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文言阅读

文言阅读

150个常考文言实词(31-60)

分享:杨老师 07-16 文言阅读

目   录

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
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
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

 

31、发

1、发射。(百发百中)
2、出,出发。(朝发夕至)
3、派遣。(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4、起,起用。(舜发于畎畝之中《孟子•告子下》)
5、打开,掀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6、拿出。(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7、发觉,泄露。(恐前语发)
8、拨动。(施关发机)
9、发动。(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10、发出,抒发。(发其志士之悲哉 发号施令)
11、花开。(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2、方
1、周围。(今齐地方千里《邹》
2、并排。(今操方连船舰《赤》)
3、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
5、方位、方向。(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
6、当……时候。(方此之时)
7、正在。
8、将要。

33、非
1、不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非人不传 非亲非故)
2、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非同小可)
3、过错,不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责怪,反对。(是是非非)
5、没,无。(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34、复
1返回;回来。(昭王南征而不复)
2恢复(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再,又(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4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
5回答(王辞而不复)
6报复(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7免除赋税徭役(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8通"覆",遮盖,盖上(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9复算,追究(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35、负
1背东西,以背载物(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担负,使……承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依仗,凭借(秦贪,负其强,)
4对不起,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违背,背弃(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6失败(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
7覆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8亏欠,拖受,责通“债”( 通家尚负责。)

36、盖
1、白茅编成的覆盖物。
2、建筑房屋。(盖屋)
3、车盖,车蓬。(日初出大如车盖)
4、遮盖,掩盖。(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淮南子》)
5、崇尚。(盖威)
6、超过,胜过。(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  盖世无双)
7、加上。(盖章)
8、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9、承接上文,表推测,“大概”。(盖其至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10、通“盍”,何,何不。(技盖至此哉)

37、鼓
1、击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齐人三鼓《曹刿论战》)
2、振动。(微风鼓浪《石》)
3、鼓(乐器)。瞽奏鼓(《书•胤征》)
4、弹奏。(赵王鼓瑟《廉》今王鼓乐于此《孟》)
5、古代夜间计时。(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38、故
1、事,事故。(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2、旧,与“新”相对。(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3、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
4、仍然。(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5、老朋友,引申为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6、原因,缘故。(既克,公问其故)
7、故意,特意。(故遣将守关者)
8、原来 ,本来。(此物故非西产)
9、所以,因此。(故臣复取璧)
10、故事:旧事,前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死亡。(病故,物故)

39、顾
1、回头看;回头。(赢得仓皇北顾)
2、看。(顾野有麦场)
3、探问,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顾惜,顾念。(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5、考虑。(大行不顾细谨)
6、但是。(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7、仔细端详。(顾玩)
8、表轻微转折(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
9、反而,难道(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0、固
1、险固,坚固,坚牢。(秦孝公居崤函之固)
2、牢固。(君臣固守)
3、坚持,坚决。(乃辞谢,固请)
4、巩固,安定。(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固执,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执己见)
6、必,一定。(女能固纳公乎《孟子•梁惠王上》)
7、本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8、乃,岂,表反诘。(仁人固如是乎《孟子•万章上》)
9、通“姑”,姑且。(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老子》)

41、归
1、返回。(津泽皆归其根《梦》 予不得归矣《指》)
2、归还。(归璧于赵《廉》)
3、旧称女子出嫁。(吾妻来归《项》)

42、国
1、国家,国家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诸侯国。(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3、国都。(京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4、地区,地域。(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5、国事。(等死,死国可乎)

43、过
1、走过,经过。(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过目不忘 )
2、超过,胜过。(过犹不及 矫枉过正)
3、过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过甚其词)
4、过失,过错。(是谁之过与 闭门思过)
5、责备。(无乃尔是过与)
6、过访,访问,探望。(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44、何
1、代词,哪里。(却看妻子愁何在)
2、什么,代词。(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3、怎么,为什么,状语。(又何间焉)
4、何如:怎样,怎么样。(今日之事何如)
5、奈何:怎么办,奈---何:对---怎么办。(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6、如--何:把---怎么办。(如太行王屋何)
7、多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8、hè背、扛。(何蓑何笠)

45、恨
1、遗憾。(不满意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怨恨。(此恨绵绵无决期)
3、感到遗憾。(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4、恨恨:惆怅、悲伤。(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区别:恨,憾,怨。“恨”和“憾”都表示遗憾。“怨”表示仇视、怀恨

46、后
1、 君主;君主的正妻。
2、 后代。
3、 后面。
4、 以后。
5、 落后。
6、 以……为后。(后天下之乐而乐)

47、胡
1、什么。(国胡以相恤)
2、为什么,怎么。(胡取禾三百廛兮)
3、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48、患
1、忧虑,担心。(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六国论》)
2、祸患,祸害,灾祸。(为操后患《赤壁之战》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危害。(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4、疾病。(愈膏肓之患难 茜有眼患)
5、讳忌。(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6、厌恨。(赵宣子骤谏,公患之)
7、生病。(时有患疟疾者)

49、或
1、有人。(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也)
2、有的。(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也许。(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有时,偶或。(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5、作语助,不译。(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50、疾
1、病。(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讳疾忌医 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五》)
2、痛苦,疾病。(疾首蹙额)
3、缺点,毛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4、厌恶,憎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论》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 《屈》 疾恶如仇)
5、通“嫉”,妒忌。(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6、急速。(鸟起马惊,疾逸道左《柳》)
7、加强。(声非加疾也《劝》)

51、及
1、赶上,追上。(追张仪,不及)
2、到,至。(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达到。(及里城)
4、涉及,牵连。(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此其近者祸及身)
5、趁着。(而不及令今有功于国)
6、比得上,赶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7、和,并。(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52、即
1、靠近,接近。(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立即,马上。(项伯即入见沛公)
3、当,当时。(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倘若,如果。(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5、与“则”的用法相同,相当于“那就”的意思。(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6、即使。(其伤于缚者,即幸留)
7、就,就是。(闻鸡鸣。即起盥栉)
8、登上帝位。(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53、既
1、尽,完。(言未既)
2、已经,---以后。(既克,公问其故)
3、既然。(将军既帝室之胄)
4、既----又---并列关系。(三军既惑且疑)
5、既而:不久。(既而得其尸于井)
6、全、都。(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7、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壬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

54、假
1、不真,虚伪,假装。(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弄假成真,假仁假义)
2、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凭借,借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狐假虎威)
4、犹“贷”,宽容,原谅。(愿大王少假借之)
5、给予。(遂乃开仓廪,假贫民《汉书•龚遂传》)
6、假如,如果。(假有人焉,举我言复我,亦必疑其诳)

55、间
1、两事物的当中。(凡天地之间)
2、中间,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3、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4、指房屋的间数。(安得广厦千万间)
5、间隙,空隙。(彼节者有间)
6、隔离。(遂与外人间隔)
7、间或。(间以诗记所遭)
8、离间。(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9、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0、间月:隔月,一个月以上。(骨微伤,病间月)
11、间关:形容鸟声宛转。(间关莺语花底滑)
12、间谍。(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
13、表时间有时、偶然。(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4、表状态,从小路。(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15、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56、见
1、看见。(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2、召见。(曹刿请见)
3、拜见。(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4、会见。(一日不见,如三秋矣)
5、见识,见解。(真知灼见 一得之见)
6、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听见,听说。(从兹耳界应清静,免见啾啾毁誉声——白居易)
8、知道,觉得。(何以见得)

57、解
1、剖开,分解动物的肢体。(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把系着的东西解开。(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3、解开,使分开。(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4、解释,解答。(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理解,懂得。(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6、消散、离散。(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7、分裂、涣散。(天下土崩瓦解)
8、解救、消除。(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军之仇者,何如)
9、通“懈”,松解,懈怠。(胡虏益解)

58、进
1、前进。(余船以次俱进《赤》其进愈难《游》)
2、进献。(群臣进谏《邹》相如前进缶《廉》)
3、出来做官。(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59、尽
1、完了;没有了。
2、死。
3、全部用出。
4、竭尽;使……完尽。(智者尽其谋)
5、尽头。
6、穷尽。
7、明白。(听其言,曰而尽。)
8、极;全。(尽善尽美)

60、就
1、接近,依靠。(金就砺则利)
2、赴任,就职。(连辟公府不就)
3、完成,达到目的。(轲自知事不就)
4、成就。(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5、即,随即。(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6、走向,走上。(若无罪而就死地)
7、上车、上路。(荆轲遂就车而去)


阅读全文
150个常考文言实词(31-60)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