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考点专题 > 文言阅读

文言阅读

文言专题六:虚词(教案+课件)

分享:杨老师 11-21 文言阅读 会员下载仅需:1点 留言

教学目标:

1、熟悉文言虚词语法规律和分析方法。

2、理解并识记文言18个虚词。

3、学会文言虚词推断技巧。

教学重点:虚词记忆

教学难点:虚词推断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学法指导:练习—归纳—应用

媒体设计: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考点要求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而、以、因、为、与、于、其、之、乎、焉、者、也、何、若、且、则、所、乃

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

二、虚词学法指导

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2.辨明用法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语境)。

3.通晓古今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

4.注意特殊现象

(1) 兼词

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2)虚词的连用

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复音虚词)

三、 “而”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

1、教师结合教材补充并讲解例句和复音虚词。

2、学生完善知识体系,识记虚词用法。

3、先学后练,逐个过关。

知识点: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

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如: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三).复音虚词——而已、而后、而况、既而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四、作业

整理本节课笔记,识记而的用法。

 

 

第二课时

一、“以”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

1、教师结合教材补充并讲解例句和复音虚词。

2、学生完善知识体系,识记虚词用法。

3、先学后练,逐个过关。

知识点:

(一).用作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如: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与蔺相如》)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与蔺相如》)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

(二).用作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

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与蔺相如》)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如: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与蔺相如》)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如: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如: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阁序》)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如: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如: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三)助词 作语助,和某些方位词、时间词连用表示时间方位。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表方位)(《廉颇与蔺相如》)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⒊ 率领

①盖以十舰最著前。(《赤壁之战》)

②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五)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②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报任安书》)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六)复音虚词

【以为】 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苏武转》)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二、“因”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同上)

知识点:

(一)用作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的依据、凭借等“根据、凭借”。

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膑》)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机、条件等。译为“趁着、趁机”。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3.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②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用作连词

1、表承接,译为“于是”“就”;

 如:①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因果,译为“因为”

 如:①后因伐木,始见此山。(《雁荡山》)

     ②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三)副词: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与蔺相如》)

(四)名词:原因,缘由,机缘。

①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五)动词:根据,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周因于殷礼。(《论语》)

③因循守旧。

三、作业

整理本节课笔记,识记“以”、“因”的用法。

 

 

第三课时

一、“为”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

1、教师结合教材补充并讲解例句和复音虚词。

2、学生完善知识体系,识记虚词用法。

3、先学后练,逐个过关。

知识点: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译“向” “给”“替”等。

如:

①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与蔺相如》)
③公为我献之。  (《鸿门宴》)

2、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译为“当”“等到”等。

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 “为了”。

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4、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5.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④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

⑤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六国论》)

(二)句末语气助词,表示表疑问、感叹、反诘语气,可译作“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垓下之战》)

(三)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冰,水为(结成)之而寒于水。(《劝学》)

②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

③卒相与欢,为(成为)刎颈之交。

④今日嬴之为(难为)公子亦足矣。(《窃符救赵》)

⑤圣人之所以为(成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成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⑥为(治理)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⑦吾所以为(做)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⑧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担任)相,珍宝尽有之。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②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与”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同前)

知识点:

(一)介词

1.译作“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③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赤壁之战》)

2.译作“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译作“比”“和……比较”。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译作“和”“跟”“同”。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三)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②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齐桓晋文之事》)

(四)动词

1.译作“给予”“授予”。

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屈原列传》)

2.译作“结交,亲附”。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3.译作“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殽之战》)

4.“赞许”  如:吾与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五)复音虚词

【孰与】【与……孰】

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与蔺相如》)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于”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同前)

知识点:

(一)介词。

1.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或对象,相当于“在” “到”“从” “在……方面”“从……中”等。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与蔺相如》)

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与蔺相如》)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④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与蔺相如》)

⑤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2.引进动作、行为的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等。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③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④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3.介原因,可译作“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4.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译作“被”。

①而君幸于赵王。(《廉颇与蔺相如》)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③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5.译作“与”“跟”“同”。

①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与蔺相如》)

6.表比较,译作“比”。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六国论》)

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7、复音虚词

1.相当于“于此”,可译作“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③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④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井陉之战》)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与蔺相如》)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鸿门宴》)

③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鸿门宴》)

【见……于】表示被动。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与蔺相如》)

②吾常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管鲍之交〉

三、作业

整理本节课笔记,识记“为”、“与”“于”的用法。

 

 

第四课时

一、“其”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

1、教师结合教材补充并讲解例句和复音虚词。

2、学生完善知识体系,识记虚词用法。

3、先学后练,逐个过关。

知识点:

(一)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与蔺相如》)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与蔺相如》)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代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自己)”“我的”或者“你”“你的”。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原列传》)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廉颇与蔺相如》)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③其一犬坐于前。(《狼》

(二)用作副词

1.表示强祈使婉商语气,相当于“一定”“还是”。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

2.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表示反问或感叹语气,相当于“难道”“多么”。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②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载?(《送东阳马生序》)

(四)助词

1、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用作助词 形容词词尾 可译为“……的样子”

①霰雪纷其无垠兮

二“之”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同前)

知识点:

(一)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
②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

2.指示代词,指代人或事物,相当于“此”“这”“这些”。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二)助词。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与蔺相如》)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2.结构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与蔺相如》)

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3.结构助词,用于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4.结构助词,用于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5.音节助词,用于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三)动词。可译作“往”“至”“到……去”。

①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②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史记·淳于髡》)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三“乎”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同前)

知识点: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捕蛇者说》)

5、用在句中停顿处,可不译,相当于舒缓语气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

6、助词,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②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乎:在)(《捕蛇者说》)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师说》)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劝学》)

三、作业

整理本节课笔记,识记“为”、“与”“于”的用法。

 

 

 

第五课时

一、“焉”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

1、教师结合教材补充并讲解例句和复音虚词。

2、学生完善知识体系,识记虚词用法。

3、先学后练,逐个过关。

知识点:

(一)代词。

1.往往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①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二)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三).词尾助词,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四)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者”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同前)

知识点:

(一)代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相当于“……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2.用在数词后面,指代上文的几个人或几件事,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二)助词

1. 放在主语的后面,表示语音停顿,引出判断。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②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

2.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起到提顿作用。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3.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与蔺相如》)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4.放在疑问句的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语气。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与蔺相如》)

5.用作“若”“似”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表示“……的时候”,也可不译。

①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赤壁之战》)

②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

二“也”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同前)

知识点: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2.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②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

3.表示感叹的语气。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②宜乎百姓之为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4.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六国论》)

(二)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④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兰亭集序》)

三“何”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同前)

知识点:

(一)用作疑问代词。

1.作谓语,单独发问,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者”“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与蔺相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鸣,何哉?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何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④徐公何能及君也?

2.程度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

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③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复音虚词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②取吾璧,不予吾城,奈何?(《廉颇与蔺相如》)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四、作业

整理本节课笔记,识记“焉”、“者”“也”“何”的用法。

 

 

第六课时

一、“若”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

1、教师结合教材补充并讲解例句和复音虚词。

2、学生完善知识体系,识记虚词用法。

3、先学后练,逐个过关。

知识点:

(一)用作动词。

1.像,好像。

①其若是,孰有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及,比得上。

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作代词。

1.人称代词,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2.指示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2.表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3、表转折关系,可译为“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四)用作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译为:“……的样子”。

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五)复音虚词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于“要说那”“像那” 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殽之战》)

二“且”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同前)

知识点:

(一)用作连词。

1.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 “况且”“再说” 。

①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④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2.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作“又”。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与蔺相如》)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3.表示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②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离骚》)

(三)复音虚词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①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过秦论》

一“则”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同前)

知识点: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

①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4.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5.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三)复音虚词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②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四、作业

整理本节课笔记,识记“若”、“且”的用法。

 

 

第七课时

一、“所”的意义和用法详解

活动设计:

1、教师结合教材补充并讲解例句和复音虚词。

2、学生完善知识体系,识记虚词用法。

3、先学后练,逐个过关。

知识点:

(一)名词

1、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用在数量词的后面,表示猜测,译为“左右”

①父去里所,复还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 等。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②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③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复音虚词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二、文言虚词推断“7”法

活动设计:

1、教师结合教材讲解推断方法。

2、学生完成练习,理解应用推断方法。

3、先学后练,逐个过关。

知识点:(详见课件)

1、代入筛选法

答题时先确认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代入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2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此法在日常学习和考试中常用。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

3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示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

4、位置推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比如“也”,在句末一般表示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常用于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又如“乎”,用在句末是语气词,用在句中且直接用在形容词后是助词,用在代词、名词之前则是介词。

5、语法切入法

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也是理解文言虚词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田单知士卒之可用……遣使约降于燕”和“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结合句意可知,前句的主语是田单,是施动者;后句的主语应是楚怀王,是受动者。故前句中“于”译为“向”,后句中“于”译为“被”。

6、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将以定志意也”和“必有以也”,前一个“以”是介词,“用”; 后一个“以”是名词,“原因”。

7、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那么“以”也应和它相同,也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四、作业

识记必修5课下注释。

第八课时

一、文言副词汇总

活动设计:

1、教师讲解虚词中的副词用法,

2、教师补充以下内容并简介用法。

3、学生齐读,强化记忆。

类型

用法

副词

例句

程度副词

表程度进一步

益、愈、弥、尤、加、倍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表最高程度

甚、至、绝、殊、最、极、良、颇

默然良久②绝类弥勒③至情言语

表程度轻

少、稍、略

公宜少屈之

范围副词

表范围广

悉、咸、皆、尽、毕、具、胜、并、既

政治未毕通也②咸与维新

表范围有限

但、徒、第、直、独、止、啻、惟、唯

无惧,卿第言之

表总共或共同

凡、共、俱、并、同、相、相与

凡三变②相与谏曰③与之俱去

时间副词

表过去

向、曩、尝、曾、业、业/既已、即、适

曩与吾祖居者②既克,公问其故

表正进行或正巧

方、会、适、质

会天大雨,道不通②故方其盛也③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表时间短

俄、俄而、有顷、顷刻、少顷、旋、寻、斯须、少间、未几、既而、已而

据语境可译为“片刻”“一会儿”“不久”“马上”

表动作将发生

行、行将、且、垂

年且九十②功败垂成

表时间终结

卒、终、遂、竟

后十年,终为秦所灭②卒廷见相如

情态副词

表动作快

立、即、遽、猝、暴、亟、乍

屠暴起②难于猝发③遽契其舟

表动作连续或反复

乃、遂、更、复、亦、辄

遂东进②项伯亦拔剑起舞

表动作经常与持久

每、时、雅、数、亟、恒、累、素

帝雅闻衡善术学②③每自比于管仲

表动作短暂或特意

聊、且、姑、故、固、权

权宜之计②相如固辞③故亲数存之

肯定副词

表的确、确实

诚、信、良、必、果

察之,果然②闻之,信夫

否定副词

表否定

弗、毋、无、勿、莫、微、未、非、匪

微斯人②匪夷所思③莫之许也

语气副词

表猜测

殆、庶、几

险象环生,几死②消灭殆尽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表祈使

幸、唯、愿

幸勿怪②唯大王图之③愿有所闻

表转折

顾吾念之②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表反诘

岂、其、宁、独

岂有此理②其真无马耶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④独不怜公子姊耶

谦敬副词

谦词

窃、请、敢、敬、谨

窃以为不足取②敢不就死③臣请为王言乐④谨拜表以闻

敬词

幸、垂、辱、惠

垂询②大驾辱临③惠存

二、兼词用法

活动设计:

1、教师讲解虚词中的兼词用法,

2、教师补充以下内容并详解用法。

知识点:

兼词: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

(一)焉 

  1. 放句末,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译为“在其中”“在这里/那里”“从这里”“在这件事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其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在这里/那里)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从这里)

④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焉:在这件事情上。)

2.放句中,相当于“于何”,译作“在哪里”“从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诸 

  1. 用于句中,相当于 “之于” ,其中“之”为代词,“于”是介词。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②穆公访诸蹇叔。《殽之战》

2.用于句尾,相当于“之乎”

“之”为代词,“乎”是句末疑问语气词。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

②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  《左传》

三、盍  是“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不”为否定副词。

①盍各言尔志?
②“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

要注意的是,“盍”后面如果紧跟“不”字,则“盍”相当于“何”,就不是合音词了。如:“盍不出从乎?”(《管子·戒篇》)”——“为什么不跟着出去呢?”

(四)叵 

 “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 

居心叵测(成语)

马岱曰:“曹操心怀叵测……”

“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

(五)耳  

略等于“而已”,可译作“罢了” ,“耳”有时也可写作“尔”。

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②口耳之间,则四寸耳。”《荀子.劝学》》

③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不知道老境就要来了,如此而已。)

(六)旃

作为一个兼词,它除了具有代词性,指代人或事物外,还兼有劝勉或揣度语气,可以理解为它就是“之焉”(或者理解为“之也”亦可)两个词的兼词。

①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唐风·采苓》)

(译文:丢掉它吧!丢掉它吧!确实不要认为是那样。或者译为:莫理睬它啊!莫理睬它啊!造谣之人心不正。)

②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后汉书·应劭传》)

(译文:那些看到了这种情况的人掩起口来胡噜而笑,斯斯文文的俗人,恐怕与此相类似吧。 “吧”是由“旃”中隐含着的“焉”(或“也”)翻译出来的。)

③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汉书·杨恽传》)

(译文:正当汉朝非常昌盛之时,(你)为自己的功名努力吧,不须跟我多谈论。)


阅读全文
在线下载列表 下载支付: 30点
文言专题六:虚词(教案+课件)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