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试题试卷 > 月考试题

月考试题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全国卷)附答案详解

分享:杨老师 2022-01-02 下载支付:30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全国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诗歌创作的新高峰。现实生活给诗歌创作注入了新活力,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我看来,诗歌体裁的多样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要求。

我国数千年的诗歌遗产十分丰厚。大量的诗歌作品不仅题材丰富多样,而且体裁方面也是非常多样,唐宋后出现诸体并行的局面。早期上古歌谣,二言体如“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载《吴越春秋》),三言者如《尚书·皋陶谟》所载:“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转引自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认为:“去其助字,实止三言,与后之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同式。”)《诗经》则是西周至春秋数百年四言体集大成的总汇。战国出现杂言的楚辞体,汉魏六朝有五言为主的乐府体(也有杂言体),东汉有七言的柏梁体,晋代陶渊明有五言古体和介于诗与赋之间的辞赋体,南齐有七言的永明体为格律诗的滥觞,唐代近体、古体多样并行,唐五代宋有词牌多样的词体,元曲在词的基础上独创新体,明清诗词沿用以前格律诗词为主兼及其他体裁而没有明显新体生成。近百年来则有打破既有一切旧体格律的自由诗新体,当然还有注重格律的新诗。由此看来,在格律最严的格律诗(以及词、曲)和最宽松的新体自由诗之间,还有多种诗歌体裁先后出现、后来同期并行使用,留下大量丰富多彩的诗歌遗产。也由此看出,几千年诗歌发展,体裁多姿多彩,各种体裁对于表达表现各种题材内容是各得其宜、各展其长,而不能简单地判定谁优谁劣。

明清诗词相比唐宋之前成绩平平,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局限于唐宋以来已经成熟规范的格律之中,为狭隘的格律格局束缚。而与其相反,唐代诗歌之所以成就历代诗歌顶峰的地位,正是其海纳百川、不拘一格、纵情歌唱的结果。

有鉴于此,我们的诗歌出版工作,特别是诗歌刊物,应多开垦广袤园地来刊登上述各代创新作品,鼓励多样化体裁或者突破常规的新体裁的创作,应当意识到当代诗坛的屈原、曹操、陶渊明、李白等诗艺参天大树,要靠我们开垦的肥沃土壤来培植和造就。

在当前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文化艺术多元并美的新时代,我们应当一方面不要局限于格律诗(以及词、曲)和新体自由诗两个大的体裁,而是要同时广泛利用两极中间各种优秀的诗歌体裁遗产,另一方面在已有体裁基础上进行诗歌体裁的大胆创新创造。这种创造无外两个方面:创造全新的体裁,或者对既有体裁的改造,包括既有体裁的组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记录历史,歌咏时代,也才能充分发挥诗人即创作主体个性表达的多样化,以充分满足广大诗歌受众阅读趣味的多样化。只有诗歌体裁百花竞放,才能带来诗歌作品的万种风情,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新时代的新气象。

不仅格律诗词要“求正容变”,其他体裁也必须要“求正容变”。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中华先贤创造的独特的汉字精灵在旧体格律诗与新体自由诗之间纵横驰骋,用丰富多样的诗歌体裁来记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歌咏丰富多彩的新生活。天意君须会,时代要好诗,而要不拘一格纵情歌唱,一任澎湃激情自由奔放,就必须充分利用几千年积累的中华诗歌传统,广泛采用曾经创造大量优秀作品的各种体裁、体式,并大胆创造新的体裁、体式进行创作,只有这样才能迎接当代中华诗歌新高峰的到来。

(摘编自赵安民《新时代呼唤诗歌体裁多样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书·皋陶谟》所载“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属于早期上古歌谣的三言体。

B.格律诗的发端在唐代,并且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唐代近体、古体多样并行,还有词牌多样的词体。

C.近百年来出现的最为宽松的自由诗新体和注重格律的新诗,打破了明清没有明显新体裁出现的局面。

D.要想诗歌能全面有效地记录历史、歌咏时代并充分满足广大诗歌受众阅读趣味多样化的需求,就必须有创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紧扣现实,指出新的时代诗歌需要新的面貌,然后直接点明中心论点,即诗歌需要在体裁方面多样化。

B.文章列举从上古早期到现代所出现的诗歌体裁,能证明我国诗歌成就巨大,体裁丰富,是对中心论点的有力支撑。

C.本文在论证结构上运用了典型的纵贯式结构方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比较清晰。

D.文章末尾将诗歌体裁的“求正容变”观点推而广之,并对当代中华诗歌新高峰的美好前景进行展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时代的生活给诗歌创作注入了活力,也提出了新要求。在作者看来,诗歌体裁的多样化是其中最重要的要求。

B.中国几千年来有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于世。唐宋以后,诗歌作品不仅题材丰富多样,而且体裁也变得丰富起来。

C.唐代诗歌取得的成就最高,格律诗是一种在唐代成熟的新诗体,因此,格律诗相对于其他体裁的诗歌要优秀。

D.唐代诗歌之所以成就历代诗歌顶峰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不是拘泥于某种特定的体裁,而是百花齐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2020年底,根据陕西籍作家陈彦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装台》,在央视一套获得收视和口碑双丰收。《装台》热播的同时,作家出版社推出了陈彦的最新作品——“舞台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喜剧》。与《主角》《装台》一脉相承,《喜剧》的内容也来源于陈彦的戏剧院团生活经历。

5月,“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竞演在南京举行,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的陈彦作为评委,也来到了南京参与评奖,他就当下的戏剧创作和自己的小说写作接受了《现代快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从主角忆秦娥到配角装台工,再到《喜剧》中的丑角,最初为什么会写这部以丑角为主角的小说?

陈彦:十几年前,我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当院长,基于对喜剧整体状况的一些思考,就想写一群小丑演员的命运故事。小丑是一个行当,从事这个行当的演员很多,他们的故事很丰富。但写了一部分,又觉得找不到方向感,对很多东西没有思考透,就放下来去写了其他东西。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好像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和水准,好像我们无所不能了,但去年突然爆发的疫情,把我们拎起双脚、一阵倒拖。那时我突然就想到了喜剧和悲剧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永远演喜剧,也不可能永远演悲剧,喜悲总是处在转瞬之间的互换中,这或许就是生活和生命的常态。这时,我就把这部小说重新拿出来,一边值班,一边思考,《喜剧》就是这样写完的。

记者:在你看来,这些年一些喜剧(包括戏剧和电影)朝着庸俗以及低俗的方向发展,而观众与从业者是否都在对这一趋势推波助澜?

陈彦:无论是喜剧电影还是喜剧电视,都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是一个前提。当然也有比较庸俗、低俗的作品,过分地迎合受众口味。《喜剧》中的编剧王廉举,本来是个开羊肉泡馍馆的,日子过得非常好,擅长编几句顺口溜,被老板看上,弄来当了喜剧编剧,其实应该叫“讲段子手”。后来自己也上台表演,观众和老板不断地向他索要“搞笑点”,他就越来越向低俗发展,演着演着,掌声把他忽悠得完全认不清自己,最后就疯了。所以喜剧的低俗,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是演员的问题,很多时候也是社会的问题,是观众把他忽悠到这个地方了。喜剧的低俗化,我们每个人都是负有责任的。当一个时代拼命向喜剧演员索要包袱、笑点时,很可能把一个很好的喜剧演员逼疯逼傻。但世间的万事万物最终还是存在着一种平衡机制——当观众逐渐意识到这种喜剧太低俗的时候,又会无情地将你抛弃,我们怎么喜欢的是这样无聊乏味的东西。这个时候,有深度有思考的作品就有可能被呼唤出来。不过都需要过程。艺术创作不像要账,有时是催逼不出来的。

记者:就个人的创作体验而言,悲剧、正剧、喜剧,你觉得哪个最难写?

陈彦:要想写好,都不容易。悲剧、喜剧都是最高级的艺术。我们很多喜剧,有人形容它,用了一个词“搞笑”,这个“搞”字,用得很好,就是非常表面地闹腾的意思。我们现在呼唤高级的喜剧,需要喜剧艺术家具有很高的素养,具有很高的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能力、概括能力、洞穿能力,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功力。

记者:《喜剧》始终贯穿着你对戏剧艺术的一个思考,那就是,今天的戏剧还要不要承担“高台教化”的功能,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陈彦:中国的文化传统始终强调“文以载道”,对于戏剧就是“高台教化”。我认为,文艺作品失掉了“文以载道”就失去了“正型”。当然,作家刻意地去“文以载道”“高台教化”,那作品一定是不忍卒读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纵观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到底在说些什么?为什么民间最终选择了那些具有“文以载道”和“高台教化”功能的东西,并且至今久唱不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些经典包含着的一些人们应该遵守的常理、常道的持久感召力和影响力,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

记者:戏剧曾是最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相比文学,戏剧介入现实、介入生活的能力更强。据你观察,今天戏剧创作现状如何?今天的戏剧是否正越来越成为一种“阳春白雪”的东西?

陈彦: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分众化的时代,没有哪一门艺术是独霸天下的,每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受众群。总体来说,这些年戏剧创作的状况还是比较好的,涌现了很多优秀的舞台戏剧作品,对现实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这里边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创作者对于现实还需要有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表面化、概念化地讲述生活的应景性的作品还是太多。

记者:创作者应该如何深入理解时代和生活?你又如何看待创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陈彦:创作首先依赖于生活。创作者需要深入认识和了解当下生活,认识你所要书写的生活。另外,在我看来,写现实题材,要很好地研究历史传统题材;写历史题材,要很好地研究优秀的现实题材,这里面存在一种对应和互补的关系。陕西“长安画派”的奠基人赵望云关于绘画创作曾提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说法,我觉得无论对小说或戏剧的创作者,都很有启发。

(摘编自《陈彦:我们都有责任为喜剧的沦陷买单》)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陕西籍作家陈彦,曾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当院长,熟悉戏曲题材,他创作的“舞台三部曲”获得了收视和口碑双丰收。

B.陈彦《喜剧》的创作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作家要写出好的作品,光有生活积累还不行,还应有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C.陈彦认为,文艺作品应发挥“文以载道”的功能,失掉了“文以载道”就失去了“正型”,当然刻意去追求“文以载道”的作品一定是不忍卒读的。

D.这些年戏剧创作总体上是比较好的,涌现了很多对现实关注度较高的优秀舞台戏剧作品,但表面化、概念化的应景作品仍然存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舞台艺术展现的不可能永远是喜剧,也不可能永远是悲剧,其实,生活也是如此,喜悲剧有时是在转瞬之间转换。

B.《喜剧》中的编剧本来是个开羊肉泡馍馆的,因擅长编顺口溜,被老板看,当上了编剧,迎合低俗化要求,最后精神失常。

C.悲剧、喜剧都是最高级的艺术,要想写好都不容易,尤其是喜剧,因为喜剧需要以“搞笑点”来迎合观众,占取市场。

D.文艺创作者不仅需要深入认识和了解当下生活,还要很好地研究历史,以便弄清两者之间的对应,实现两者之间的互补。

6.如何改变当下一些喜剧(包括喜剧和电影)低俗化发展倾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北面山河  杨海蒂

当我来到陕北的榆林横山,目睹“龙隐之脉”横山山脉穿过黄土高原横亘天际,亲见无定河蹚过塞北沙漠漫延横山全境,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陕北的深冬季节,让我感觉犹如置身于西伯利亚般寒冷,峁塬上衰草枯黄,刺骨寒风将我的脸抽打得生疼。我瑟缩在超厚的大棉袍里,循着时间的线索,探听四散于大地之上的历史回响。

踏足横山这座古城,古堡古寺很多,建筑艺术一脉相承。始建于明代的响水堡龙泉大寺,是横山规模最大的寺庙,其名源于寺内的龙井。响水堡盘龙寺闻名遐迩,史志记载,盘龙山“横江怪石,盘绕无定河边,远望若踞河中,石如盘龙,故名”,盘龙寺因山得名。然而,比起大名鼎鼎的波罗堡接引寺,龙泉大寺和盘龙寺就逊色多了。

波罗,山环水抱,万壑朝宗,秦直道纵贯其境,无定河流贯其境,古长城横贯全境;波罗,北魏建城,明初建堡,城堡雄踞大漠边关,崛立无定河畔,坐落长城脚下。波罗的来头不得了,《怀远县志》记述:“波罗堡西山石峻起,上有足形,一显一晦,俗传为如来入东土返西天之所,故构波罗寺,供如来像于其中。”黄云山上的波罗,弥漫着佛光紫气,乃“佛掌上的明珠”“来自天国的地方”。

然而,波罗不只有香火,还有战火;不只有诵经,还有杀伐。所以,在凝紫、重光、凤翥、通顺这四座城门里,既建有玉帝楼、三官楼、魁星阁、城隍庙、老爷庙等佛道庙宇,也建有总兵关、中协署、参将府、守备署、炮台、箭楼、钟楼等军事设施。座座城门,气势恢宏;处处城楼,尽显峥嵘。

我非常喜欢波罗的建筑风格,不雕龙画凤,不金碧辉煌,大气不失精致,简约而又典雅。整座城堡呈灰色基调,有佛门静穆之气,宜于安放心灵。

无论手持玉帛者,还是手持干戈者,无论是无神论者,还是虔诚的佛教徒,这些帝王都有波罗情结:李继迁驻军于此;李元昊奉佛教为国教,将接引寺定为国寺,将波罗作为粮仓“金窖”;康熙大帝御驾亲征噶尔丹时,专程绕道波罗驻跸礼佛,御笔亲题“接引寺”;乾隆皇帝为接引寺御书“慈悲千古”,并特赐匾额;嘉庆皇帝钦遗御用红绸,上书“奇佛一座,万古留传”……

登上灵霄塔,远眺无定河,“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悲壮又凄美的诗句,立刻涌上心头。“无定河边暮笛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同样令我“登高望远,心中生悲”。

雄伟的高原,巍峨的横山,奔腾的无定河,养育了无数横山儿女,塑造了他们独特的精神气质。榆林地接甘、宁、蒙、晋,又是明清朝廷流放京官之所,历史上多民族的融合,赋予横山人强健的体魄,壮阔绝域对民众人格的潜移默化,使横山人拥有悍勇刚烈的性格。

天辽阔,地苍茫,残阳似血,山峦如画,望着宇宙八荒,听着天籁之音,心底百转千回,顿生苍凉之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文人情调的感伤,陕北劳动人民有自己的情感宣泄方式——吼信天游。当孤独的牧羊人,失意地踟蹰在拦羊的崖畔上;当辛勤的庄稼汉,孤寂劳作在空旷的圪梁梁上;当赶牲灵的脚夫,独自行走在荒凉的山道上;当窑前院落的婆姨,思想起离家远行的那个人……信天游就油然而生脱口而出。高亢悠长的曲调,随天而游跌宕起伏;九曲回肠的歌声,唱尽了人生的况味。

横山不仅孕育了粗犷豪放的信天游,更有横山老腰鼓留存于世。老腰鼓,又称“文腰鼓”,根据庙宇石碑的文字存证,它出现的年代可追溯到明代中期。古时戍守长城的士兵,身佩腰鼓作为报警工具,发现敌情即鸣鼓为号。在骑兵阵战冲锋中,也以腰鼓助威,激发将士斗志。打了胜仗,将士击鼓起舞狂欢。边民久居塞上,也习而为之,于是腰鼓逐渐应用于民间娱乐,演变成激昂刚劲、带有军旅色彩的腰鼓艺术。

声声鼓响融入陕北人的血脉。遥想当年,陕北儿女在响水堡“闹红”,成立农民讲习所,农民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之后,数万名横山儿女跟着刘志丹上横山,组建游击队与敌人浴血奋战,游击战争风起云涌,横山开创出红色根据地、诞生陕北第一个红色政权,为创建陕甘宁边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载入史册的横山起义(波罗起义),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打开了通道,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卓越贡献。

走在横山大地上,脚下是世界上最广最深的黄土,随处可触摸到历史的印痕,随时可感受到历史散发的华光,时刻倾听到那激越昂扬的历史交响。

我对横山高山仰止。

(选自《北京文学》,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敬畏中展开文章,在景仰中收束全文,表现出横山山水人文使作者情感发生了变化,思想得到了升华。

B.文章用因水得名的龙泉寺和因山得名的盘龙寺衬托波罗堡接引寺,突出了接引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C.文章引用边塞诗中悲壮凄美的诗句,以实写的手法写出亲人离散的惨境,引起作者的伤感,增加了文章的诗意。

D.文章不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而是侧重对横山文化、历史的叙写与情感抒发,使读者受到了历史与文化的精神洗礼。

8.文章为什么要详细叙写波罗?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9.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气”指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请分析文本体现的“气”。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四年冬十月甲申,有星孛于大辰,又孛于东方。高堂隆上疏曰:凡帝王徙都立邑,皆先定天地社稷之位,敬恭以奉之。将营宫室,则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今圜丘、方泽、南北郊、明堂、社稷,神位未定,宗庙之制又未如礼,而崇饰居室,士民失业。外人咸云宫人之用,与军国之费略齐,民不堪命,皆有怨怒。书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言天之赏罚,随民言,顺民心也。夫采椽卑宫,唐、虞、大禹之所以垂皇风也,玉台琼室,夏癸、商辛【注】之所以犯昊天也。今宫室过盛,天彗章灼,斯乃慈父恳切之训,当崇孝子祗耸之礼,不宜有忽,以重天怒。隆数切谏,帝颇不悦。侍中卢毓进曰:臣闻君明则臣直,古之圣王惟恐不闻其过,此乃臣等所以不及隆也。帝乃解。

高堂隆疾笃,口占上疏曰:曾子有言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寝疾有增无损常恐奄忽臣之丹诚愿陛下少垂省览臣观三代之有天下圣贤相承历数百载尺土莫非其有一民莫非其臣然癸、辛之徒,纵心极欲,皇天震怒,宗囯为墟,纣枭白旗,桀放鸣条,天子之尊,汤、武有之,岂伊异人,皆明王之胄也。黄初之际,天兆其戒,异类之鸟,育长燕巢,口爪胸赤,此魏室之大异也,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可选诸王,使君国典兵,往往棋跱,镇抚皇畿,翼亮帝室。夫‘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咏德政,则延期过历;下有怨叹,则辍录授能。由此观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帝手诏深慰劳之。未几而卒。

陈寿评曰:高堂隆学业修明,志存匡君,因变陈戒,发于恳诚,忠矣哉!及至必改正朔,俾魏祖虞,所谓意过其通者与?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明帝奢靡》)

【注】夏癸,指夏桀;夏桀名履癸。商辛,指帝辛,常说的商纣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寝疾有增无损/常恐奄忽/臣之丹诚/愿陛下少垂省览/臣观三代之有天下/圣贤相承/历数百载/尺土莫非其有/一民莫非其臣/

B.臣寝疾有增无损/常恐奄忽/臣之丹诚愿/陛下少垂省览/臣观三代之有天下/圣贤相承/历数百载/尺土莫非其有/一民莫非其臣/

C.臣寝疾有增无损/常恐奄忽/臣之丹诚/愿陛下少垂省览/臣观三代之有/天下圣贤相承/历数百载/尺土莫非其有/一民莫非其臣/

D.臣寝疾有增无损/常恐奄忽/臣之丹诚愿/陛下少垂省览/臣观三代之有/天下圣贤相承/历数百载/尺土莫非其有/一民莫非其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辰,星名,即北辰,北极星,古人观察北辰来辨别方向;在文中指的是星宿北辰。

B.社稷,社是五谷神,稷是土地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后用“社稷”代指国家。

C.枭,古代刑罚,把头割下来悬挂在木上并进行示众,对犯有重罪的人所处的一种刑法。

D.正朔,农历正月一日,也指古代改朝换代时新帝王颁行的新历法,后泛指历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堂隆认为兴建城邑,应该先选定祭祀天神地神、及祭祀祖先的地方;营建宫殿,先要营建祖先宗庙,而今明帝却不顾礼制,修饰宫殿。

B.外人认为明帝后宫的花费巨大,几乎与国家的军费相等;明帝将宫殿修建得豪华盛大,这不同于古时唐尧、虞舜、大禹等君王的节俭作风。

C.侍中卢毓劝说明帝:“我听说君王圣明则臣下正直,古代圣王唯恐听不到自己的过失。”他这番说辞的最终意图是要夸赞明帝圣明。

D.夏桀、商纣虽然都是圣明君王的后裔,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二人未能承继先人之德,穷奢极欲,祸国殃民,最终身败名裂。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当崇孝子祗耸之礼,不宜有忽,以重天怒。

(2)民咏德政,则延期过历;下有怨叹,则辍录授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雪夜小饮赠梦得   白居易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注】①梦得:刘禹锡的字。②遗老:指年老历练之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叙事诗,诗歌题目内容丰富,点明写作的时间、事件、赠诗的对象。

B.“同为”拉近了与友人的距离,即便是萧条的雪天,与友人对饮也舒适惬意。

C.“呼作散仙”顶真手法的使用,语气贯通,强调了诗人想要飞升成仙的梦想。

D.尾句化用“沧海桑田”的典故,展现了诗人看淡宦海沉浮、世事变化的阅历。

15.有人说,这首诗的主调是闲适惬意、乐观豁达,其中也流露出人生失意之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3)《登飞来峰》中,一诗中,语意双关,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这几年,传统文化就这样        地融入生活之中。这种相处方式对我来说是自在的,它并不功利,既没有        的陌生疏离,也没有只可远观的敬畏拘束。“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中华文化含蓄而深沉,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大多要经历一个        的过程。而文化机构和大众媒体的发展,则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个通往文化“桃花源”的入口。

对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调和,又会赋予年轻人更多感知生活的触角。近几年,我对家乡与日俱增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就大多源于对齐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孔子在齐国闻韶,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晏子以羹汤、五声为例,论述“和而不同”的道理……这些都仿佛让我戴上一层“文化滤镜”,重新审视、品读、热爱这片有着千年历史底蕴的土地。

不论是瓷器、家具,还是诗词、书画,每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侧面,其实都像是掌握了一种新的语言,让人能够读懂诸多“平平无奇”外表下的内在机妙,在面对人生百态时愈发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顺其自然       漠然置之     僻静幽深    从容不迫

B自然而然       束之高阁     曲径通幽    从容淡定

C自然而然       漠然置之     曲径通幽    从容淡定

D.顺其自然       束之高阁     僻静幽深    从容不迫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调和,又会赋予年轻人更多感知生活的触角。近几年,我对家乡与日俱增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就大多源于对齐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B.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调和,又会赋予年轻人更多感知生活的触角。近几年,我对家乡与日俱增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就大多源于对齐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C.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调和,又会赋予年轻人更多感知生活的触角。近几年,我对家乡与日俱增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就大多源于对齐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D.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调和,又会赋予年轻人更多感知生活的触角。近几年,我对家乡与日俱增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就大多源于对齐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等凡人是不可能七十二变了,(     )目前全世界菊花品种总数为30000个左右,我国现有3000多个菊花品种。也就是说,同是菊花,你能欣赏到它       ,“变身术”对菊花而言可以说是小菜一碟儿!

菊花较其它栽培植物最大的不同在于,许多栽培植物都能在野生种中找到相似种,而菊花与同属野生种之间差异极大,在自然界中找不到直接的野生种。由于长期的人工栽培和定向选择, 菊花进化速率大大快于                ,许多性状的变化已经明显区别于原始野生种,       。这一情况使得关于菊花起源的问题变得十分复杂,给世人留下了一个难解的千古谜团。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秋日里花卉的主角——菊花,却能实现,它像很多默默不语的植物一样,拥有“七十二变”甚至千变万化的本领。

B.但是菊花,这一秋日里的花卉主角,拥有“七十二变”甚至千变万化的本领,因此默默不语的植物比人善于变化。

C.但植物中默默不语的菊花却能实现,这个秋日里的花卉主角,就拥有“七十二变”甚至千变万化的本领。

D.但默默不语的植物却能实现,比如秋日里的花卉主角——菊花,就拥有“七十二变”甚至千变万化的本领。

21.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认为,生活中要努力把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也有人认为,生活中一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其实也是有其价值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全国卷)附答案详解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