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赣州市2025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word试题+答案解析)

分享:杨老师 2025-05-12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风险和伦理挑战。科技发展中,我们要坚持科技向善理念,身体力行地推动科技伦理发展并让科技更好地增进人类福祉。为此,我们除了要遵守尊重生命这一最根本的科技伦理原则外,在科究和实践中还须遵循其它的伦理原则

我们如果对某项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所产生的后果不得而知,且没有相应的补救措施消解不良后果,就会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2018年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就是一例。由于存在脱靶效应,新生儿的基因异于常人。这台基因编辑手术对两个孩子的生理、心理以及未来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不仅无法预测,而且后果不可逆。对于那些后果未知且可能造成不可逆结果的前沿新兴科技应用,应当建立风险管控机制,必要时可明令禁止。

智能大数据时代,为开发更加懂得消费者的产品,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以数据管理模式建立用户系统。但在储存、分析和使用消费者私人数据时,企业存在着大量违规处理数据和利用数据操控用户的隐蔽做法。2018年,美国的社交网络企业脸书就因把未经用户授权的私人数据提供给第三方使用而受到美国司法部门的立案调查。因此,企业必须确保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知道自己需要同意什么;企业应公开更多的产品和技术的信息。

日常生活中,普通民众是通过各种商品和服务间接接触各类科技的。但他们在享用科技产品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往往对产品背后的深层知识——技术条件及其工作方式不明就里,因而无法对产品使用后果做出自己的判断。如今,当我们用网络进行购物或社交时,得到的绝大部分信息都是被算法推荐的。通过相应的算法设计,各种购物和社交软件甚至能左右我们去哪里、遇见谁、买什么,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被算法牵着鼻子走。所以,应该让普通民众熟知那种技术条件和工作方式,他们才能在科技伦理问题上作出正确的决定。

科技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需要被纳入一个清晰的问责体系之中。20183月,美国一辆无人驾驶汽车肇事伤人之后,至少有四家责任主体陷入了诉讼纠纷。究竟如何认定传感器制造商、驾驶软件设计商、算法开发商和汽车所有人之间的责任关系?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甚至登上了世界权威的学术期刊《科学》。随着大量新兴科技产品不断进入社会,类似这样的问责困境今后还会频频出现。如果事先不能建立问责体系,我们实际上是无法善后的。

(节选自张霄《发展科技伦理:从原则到行动》,有删改)

材料二:

脑机接口是科技的前沿领域,应前瞻性研判脑机接口技术带来的社会风险,即隐私、社会公平和自我认同的伦理挑战,我们应明确其伦理界限。一旦脑机接口技术在尚未成熟便开始广泛应用,必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其未知远大于已知,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进行前瞻性研判。

1973年,美国科学家维达尔首次提出脑机接口一词,意指一个可以将脑信号转化为计算机控制信号的系统。脑机接口技术历经数十年发展后,20241月,全球首例人类大脑设备植入手术成功,这说明该技术已进入应用实验阶段。当然,正如相关领域专家指出的那样,尽管脑机接口技术在当下已经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其技术上的不足仍未完全解决,如脑拉入软件设备与算法的故障与偏差、传感器生物相容性低而产生的生理排斥、脑机接口技术的低治愈率等。

鉴于脑机接口技术是对大脑神经活动的干预和指导,其技术会对人的认知、实践系统产生影响,在该技术尚未完全发展成熟时,便无法保证其不会给人体带来不利影响,在实践中尚存在着潜在的伦理风险。我们必须坚守科技向善的价值准则,恪守维护人的尊严这一底线,前瞻性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设置必要的伦理界限。从促进脑机接口技术良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的做法是应该严格区分不同脑机接口技术的类型,建立分类管理机制。

理论上,脑机接口技术可根据其使用的方式和目的分为不同类型。根据是否植入人的大脑内部,脑机接口技术可分为非侵入式和侵入式两类。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由于其设备不会植入人的大脑内部,只是作为身体辅助工具使用,对身体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一般可采取较为宽松的伦理审查措施。但也应遵循自主、不伤害、有利、公正等国际公认的基本伦理准则,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伦理规范,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并接受所在单位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具有更大的伦理风险,其使用除了应遵循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上述要求以外,还需进行严格的伦理审查。

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又可分为修复型和增强型两类。修复型脑机接口技术以医疗为目的,想要实现的是对某些神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由于事关个体最基本的生命和健康利益,该技术的使用在理论上的争议并不大。但研究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该技术的使用可能导致的身心伤害与权利侵犯,应采取严格的伦理审查措施。增强型脑机接口技术,由于该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适用的社会领域、合理的增强程度还不确定,其对人类造成的不利影响还不明确,相较于修复型脑机接口技术,存在更多的未知风险。所以,在使用增强型脑机接口技术时,需充分考虑其使用的风险和收益,须采取更严格的伦理审查措施,让对人类造成的消极影响最小化。

(选自陈龙《前瞻性研判脑机接口技术的伦理界限》,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国企业“脸书”受到美国司法部门的立案调查是因为其在处理私人数据时违规。

B. 我们得到的信息全是算法推荐的,因此在网络购物或社交时被这算法牵着鼻子走。

C. 脑机接口技术面临的科技伦理风险集中在隐私、社会公平和自我认同这三个方面。

D. 全球首例人类大脑设备植入手术成功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已经进入应用实验阶段。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建立了风险管控机制,基因编辑婴儿的生理、心理等受到的影响就或许可逆。

B. 如果事先建立问责体系,无人驾驶汽车肇事伤人后,责任主体就不会有问责困境。

C. 要让脑机接口技术获得良性发展,须严格区分其不同类型,并建立分类管理机制。

D. 修复型脑机接口技术存在着更多未知风险,使用它要有更严格的伦理审查措施。

3. 下列应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行为,存在科技伦理风险最轻的一项是(   )

A. 科学眼”设备植入到患者的视网膜中,发出特定波长光驱动视神经细胞,向大脑发出信号,再转换成视觉图像,让患者重见光明。

B. 某公司开发了一款称为RNS的浅植入式设备,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检测植物人——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完成辅助量表评估等任务。

C. Stentrode通过颈部微创手术从静脉血管进入大脑皮层周围大静脉,与血管壁贴合后采集神经信号,帮助瘫痪患者控制外部设备。

D. 某科学研究团队将脑机接口系统集成在轮椅、家电和护理床中,可以实现该设备对大脑的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4. 材料一画横线句中“其它的伦理原则”有哪些?请用短语加以概括。

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理念,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贯彻这一理念,我们需防止哪些不当做法,请结合材料概述。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野台子戏

眼看台子就要搭好了,这时候,接亲戚的接亲戚,唤朋友的唤朋友。

比方嫁了的女儿,回来住娘家,临走的时候,做母亲的送到大门外,摆着手还说:“秋天唱戏的时候,接你来看戏。”

坐着女儿的车子走远了,母亲含着眼泪还说:“看戏的时候接你回来。”

所以一到了唱戏的时候,可并不是简单地看戏,而是接姑娘唤女婿,热闹得很。

东家的女儿长大了,西家的男孩子也该成亲了,说媒的这个时候就走上门来,约定两家的父母在戏台底下,第一天或是第二天,彼此相看。也有只通知男家而不通知女家的,这叫做“偷看”,这样的看法,成与不成,没有关系,比较地自由,反正那家的姑娘也不知道。

所以看戏去的姑娘,个个都打扮得漂亮。都穿了新衣裳,擦了胭脂涂了粉,刘海剪得并排齐。头辫梳得一丝不乱,扎了红辫根,绿辫梢。也有扎了水红的,也有扎了蛋青的。走起路来像客人,吃起瓜子来,头不歪眼不斜的,温文尔雅,都变成了大家闺秀。有的着蛋青市布长衫,有的穿了藕荷色的,有的银灰的。有的还把衣服的边上压了条,有的蛋青色的衣裳压了黑条,有的水红洋纱的衣裳压了蓝条。脚上穿了蓝缎鞋,或是黑缎绣花鞋。

鞋上有的绣着蝴蝶,有的绣着蜻蜓,有的绣着莲花,绣着牡丹的,各样的都有。

手里边拿着花手巾。耳朵上戴了长钳子,土名叫做“带穗钳子”。这带穗钳子有两种:一种是金的,翠的;一种是铜的,琉璃的。有钱一点的戴金的,稍微差一点的带琉璃的。反正都很好看,在耳朵上摇来晃去,黄忽忽、绿森森的。再加上满脸矜持的微笑,真不知这都是谁家的闺秀。

那些已嫁的妇女,也是照样地打扮起来,在戏台下边,东邻西舍的姊妹们相遇了,好互相地品评。

谁的模样俊,谁的鬓角黑。谁的手镯是福泰银楼的新花样,谁的压头簪又小巧又玲珑。谁的一双绛紫缎鞋,真是绣得漂亮。

老太太虽然不穿什么带颜色的衣裳,但也个个整齐,人人利落,手拿长烟袋,头上撇着大扁方。慈祥,温静。

戏还没有开台,呼兰河城就热闹得不得了了,接姑娘的,唤女婿的,有一个很好的童谣:

拉大锯,扯大锯,

老爷(外公)门口唱大戏。

接姑娘,唤女婿,

小外孙也要去。

……

于是乎不但小外甥,三姨二姑也都聚在了一起。

每家如此,杀鸡买酒,笑语迎门,彼此谈着家常,说着趣事,每夜必到三更,灯油不知浪费了多少。

某村某村,婆婆虐待媳妇。哪家哪家的公公喝了酒就要酒疯。又是谁家的姑娘出嫁了刚过一年就生了一对双生。又是谁的儿子十三岁就定了一家十八岁的姑娘做妻子。

烛火灯光之下,一谈谈个半夜,真是非常地温暖而亲切。

一家若有几个女儿,这几个女儿都出嫁了,亲姊妹,两三年不能相遇的也有。平常是一个住东,一个住西。不是隔水的就是离山,而且每人有一大群孩子,地谷自有自己的家务,若想彼此过访,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若是做母亲的同时把几个女儿都接来了,那她们的相遇,真仿佛已经隔了三十年了,相见之下,真是不知从何说起,羞羞惭惭,欲言又止,刚一开口又竞得不好意思,过了一刻工夫,耳脸都发起烧来,于是相对无语,心中又喜又悲。过了一袋烟的工夫,等那往上冲的血流落了下去,彼此都逃出了那种昏昏恍恍的境界,这才来找几句不相干的话来开头;

或是:“你多暂来的?”

或是:“孩子们都带来了?”

关于别离了几年的事情,连一个字也不敢提。

从表面上看来,她们并不是像姊妹,丝毫没有亲热的表现。面面相对的,不知道她们两个人是什么关系,似乎连认识也不认识,似乎从前她们两个并没有见过,而今天是第一次的相见,所以异常地冷落。

但是这只是外表,她们的心里,就早已沟通着了。甚至于在十天或半月之前,她们的心里就早已开始很远地牵动起来,那就是当着她们彼此都接到了母亲的信的时候。

那信上写着要迎接她们姊妹回来看戏的。

从那时候起,她们就把要送给姐姐或妹妹的礼物规定好了。

一双黑大绒的云子卷,是亲手做的。或者就在她们的本城和本乡里,有一个出名的染缸房,那染缸房会染出来很好的麻花布来。于是送了两匹白布去,嘱咐他好好地加细地染着。一匹是白地染蓝花,一匹是蓝地染白花。蓝地的染的是刘海戏金蟾,白地的染的是蝴蝶闹莲花。

一匹送给大姐姐,一匹送给三妹妹。

现在这东西,就都带在箱子里边。等过了一天二日的,寻个夜深人静的时候,轻轻地从自己的箱底把这等东西取出来,摆在姐姐的面前,说:“这麻花布被面,你带回去吧!”

只说了这么一句,看样子并不像是送礼物,并不像今人似的,送一点礼物很怕邻居左右看不见,是大嚷大吵着的,说这东西是从什么山上,或是什么海里得来的。

这等乡下人,糊里糊涂的,要表现的,无法表现,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把东西递过去就算了事。

至于那受了东西的,也是不会说什么,连声道谢也不说,就收下了。也有的稍微推辞了一下,也就收下了。

留着你自己用吧!

当然那送礼物的是加以拒绝。一拒绝,也就收下了。

[注]①选自《呼兰河传》,小说有作家萧红早年生活经历的影子,题目系编者所加。②市布,质地比较细密的棉布。③扁方,满族妇女梳旗头时所插饰的大簪,扁平一字形。④多暂,什么时候的意思。⑤云子卷,以肥膘肉和鸡蛋为主食而包裹蒸制的私房菜。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到了看野台子戏的时候,说媒人才会走到家里来,为年轻人说媒,所以这时候的姑娘们都会打扮得漂漂亮亮。

B. 已经嫁出的妇女照样爱打扮,她们相见了,会互相评品谁怎样怎样,老太太却不爱打扮,不爱穿那带颜色的衣裳。

C. 姑娘、女婿、小外甥、三姨二姑齐来看戏,每家杀鸡买酒,笑语迎门,说家常趣事,热闹不亚于《秦腔》中看戏。

D. 姊妹被母亲接来,她们的礼物早已准备,或亲手做的,或在染缸房染制的,姊妹送礼时喧嚷道这东西如何难得来。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详略安排得当,详写姑娘的打扮与姊妹的送礼,略写已嫁妇女与老太太的打扮。

B. 小说中的童谣,既有韵律之美,又可以突显野台子戏对呼兰河当地人们的深远影响。

C. 小说送礼细节描写传神,“寻”“取”“摆”,配上简单话,写出了人物的质朴。

D. 选文与小说《社戏》所写内容都与戏有关,两文是从正面和侧面来描摹戏里戏外的。

8. 从乡土乡情角度看,选文与课文《边城》都有一些相似的美,请简要概述。

9. 《野台子戏》交流赏析活动中,有小组运用“豆包”软件分析文本,提炼出“散淡而浓酽”这一核心特点。请你结合文本简析该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少顷,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也!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选自《吕氏春秋·审分览》)

材料二:

贪人廉,淫人洁,佞人直,非终然也,规有济焉尔。王莽拜侯,让印不受,假僭皇命,得玺而喜,以廉济贫者也。晋王广求为冢嗣,管弦遏密,尘埃被之,陪扆未几,而声色丧邦,以洁济淫者也。郑注开陈治道,激昂颜辞,君民翕然,倚以致平,卒用奸败,以直济佞者也。呜呼知人则哲,惟帝其难之,古今一也。

(王安石《知人》)

材料三:

汉祖至南郑,韩信亡去,萧何自追之。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无双,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唐太宗为秦王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房乔曰:去者虽多不足吝,杜如晦王佐才也,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乃表留幕府,遂为名相。二人之去留,系兴替治乱如此,萧、房之知人,所以为莫及也。樊哙从高祖起丰、沛,劝霸上之还,解鸿门之厄,功亦不细矣,而韩信羞与为伍。唐俭赞太宗建大策,发薄津之谋,定突厥之计,非庸臣也,而李靖以为不足惜。盖以信、靖而视哙、俭,犹熊罴之与狸雅耳。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必待将如韩信,相如杜公,而后用之,不亦难乎!惟能置萧、房于帷幄中,拔茅汇进,则珠玉无胫而至矣。

(洪迈《容斋随笔·萧房知人》)

[注]①规:规划,引申为伪装。②冢嗣,本指王侯的嫡长子,引为太子。杨广是次子,与长子杨勇争夺皇位。③陪扆,帝位。④语出《尚书·皋陶》。哲,聪慧;帝,指尧舜。⑤指弧独怀恩勾结刘武周的阴谍。⑥意为递相引能荐贤。

10. 原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孔子穷A乎陈蔡B之间C藜羹D不斟E七日F不尝粒G昼寝。

11. 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向者煤炱入甑中”和《桃花源记》中“寻向所志”的“向”意思相同。

B. 卒用奸败”与《孔雀东南飞》中“供养卒大恩”的“卒”意思不相同。

C. 王必欲经营四方”与《阿房宫赋》中“韩魏之经营”的“经营”用法相同。

D. 羞,形容词意动用法,与《过秦论》中“以愚黔首”的“愚”用法不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看到颜回用手抓饭来吃,开始误解了他,当他听了颜回的答话后,才恍然大悟,深有感触,于是说了一些有哲理的话来告诫弟子。

B. 王莽假装不接受侯印,却假冒皇命,窃取玉玺;杨广假装沉溺声乐,韬光养晦;郑注言辞激昂,却假述治国之道:他们都是有目的的。

C. 樊哙追随高祖起兵,劝他还军霸上,在鸿门宴中解了高祖之困,有不小功劳,而韩信帮助高祖成就了基业,他们之间有狸狌与熊罴之别。

D. 房玄龄说杜如晦有辅佐君王之才,可以和秦王共建功业,秦王上表把他留在自己幕府,杜如晦最后成了一代名相,可见他的去留很重要。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顷,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

(2)必待将如韩信,相如杜公,而后用之,不亦难乎!

14. 材料中的孔子、王安石和洪迈在知人方面提出了怎样的看法?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子由寒食

苏轼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忽闻啼鵙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注]①诗为苏轼早期作品。寒食,清明节前一或二日。②鵙(),又叫伯劳、子规、杜鹃。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题中“和”字点明了本诗为诗人与苏辙的酬唱之作,交代了本诗的创作缘起。

B. 首联先写时间再写自然环境,通过树林翠绿、烟雾缭绕的景象突显了季节特点。

C. 颔联写诗人去借马而不得,也要尽兴欣赏名园美景,从中可看出诗人热爱生活。

D. 颈联“偶题”“不须编”,强调了创作灵感的自然流露和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

16. 本诗尾联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都写了“子规啼鸣”,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各自意图。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语文课上,魏老师讲到孝,认为在父母病床前,如《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是孝;而离开父母,去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也是孝。

(2)小文来到某城古街闹市的店铺里,看到珠宝、绸缎琳琅满目,于是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这两句。

(3)小新来到某地见鸥鸟或飞或落,他立刻想到了唐诗与宋诗中有不少借鸥鸟来抒情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

三、语文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不会说,说起来也只是一片疯话人家不耐烦听。让我描写一些实际情形我又不大会,总而言之,远地里,一片田亩有人在工作,上面青的,黄的,紫的,分行的长着;每一处山坡上,有人在走路,放羊,迎着阳光,背着阳光,投射着转动的光影;每一个小城,前面站着城楼,旁边睡着小庙,那里又托出一座石塔,神和人,都服帖的,满足的,守着他们那一角天地。近地里,则更有的是热闹。一条街里站满了人,孩子头上梳着三个小辫子的,四个小辫子的,乃至于五六个小辫子的,衣服简单到只剩一个红兜肚,上面隐约也总有他嬷嬷挑的两三朵花!

18. 下列选项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段中加点的“会”字与“这事我不会不知道”的“会”字意义相同。

B. 耐烦”正确书写是“耐繁”,“嬷嬷”的正确读音是“mó mó

C. 红兜肚”与现代文阅读Ⅱ《野台子戏》童谣中“扯大锯”结构相同。

D. 旁边睡着小庙”与《苏幕遮》中“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修辞相同。

19. 老师讲“的”字结构,有学生认为将文段划横线处换成“上面青的麦苗,黄的油菜花,紫的紫云英”更好,老师却不赞同。请你说出老师不赞同的理由。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青山环抱,流水潺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处处皆景:小青瓦、坡屋顶、花格窗,古色古香的吊脚楼错落有致;河流旁、花田间、小巷里,身穿民族服饰的侗族人来来往往。

登高眺望,最耀眼的    A    。侗寨鼓楼一般按族姓建造,每个族姓一座鼓楼,仅肇兴侗寨就有五座鼓楼。这里既是击鼓聚众、议事会商的会堂,也是社交娱乐、节日聚会的场所。先有鼓楼,后有侗寨,鼓楼是侗寨的地标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负责建造木构建筑的师傅,    B    。①掌墨师建造一座鼓楼,②仅凭一个墨斗盒、一把测量尺、一把细竹刀,③就可以在打点画线之间,④精准标示梁、柱、椽、枋、板和木料结构部件的刻度,⑤所以没有丝毫偏差。这是57岁掌墨师陆德怀的拿手绝活,他27岁便当上掌墨师,与鼓楼、风雨桥、吊脚楼结下了深情。

30余年的民族建筑制作生涯,陆德怀参与修建鼓楼120余座、风雨桥四五十座。他相继去过广西、湖南、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参与设计、建造鼓楼。

20. 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 肇兴侗寨村委会决定修缮义团鼓楼,拟邀请掌墨师陆德怀参与设计与修缮。请你为村委会拟写一份邀请函,正文不超过80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是一个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问题伴随的时代。在人生成长、社会进步乃至国际交往方面,我们要有问题意识,更要有解决问题的过程意识。面对问题,我们该如何走好解决问题的每一步?

针对以上材料,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赣州市2025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word试题+答案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