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下第八单元课本作文:“底线”写作指导及范文欣赏
【原题再现】
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是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思路导引】
这是一则材料话题作文,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话题关键词。
通读整则材料,不难找出材料话题关键词“底线”。那么,什么是“底线”呢?“底线”是指做人做事的最低标准和基本要求。
2.明确话题区间。
“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守住了为人的根本”等信息限定了话题区间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行文时不能跳出道德区间谈底线,只能围绕“道德底线”做文章。规则底线、理想底线、情感底线等等,都属偏题。
3.明确话题焦点。
师长的话强调了“底线”之于为人的重要作用,其所说的“底线”,是指社会道德标准。“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说明个人的道德底线有高低之分,这里所说的“底线”是指个人道德标准。那么话题的焦点应为个人道德标准与社会道德标准的正确关系以及对待二者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4.明确情感态度。
所谓情感态度是指作文材料隐含的价值观,它往往是命题老师的意图所在。“有人认为”既是客观陈述,也是有意干扰——“如鱼得水”固然好,但如若为此突破社会道德底线是否正确?师长的告诫给了我们答案——社会道德底线绝对不能突破,否则失去了为人的根本。行文时,必须顺着材料的价值导向确立中心论点,不可反向立意。
5.明确文体类型。
材料列举了有关“底线”的两种看法,意在启发读者思考问题,形成认识,发表看法,因而适宜写成议论文。议论文写作,要凸显三要素——论点准确鲜明,论据丰富典型,论证严密充分。另外,要注意行文结构的严谨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连贯性。
【优秀标题】
1.守住“底线”,方可守住为人之本 2.底线是做人的根本 3.守底线,守根本
4.守底线,保根本 5.做人要守住底线 6.守住底线,踏实做人
7.生而为人,请守住底线 8.持高线之准,守底线之本
9.以坚守底线之姿,获坦荡为人之本 10.守住“底线”,不触碰社会的“高压线”
11.以底线为本,筑道德之魂 12.道德底线,价值红线 13.守底线,正人生
14.守住道德底线,捍卫心之天平 15.无底线,无根本
【范文】
守德之底线,站人生高点
何为底线?底,指物体的最下部分;线,指接近或达到某种境况或条件的边际。而人的底线,就是一定情况人能够忍受的最大限度。比如法律底线,过了这条线,就算是违法了;又比如道德底线,这是我们在为人处世中都拥有的。
不同的人的道德底线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道德底线也不一定一成不变,这正是道德底线的弹性所在。一个人的下限就取决于他的道德底线,正如著名的木桶理论那样,如果一个人很聪明,但道德观念淡薄,那么他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只能取决于他的那块短木板——道德底线。同样地,在不同领域道德底线也有不同的形式:在考场里表现为诚信考试的原则,在公园里表现为不破坏自然的修养,在科研工作中表现为工作之谨慎。道德底线低,这个社会就可能多几个落榜的考生,多几台可能会导致工人死之的机器。道德底线低的人会组成道德底线低的社会。
因此,我们才要守好自己的道德底线,底线高了,社会的道德底线也就高了,文明社会的建设也就这样缓慢推进了。如果把为人处世比作造房子,道德底线立住了、立高了,地基也就打好了,我们也才有希望建设更文明繁荣的社会。
而反过来讲,如果我们不坚持底线,又会怎样?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如果一切都从心所欲而不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将乱套了。如果运动员都不守住底线诚信比赛,那么付出汗水的运动员的拼命又有何意义?如果近代的抗日先烈不守住底线而向日军投降,又哪来今天中国的繁荣?如果国家在疫情时期没有守住底线而自由放任,我们又如何能守住自己的底线?由此观之,无底线不成方圆。
只有底线,便足矣吗?难道每个人都守住了自己的底线,这个社会就会自动向前发展吗?当然不是。底线只决定了人的下限,而我们的上限是无穷大的,跳蚤效应中跳蚤调节了自己跳的目标高度,而且适应了它,不再改度。作为人类,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只有不断攀爬理想的高线,我们才能为我们的社会国家做出更高的贡献。道德底线作为房子的地基,决定我们的房子有多稳固,而且标高线才是决定房子能建多高的标准。
鲁迅曾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我们应该在守住底线根基的基础上,勇攀目标高线,为自己为国家向更远的方向前进。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