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文言阅读

文言阅读

文言实词之“偏义复词”

分享:杨老师 08-27 文言阅读 下载支付:0.50点

【考情简述】

考纲中要求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为B,当然熟练掌握和积累一定数量的重点文言词汇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常考文言实词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5大类,其中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偏义复词相对较少。今天我们总结“偏义复词”的相关知识点及用法,供同学们学习备战高考使用。

关于中学阶段的“偏义复词”(包括最新高中统编教材和初中统编教材),我们会在实词积累系列中陆续推出,为同学们提供最全、最系统的相关内容,敬请期待!

 

【概念阐述】

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是文言文中两种特殊的词汇现象,都多为双音词。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起到构词的作用。

同义复词指的是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该如何区分、理解这两种词汇现象呢?

 

【必备知识】

偏义复词的构成的形式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1)他常在背地里褒贬别人。

“褒贬”是反义词,此处只取“贬”的意思。

(2)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白头吟》)

“东西”是反义词,此处只取“东”的意思,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3)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5)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鹧鸪天·送人》)

这里的“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离合”只取“离”字义,“悲欢”只取“悲”字义。整句话意为: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2)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 (《荆轲刺秦王》)

“蛮”指南方少数民族,夷指西北方的少数民族。文中指的是北方,所以蛮是强调夷,意思偏重于夷。

(3)言其利害。(毛遂自荐)

“利害”偏的还是利。

(4)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辨析方法】

一、辨析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的方法

1.从词语构成的角度辨析

顾名思义,构成同义复词的两个语素,它们的意思或相同或相近。如《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指女方的父亲,“姻”指男方的父亲,二者意思相近,合成“婚姻”一词,指儿女亲家。再如《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和“序”意思完全相同,都指学校,理解“庠序”时,只按照其中一个的意思理解即可。

构成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意思相近或相关,但多数相对或相反。如《鸿门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和“入”意思相对,一指出去,一指进来,从语义看,“出入”偏用“入”义,“出”是衬字。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是诸侯的封地,代指国家,“家”是大夫的封地,代指大夫,这里的“国家”偏用“国”义,“家”是衬字。

2.从能否与其他词组合的角度辨析

同义复词的两个语素间可以插入另外两个语义相近或相关的语素,从而构成一个短语。如《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追逐”同义复词,“追”和“逐”两个语素间插入语义相同的两个语素“亡”和“北”,句中四个语素一起构成短语“追亡逐北”。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间不能插入其他的语素。

3.从与现代汉语比较的角度辨析

同义复词的两个语素,其中一个的意思虽然现代汉语里还有,但是已经不再常用;甚至有的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同,或相差甚远,或完全不用了。如《寡人之于国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和“斤”意思都是斧子,但“斤”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已不再使用。

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其中一个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已经不存在了。如《短歌行》:“契阔谈䜩,心念旧恩。”“契”的意思是“投合”;“阔”的意思是“疏远”,这一意思在现代汉语里已不存在了。从语境意思看,“契阔”偏用“契”义,“阔”是衬字。再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公”和“姥”分别指公公和婆婆,但“姥”的“婆婆”这一意思现代汉语里也不存在了,“公姥”偏用“姥”义,“公”是衬字。

4.从有无通假字的角度辨析

同义复词的两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语素,其中一个语素可能有通假现象。如《荆轲刺秦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的意思;“辞”也是“辞别、诀别”的意思。“辞决”同义复词,理解为“辞别”。再如《荆轲刺秦王》:“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振”通“震”,“震慑、威慑”的意思;“怖”,“惧怕”的意思。二者意思相近,合成同义复词“振怖”。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一般没有通假现象。

5.从语境意思的角度辨析

同义复词的两个语素相同或相近,可以根据一定的语境确定其具体的意思。如《过秦论》:“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古代军队编制,以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二者语义相关,根据语境意思,“行伍”可理解为“军队”。再如《鸿门宴》:“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杯”和“杓”语义相同,都是指喝酒所用的酒器,根据“不胜”的语境看,“杯杓”可理解为“酒力”。

偏义复词两个语素的语义尤其在相关、相对或相反的情况下,需根据语境确定其偏义。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和“息”分别是劳作和休息的意思,意思相对,从语境看,应是昼夜不停地劳作,偏用“作”义,“息”是衬字。再如《鸿门宴》:“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车”和“骑”分别指车子和马,意思相关,从语境意思看,沛公舍弃的应是“车”。

二、辨析偏义复词的方法

1.从语境中辨析

在特定语境中,词语的运用要符合句子的语境,因此,是否是偏义复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中的 “出入”,结合前文语境可知其偏指“入”。

2.从语法角度辨析

通过分析词语在语句中充当的语法成分加以判断。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 孔崔东南飞并序》),从句中的“勤”分析,与之搭配的应是“作”而不是“息”,由此可以判定“作息”偏指“作”。

3.区别同义复词和语素意义相似的偏义复词

同义复词指的是词义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如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 “谤”和“讥”连用,两者词义相近,都是“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的意思。同义复词,构成词语的两个语素在句中两者的意义都有所保留。意义相似的偏义复词,两个语素的词义有交叉,但外廷不同,翻译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

4.区别语素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偏义复词和语素意义相反的两个连用实词

如“无毛羽以御寒暑”( 《汉书刑法志》)与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前一个例子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偏指“寒”;后一个例子中的“寒暑”是两个单音词,兼有“寒”“暑”的意思,是两个实词连用。

 

 

 

综合练习

 

【题目】

选择类

1.下列各句中,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复词 )     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复词 )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互文)

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复词 )     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

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偏义复词 )     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昼夜勤作息:劳作和休息  事事四五通:遍    刘夙婴疾病:被缠绕

B.殆有神护者:大概     否泰如天地:好运气  进不入以离尤兮:指责

C.扪参历井仰胁息:经历   多谢后世人:告诉    言既遂矣:于是

D.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始适还家门:出嫁     吾妻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省亲

3.下面对于偏义复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B.死生,昼夜事也                   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在“近”,“远”是衬字

D.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偏义在“钟”,“罄”是衬字

4.与“勤心养公姥”的“公姥”构词方式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

①昼夜勤作息    ②我有亲父母   ③汝岂得自由    ④还必相迎取

⑤逼迫兼弟兄    ⑥便复在旦夕   ⑦嬉戏莫相忘

A.①②③⑥        B.③④⑥⑦       C.②④⑥⑦        D.①⑤⑥⑦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验,反省)    则耻师焉,惑矣(感到疑惑)

B.窃计欲亡赵走燕(逃跑)                越国以鄙远(把……作为边邑)

C.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

D.大阉亦逡巡畏义(迟疑不决的样子)         草行露宿(在荒草间)

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便可白公姥(公公和婆婆,此偏指婆婆)    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

A.自我徂尔(往)  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   小人所腓(遮蔽)  忍尤而攘(推让)诟

B.士贰其行(不专一,有二心)   可怜(可爱)体无比    何乃太区区(形容微不足道)何时可掇(拾取、采取)

C.隰则有泮(通“畔”,边岸)   宁溘(突然、忽然)死以流亡    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    还顾(回顾,回头看)望旧乡

D.靡使归聘(问)   岂余心之可惩(惩罚)

7.下列各项中全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②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③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④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⑤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⑥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⑦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⑧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A.②③⑤⑧        B.②③⑦⑧        C.①③⑤⑦        D.①②③⑥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全部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③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⑦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⑧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⑦        C.③⑥⑦⑧        D.④⑤⑥⑧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卒莫消长也 (最终)                信可乐也(实在,确实)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给与)         杀人如不能举 (全、尽)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怜惜)           不闲军旅(使……悠闲)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忧虑)   形影相吊 (慰问)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进出)        纵一苇之所如 (到……去)

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通“阵”,军队的行列)  凡再变矣(两次)

D.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隔阂”)      夙遭闵凶(早年)

裂裳衣疮(包裹)               今大敌垂至(将要)

10.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双音节词语意义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②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动心)

B.①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公和婆婆)

②传其事以为官戒(把……作为)

C.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文雅)

②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人力能做到的事)

D.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它的果实)

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

 

【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把握修辞手法的能力。D项,“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意思是“命运好坏差别就像天和地,改嫁之后足够让你享尽荣华富贵”,根据“如天地”可知,前面的“否泰”意思是“命运好坏”,“好坏”两个意思都包含,并非偏在哪个字上,所以不是偏义复词。故选D。

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作息”,偏义复词,指休息。句意:日日夜夜勤劳地操作。B.“否”,坏运气。句意:命运好坏差别就像天和地。C.“历”,穿越。句意:山高入天,人在山上,可以用手触摸星星,甚至要从它们中间穿过,仰着头,屏住呼吸。“遂”,如愿。句意: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故选D。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偏义词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偏义词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现象,和我们平常说的“同义复词”恰巧相反。偏义词指的是存在偏义现象的合成词里面,其中一个语素没有意义或意义虚化了,成为了“衬字”。做这种题的关键是结合上下文语境去理解。本题要求选择“对于偏义复词分析不当的一项”。C项,“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中的偏义在“远”上, “近”才是衬字。整句话的意思是:沿着溪流前行,早已忘却走了多远。故选C。

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句意:希望你尽心地侍奉我的婆婆。句中“公姥”,偏义复词,意思是“婆婆”。

①句意:日日夜夜辛勤劳作。句中“作息”,偏义复词,意思是“劳作”。

②句意:我有亲生的母亲。句中“父母”,偏义复词,意思是“母亲”。

③句意:你哪能自作主张对她迁就。句中“自由”指自作主张。

④句意:回来之后一定会去迎接你。句中“迎取”指迎接回家。

⑤句意:逼迫我的还有我的亲兄长。句中“弟兄”,偏义复词,意思是“兄长”。

⑥句意: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句中“旦夕”指早晚,比喻很短的时间。

⑦句意:玩耍时千万不要把我忘。句中“相忘”指“忘记我”。

①②⑤与例句相同,均有偏义复词;③④⑥⑦均没有偏义复词。故选B。

5.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识记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A项,“则耻师焉,惑矣”意思是: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惑:糊涂。故选A。

6.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A项,“忍尤而攘诟”,可以依据对称的结构解答本句,“攘”对应的词语是“忍”,“尤”对应的词是“诟”,而“尤”“诟”的意思相近,故“攘”与“忍”的意思也相近,“攘”:忍受。B项,“何乃太区区”中的“区区”意思是“愚拙”。D项,“岂余心之可惩”中的“惩”,受创而改变。

7.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偏义复词现象的理解能力。②“父母”偏义于“母”,指母亲;“弟兄”偏义于“兄”指哥哥。③“公姥”偏重于“姥”,指婆婆。⑦“异同”偏重于“异”,指不同。⑧“作息”偏重于“作”,指劳作。故选B。

8.A【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言实词中偏义复词的能力。①“国家”,偏义在“国”,“家”是衬字。②“出入”,偏义在“入”,“出”是衬字。③“巷陌”,偏义在“巷”,“陌”是衬字。④“藩篱”,同义复词,都有“篱笆”之意,故译为“篱笆”,比喻边境的屏障。⑤“作息”,偏指“作”。⑥“崩殂”,同义复词,都是“死亡”的意思。⑦“否”,坏运气。“泰”,好运气。⑧“父兄” ,偏指“兄”。④⑥是同义复词。故选A。

9.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A项,与:交往; B项,闲:通“娴”,娴熟,熟习; C项,出入:偏义复词,应译为:进入。故选D。

1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A.②“心动”,心中惊恐。句意: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B.①“公姥”,偏义复词,偏在“姥”上,“公”无意,只起到陪衬作用。句意:你这就禀告婆婆,及时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C.①“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句意: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②“人事”,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句意: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故选D。


阅读全文
文言实词之“偏义复词”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