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专题作文:“好了歌”审题立意及范文欣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取得功名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荒冢一堆;要那些金银又如何,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是《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口中念叨的看似消极的名利观。当今世界,一些人在名利场迷失了自己,有的网红主播偷税漏税,有的官员贪污行贿,最终名利双失,害人害己。
结合以上材料给你的启示,你觉得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看待“名利”,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从《红楼梦》的《好了歌》引出对金钱名利的看法,再反思当今社会的被名利裹挟从而违法乱纪的现象,引导青年思考应该如何看待“名利”。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材料对名利的阐述是负面的,但我们应运用辩证的眼光,一分为二地、恰如其分地展开剖析,不能片面化、绝对化。名利是一把双刃剑,从正面分析,追名逐利对人生具有正面意义,是人生的动力源泉。所谓名无非是公众的认可,而利无非是物质利益,所谓“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但要想得到它们需要个人不断努力,且应当通过正常渠道得到才行。一个进步的社会应该鼓励个人用自己的双手增加人生的价值,增加人生的内涵,使人生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更加富有和充实。从反面的角度分析,追逐名利要把握好度,过度的追求,甚至不择手段,最终会被名利所累,沦为名利的奴隶,甚至可能锒铛入狱。
因此写作时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和看待名利。可以先阐述名利的正面价值,论述应当追求什么样的名,追逐什么样的利。如追求为国争光之名,追求人民的赞扬之名,追求为广大人民谋福利,这些都是应当赞扬的;而为了个人的名声和私利而蝇营狗苟,这样的人生追求是不值得提倡,甚至遭到唾弃的。然后可以从反面分析陷入名缰利锁的弊端,如果被名利牵着鼻子走,甚至损害别人、国家的利益而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样的人应当受到唾弃,如果违法乱纪还应当被法律制裁,也应当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最后分析青年应当如何正确看待名利,用更高远的理想和目标代替个人的私欲,挣脱名利的羁绊,从而达到更高尚的人生境界。
立意:
1.名利可图,取之有道。
2.个人名利淡如水,人身价值重如山。
3.名是锢身锁,利是焚身火。
例文:
名利非洪水猛兽
人非圣贤,要我完全摒弃名利,说实在的,我恐怕做不到;无论是我所受过的教育,还是我身处的时代与社会,我都无法做到完全与名利隔绝。我要拼搏奋斗,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下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上不辜负时代的重托。
名利跟前一杆秤,轻重衡量在于心。
视金钱如粪土,视名利如浮云,那是古代读书人心目中的“君子人格”,而拥有“君子人格”的人,堪称万世师表,被时人与后人所仰望。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连发三问:“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在他看来,名利、财货均非生命之所必需。庄子钓于濮水,面对楚王的高官厚禄,他铿锵有力地回复“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毫不犹豫地将自由置于名利之上。还有那“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的陶渊明,以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太白。在尊严、自由、人格面前,名利何足道哉?
但古人也是清醒的,同样是现实的,不是人人都能像老庄那般清心寡欲,也不是人人都能如陶潜李白那样笑傲王侯。不言名与利,视金钱为“阿堵物”,那就近似于道德“洁癖”了。所以才会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才会有“凡人谋利,智者谋势,顺势而为,无往不利”,毕竟对普通人而言,生存第一位,精神第二位。
社会要发展,国家要进步,需要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推动力,古圣先贤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精神高标,普罗大众心怀名利为生存而碌碌,他们都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身处新时代,身为新青年,若是无半点名利之心,又怎会有学习的动力、生活的勇气与工作的激情?诚然,热衷于名利,易沦为追名逐利之徒,最终害人害己,甚至危害社会,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名利不是罪因,罪因是人把握名利的尺度。
只有培养和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我们才能正视名利,既不将之视为洪水猛兽,也不视其为生命之唯一。而在正确的名利观的驱使下,我们才能奋发有为,拼搏进取,既为民众谋福利,也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应该明白,名利跟前一杆秤,不仅仅要靠人心来衡量,还要依靠法律法规。只要违不违背内心的“道德律”和公序良俗,只要不触犯法律法规,名利不管大与小,我们尽可以光明正大地获取,此所谓“取之有道”。
网红谋名利,偷税漏税;官员谋名利,贪污行贿:他们最终都深陷名利之中,害人害己害国。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丧失了现代公民应有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天不藏奸,公理昭彰,我们时代青年理当引以为鉴。
名利,只要我们取之有道,亦有何妨?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