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月考试题

月考试题

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全国卷)附答案详解

分享:杨老师 2022-01-02 下载支付: 3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全国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一文中,认为中国诗较之外国诗篇幅短小,说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虽简短可以有悠远的意味,使人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这正如宋代诗人梅尧臣所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强烈的暗示性。

冯友兰先生说: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它无不如此。的确,在诗歌等艺术作品中,暗示与明晰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在同一艺术作品中,二者不可得兼。中华民族的心理气质偏于内向,加之儒家主张为人处世要温柔敦厚,讲求内敛,要敏于事而讷于言,影响到诗人对外部事物的敏锐感触,所以当他们将这些感触诉诸笔端时,常常文字简约,惜墨如金。中国人的性格也是含蓄、委婉的,不喜欢直白、坦露,因而诗人习惯于使用暗示性的语言。以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达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在《谈中国诗》中,作者用大量篇幅分别从三个方面阐释中国诗歌具有强烈的暗示性这一特点。

一是将读者引入边涯,接着是深秘的静默。有时候,作者将你引诱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正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一般。这是中国诗使用暗示手法的第一种表现方式,也就是在恰当的时候静默不言,欲说还休。

二是行文不了了之,引得人遥思远怅。譬如,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两首诗,这两个不知简直撩人心魄!

三是问而不答,以问为答。作者说,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我们在鉴赏古诗时可从意象、题目、作者、注释等方面的暗示性入手。譬如意象,意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与统一,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在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意象反复出现,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古诗词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暗示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则暗示离愁别绪,抒发思乡之愁;鸿雁则表达了游子思乡羁旅之情。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化入了国人的思维。掌握这些意象的含义,就能大体抓住整首诗的意境氛围、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诗词的主旨。

总之,中国古代诗歌虽简短但并不简单,能够在有限的文字里尽可能多地表达意味。不管是意象、题目,还是作者、注释,无不把诗人的情感精妙地暗示出来。

(摘编自《由<谈中国诗>谈古诗暗示情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钟书认为中国诗简短如闪电,却可于“易尽”里望见“无垠”,此观点与宋代诗人梅尧臣形近意远的诗词观相近。

B.冯友兰认为,正因为同一艺术作品很难兼有暗示与明晰两个方面,诗歌、绘画及其他中国艺术形式都富有暗示性,而不够明晰。

C.诗人创作时常文字简约,惜墨如金,是由于中华民族内向的民族心理以及儒家讲求内敛的处事主张,影响到诗人对外物的敏锐感触的表达。

D.钱钟书认为陶渊明得到生活的真谛时却欲辨难言,正是诗歌“暗示性”的表现,在语言文字的表达尽头,引人思索,在静默中神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结合钱钟书先生的文章《谈中国诗》,着重分析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这一特点。

B.文章第段从中国人的审美理想、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原因。

C.钱钟书《谈中国诗》一文从语言文字、行文结构和巧用句式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诗所具有的“暗示性”的特点。

D.文章第⑦段列举冰雪、月亮、鸿雁等意象,是为了说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诗富于暗示性,并不意味着中国诗晦涩难懂;富于暗示性,恰恰是中国诗具有艺术魅力的原因之一。

B.尽管诗歌具有强烈的“暗示性”,但还是给后世的鉴赏者留下了诸多可循之迹,比如诗歌中的题目、意象、作者、注释等等。

C.中国诗歌形式简短但蕴藉丰富,这不仅透露出中国诗人对语言的极致追求,也反映了中国诗人有着丰富的情感。

D.诗词中冰雪暗示心志的忠贞,鸿雁表达羁旅思乡,这已是约定俗成的意义,掌握了这些文化密码,我们就能理解中国古诗词作品的主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脊髓灰质炎通过受污染的水传播,这种会致人瘫痪,有时还会致人死亡的疾病,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让人们惊恐不已。每年夏天,脊髓灰质炎发病人数都会激增,所以母亲都不让孩子去公共游泳池。就连最有特权的人也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

病毒学家科普罗夫斯基决心要首先发明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活疫苗含有经过减毒的野生病毒,它会在接种者体内造成轻度感染,进而产生抗体,但不会让接种者患病。相反,灭活疫苗中用于引起免疫应答的病毒经过化学或物理过程已经被杀死了。

然而,生于纽约的索尔克,他将胜过科普罗夫斯基,贏得率先发明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荣誉。索尔克的疫苗中含有野生的、被甲醛杀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注射到人体内的疫苗,会像活病毒那样诱使免疫系统识别并作出反应,在血液中产生抗体。

但是,科普罗夫斯基等许多其他病毒学家从一开始就坚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更优越。索尔克的疫苗需要多次注射,后面还需要加强注射,即使这样,似乎也不能阻止免疫力随时间推移而减弱。此外,索尔克的疫苗是肌内注射的,不能在咽喉或消化道壁——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人体的主要入口——产生足够强的抗体。

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借由受到污染的水或食物,通过口进入人体,随后在消化道内增殖,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在没有疫苗的时代,这种感染在大多数人身上的表现都很温和,许多人感染了都不知道。只有在脊髓灰质炎病毒从消化道侵入血液,移动到脊髓和脑时,感染者才会瘫痪,甚至死亡。许多病毒学家相信,用饮料或糖丸接种的活疫苗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在消化道壁和血液里产生足够强的抗体,从而带来终身免疫。口服疫苗还更便宜。同时,也更容易接种,它不需要请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来注射。而且,它还会存在于已接种者的粪便里,可以在卫生条件较差、水质不洁净的环境中传递给未接种者,在其中一些人体内也激起保护性的免疫应答,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免疫。相应的危险在于,粪便中的活疫苗病毒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突变,重新变成感染性病毒,从而传播脊髓灰质炎,而非保护人们。

制备活疫苗要实现微妙的平衡。科学家需要充分弱化病毒,阻止其致病,但是又不能过于弱化,让它无法造成轻微的感染来激起保护性免疫应答。科普罗夫斯基不遗余力地要赢得这场竞赛,率先研发出最好的活疫苗。他从一位患脊髓灰质炎的29岁男性身上提取了血清和脑脊髓液,直接注射到小鼠脑中。在一只小鼠患上脊髓灰质炎后,他将它的脑和脊髓磨碎,注射给另外一组小鼠,以此类推注射了数组小鼠。接着,他从这些小鼠身上提取出病毒,依序注射到几组棉鼠脑中——同样是将受感染的脑和脊髓注射给每组新的棉鼠。以几代啮齿动物对病毒进行继代移种法培养,这种做法背后的观念是,随着病毒在不同物种间致病且适应,它在人体内致病的能力就会减弱,对于研制活疫苗而言,这个减毒过程至关重要。

1948年的一个冬夜,科普罗夫斯基吞服下自己研制的实验性脊髓灰质炎疫苗——一种含有脂肪的、黏稠的灰色糊状物,用他在组织捣碎机中粉碎的棉鼠的脑和脊髓制成。这种疫苗里含有野生的,但是已经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摘编自梅雷迪丝·瓦德曼《疫苗竞赛》,罗爽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索尔克的疫苗含有被杀死的病毒,它们产生抗体的原理与减活病毒疫苗进入人体产生抗体的原理不同。

B.索尔克的灭活疫苗通过肌内注射进入人体,而活疫苗则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进入人体,更加安全。

C.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受污染的水传播,这为减毒活疫苗经污水传给未接种者,实现被动免疫创造了可能。

D.科学家既要保证接种者产生抗体,又不能让接种者患病,因此他们选用小鼠进行病毒继代移种法培养。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介绍疫苗研发知识时讲述了两位病毒学家竞争研发疫苗的故事,这使文章通俗易懂,增强吸引力。

B.为帮助读者清晰地了解减毒疫苗弊大于利的特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科普罗夫斯基研制活疫苗的减毒过程。

C.文章使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疫苗的原理与区别,其中活疫苗含有活的病毒,只有实现微妙平衡才会有效。

D.文章讲述科普罗夫斯基吞服实验性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细节,从中也让读者了解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可贵精神。

6.为什么“科普罗夫斯基等许多其他病毒学家从一开始就坚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更优越”?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朝闻道(节选) 刘慈欣

你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我,然后毁灭我。”

三天前,当排险者答应了丁仪的要求后,事情的发展令世界恐慌:在短短一天时间内,有几百人提出了同样的要求。这些要求用生命来换取真理的人,都是他们所在学科的刀锋,是科学界精英中的精英。

真理祭坛下面的草地上聚集了上万人,除了这些即将献身的科学家和世界各大媒体的记者外,还有科学家们的亲人和朋友,两天两夜无休止地劝阻和哀求已使他们心力交瘁,精神都处于崩溃的边缘,但他们还是决定在这最后的时刻,做最后的努力。

你怎么把孩子带来了?!”丁仪盯着方琳问,在他们身后,毫不知情的文文正在草地上玩耍,她是这群表情阴沉的人中唯一的快乐者。

我要让她看着你死。”方琳冷冷地说,她脸色苍白,双眼无目标地平视远方。

你认为这能阻止我?”

我不抱希望,但能阻止你女儿将来像你一样。当她亲眼看到父亲的下场,长大后至少会远离物理学这种毒品!”

琳,把物理学称为毒品,你也就从最深处认识了它。看,在这两天你真正认识了多少东西,如果你早也理解这些,我们就不会有现在的悲剧了。”

生命和真理的交换开始了。

第一批八位数学家沿着长长的坡道向真理祭坛上走去。这时,沙漠上没有一丝风,仿佛大自然屏住了呼吸。寂静笼罩着一切,刚刚升起的大阳把他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在沙漠上,而几条长影是这个凝固的世界中唯一能动的东西。

请提出问题。”

接着是一位数学家的声音:“我们想看到费马和哥德巴赫两个猜想的最后证明。”

好的。但证明很长。时间只够你们看关键的部分,其余用文字说明。”

真理祭坛上隐隐传来了多个人的交谈声,只能听清只言片语,但能清楚地感受到那些人的兴奋和喜悦。像是一群在黑暗的隧道中跋涉了一年的人,突然看到了洞口的光亮。

“……这完全是全新的……”“……怎么可能……”“……我以前在直觉上……”“……天啊,真是……”

当时间就要结束时,真理祭坛上响起了一个清晰的声音:“请接受我们八个人真诚的谢意。”真理祭坛上闪起一片强光,强光消失后,下面的人们看到八个等离子体火球从祭坛上升起,轻盈地向高处飘升,它们的光度渐渐减弱,由明亮的黄色变成柔和的橘红色,最后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在蓝色的天空中,整个过程悄无声息。

下一批!”排险者高声说。

我们是古生物学家,想知道地球上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古生物学家们开始仰望长空,但所用的时间比刚才数学家们多得多。

“……好了,七巧板对上了……”“……做梦也不会想到那方面去……”“……难道还有比这更……”

然后强光出现又消失,十一个火球从真理祭坛上飘起,很快消失在沙漠上空。

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走上真理祭坛,完成了生命和真理的交换,在强光中化为美丽的火球飘逝而去。

一个白天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太阳已在西方地平线处落下了一半,夕阳给真理祭坛撒上了一层金辉。物理学家们开始走向祭坛,他们是人数最多的一批,有八十六人。就在这群人刚刚走上坡道时,从日出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寂静被一个童声打破了。

爸爸!”文文哭喊着从草坪上的人群中冲出来,一直跑到坡道前,冲进那群物理学家中,抱住了丁仪的腿,“爸爸,我不让你变成火球飞走!!”

丁仪轻轻抱起了女儿,问她:“文文,告诉爸爸,你能记起来的最让自己难受的事是什么?”

文文抽泣着想了几秒钟,说:“我一直在沙漠里长大,最……最想去动物园,上次爸爸去南方开会,带我去了那边的一个大大的动物园,可刚进去,你的电话就响了。说工作上有急事,我也只好跟你回去了,后来你再也没时间带我去。爸爸,这是最让我难受的事儿。在回来的飞机上我一直哭。”

丁仪说:“但是,好孩子,那个动物园你以后肯定有机会去,妈妈以后会带文文去的。爸爸现在也在一个大动物园的门口,那里面也有爸爸做梦都想看到的神奇的东西,而爸爸如果这次不去,以后真的再也没机会了。”

文文用泪汪汪的大眼睛呆呆地看了爸爸一会儿。点点头说:“那……那爸爸就去吧。”

方琳走过来,从丁仪怀中抱走了女儿,眼睛看着前面矗立的真理祭坛说:“文文,你爸爸是世界上最坏的爸爸,但是他真的很想去那个动物园。”

丁仪两眼看着地面,用近乎祈求的声调说:“是的,文文,爸爸真的很想去。”

方琳用冷冷的目光看着丁仪说:“冷血的基本粒子,去完成你最后的碰撞吧,记住,我绝不会让你女儿成为物理学家的!”

物理学家们走上了真理祭坛那圆形的顶面。宇宙大统一模型缓慢而庄严地从物理学家们的上空移过。

当八十六个火球从真理祭坛上升起时,方琳眼前一黑倒在草地上,她隐约听到文文的声音:“妈妈,那些哪个是爸爸?”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用凝重的语调讲述了一个用生命来交换真理的故事,人类的科学精英们一批批壮烈地死去,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B.当数学家们走上真理祭坛时,沙漠中“没有一丝风”“寂静笼罩着一切”,渲染了生命即将和真理交换时庄重肃穆的气氛。

C.数学家们在生命结束前郑重感谢排险者,是因为他们完全不在乎牺牲自己的生命,并且终于获得了穷极一生追求的真理。

D.面对妻子的控诉和女儿的哀求,丁仪依旧要用生命交换宇宙大统一模型,作者以此批判以他为代表的科学家的冷漠无情。

8.小说为什么别出心裁地设计方琳和文文的出现?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小说标题化用《论语·里仁》中的名句“朝闻道,夕死可矣”,作者以此为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你是否认可丁仪等科学家的选择?请简述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淮南王蚤失母,常附吕后,故孝惠、吕后时无患。而常心怨辟阳侯,以为不强争之于吕后,使其母恨而死也。及帝即位,淮南王自以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常宽假之。是岁入朝,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王有材力,能扛鼎,乃往见辟阳侯,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驰走阙下,肉袒谢罪。帝伤其志为亲故,赦弗治。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淮南王,淮南王以此归国益骄恣,出入称警跸,称制,拟于天子。袁盎谏曰:“诸侯太骄,必生患。”上不听。六年。淮南王长自作法令行于其国,逐汉所置吏,请自置相、二千石,帝曲意从之。又擅刑杀不辜及爵人至关内侯。数上书,不逊顺。帝重自切责之,乃令薄昭与书风谕之,引管、蔡以为儆戒。王不说,令大夫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辇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有司治之,使使召淮南王。王至长安,丞相张苍、典客冯敬等奏长罪当弃市。制曰:“其赦长死罪,废勿王,徙处蜀郡严道邛邮。”尽诛所与谋者。载长以辎车,令县以次传之。袁盎谏曰:“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有杀弟之名,奈何?”上曰:“吾特苦之耳,今复之。”淮南王果愤恚,不食死。县传至雍,雍令发封,以死闻。上哭甚悲,谓袁盎曰:“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今为奈何?”盎曰:“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置守冢三十户。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淮南谋反》,有删改)

【注】①淮南王,刘长。②帝,汉文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有杀弟之名

B.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有杀弟之名

C.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有杀弟之名

D.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有杀弟之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阙下,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阙下指帝王所居住之处,也可指宫廷。

B.辇车,本义指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秦汉后多指皇帝、皇后、王公贵族所乘的车。

C.御史,古代官职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专为监察百官,一直延续到清朝。

D.弃市,死刑的一种。古代在闹市区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淮南王年幼丧母,怨恨辟阳侯,认为是他没有向吕后求情,导致自己的母亲含恨而死。

B.淮南王为徇私情,击杀辟阳侯,汉文帝哀怜他为母复仇的孝心,赦免了他,没治他罪。

C.淮南王放肆骄横,发动叛乱,被朝廷发觉,他请求赦免自己的死罪,汉文帝答应了。

D.淮南王谋反事败,被徙蜀郡,途中绝食而死,汉文帝得知此事后悔莫及,以侯爵厚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帝即位,淮南王自以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常宽假之。

(2)淮南王长自作法令行于其国,逐汉所置吏,请自置相、二千石,帝曲意从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醉蓬莱    黄庭坚

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州,万重烟水。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颊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裀歌袂。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

【注】①绍圣二年,作者因被指控所撰修的《神宗实录》失实多诬,贬为涪州别架黔州安置,此词当是他赴黔途中经过夔州巫山县时所作。②叆叇:状云,表现云气浓重,据汉代服虔《通俗文》的解释,更有日色昏暗之意。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云”“暮雨”“乱峰”等词语让读者进入一个惝恍迷离、凄清悠远的境界。

B.上片中“画戟”三句,没有顺着前句的情绪,而是笔锋一转,描绘出一幅热闹的仪仗图。

C.下片开头四句承上片最后一层意思而加以生发,以眼前之景来抒发望乡之苦。

D.“樽酒”五句用地方官为作者摆酒接风、欢饮公堂的热闹场景,反衬悲凉孤寂之情。

15.王夫之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请分析本词对这一艺术辩证法的具体运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并序)》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 两句。

(3)《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说“迁客骚人”在天气晴明时“登斯楼”产生的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数据作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键生产要素,正深切影响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驱动了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以及产业迭代升级。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已经根植于生活的          ,它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也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了          的挑战,因数据安全引发的各类信息安全问题令诸多机构和个人蒙受损失。根据永安在线数据泄露监测平台统计,从2020年1月1日至今,共发生数据泄露事件超23000起,涉及的行业包括金融、互联网、电商、教育等。

(       )2021年1月29日,某知名银行因数据安全管理存在数据泄漏风险,被银保监会开出高达420万的罚单;5月,多家互联网企业违规违法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6月,129款APP因违法违规搜集使用个人信息被网信办通报……这一切都表明,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形势严峻,信息安全保护已         

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代表之一,恒昌积极加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标准工作委员会等,通过参与互联网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应用领域技术标准与安全体系制定工作,为行业科技发展与风险治理顶层设计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数据作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键生产要素,正深刻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驱动着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以及产业迭代升级。

B.数据作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正深切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驱动着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以及产业迭代升级。

C.数据作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正深刻影响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驱动了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以及产业迭代升级。

D.数据作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正深刻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驱动着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以及产业迭代升级。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方方面面  空前绝后  刻不容缓  博采群议

B.方方面面  前所未有  刻不容缓  建言献策

C.形形色色  前所未有  迫不及待  博采群议

D.形形色色  空前绝后  迫不及待  建言献策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进入2021年以来,一场涉及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治理行动正在全面展开。

B.进入2021年以来,我国银保监会、网信办联合展开了信息安全治理行动。

C.进入2021年以来,我国多个知名银行、互联网企业、APP出现违法行为。

D.2021年以来,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违法银行、违法互联网企业、违法APP。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情感表达对于社会秩序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建立意义重大。我们通过爱的表达,①          ;我们也会表达愤怒,拒绝和他人建立关系。②          ,比如身体姿势、面部表情、语言,③          ,每一种文明都有着自己表达情感的语言体系,它既反映了该文明中的情感文化,也反过来塑造着人们的情感体验。

学习古人的情感文化,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回逐渐失落的情感体验。“罗衣初试漏初迟,已凉天气未寒时”描绘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一种迷茫悲伤的复杂情绪由“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刻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让我们感受到天气变化的细微;“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道出了人世变幻的感伤。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请将第二自然段的画线句子改写为整句并使句子表意符合逻辑,可增删词语。(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生的回信中说:“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奋斗不是喊口号,而应见诸具体行动,提高奋斗本领对奋斗本身而言至关重要。奋斗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尊重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失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奋斗是青春的主旋律。奋斗的国家正青春,奋斗的生命最美丽。

上述材料能给践行奋斗、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全国卷)附答案详解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