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试卷+答案解析)

分享:杨老师 2023-12-03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传统思维是什么?简要言之为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研究系统和要素(系统的构成部分、因素、单元)、要素和要素、系统和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整体性思维方式。这是中医思维的重要特征。

2000多年前,张仲景为我们做了第一次应用系统思维的示范。东汉末年,疫情连年,张仲景本人的家族也遭到疫情影响,死亡过半。关于这一次疫情的性质,历史学者有不同观点,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等不同说法。然而张仲景依据系统思维,总结了疾病的性病机,写下《伤寒杂病论》。他又总结出六经理论,根据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留下了113个经方。

千百年来,这些经方在各种疫病的治疗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20年抗疫斗争中,我国总结抗疫经验形成三药三方三方中的清肺排毒汤是根据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结合《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这四个经典方剂创新化裁而成;宣肺败毒方也参考了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既然经方有优异效果,为什么会组成几张不同的处方呢?这同样是系统思维的体现。中医论治思维源于天人合一、阴阳气化等传统理论,其中博大深邃,蕴含无穷变化,但最终要以临床为源泉,落实于具体实践中。现存的《伤寒论》曾经散佚重辑,历代中医在临证中发觉其内容也有不全面的地方,特别是针对温病和湿证的方药较少,明清时期兴起的温病学说,就在这些方面进行补充,也为当代治疫所借鉴。

每一张名方都有其系统思维。达原饮是名医吴又可在明末大疫中总结出来的。明朝末年,从华北到江淮瘟疫盛行,历史学者甚至认为当时疫情严重到破坏了社会系统,加速了明王朝的败亡。吴又可虽然敏锐地提出戾气病因说,但同样不具备现代的分析研究能力,不可能去研究是何种病菌。他同样是应用系统思维,通过反复观察来辨证论治。他认识到病情与张仲景时很不相同;因而他没有应用张仲景的方法,另外制定了达原饮这张化湿清热、透达膜原的名方。

中医的伤寒和温病,看似不同实则辨证统一,它们是认识外感疾病的不同系统,都具有可贵的历史战疫经验。三方在抗疫实践中都总结了有效的科学数据,优异的效果表明,传统思维是中医鲜活的灵魂。

(摘编自郑洪《植根传统思维,注重三因制宜》)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据统计,全国备案中医诊所超2万个、八成以上县级区域已设置县级中医医院、八成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中医医疗服务机构遍布全国各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有助于更好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古老的中医药一直是开放包容的体系。如今许多患者看中医,往往会拿着B超、CT等体检报告。在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的前提下,能中会西几乎成为当代中医医师能力素养的标配。借助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中医药可以更好守护人类健康。

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产业现代化是依托。药材好,药才好。随着野生中药材资源的日渐枯竭,大部分临床常用中药采用人工种植。中药材质量是制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 中药材基地共享共建联盟自2012年成立后,经过十年耕耘,把中药材的抽检合格率从64%提升到98.4%,推动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发布实施。中医药农业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带来新的机遇。

中医药振兴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布局、系统谋划、多方参与,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比如,八角价格低廉,即使是提取莽草酸原料,每公斤售价也不高。国外药企推出的抗病毒药物达菲,以八角提取物为原料,每公斤售价翻了很多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内中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从更高视角看,要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大型高端科技平台,实现中药资源产业、中药工业、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三业融合,推动形成产业布局更优、集聚程度更高、产业规模更大、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健康产业发展格局。

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赋能。研发中医数字化辅助诊断装备,开创中医数字化路径,让中医特色疗法从模糊精确转化,助力续写中医妙手回春的当代传奇。对于丸散膏丹之类的传统中药,以往药理机制难分辨、制药过程较粗略。中成药制造核心工艺的数字化与智能控制,有助于解决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王君平《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抗疫经验中所运用的“三药三方”中的清肺排毒汤和宣肺败毒方均沿用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剂。

B. 明朝末年,从华北到江淮,瘟疫肆虐,这场疫情甚至严重破坏了社会系统,加速了明王朝的败亡。

C. 吴又可不可能去研究明末大疫是何种病菌引发,因而不具备现代的分析研究能力,但他应用系统思维独创了有别于张仲景的“达原饮”名方。

D. 中药材抽检的合格率大幅度提升是中药材基地共享共建联盟历经十年努力的结果,促进了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发布实施。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既然经方有优异效果,为什么会组成几张不同的处方呢?”可见“经方”和“处方”不是一个概念,此处的“经方”主要针对张仲景的“经方”而言。

B. 如今许多患者看中医,往往会拿着B超、CT等体检报告,说明中医医师需要借助于西医现代化的检查手段才能救治病人。

C. 国外药企推出的抗病毒药物“达菲”,以八角提取物为原料,每公斤售价翻了很多倍,这一事实表明我国目前的中医药的科技创新能力比不上这些国外药企。

D. 中医特色疗法的“模糊”、药理机制难分辨、制药过程较粗略等都是中医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数字化与智能控制能帮助解决某些突出问题。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

A.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B. 《伤寒论》六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吴鞠通《温病条辨》

C. 汗之发也,其出自阳,其源自阴。——吴谦等《医宗金鉴·活人败毒散集注》

D. 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孙思邈《千金要方·候诊》

4. 材料一在论证“中医系统思维”时以张仲景为主线展开,请概括具体表现及其好处。

5. 目前,中医发展面临一些困境,不少年轻人对中医的偏见尤为突出,如果你是一位决定报考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请结合材料内容打消这些年轻人的偏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丁迎新

不到十一点,兵就起了床,把穿衣服的声音压到几乎没有。①已经看了十几回班长交给的手表,没有一毫睡意,脑子乱糟糟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走出宿舍门,连队哨兵诧异地看了兵一眼,抬腕看看手表,比正常接岗时间早了半小时。

夜太静了,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再轻也能听见。走出营区才按开手电筒,一束光直射出去,把黑暗刺出个窟窿,揭开了伪装。有了光亮,兵踏实了许多,光亮似乎是枪,可以随时消灭一切威胁。

羊年的新兵生活结束,工兵哨正好轮到本连队,交到新兵排,每班一个月。昨晚第一次是班长带的,细枝末节交代了个清。八小时一班,提前十分钟接岗,从连队到哨位是半个小时路程,不得睡岗坐岗和做任何事,子弹袋和枪不离身,没有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绝不许开枪,等等。还暗示,那是挖在山体中的工兵仓库;须保证绝对安全。兵能背出来。

营区在山脚,哨位在另一座山的半山腰,走出营房的地界就是荒草掩映的山坡,曲曲弯弯的小路越走越细,细到看不出是路。没有星光,黑暗如慢慢收紧的网,压迫着兵,②冲锋在前的光亮也渐渐无力抵抗,兵的肌体在收缩,而且寒意渐浓,总感觉路边会有什么扑过来。

兵从小就胆小,不和大人一道,不敢出门。屋里灯不开,不敢进家。晚上睡觉用被子蒙着头,尿急了也憋着,不到天亮不下床。兵是爸爸逼着他当的,不把胆量锻炼好了别回来,这是爸的原话。兵很委屈,不是自己想胆小,是不由自主地就怕,究竟怕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比如现在就是。

总算接近了哨位,冷汗遍布全身,内衣沾在了皮肤上。这才感觉到握电筒的手有些麻木,

另一只紧握成拳的手像是攥着一团火,松不开了。

站住! 口令?

我是雄鹰。回令?

鹰击长空。

敬礼,交接,兵站到了哨位上,随着下哨战友手中的光亮隐入黑暗,世界只剩下了黑暗,紧紧围裹着兵,黑暗里什么都会有,什么都会出现,兵透不过气来。兵闭上眼睛,一层眼皮果然隔开了世界,不行,危险一旦出现,会措手不及。

兵睁开眼睛,还睁得大大的,向周边的黑暗里搜索。习惯了黑暗的缘故,能看到近前模糊的影像,是树,是草,也可能是其他,兵握枪的手更紧,像弹簧,一触即发。

不行,我是兵,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兵,我都怕,还怎么担负保家卫国的职责?兵的脸开始发烫,一直紧绷着的心也烫,烫得周身发热。今晚的口令不知道是谁编的,男人应该是鹰,军人更应该是鹰。

兵决定就现在的机会锻炼胆量,大好的机会。哨位方圆五步开外,是低矮的灌木草丛,再远些是成林的杂树,兵端枪在手,身体微躬前倾,开始迈进。右手食指贴紧扳机,大拇指紧贴保险,这是班长教的,开保险和击发可以在瞬间完成。走过灌木草丛了,走进杂树林了,黑暗成团成堆汹涌而来,③兵不再是兵,目光也成了枪,不顾一切地挺进

大不了以死相拼!这是最坏的结果。如此一想,反而豁然了

突然,的一声长叫在上空划过,紧接着是翅膀振动的气流和枝叶碰撞。兵一个激灵,枪口迅速抬起,直指向天,差一点就打开了保险。不知什么鸟,被兵惊动了,一场虚惊。

回到哨位;兵有了变化,④心在心的位置,跳动有序,身体和肩背的枪一样正直,目光坦然扫视,黑暗尽在眼底。兵想笑,像打了一场仗,赢了,不累,反而精神抖擞。

谁在用力地擦洗天空吧,天微微地泛白了,泛蓝,泛青,主要是白。听见营区的起床号响了,兵一下子振奋起来,这才感觉到双腿麻木僵硬,感觉到深秋的寒,赶紧原地跺脚,伸展臂膀。

天边泛红了,山巅不改初衷,厚重坚挺。仰头间,兵发现一只鹰,在天空优雅盘旋,一圈又一圈。昨晚惊飞的,会不会是它?

鹰越来越低了,能看清它的翅膀和爪,兵目不转睛,脖子都仰酸了。突然,鹰化为一粒子弹,直射下来,兵的反应快,视线猛地下滑,一只野兔的身影一闪而过。鹰一个拉升动作,第一次突袭失败了,又开始画圈。兵看出鹰的凶狠来,本能地从地上捡拾石块,向天上扔。石块是无能的,还在远远够不着的高度就掉下来,兵还扔。

鹰飞走了,是认了输还是另寻目标,兵不知道。扔的用力过猛了,胳膊跟训练投手榴弹(之)后一样的酸痛。

厉害呀,把鹰都打败了!

随着说话声,班长从灌木丛中笑盈盈地钻出来,衣服上湿迹斑斑,是霜的痕迹。。班长什么时候来的?兵不解,欲张的嘴又抿紧了,脸上不好意思地笑,心里已溢起一股暖意;向周身弥漫。

6. 下列对文本中画线句子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看了几十回”手表,可见兵对本次值班任务                                               重视,同时说明他时间观念强。

B. 句子②“光亮”也渐渐“无力抵抗”;表面写灯光变微弱,实则写兵面对黑暗害怕的心理。

C. 句子③“兵不再是兵”,目光像枪一样挺进,写兵决心战胜内心的胆怯,勇敢地直面黑暗。

D. 句子④“心在心的位置,跳动有序”写兵经过一番历练后,心态平稳,坦然放松的状态。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按时间顺序,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述了一个士兵夜间值岗战胜内心恐惧的故事。

B. 第五自然段通过补叙讲述了兵参军的原因,父亲的话让他感到委屈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C. 小说多次对哨所周边的自然环境展开描写,既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也烘托人物心理。。

D. 小说以“兵”称呼主要人物,侧重展示内心世界,刻意模糊人物形象,淡化人物性格。

8. 小说的标题“鹰”,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9. 文末两段对于班长的出现,有人觉得独具匠心,有人觉得画蛇添足。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节选自《论语》)

材料二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已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节选自韩愈《原毁》):

10. 文中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的符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是故事A修而谤BC德高D而毁来E士之处F此世G而望H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是假如没有的意思,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意思相同。

B. 就,是开始从事、做的意思,与“金就砺则利”的“就”意思不同。

C. 病,是生理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状态,与“刘病日笃”的“病”意思相同。

D. 称,是称赞、赞扬的意思,与“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的“称”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息兵戈而解纷争,使天下由此而安,为维护和平作出了贡献,这就是他的“仁德”。

B. 舜和周公都是圣人仁人,古时的君子努力探究他们成为圣人的原因,日夜反思,改掉自己不如他们的地方,努力向他们看齐。

C. 无论古代的君子还是现代的君子,他们对待别人的标准与自己不同,原因在于“怠”与“忌”,这也是当时不良社会风气产生的根源。

D. 材料二多处采用对比手法,全篇行文严肃而恳切,句式整齐中富有变化,语言生动而形象,刻画当时的士风,可谓入木三分。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2)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14. 在待人方面,两则材料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临池

南北朝  温子昇

光风动春树,丹霞起暮阴。嵯峨映连壁,飘飖下散金。

徒自临濠渚,空复抚鸣琴。莫知流水曲,谁辩游鱼心。

注:①光风:谓雨已日出而风,草木有光也。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光风动春树”既表明了雨后初晴,与下句“暮阴”写出了天气的变化,又照应了标题。

B. 诗歌前两句点明了节令与时间,春天傍晚时分,树木风中摇曳,红霞在暮霭中升起。

C. 三、四句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地描摹了临池所见的独特景观,刻画细致,颇具匠心。

D. 徒”“空”两字别有深意,与“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异曲同工之妙

16. 王晖业尝云:“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任昉。我子昇足以陵颜轹谢,含任吐沈。”此语极言温子昇艺术才华,本诗作为其代表作,写景抒情颇有特色,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石钟山记》记载,苏轼与其长子暮夜泛舟至绝壁下,看到了阴森恐怖的大石侧立,听到了磔磔鸟鸣,内心惊恐欲还之时却听到“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用通感的艺术手法正面写乐声,时而众弦齐鸣如玉碎山崩,时而一弦独奏如凤凰鸣叫,时而幽怨,时而轻快。

3)“鸥”在古人笔下常常被视为隐士的伴侣,借以表达闲适或隐逸之情。例如: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桃是北方的原生植物,野生的山桃现在依然常见于北方裸露的山坡之上。相比南方,1,所以野生的山桃是一种坚韧的树种。在缺水的坡度陡峭的山崖,在寒风凛冽的冬季,都有它的身影。①春分是春天的开始,而春分的山桃,则是北方春天到来的第一声闪雷当早春微暖的阳光照在它光滑红润的树皮上时,非常快速地回应着春的呼唤,满树繁花便先于叶绽放了。③早春的树木,为了抢占授粉的先机;会努力开出芳香繁茂的花朵。④可是近乎一夜之间,山桃让粉和白罩满铁青色的山。⑤山桃盛放的时候,北方的山是春的源泉,也是霞的源泉

早春的植物为什么会这样追逐着春光?这是因为春天到来之时,最早苏醒的不是植物,2。山桃往往在长叶前开花,将秋冬积聚的能量换作花的绽放,来吸引饥肠辘辘的授粉者。当花已投粉、开始结实的时候,叶片才会慢慢长出。早春的花儿们并不会独占为他们授粉的昆虫,因为山桃的花期只有6天至7天。山桃凋谢之后,生长在山顶的山杏接着山桃绽放,之后是榆叶梅、连翘、樱花,而我们常吃的桃子则要等到四月中旬才会与人相见。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 文中第一段横线处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加林醒来以后,他自己并不知道时光已经接近中午了。

近一个月来,他每天都是这样,睡得很早,起得很迟。其实真正睡眠的时间倒并不多;他  1ABAB式  在黑暗中大睁着眼睛。从绞得乱翻翻的被褥看来,这种痛苦的休息简直等于活受罪。只是临近天明,当父母亲摸索着要起床,村里也开始有了嘈杂的人声时,他才开始迷糊起来。他朦胧地听见母亲从院子里抱回柴火,吧嗒吧嗒地拉起了风箱;又听见父亲的瘸腿一轻一重地在地上2ABAC ,收拾出山的工具,并且还安咐他母亲给他把饭做好一点……他觉得自己这一个月 3AABB式  ,简直不像话。

现在他虽然醒了,头脑仍然是昏沉沉的。睡是再睡不着了,但又不想爬起来。

他从枕头边摸出剩了不多几根的纸烟盒,抽出一支点着,贪婪地吸着,向土窑顶上喷着烟雾。他最近的烟瘾越来越大了,右手的两个手指头熏得焦黄。可是纸烟却没有了——准确地说,是他没有买纸烟的钱了。当民办教师时,每月除过工分,还有几块钱的补贴,足够他买纸烟吸的。

接连抽了两支烟,他才感到他完全醒了。本来最好再抽一支更解馋,但烟盒里只剩了最后一支——这要留给刷牙,以后享用。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他每天都睡得早起得迟。”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

21. 对文学作品来说,破折号在句子中有时很有表现力。请针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分析其中的破折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2. 按文中横线处的要求填上恰当的词语。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专题的小组研习活动中,大家读了以下关于”“的文句颇有感慨: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则近道矣(《大学之道》)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四章》)。

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之一,对于一件事情的“始”和“终”有什么经验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作为研习成果,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试卷+答案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