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必修下)《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配套课件+课堂学案
【素养目标】
1、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培养自主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十思”的主要内容,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体会本文的说理风格,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勤俭朴素,继承优良传统。
【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处于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本课立足本单元“责任与担当”人文主题,作者从国家长治久安出发,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政治主张。学生对文言文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但作者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还需教师引导点拨。
【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难点:领悟“十思”的意义;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大勇。多少忠臣义士,尽忠直谏,结果呢?有的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但是,魏征进的谏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这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自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播放视频短片)
二、出示目标,明确重难
活动:明确目标,指导学法。
三、预习检测,以学定教
活动:学生完成《课堂学案》“课前预学任务”,教师点拨纠错。(略)
四、精讲探究,研读课文
环节一:知人论世
1.魏征简介
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积累:
年号: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
庙号:去世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的名号。如“X祖”“X宗”。
谥号:在中国古代对死去的皇帝、嫔妃或者诸侯大臣等地位很高的人根据他们的生平事
迹,做出褒贬的称号。皇帝谥号如“汉高帝”“汉武帝”“隋炀帝”。
2.写作背景
本文是贞观十一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英勇,生活俭朴,颇有作为。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数年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在繁荣昌盛背后隐藏的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唯独他多次上疏进谏,使太宗幡然悔悟,从谏改过。
3.文体知识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讽、谏、谤、讥、说”区别
•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诽:背地里议论)
• 讥——微言讽刺指责别人的过失
•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
环节二:朗读感知
活动:名家范读,订正字音
环节三:文言翻译
任务:结合预习和挖空练习,疏通文意,积累字词。(详见预习课件)
环节四:文本探究
活动:学生根据导读问题,研读文本,梳理论证思路。
1、第一段论证思路梳理。
(1)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明确: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观点)
(2)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明确: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2、第二段论证思路梳理。
(1) 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意思?
明确:
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以_对比_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
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民本思想)
(2) 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3、第三段论证思路梳理。
(1)“十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涉及到哪些方面?
明确:“十思”可归纳为“五戒”:
(生活上)戒奢侈:
(待人上)戒骄傲:
(处事上)戒纵欲:
(用人上)戒小人:
(执法上)戒不公:
(2)除了“十思”还需要做哪些?又进一步论述做到这“十思”有哪些好处呢?
明确:宏九德、选拔任用人才、听从善言
好处:垂拱而治
环节五:拓展延伸
1、魏征为什么能够说服太宗?
明确:①态度谦恭诚挚,语言委婉得体。他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观察时政。在进谏时,他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又切中要害,令人警醒,极尽忠诚。
②说理透彻,语言简练而生动,特别是正反论述、前后对比、引经据典,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充分展现了他“能上、善上、敢上”的进谏艺术。
③唐太宗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唐太宗励精图治,以国事为重,能容耿介直言的臣子,所以对于魏征的进谏大都能够虚心接受。
2、在当今社会,《谏太宗十思疏》有哪些现实意义?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观点一:
文中提出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已经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国内国际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奢侈浪费之风也有所泛滥。因此,我们仍然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
观点二: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告诉我们,党和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观点三: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要任用有才能的人,要能够听取下属的合理化建议。如果领导者在开展工作时,下属当面附和、背后议论、心中不服,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只有做到“择善而从之”,下属才能发挥出所有的力量。
五、达标检测,知能迁移
活动:学生完成《课堂学案》“课后固学任务”,教师点拨纠错。(略)
六、作业设计
劝谏是一门艺术,古人的说辞更是奥妙无穷,口才社准备给历史名人颁发“最佳劝谏奖”, 请你从魏征、烛之武、邹忌三位候选人中任选一位,结合课文所学知识,为其写一篇竞选宣言,不少于400字(提示:可以从劝说背景、对象、目的、策略、效果等角度进行思考)
在浏览器中输入下载链接和提取码,即可下载完整资源包。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K8rcVRgs40SrDvPiScIYA
提取码:dvy8
说明:如果下载地址失效或不会下载,请加微信:ypc8808,索取下载地址,感谢您的支持!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