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word试题+答案)

分享:杨老师 2024-05-17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本题共4小题,1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了解传统手工艺,只在材料和包装上用心思,却想要构建有民族特色的当代设计文化,无异于缘木求鱼。

B.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潜力和未来发展踌躇满志,将不断提升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水平,持续提高公司价值。

C.舞蹈家王亚彬几乎每天都会练功,让身体保持一种积极状态,这种自律和坚持是她在舞台上游刃有余的底气。

D.乌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乳之恩,人活一世,更应该牢记父母的养育恩情,切不可忘恩负义,得鱼忘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厦门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环境治理与民生改善并举,成为美丽中国的一个窗口。

B.2024年多哈游泳世锦赛正在进行,截止目前,中国队以16金5银1铜的成绩高居奖牌榜首位。遥想巴黎奥运会,中国军团未来可期。

C.相关部门通过严格落实采石挖沙制度和严厉打击非法盗采行为,一场自然资源环境保卫战席卷全市,私挖乱采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D.研究小组认为,这是生活在1.2亿年前的小盗龙的化石,这块化石中间的大部分尽管已缺失,但肋骨部位仍然完好无损。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章甫(《侍坐》)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B.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晋文之事》)

C.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鼓瑟希,铿尔(《侍坐》)

D.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礼乐,以俟君子(《侍坐》)             如:至于

B.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微:如果没有

C.莫不中音(《庖丁解牛》)                    中音:合乎音律

D.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                 再拜:第二次拜,古代一种较重的礼仪。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建筑的首要功用是为以居住为主的活动提供遮风避雨的保护,而文明的发展逻辑总是物质欲求催动精神欲求,而后高扬后者。这使得文明成熟之后建筑的保护功能与信仰、审美紧密结合。中国传统营造重“善”,即建筑的防护功能与“阴阳五行”“礼”和“美”等精神需求的完美结合,丰富至美的建筑形式因而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形式美学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造者对建筑构图的选择,即以方圆、对称和重复的形式来统筹建筑空间。尽管中国历代营造文献中所涉理论不太丰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形式的确让后世体验到了最大的审美享受。

中国传统建筑大量采用了方、圆形构图。就纯粹的视觉审美规律而言,方、圆这两种规则形具备最独特的视觉关系:它们由直线或弧线结合而成,成为有多个对称轴的对称形,也有最稳定最均衡的几何关系。因此它们能引发一种特殊的视觉感受——恒定感,即超越一般对称几何形的永恒的稳定感。它们一旦进入移情过程,就能让观者进入一种忘却时空的极端稳定状态,甚至能在人的心理上凝固时空,继而忘却时空,产生恒定的情感愉悦。其中,正圆及由它衍生出的球形往往比方形更受重视。因为它不仅能带出这种恒定的情感愉悦,还能让人联想到心理上的“完满”。清代褚人获在其《坚瓠集》中说:“惟圆则无障碍,故曰圆通;惟圆则无为缺,故曰圆满:惟圆其机尝活,变化出焉,故曰圆转,又曰圆融。”历代形成的这种对圆形的信仰、审美崇拜,强化了圆形在建筑空间构图中的重要地位。而方形的视觉特性除了稳定感,还与人性相合,“人主身行方正,行发於身而为天下法式者,人唯恐其不复行也”(《管子·形势解》)。

古希腊哲学家哥拉曾说:“人是世间万物的尺度”。人体本身是一个轴对称形式,当人类将自身的比例关系投射到建筑中时,对称的构图形式就一直引领着建筑空间。方圆是最标准的对称,除此之外还有建筑空间布局的更复杂的对称。中国传统建筑乃至城乡聚落的平面构图,基本是以一条或多条空间轴线为统率,在轴线两侧配置相同或相似的建筑或构件而形成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营建国都的规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其中“左祖右社”明确了宫室空间的左右对称关系。而其他建筑的布置,也基本分为位于轴线中的正房与轴线两侧的左右对称的厢房,从而形成从平面到立面视角下的对称感。

传统建筑的对称性还体现在象数体系中,比如传统象数体系常用于营造中的数字是“五”和“九”——分别源于《周易》的“五行”“九宫”。“五行”的平面布局突出了一个中心及围绕中心对称排列的“四方”,从而形成了具备两条轴线的对称式构图。“九宫”则承载着更多内涵,在象数体系中更高贵、庄重。“九”既是最大的一位数,又在平面上包含了“五”(在九宫格的四角各减一格,即构成“五”),也是将正方形以井字线拆分的结果。《周礼》中理想化的王都空间在平面上就表现为九宫格的构图形式。传统象数以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因而先秦之后传统建筑逐渐以奇数开间替代偶数开间。如此一来,建筑立间构图便自然是完全对称的。同时历代建筑群两侧的附属建筑均呈偶数排列,又强化了建筑空间的对称式均衡。这种平立面的对称性,容易造就稳定、庄重、严肃甚至壮丽的视觉感受。

中国传统建筑群的主流以院落为基本单位,一院是一“进”,多“进”院落纵向串联形成“路”,多“路”再横向组合形成完整的组群,多个组群既而形成街区、村落。所有院落单元在形体、结构、色彩方面大多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同或相似性。它们之间建立了一种牢不可破的视觉联系——视觉重复性。它以整齐、连续、重复的体量,让人体验到强烈的秩序美感。秩序感,是人类审美心理的本能需求。其本源出自一种极其朴素的审美经验——即秩序能将审美主体从视觉的无序状态下解脱出来,使其在有序状态中产生统一、协调、和谐的审美体验。这一本能的审美需求,已在人类学界和艺术学界对各民族的工艺品和建筑空间的研究中得以证明。在建筑细节中,那些由重复样式所形成的连续图案,比如瓦垄和斗拱形成的连续阵列,也构成了完全统一的空间秩序,增强了单体建筑的协调、和谐。清式建筑的斗拱已无结构意义,但匠师仍予以保留,且将其细化、小化。斗拱从此转化为装饰构件,以彰显建筑的等级以及和谐、协调和壮丽的秩序感。故宫诸大殿那些重复、繁丽的斗拱阵列的美学价值不言而喻,正是传统建筑美学的瑰宝之一。

(摘编自余庆辉《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三种美学特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建筑既有防护功能,又有“阴阳五行”“礼”和“美”等精神内涵,可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需求。

B.方形和圆形是有多个对称轴的对称形,有最稳定最均衡的几何关系,能让人产生永恒的稳定感,这是一般对称几何形无法做到的。

C.《周礼•考工记》记述中的国都规制,宫室空间左右对称,其他建筑在轴线两侧呈对称分布,形成从平面到立面视角下的对称感。

D.在形体、结构、色彩方面相同或相似的院落单元,建筑细节中那些由重复样式所形成的连续图案,都能让人体验到秩序感。

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圆及由它衍生出的球形往往比方形更受重视,促使人们逐渐形成了对圆形的信仰和审美崇拜。

B.文中引用古希腊哲学家哥拉曾的言论,引出下文关于人体的轴对称形式对建筑空间影响的论述。

C.先秦之后传统建筑逐渐以奇数开间替代偶数开间,反映了古人在象数体系中对“阳数”的重视。

D.传统建筑的视觉重复性,能引发审美主体的秩序美感,使其产生统一、协调、和谐的审美体验。

7.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传统建筑的对称性还体现在象数体系中”这一观点的一项(3分)

A.明代皇陵采用前、中、后、左、右五个方位的殿室格局来进行规划,将五个方位的建筑平面图放在网格之中,形成“九宫”图案。

B.《山东德平县知县张钟子等查看圆明园风水启》记载:“圆明园内外具查清楚,外边来龙甚旺,内边山水按九州爻象,按九宫处处合法。”

C.紫禁城中外朝部分宫殿数量皆为阳数,而内廷部分宫殿数量则皆为阴数;在中轴线上的皇帝用房,都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

D.安徽阜阳县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正面按八卦位置和五行属性排列,刻划着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

图片1.jpg

8.以下是北京天坛圜丘坛主体的图片,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其作为传统建筑的审美特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兄弟

周福泉

侯大方出了家门,被寒风呛出个喷嚏。他敏感地捂住耳朵,望着灰茫茫的天空,没有下雪的征兆。他提着茶杯,街口买了一块猪头肉,直奔李玉子的花店。

两间店面一把铜锁把持着。墙根避风处几位老人在闲聊,有人见了侯大方打招呼:“侯大哥,有些日子不见了。”侯大方说:“三个月零五天。李老三哪?”胡老二说:“从你去了海南,人来去没个准气儿,整个秋后的黄瓜蔫儿吧唧。”

正说着,只听一声吆喝:“谁在咒我!”大伙儿转头,见李玉子一腿拐拉着走来。他打开店门,搬出花草,擦了额上的细汗,抬头看见侯大方,惊讶地说:“呦,贵客。”接着,伸头嗅了嗅说:“什么东西这么香?你看客气的,冰箱里什么都有。”侯大方说:“你舍得花钱?”李玉子来了精神,说:“你三天两头吃我喝我,还褒贬着我。这是钱的事吗?”侯大方说:“别冒充啦!也就花生米、黄瓜片,就怕吃垮你这破店。”

大伙儿见他们开始磕牙斗嘴,一会儿给李玉子点火,一会给侯大方煽风。看这老哥俩吵嘴,是一天最大的快乐。玩笑间,象棋盘摆好了,两人开始走棋。

胡老二烧开水出来,见老哥俩脸红脖子粗地吵起来。侯大方脸色黑里透黄,把棋盘一掀,脸一撂:“臭棋篓子,会不会走棋!”

李玉子莫名其妙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把棋子一个个码在棋盒子里。开始抱怨:“什么人呀?自己悔了棋,还赖我的不是。”说着,两眼死死盯着门口几盆秋菊,黄色的菊花在风中颤抖。

今天的风很大,穿过树梢,夹带着呼啸的哨音。李玉子站在风口,视线有些模糊,迷蒙中看到雪在飘,越来越大。

白茫茫的大山里,一群士兵在零下35摄氏度的雪地里埋伏了一天。寒冷和饥饿撕咬着年轻的躯体。李玉子侧脸看到侯大方身子瑟瑟发抖,牙齿碰撞的声音清晰震耳。李玉子伸出麻木的手,摘下腿上的狗皮护膝,皮毛在雪地里闪着金黄色的光芒。侯大方接过来,捂在胸口,慢慢有了温暖。

李玉子小时候下河逮鱼掉进冰窟窿,落下腿寒病,他娘做了两个狗皮护膝,一到立冬就绑在膝盖上。

突然,一阵阵带着哨音的呼啸从头而过,接着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阵地上一片火海。冲锋号吹响,部队向前冲锋。李玉子粘在地上爬不起来,侯大方跑了几步,一头栽进雪地里……

这天,几个老哥儿们到齐,摆好棋子,开始厮杀。李玉子烧好开水,左瞅右看少个人,气呼呼地说:“这个侯老大,不光缺手指头,我看还缺心眼。下盘棋拌个嘴,几天不露面,真是狗屁脾气。”

这时,一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慌慌张张赶来,对李玉子说:“三爷,俺爷爷找你去下棋。”李玉子说:“让他来嘛。”年轻人说:“他来不了,让你去。”李玉子心里一颤,连忙去店里抱起一个新棋盘往外走。

大孩儿见到李玉子,迎面解释:“我爸在海南一直住得不开心,后来嚷嚷着回来,说有一样东西要还人家。整天心神不宁。”

李玉子打断他的话:“你爸怎么啦?”

三孩儿接过话来说:“那天从你家回来,精神头儿就不好。伸手点支烟,打火机掉在地上,人顺势倒在椅子上。到了人民医院说是脑出血,在病床上躺了几天不睁眼。大哥、二哥到齐了,才来了精神。第一句话就说,我的病我心里清楚,咱回家吧。”

李玉子走进里屋,西墙上挂着一幅他和侯大方抗美援朝复员时的合影。侯大方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双眼紧闭,嘴角不时抖动一下,看得出他内心痛苦。

“你爸累了,让他歇会儿吧。”李玉子说着,轻轻走过去,在床前慢慢支起棋盘,一个子一个子摆好。他抬头看了一眼侯大方,侯大方依然睡着。于是,他顿了一会儿,伸手替侯大方走了一个“炮”,自己跳了一个“马”,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起棋来。侯大方的儿孙立在床前,看着李玉子独自走棋,眼泪向下流,摔在地上像一朵朵雪花。

“三叔,我爸醒了。”大孩儿突然叫了一声。侯大方眼皮动了两下,慢慢睁开眼,看到了李玉子,朝他艰难地笑了笑,想用两只胳膊肘支起上身,没有成功。他伸出右手仅有的一个指头,指了指床头柜。

李玉子望去,柜子上放着一条狗皮护膝,由于时间长久,皮毛掉了不少,但金黄的光泽依然如初。李玉子双目凝视着侯大方,嘴唇紧闭着,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侯大方张嘴说了句话,屋里人没听清他说什么。李玉子把耳朵凑上去,侯大方微笑着说:“兄弟啊,我把命还给你了。”他的声音如缥缈的一缕青烟。李玉子还是微微点了点头,说:“别说了,咱接着下棋。”

侯大方瞟了一眼棋盘,僵硬的面部松懈下来,慢慢闭上眼,眼角一颗浑浊的泪珠滑落下来,头一歪,倒向了李玉子这边。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三叔,我爸走了!”三孩儿大叫一声,哭声接连而来。李玉子像针扎了一下,心里隐隐作痛。他清晰地记得,朝鲜长津湖伏击战后,他们得到了复员的消息,非常沮丧。他俩抱着一腔热血赴朝保家卫国,杀敌立功。可战场上没放一枪一炮,就被送回国内医疗冻伤,全班十名兄弟却全部埋葬在朝鲜。侯大方说,如果不是那个狗皮护膝,他可能是第十一个烈士。

(有删改)

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胡老二回答侯大方的话,可以看出侯大方去海南对李玉子影响很大,侯、李两个人感情不同寻常。

B.李玉子和侯大方磕牙斗嘴,大伙儿却煽风点火,并从中取乐,说明两个人平时与大伙儿关系不太融洽。

C.冲锋号响起时,李玉子与侯大方都想冲上去,但是由于寒冷和饥饿,一个爬不起来,一个倒在雪地里。

D.李玉子“慢慢支起棋盘”“一个子一个子摆好”,看似平静,实际上他内心对老友的身体状况非常担忧。

1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一部分写侯、李两人,多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几句对话就展示了两人日常交往的状态。

B.小说第二部分开头描写自然环境,用呼啸的风烘托李玉子形象,并引出他对战争经历的联想。

C.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并借助人物对话和回忆叙述相关情节,力求客观呈现故事面貌。

D.小说通过写李玉子、侯大方复员后的生活经历,以点带面,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宏大历史。

11.侯大方归还狗皮护膝时说“兄弟啊,我把命还给你了”,这句话有丰富的情感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12.小说结尾补叙两人复原回国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秦二世三年,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沛公引兵西,过高阳。郦食其监门,曰:“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乃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略南阳郡,南阳守走,保城守宛。沛公引兵过而西。张良谏曰:“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于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围宛城三匝。南阳守欲自刭。其舍人陈恢曰:“死未晚也。”乃逾城见沛公,曰:“宛,大郡之都也,连城数十,人民众,积蓄多。吏人自以为降必死,故皆坚守乘城。为足下计,莫若约降,封其守,引其甲卒与之西。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通行无所累。”沛公曰:“善。”乃以宛守为殷侯,封陈恢千户。引兵西,无不下者。及赵高已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秦父兄苦[A]其主[B]久矣[C]今诚得长者[D]往[E]毋侵[F]暴[G]宜[H]可下。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素,在文中是平素、一向的意思,与《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中的“素”意思相同。

B.夜,连夜,名词作状语,与《烛之武退秦师》“夜缒而出”中的“夜”意思和用法相同。

C.诸城未下者,在文中是指没有降服的城邑,与《庖丁解牛》中“臣之所好者”结构相同。

D.啖以利,用利益引诱人,其中“啖”与《鸿门宴》“拔剑切而啖之”的“啖”意思不同。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怀王手下的老将认为,项羽为人勇猛而残忍,只有沛公忠厚老实。怀王最终派沛公率领大军向西去夺取土地,没有答应项羽西进入关的请求。

B.沛公经过高阳时,郦食其求见,沛公起初没有以礼相待,引起了郦食其的不满;沛公马上改变姿态,向郦食其道歉,把他请到了上宾的座位。

C.赵高杀了秦二世,想和沛公定约在关中分地称王,沛公以为其中有诈,就用张良计策,一面派郦生、陆贾去回复赵高,一面袭击攻破了武关。

D.秦王子婴投降,有将领说应该杀掉他,沛公认为怀王派自己攻打关中,是认为自己能宽厚容人,而且杀掉降者不吉利,就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

1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4分)

                                                                                          

(2)为足下计,莫若约降,封其守,引其甲卒与之西。(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7~18小题。

醉落魄

周紫芝

江天云薄,江头雪似杨花落。寒灯不管人离索。照得人来,真个睡不著。

归期已负梅花约,又还春动空飘泊。晓寒谁看伊梳掠。雪满西楼,人在阑干角。

【注】①梳掠:梳理,梳妆。②阑干:即栏杆。

1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词以写景发端,开头两句写江天迷茫、杨花纷飞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凄迷、黯淡的氛围。

B.寒灯不管人离群索居,照得人难以入眠,埋怨寒灯的背后,是词人离恨的煎熬和内心的孤寂。

C.梅花开放,春意已动,自己却还飘泊在外,归期杳然,失约的内疚和刻骨的相思交织在一起。

D.本词的笔调曲折深婉,语言则浅近平实,如“真个睡不著”一句,以口语入词,质朴自然。

18.后人评价“晓寒谁看伊梳掠。雪满西楼,人在阑干角”三句“一笔映照双方”,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陈述志向时说,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自己治理三年,“           ”,至于礼乐教化,“          ”。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两句,感叹六朝相继灭亡,如今眼前只剩下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

(3)小华游览洞庭湖,看到洞庭湖烟波浩渺、壮阔无边的气象,不禁吟诵起前人描写洞庭湖的诗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榨菜是用茎芥菜的肉质茎腌制的咸菜,因制作时需压榨去掉水分,故名。榨菜是用来佐餐下饭的食物,“电子榨菜”却不是食物,    ①   ,包括短视频、音频等电子影音产品。许多人喜欢在吃饭时观看视频或收听音频,用以给吃饭过程增添一些趣味,这和榨菜的下饭功能有些类似,因此,这样的电子娱乐产品被称为“电子榨菜”。

从结构上看,“电子榨菜”和“电子香烟”“电子图书”一样,都是定中短语,“电子”修饰“榨菜”“香烟”“图书”。但实际上电子榨菜和电子香烟、电子图书完全不同。一个事物的材料、外形、功用是构成这个事物的主要因素。电子香烟、电子图书不仅功用上保留了香烟、图书的因素,外形上也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只是材料有变,由一般物质材料变为电子材料。电子榨菜不仅材料有变,    ②   ,只是功用上保留了榨菜“下饭”的特征。而且电子榨菜和榨菜的下饭方式也完全不同:榨菜是伴随主食的物质产品,和主食一同食用;电子榨菜是伴随主食的精神产品,无法和主食一同食用。

20.请在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1.筛选、整合语段中的相关信息,拟写一条“电子榨菜”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不超过35个字。(4分)

                                                                                      

五、书写(本题共1小题,共5分)

22.请将汤显祖《游园•皂罗袍》用正楷字体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笔画规范、字体端正、书写整洁。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六、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它充满挑战,又饶有趣味。每一次探索都是一次冒险,我们能够亲身感受到充满惊喜与挑战的过程,这种乐趣无法言喻。

请以“探索未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word试题+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