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个常考文言实词(121-150)
目 录
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
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
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
121、行
1、行动:大行不顾细谨
2、品德行为:辱人贱行。其行廉。
3、实行,做:余嘉其能行古道。
4、行走:道芷阳间行。草行露宿。
5、将要:行将为人所并。
6、行列:涕 落百余行。
7、军队编制:蹑足行伍之间。
8、经: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9、行李:出使的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22、幸
1、幸而:大王亦幸•赦臣。故幸•来告良。
2、宠爱: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如姬最幸。
3、宠信:君幸•于赵王。
123、修
1、饰,装饰。(美要眇兮宜修《楚辞•九歌•湘君》)
2、理,整治。(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3、兴建,修建。(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4、编撰,撰写。(修史)
5、学习,研究。(自修)
6、善,美好。(伊中情之信修兮)
7、长,高。(邹忌修八尺有余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124、徐
1、不徐不疾(迟缓)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125、许
1、答应、允许。(宁许以负秦曲《廉》)
2、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3、期望。(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4、处所。(不知何许人也)
126、阳
1、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阳光,太阳。(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3、温暖。(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4、通“佯”,表面上,假装。(儋阳为傅其奴)
5、出的,外露的。(周秦古玺,多作阳文)
127、要
1、重要,简要。(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2、险要。(筑石寨土堡于要隘)
3、需要,符合,适合。(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4、同"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
5、要挟。(惟大辟无吏可要,然犹质其首)
6、相约,誓约。(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7、要点、关键。(要在安国家,利人民)
8、希望。(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9、总括、概括。(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10、约束、控制。(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
128、宜
1、适宜,合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2、应当,应该。(诚宜开张圣听)
3、表推测,大概。(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
129、遗
1、遗失,丢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以困矣)
2、遗失之物。(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3、遗留,剩下。(蒙故业,因遗策 不遗余力)
4、wèi,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5、剩余的。(地有遗利,民有遗力)
130、贻
1、赠给;送给。(尝贻予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遗留。(贻训 我之怀矣。自贻伊戚)
131、易
1、交换;互换。(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
2、改变。(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
3、容易。(由俭入奢易《训》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
3、轻视。(是以古之易财《五》)
4、地势,平坦,平易。(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
5、很,非常。(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
132、阴
1、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阴暗。(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阴冷,寒。(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4、阴影,树荫。(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
5、暗中,暗地里。(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6、凹入的。(惟汉印多用阴文)
7、阴险。(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
133、引
1、引导:左右引•相如至
2、牵引、拽:或欲引相如去。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
3、后退:相如引•车避匿。引次江北。
134、右
1、右边,与“左”相对。(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2、高;上。明代以前的右为尊贵位。(在廉颇之右(廉)位)
3、古代战车上坐在右边担任警卫的叫车右。(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4、尊重;重视。(守成尚文,遭遇右武)
5、赞助;亲近。(右韩而左文)
6、古称世家大族为"右族"、"右姓"。(时国王骄奢,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135、逾
1、超过,越过。(老翁逾墙走)
2、过分;过度。
136、狱
1、案件;官司。(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监狱。
3、罪状;过失。(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监狱具矣)
137、再
1、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
2、二;两。
138、造
1、到……去。(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
2、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到达某一境界)
3、制造;建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4、制定。(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5、培养,造就。(小子有造)
6、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39、知
1、知道,了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识别。(其真不知马也)
3、感觉,觉得。(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4、主持。(子产其知政矣)
5、交好;相亲。(公孙明知叔孙于齐)
6、见解;知识。(孰谓汝多知乎?)
7、交情。(绝宾客之知。)
8、朋友。(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
9、通“智”。智慧;聪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40、置
1、安置。(今以钟磬置水中)
2、设立。(内外多置小门)
3、购置,添置。(郑人有且置履者。)
4、放弃。(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5、驿站。
141、致
1、送达,送来。(存问致赐《汉书•武帝纪》)
2、表达,表示。(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3、达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得到,取得。(每岁致数百金)
5、招致。(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6、致使,使。(何意致不厚)
7、尽,极。(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专心致志)
8、情趣,情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闲情逸致)
142、质
1、质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2、质地。(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3、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4、通“贽”;见面礼。名词(厚币委质事楚)
5、本质。(非天质之卑 形者神之质)
6、人质。(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
7、正、刚刚。(质明,避哨竹林中)
143、治
1、治理,管理。(故治国无法则乱)
2、医治。(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3、惩处。(不效则治臣之罪)
4、部署,训练。(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5、讲究,研究。(奚暇治礼义哉?)
6、对付。(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7、治理得好,与“乱”相对。(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8、整理。(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144、诸
1、众多;各个。(诸如此类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2、相当于“之于”。(投诸渤海之尾)
3、第三人称,他、她、它(们)。(告诸往者而知来者)
145、贼
1、祸患。(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2、强盗。(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3、杀人者;作乱的人。(几落贼手死)
4、狠毒。(董卓狼戾贼忍)
5、伤害;杀害。(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
6、作乱叛国或外来侵犯的人。(忍能对面为盗贼)
7、凶狠,残忍。(董卓狼戾 贼忍)
146、族
1、家族;同姓的亲属。
2、类。(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3、灭族。(族秦者秦也)
4、丛聚、集结之处。(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147、卒
1、士兵;吏卒;古代军队的编制,一百人为卒。(夫以疾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2、死;完毕。(初,鲁肃闻刘表卒)
3、终于,最终。(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4、cu通“猝”。突然,仓促。(五万兵难卒合)
148、走
1、跑。(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逃跑。(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3、仆人。(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4、轻快。(豫备走舸,系于其尾)
5、奔向、趋附。(窃计欲亡赵走燕)1(古代指疾行,即跑)
6、谦称、我。(走虽为敏)
149、左
1、左边,与“右”相对。
2、较低的地位。(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3、不正;邪僻。(执左道而乱政)
4、不合。(身正而事左)
5、不赞助。(右韩而左魏)
150、坐
1、座位。(公子引侯生坐上坐《信》)
2、坐着,坐下。(项王,项伯东向坐)
3、犯罪或错误。(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4、通“座”。(座位因击沛公于坐)
5、因为。(由于停车坐爱枫林晚)
6、坐守。(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7、坐落,位置所在。(坐北朝南)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