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文言阅读

文言阅读

文言句式之成分省略(必备知识+方法技能)

分享:杨老师 10-28 文言阅读 下载word支付:1.00元

【考情简述】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要求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就是说站在现代汉语语法规范表达的基础上去衡量文言文中与此不同的句式及用法,着重点是与现代汉语句式的差异。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列举了要求考查的文言文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前四种可以概括为句法问题,后一种可以概括为词法问题,是文言文中最为常见的语法问题。理解了这些句法和词法问题,就可以扫清整个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的障碍。

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选择题的形式,二是结合文言语句翻译的主观题的形式。考生在备考时要结合课文中的典型例句,比较其基本格式及标志词,找出其共同特点,从而分类辨识文言特殊句式。 

【必备知识】

句式类型

四、成分省略

成分省略,即省略句,就是指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有意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句子。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都有省略句。文言文中语言表达更为简洁凝练,所以省略句出现得更加频繁。课本中出现的省略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主语的省略

文言文中经常省略主语,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文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如果不断重复前边的词句就会显得啰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会多起来。主语的省略大致有以下三种。

1.承前省

(1)【例】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疾)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疾)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承接前面的主语“疾”省略。译:病发生在皮肤,是汤熨所能治好的;(病)发生在肌肉;用针砭就能治好;(病)发生在肠胃,可以用火剂汤药来治疗。

(2)【例】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木)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承接前面的主语“木”省略。译:木材直得合乎墨线,用火烤把它变成车轮,它的弧度符合圆规。(木)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啊!

2.蒙后省

【例】(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蒙后主语“公”省略。译为:(您)估计我到了咱们军营中,您再进去。

3.对话省

对话中,根据对话的情境,对话双方都明确所指,亦不会令读者产生歧义的内容作主语,可以省略。

【例】蔺相如固止之,(蔺相如)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舍人们)曰:“(廉将军)不若也。”

由于是对话环境,对话的主语都省略了,甚至连对话内容里的主语也省略了。这种情况,读者可根据对话内容自觉补全省略的主语。译为:蔺相如坚决制止住他们,(蔺相如)说:“你们比一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舍人们)说:“(廉将军)不如秦王。”

(二)谓语的省略

谓语是一个句子中最主要的成分,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省略谓语的情况都相对较少。在语言高度凝练的文言文作品中,如果前后相连的句子用的是相同的动词作谓语,后面句子的谓语则往往省略。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根据上下文补出省略的谓语。

【例】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译:军营中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来舞剑(作为娱乐)吧。

(三)宾语的省略

文言文中省略宾语是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特别是代词“之”作宾语,常常被省略。常见的有动词宾语省略和介词宾语省略两种情况。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应将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1.动词宾语的省略

【例1】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译:私下里会见张良,把项羽将要攻打刘邦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

【例2】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译:有了志向,不跟着(别人)中途停止,然而力量不够的人,也不能到达。

【例3】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译:因为蔺相如功劳大,所以升(他)做上卿。

2.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1】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译;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

【例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之)无饥矣。

译: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用桑树种满它,五十岁的人可以凭(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鸡、狗、猪的畜养,不要错过繁殖的时机,七十岁的人可以凭(它)吃上肉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错过农耕的时机,几口人的家庭可以凭(它)不挨饥受饿了。

(四)介词的省略

文言文中,经常省略介词,特别是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作补语时大多省略介词。这种介宾短语译成现代汉语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介宾短语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翻译后仍是“补语”,有的介宾短语是发挥状语的语法功能,属于“状语后置”,翻译后必须将其还原到状语的位置。

【例1】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译: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例2】僮仆欢迎,稚子候(于)门。

译:仆人们欢欢喜喜出来迎接,小儿早就等候(在)屋门口。

【例3】渔舟唱晚,响穷(于)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于)衡阳之浦。

译:渔船唱着歌傍晚回来,歌声响遍(在)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叫声消失(在)衡阳的水边。

 

 综合练习 

1.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屠惧,投以骨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2)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3)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译文(1):                 

译文(2):                 

译文(3):                 

 

【参考答案】

1.C【解析】 A项,“岁也”省略谓语动词“是”;B项,三处省略主语;D项,省略“投”的宾语“之”,代指狼。

2.译文(1):(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附近游历学习,和他交往的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句式分析:该句省略了主语“仲长统”,“游学”后省略介词“于”以及省略了“与(之)交友者多异之”的“之”。

译文(2):仲长统拜访高干,高干善待了他,向他询问当时的形势。

句式分析:句中“干善待遇(之),(高干)访(之)以当时之事”省略了宾语、主语及动词宾语。

译文(3):每次州郡下令征召他,他总是称病不去就任。句式分析:“每州郡命召(之),(仲长统)辄称疾不就”省略了宾语及主语。

参考译文:仲长统字公理,是山阳高平人。年少时爱好学习,广博涉猎书籍,擅长言辞。20多岁时,(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附近游历学习,和他交往的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并州刺史高干是袁绍的外甥。(高干)向来喜欢名士,招揽四方游士,四方游士多归附于他。仲长统拜访高干,高干善待了他,向他询问当时的形势。仲长统对高干说:“你有做大事的志向却没有做大事的才干,喜欢招揽士人却不善于选择人才,这就是您要十分戒备的事情。”高干向来自视甚高,没有采纳他说的话,仲长统于是离开了高干。没过多久,高干凭借并州(之力)叛乱,最终落得失败的结局。并州、冀州的士人因此都认为仲长统奇异。仲长统生性洒脱,敢于直言,不拘小节,不大说话,与常人不同,因此当时有人称他为“狂生”。每次州郡下令征召他,他总是称病不去。常常认为凡是游说帝王的人,都是想以此来立身扬名罢了,他们的名声不可能长久存在,人的一生容易消亡,悠然自得,与世俗沉浮,可以自娱,想选择清静空旷的地方居住来使自己感到快乐。


阅读全文
文言句式之成分省略(必备知识+方法技能)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