫡庶之分而妄自菲薄,却也会遇到经济、地位上的诸多不平等。此时此刻,多想想探春,想想她不甘人后,努力追求平等的凌云之志,亦学习她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才能与本领。探春,今日,我们不再为她可悲,今日,我们当为她赞叹!


本题是一道情境任务式写作,情境阅读分享会 任务有二:一是形象可悲又可叹,一是人物对于当代青年有何借鉴意义;要求有二:符合原著故事情节”“不少于200 本题既考查我们对于名著《红楼梦》的深入阅读与理解,也考查我们的人物评析写作能力。在写作时,考生要抓住可悲”“可叹这两个人物特点去联系情节、展开联想进行写作。  

13.《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请你给《红楼梦》写一篇推介词,要求紧扣名著内容,表明推荐理由,反映自我阅读感知,不少于100字。

答:                                    

                                    

                                    

                                    

                                    

                                    

答案:(示例)包罗世相,大至宫廷繁华,小至平民疾苦。它是我国语言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小说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具有自己崭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卓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作为推介词,要紧扣名著的内容,表明推荐的理由,尤其注意表现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语言力求生动,富于表现力和感召力,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还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考生写作时注意站位要高,评价要有宏大的视角,应从历史、文化、影响等角度作出准确评价。  


阅读全文
整本书阅读之《红楼梦》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