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写作专区 > 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

2025年高考北京卷作文《当数字闪耀时》

分享:杨老师 06-17 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在闪耀,如比赛记分牌、新年倒计时、车站电子时刻表、智能家电显示屏等。数字闪耀之时,可能是激动的时刻,可能是收获的见证,也可能是幸福的日常……

请以“当数字闪耀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一、审题

(一)题目解读

题目是“当数字闪耀时”,“数字闪耀”是一个形象的表述,它是一个核心概念。这里的“数字”是实实在在的数字,但它的出现和闪耀是和生活场景紧密相连的。它不是单纯的数学符号,而是承载着情感、意义和故事的元素。

(二)材料分析

材料列举了多种数字出现的场景:“比赛记分牌、新年倒计时、车站电子时刻表、智能家电显示屏等”。这些场景涵盖了生活的不同方面,包括体育竞技、节日氛围、交通出行和日常生活便利等。材料还提到数字闪耀之时可能带来的情感体验,如“激动的时刻,可能是收获的见证,也可能是幸福的日常”,这说明数字闪耀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价值。

(三)写作方向

从记叙文的角度来看,需要围绕数字闪耀来展开故事。要以数字为线索,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来展现数字背后的意义。这个意义可以是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可以是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是生活中某个重要的时刻。

(四)写作任务

文体要求:明确为记叙文,需通过完整叙事展现"数字闪耀"的瞬间,忌空泛议论。

标题运用:必须以"当数字闪耀时"为题,不可另拟标题,但可在行文中自然解读标题内涵。

立意深度:需超越对数字的表面描写,挖掘其背后的人性光辉、文化密码或生命哲思。

二、立意

(一)成长与进步

示例故事:以体育比赛记分牌为例,可以写自己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经历。在比赛过程中,每次数字的更新(记分牌上显示的名次或者成绩)都代表着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比如在短跑比赛中,自己从一开始的落后,到后来通过不懈的努力,数字(成绩)逐渐提升。当数字闪耀(最终成绩显示)时,自己收获了成长的喜悦,也明白了努力的价值。

情感升华:通过数字的变化,体现个人在体育竞技方面的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是心理素质和毅力的锻炼。

(二)亲情与陪伴

示例故事:以新年倒计时为例,可以写一家人一起迎接新年的场景。在新年倒计时的数字闪耀过程中,家人之间的互动,比如一起数数、许下新年愿望等。这个过程体现了亲情的温暖和家人之间的陪伴。数字闪耀(新年到来)的那一刻,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象征。

情感升华:数字闪耀成为亲情的纽带,让家人之间的情感更加深厚。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标记,更是家庭幸福的见证,体现家庭在时间的流逝中始终如一的陪伴和爱。

(三)责任与担当

示例故事:以车站电子时刻表为例,可以写自己作为志愿者在车站服务的经历。当电子时刻表上的数字显示列车即将到站或者晚点时,自己需要及时为旅客提供帮助,安抚他们的情绪。数字闪耀(时刻表的更新)代表着责任的履行,自己要确保旅客能够顺利出行。

情感升华:数字在这里成为责任和担当的象征。通过自己的服务,让旅客在数字(时刻表)的指引下安心出行,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科技与便利

示例故事:以智能家电显示屏为例,可以写自己家里安装智能家电后的生活变化。比如智能空调的显示屏数字显示温度,通过这个数字的调节,家人可以享受到舒适的室内环境。当数字闪耀(温度适宜)时,体现了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情感升华:数字闪耀代表科技的进步,它让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同时,也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因为大家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好处。

三、结构设计:三种记叙文框架与细节爆破点

框架1:单场景聚焦法(适合细腻抒情)

围绕:《凌晨三点的数字跳动》

开头:ICU病房的绿色数字在黑暗中闪烁(心率68,血氧98,呼吸机的数字像外星信号);

发展:回忆爷爷教我认钟表数字的童年(他总说“分针追上时针时,就是爷爷回家的时间”);

高潮:凌晨三点,数字突然波动(心率跳到120,护士冲进来时,爷爷用布满针孔的手比出“3”——我出生的月份);

结尾:如今我的手表总停在3点,那个数字闪耀着生命最后的温柔密码。细节爆破点:ICU数字屏的蓝光在爷爷银发上的反光,手指比“3”时绷带下的淤青。

框架2:数字蒙太奇(适合多场景串连)

围绕:《数字星图》

场景1:小学记分牌(6:59,我们班落后一分,最后一秒投进三分球,数字跳转为9:59,欢呼声让数字模糊);

场景2:高三倒计时(183天,我在数字旁画笑脸,100天时画哭脸,最后一天数字被擦去,却刻进每个人心里);

场景3:奶奶的老年机(按“1”是爸爸,“2”是姑姑,“3”是我,她总在数字键盘上练习,说怕按错了就接不到我们的电话);

升华:这些数字像星星,在记忆的夜空里永远闪耀。细节爆破点:记分牌数字翻转时的金属碰撞声,倒计时牌上不同颜色的修改痕迹,老年机键盘上的指印油光。

框架3:科幻现实交织法(融入《三体》灵感)

围绕:《闪烁的坐标》

现实线:天文社团观测英仙座流星雨,望远镜屏幕跳动的赤经赤纬数字(21h24m,+58°58′);

回忆线:爷爷临终前在病床上用手指在我掌心写数字(后来才知道是他当年参加航天任务的火箭编号);

交织点:当望远镜对准爷爷说的“能看到故乡的星星”,数字突然稳定在他写的编号坐标,流星划过的轨迹像他当年画在草稿纸上的火箭。细节爆破点:望远镜目镜中数字的幽蓝光芒,掌心残留的老人斑触感,草稿纸上褪色的数字划痕。

四、细节描写:让数字在文字中"闪耀"的三大策略

1.通感转化:赋予数字多维度质感

听觉:老式挂钟报时的数字"当啷"声(如“下午3点的钟声里,爷爷的藤椅吱呀作响”);

触觉:ATM机吐出钞票时的数字凹凸感(如:手指抚过“100”的盲文数字,想起母亲数钱时的粗糙掌心);

嗅觉:记分牌旁的塑胶跑道气息(如“800米终点的数字计时器旁,弥漫着汗水与橡胶在烈日下的混合味道”)。

2.动态捕捉:记录数字闪耀的"瞬间态"

数字跳动的过程:“倒计时从10开始,每个数字亮起时,LED灯的电流声像心跳,当跳到‘1'时,整个广场的呼吸突然静止”;

数字变化的触发:“父亲按下遥控器,空调显示屏从30°跳到26°,这个数字让我想起他加班到凌晨2点的电脑屏幕亮度”。

3.情感投射:让数字成为心灵的镜像

焦虑时的数字:“月考排名从23跳到37,红色数字在阳光下刺目,像胸口被戳了个洞”;

温暖时的数字:"智能音箱每天7:00的报时,是母亲在厨房煎蛋的'滋滋'声的数字伴奏"。

五、避坑指南:记叙文写作的三大禁忌与破解

禁忌1:数字沦为背景板,缺乏情感勾连

错误:“跨年晚会的倒计时很热闹,我们一起倒数”流水账式记录)。破解:聚焦某个独特细节——“我握着外婆的手倒数,她的老年斑在数字灯光下像星星,当跳到‘0'时,她悄悄在我掌心写‘长命百岁',四个数字的笔画,比任何烟花都耀眼”。

禁忌2:堆砌数字场景,缺乏主线串联

错误:依次描写记分牌、倒计时、电子表,每个场景孤立无关联。破解:用“数字恐惧症”或“数字依赖症”等情感主线串联,如写父亲因车祸留下数字创伤(不敢看车速表),却在我高考时为我调试闹钟数字到凌晨3点。

禁忌3:过度科幻化,脱离生活本质

错误:大段描写《三体》中的数字危机,忽略题目要求的“生活中”场景。破解:将科幻元素转化为生活隐喻,如写:母亲总说洗衣机的数字程序是“魔法咒语”,直到我教她设置“羊毛洗”模式,那些跳动的数字才成为她走进数字时代的台阶。

六、素材库:从生活细节到宇宙微光的灵感清单

数字类型

生活素材

《三体》灵感转化

情感落点

时间数字

奶奶的老式座钟、高考倒计时牌

用"倒计时焦虑"写毕业分别的珍惜

时光的重量

数据数字

体检报告的指标、运动手环的步数

用"心率异常数字"写亲情守护

健康的温度

坐标数字

门牌号、快递单号、经纬度

用"老房子拆迁前的门牌号"写乡愁

空间的记忆

成就数字

竞赛排名、存款余额、游戏积分

用"存款数字达标"写父母的无声奋斗

奋斗的痕迹

科幻数字

望远镜参数、智能设备代码

用"天文数字"写祖孙的时空对话

宇宙与尘埃的共鸣

七、金句点睛:让数字在文字中持续闪耀

1.那些曾让我们心跳加速的数字,最终都会沉淀成时光的纹章——比如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涂鸦,比如外婆老年机里的快捷数字,它们在记忆的暗室里,永远发着温柔的光。

2.数字是时光最精确的刻度,却也是情感最模糊的滤镜——就像爷爷账本上的0.5元,在通货膨胀的今天,依然能买走我整个童年的夏天。

3.当智能音箱用机械音报出数字,当ICU的监测仪闪烁生命代码,我们终于懂得:数字的闪耀从不是冰冷的信号,而是人类在科技浪潮中,为情感留下的坐标。

结语

写作此题的关键,在于相信每个数字都是时光的碎片,而你的文字能让它们重新闪耀。从《三体》的宇宙闪烁到厨房的智能家电,从高考倒计时到奶奶的老年机,数字的温度藏在指纹磨损的按键里,在阳光下跳动的小数点后,在与亲人共享的每个数字时刻中。记住:最好的记叙文,是让读者在看到"数字闪耀"时,想起自己生命里那个独一无二的、发着光的数字瞬间——那才是文字真正的闪耀时刻。

八、例文

1.当数字闪耀时

深冬的寒风卷着细雪掠过窗棂,我裹紧羽绒服蜷缩在沙发里,目光却死死盯着手机屏幕——微信步数排行榜上,爸爸的数字停在“29876”,已经三个小时没动了。

这是爸爸成为外卖骑手的第三个月。记得他第一天接单时,我偷偷查过他的步数,从清晨六点到深夜十一点,那个数字像永不停歇的沙漏,最终定格在41200。那晚他回家时,棉鞋里渗出的雪水在玄关晕开深色的印子,睫毛上的冰碴子却在暖光灯下闪着细碎的光。“现在年轻人真讲究,点个奶茶都要备注‘三分糖加双倍芋泥’。”他笑着揉我的脑袋,指节上被寒风皴裂的口子蹭得我生疼。

此刻屏幕突然震动,数字跳动成“30121”。我掀开窗帘,小区门口的路灯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推着电动车往单元门走。他的棉帽歪在脑后,深蓝色的冲锋衣上结着层白霜,保温箱在路灯下泛着冷光。我抓起玄关的热水袋冲下楼,在楼梯拐角撞上匆匆赶来的妈妈,她手里捧着刚煮好的姜茶。

“叮——”电梯数字从18跳到1,门开的瞬间,爸爸怀里的保温箱突然发出“嗡嗡”的震动。他顾不上擦额角的汗,慌忙掏出手机:“喂您好!对,您的夜宵马上送到……”说话间,我瞥见他冻得通红的手指在屏幕上笨拙地滑动,屏幕蓝光映得他眼下的青黑格外明显。

“先喝口姜茶。”妈妈把杯子塞进他手里。爸爸低头吹着热气,保温箱的取餐提示又响起来。“还有三单。”他冲我们晃了晃手机,屏幕上的数字“3”在冷空气中仿佛都结了冰,“今天这单是给医院值夜班的护士送的,她说忙得连晚饭都没吃……”

我突然想起上周家长会,班主任展示的那张班级成绩单。我的名字旁边,数字“15”鲜红刺目——这是我进入高中以来最差的名次。那晚爸爸没有像妈妈那样急得掉眼泪,只是默默把我的错题本收进包里。第二天放学回家,书桌上多了个精致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给我的小太阳,我们一起重新出发。”翻开内页,密密麻麻记着各科知识点,每个重点都用红笔圈着,数字编号清晰有序。

“我走了。”爸爸的声音打断回忆。他把空杯子递给妈妈,转身时保温箱撞在门框上发出闷响。我追出去,在楼道声控灯熄灭前看清他冲锋衣背后的反光条——上面印着醒目的数字“0376”,那是他的骑手编号。

深夜十一点,我的手机再次震动。微信步数排行榜上,爸爸的数字终于停在“40987”。这次我没有立刻放下手机,而是点开他的朋友圈。最新一条是半小时前发的,配图是医院门口的夜景,配文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数字会说话,今天帮18位深夜奋斗的人送去了温暖。”

我望着窗外零星的灯火,突然明白那些跳动的数字从来都不冰冷。它们是外卖订单的编号,是成绩单上的排名,是深夜里守护城市的脚步。当数字闪耀时,那背后跃动的,分明是一颗颗滚烫的心,是无数个平凡日子里,我们彼此支撑、共同前行的温暖力量。

2.当数字闪耀时

教室后墙的电子屏在百日誓师那天突然亮起,红色的“100”像一团跳动的火,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发亮。我盯着那个数字,听见笔尖在计划表上划出沙沙的声响,像是时光在纸页间漏成细沙。

第二次模考撞上倒计时50天。数学卷子上鲜红的分数刺得人眼眶发疼,我攥着笔在错题本上写解析,窗外的玉兰树正落着花瓣,像一场无声的雪。晚自习结束时,教室的灯次第熄灭,只有倒计时牌还亮着,“50”在黑暗中泛着冷光,像悬在头顶的月亮。回家的路上老远就看见厨房的窗户亮着,妈妈手边的保温桶还冒着热气,她说:“我数着日子呢,每天给你炖不同的汤。”那一刻,数字不再是冰冷的计数,而是妈妈汤里的莲子,在瓷碗里静静舒展。

倒计时30天的体育课,我们坐在操场边看云。阿韵忽然指着天上的云朵说:“你看那朵像不像数字30?”大家都笑起来,笑声惊飞了树上的麻雀。我们说起晨跑时喊过的口号,说起操场夜跑时哼过的歌,说起贴在卧室的偶像海报。原来数字的跳动里,藏着无数个这样的午后,像胶片电影般在记忆里回放。

最后一次班会是在倒计时10天。班主任把每个人的目标院校打印出来,贴在倒计时牌周围。我的纸上写着苏州的一所大学,旁边是小智画的笑脸,还有他写的“加油”。那天傍晚,夕阳把倒计时牌染成金色,“10”的笔画里落着几只归鸟。我们在黑板上写下各自的名字,粉笔划过的声音和倒计时的滴答声重叠,像是时光在告别时的私语。

高考当天清晨,校门口的电子大屏显示着“0”。我握着准考证站在树下,忽然想起百日誓师那天的自己,想起每个在倒计时牌前驻足的瞬间。数字从100跳到0,像一场漫长的接力赛,终于到了交棒的时刻。走进考场时,阳光正好穿过走廊的窗户,在地面投下明亮的方格,像倒计时牌上曾经闪烁的数字,一格一格,都是时光走过的印记。

现在回想,那些闪耀的数字从来不是冰冷的计数,而是青春的刻度。它们见证过我们的迷茫与坚定,记录着妈妈的汤香、同学的笑声,还有那些在倒计时里绽放的期待与不安。

当数字最终归零,我们才明白,原来最珍贵的不是数字本身,而是数字背后那些闪闪发光的日子,那些与时光同行的勇气与梦想。

【亮点解读】

1.本文以"数字闪耀"为独特视角,将高考百日征程凝练为一场与时间对话的成长仪式。

2.作者巧妙选取五个关键刻度,如五枚时光邮戳,串联起备考路上的泪与笑:100天的誓师如战鼓擂响,50天的错题本浸透玉兰芬芳,30天的云朵笑谈定格少年意气,10天的目标墙写满同窗情谊,归零时刻的方格阳光沉淀为永恒印记。

3.作者超越单纯的时间记录,在数字的褶皱里藏匿着母爱的温度、友情的星光与自我成长的年轮。

4.最动人处在于对"数字归零"的哲思升华——当电子屏终于跳向终点,那些曾被焦虑浸透的数字,都成了镶嵌在记忆星空里的钻石,见证着少年人将时光的刻度转化为生命的厚度。


阅读全文
2025年高考北京卷作文《当数字闪耀时》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