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写作专区 > 主题写作

主题写作

(必修上)2024高考作文备考教考衔接之单元主题梳理与作文范例

分享:杨老师 05-11 主题写作 下载支付:5.00点

统编教材单元作文主题梳理VS历年高考真题

教材

单元主题

教考衔接

 

必修上

第一单元“青春的价值”

2022浙江卷“青年人才,工匠精神”

第二单元“劳动光荣”

2019全国卷Ⅰ“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第二单元“工匠精神”

2022浙江卷“青年人才,工匠精神”

第三单元 生命的诗意

2020·全国卷Ⅲ“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第四单元家乡的文化生活

第五单元  乡土中国

2020·新高考全国Ⅱ卷“带你走近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

第六单元学习之道

2022.北京卷“劝学新说”

第七单元自然情怀

暂未直接考

必修上教材单元作文题梳理

第一单元 青春的价值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2)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3)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4)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学生: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

  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身处价值多元、网络发达的社会,你是如何理解“青春”的?请至少结合材料中两则名言,与你的同学分享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

青春无悔,生命无悔;奋斗的青春最可贵;用心品读易逝的青春;青春在砥砺中闪光;等等。

【例文】

青春仓促,奋斗无悔

  “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一句话道尽青春的脆弱易逝。但在我看来,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只是外在,而内在之美恰如醇酒,历久弥香。倘若一味感伤,往往使青春如流星般在泪水中划过,一闪即逝;但如果能擦干眼泪,拂去伤感,以奋斗来充实青春,便能突破时间和现实的夹缝,让我们的青春无泪也无悔。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与其面对逝去的青春,以泪相醉,不如抓住短暂易逝的青春,脚踏实地,努力奋斗,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来实现自我的成长。青春仓促,唯奋斗方能无悔。

  董仲舒年少时研究《春秋》,在他人或吟风弄月,或寻芳探幽,享受大好时光的时候,他却能坚定如一,读书治学,三年间目不窥园,在学识和德行上让众人“皆师尊之”;李密少年时有感时光易逝,拜师途中,以《汉书》悬于牛角之上,边走边读,不愿荒废青春;宋濂少时求师,“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乐在其中,为其日后成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之成大事者,无不在短暂脆弱的青春时期就以不懈的努力奋斗着,为自己的成长积淀资本,最终成就人生的无悔。

  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说:“少年从不会抱怨自己如花似锦的青春,美丽的年华对他们来说是珍贵的,哪怕它带着各式各样的风暴。”风暴再多又如何?与其感伤抱怨,不如让青春在奋斗中前行,在砥砺中成长。

  杨孟衡的青春即如此。他七岁就被高压电击伤而双臂高位截肢,命运给他安排了一段没有臂膀的青春,而他用奋斗取代了泪水。他用脚写字,练习书法,其书法作品在全国书法竞赛中获奖并入选全国书法艺术人才库;他热爱足球、游泳,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全国第六名;他重拾课本,逐梦高考,以当地文科第一名的好成绩成功考入中山大学……他用少年的热血与奋斗将自己的青春变得美好而有意义。

  青春仓促,青年人往往把握不住,如指尖沙、梦中花,稍纵即逝。我们不能决定青春的长度,却可以拓宽青春的广度,增加其深度。当我们用点滴的奋斗让青春从感时伤事的忧郁怅然向激昂奋进转变,用火热的激情与理性的思考让青春从肤浅变得深邃时,自然可以无怨又无悔。

  “青春是不耐久藏的东西。”这是莎士比亚曾经的感慨,因其不耐久藏,更要珍惜奋斗的时光。青春仓促,但奋斗无悔,这应该是我们每个青年人对青春的态度。

第二单元“劳动光荣”“科学家精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4年广东省一模

“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上有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袁隆平不打算退却。1966年,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以上材料选编自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精神,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颇具启示意义。请选准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01 敢质权威勇开创,方得稻菽千重浪

权威否认,年轻的科学家未受专家之见的肘掣,决然地向传统观念发出最有力的挑战;案例无先,袁老以信念为杖,在霜露荆棘中开创一条育稻之路;稻菽千重,是多少个不曾退却的夜晚成就了杂交水稻的新纪元?    

袁老留给我们的,不只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在袁老挑战权威的论断中,在袁老敢开先例的勇魄里,我们青年看到了中国科学家们的精神,历久弥新代相传。谨记之彪炳事迹,慎思之成功源泉,汲取之精神力量,吾侪青年方可续之荣耀,优化学习、收获成长、实现高蹈。

正视权威,以不盲从的理智,涵养创新的智慧,奠定成功的肇基。

权威之见并非金科玉律,更不是万古箴言。遗憾的是,多少踌躇满志的青年,多少本能改变世界的想法被扼杀在权威与定论中。正如失去发现激素良机的沃泰默,正如无数个在百老汇被权威、前辈批评后黯然神伤的背影。他们难道没有努力的毅力和念头吗?不,是因为他们面对权威的方式是仰视,对定论的态度是盲从。因此,他们失去了成功的良机。倘能像中国科学家那样涵养创新的智慧,那么他们的名字也许被更多人铭记。君可见袁老挑战辛诺特和邓恩的权威观点,就像使中国印刷业“迈向光与电”的王选院士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理论,不顾国外专家的否认;就像创造“于氏结构”的于敏不被国外理论权威所制……以不盲从的理智正视权威,青年才能收获更多的发展机遇。

勇于开创,吾侪青年当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正如科学家“力行险道千重峻,为创新行开世功”的开创精神般,吾侪青年,应敢于做前人没做过的事,“嚼别人没嚼过的馍。”袁老在毫无先例的情况下开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于是获得成功。这样的“开创者”在中国科学家中并不罕见:探月工程师杨孟飞常常为箭器分离的稳定性担忧。翻遍中外案例,他发现从未有过远距操气控制分离的先例。于是他不再依赖已有的经验,从现实的技术状况着手,提出“三机容错”的解决方案。他们的事例告诉我们,勇于开创,才能取得突破,才能敲开现下的险阻,逼近成功的彼岸。

以袁老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用行动展现了“质疑权威不宥定论”和“勇于开创敢作先锋”的精神。吾侪青年既明之,当贯彻之:对于社会中某种流传的观点,不妨“冷眼向洋看世界”,多问几个“真的吗”,涵养不盲从的智慧;对日后研究的未知问题,敢于开创作先锋,成为时代的“创客”和“闯将”。如此,稻菽千重浪便在眼前,成功与荣耀将由我们续写!(评分:56分    

02 信念共挑战一色,开创与青春齐飞

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时信念坚定,敢于挑战权威,终能开创水稻研究的新纪元。依笔者刍芜之见,正是坚定信念、挑战精神和开创精神构筑了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基石。吾侪青年更应信念共挑战一色,开创与青春齐飞。

对科学的坚定信念,是科学家精神的源泉,唯有心中信念不灭,理想不死,方能在面对挫败时不轻言放弃,劈荆斩棘奋勇前行。若无信念,袁隆平何以坚信杂交水稻研究的前途,终在质疑和争议中收获“喜看稻菽千重浪”的成功?若无信念,爱迪生怎能在上千次失败后依然不断尝试,以电灯微光刺破无尽长夜?若无信念,屠呦呦怎能不因失败而言弃,拯救苍生于疟疾的阴翳?科学家如此,青年人亦然。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从不是花团锦簇的坦途,必是泥泞坎坦不断的长征。若无坚定信念为伴,终将因小小挫折而一蹶不振,于尘泥中葬送前程。故我言:青年应从科学家精神中汲取信念的力量,方能谱写青春的华章。         

敢于质疑传统观念的挑战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灵魂。挑战需要理性,亦需要勇气。对传统观念和权威的挑战,本质上是智慧与理性的碰撞。正是在一次次挑战中,科学才得以进步,真理才得以迸发出璀璨的光芒。袁隆平勇敢地向“无优势论”的传统观念挑战,以一篇论文粉碎权威学者“不可能”的断念。哥白尼基于观测数据,勇于向地心说挑战,推动科学的发展。放眼当下,在这个浪潮奔涌的当代,青年人更应挑战。王亚平挑战女性不适合航天的成见,让太空留下一抹情影。我们应向传统观念强加的桎梏挑战,向权威与所谓“专家”挑战,向众口铄金的舆论挑战,让悖逆真理的谬误无形消弭,冲破桎梏积淀青春的底色。超然客公众号

勇于创新的开创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精髓。创新是发展之基,新时代呼唤勇于创新的开拓者。从袁隆平到施一公,从载人航天到蛟龙深潜,从改革开放到跨入新时代……国家每一项成就的取得无不积淀着伟大的开创精神。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循守旧者只会止步不前,开拓创新者方能谋求发展。青年发扬踔厉也,则国家日以兴起。吾辈青年更应发扬开拓创新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像袁隆平开创水稻研究新纪元一样,开创国家与时代发展的崭新篇章,在开拓创新的时代中放飞青春的梦想,探求人生的价值。

坚定信念,挑战精神与开创精神皆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核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体现在袁隆平身上,体现在万千科研工作者身上,更体现在吾侪青年身上。此亦春潮澎湃,此亦波诡云谲。无论前方是艳阳高照还是山高路远,都应信念共挑战一色,开创与青春齐飞。江山怀胜迹,我辈复登临,新时代新青年,共勉!

(评分:54分)

第三单元 生命的诗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怎样才是诗意地栖居?这值得我们思考。有人认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意地栖居。对于以上看法,你更赞赏哪种方式的诗意地栖居呢?

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举办一个“赏经典诗文,品诗意人生”的主题班会,你将在班会上发言。请写一篇发言稿,从以上四种方式中选择你最赞赏的一种并谈谈你为什么赞赏这种方式的诗意地栖居。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①志存高远是诗意地栖居;②不媚不折是诗意地栖居;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诗意地栖居。

【例文】

 生命深处的诗情

好多年前,我曾去过姑苏,在清明节前一个细雨绵绵的清晨。

苏州是隐逸之乡,是诗画之都,是千古文脉聚集之地。不像绍兴、吉安的义气那样包含着凌云壮志和功名前程,苏州的气韵,是恬然,是清雅,是吴依软语,是“夜半钟声到客船”,是一颗“衰翁对庭花”的诗心。这种气韵人皆有之,不过多被藏在了生命深处。

我去苏州前便有期待,不过我期待的,是在拙政园中、寒山寺里体味古人之趣。然苏州魅力太大,幽静变成了拥挤,昔日吴门的诗情画意,被挤出了园子,挤出了旧迹。但它依旧氤氲在人们心中,只要向前一步,就能够到。

润物无声,细雨模糊了街上的明灯,我们撑着伞,听着一位老者轻声慢语地指点归程。

草色遥看,露水中点缀着晶莹的生机,盘中的草头鲜嫩爽口,好似在教你咀嚼这份春意。

曲径通幽,小巷深处总有一片蓬勃生机,每个转角处,都是精致至极又自然无比的春色,极具雅趣。

苏州可以说是千百年来每个人的诗心所在。假如你的诗情不在了,不妨去苏州找找。说不定在细雨桃花下,在白墙古寺中,在朝露木槿上,你就能找到你几下年前遗落的诗情。苏,是苏醒、萌发之意。憩于苏州,可以第一个发现枝头的新芽,第一个轻嗅早春的花香,不必等街边春桃灿若星河,才恍然发觉自己险些又错过一季美景。诗情像一条丝,从眼中、耳中、鼻中探入你的心房,勾出了那深藏在你心中的低语,让人恍然、陶然、熏熏然,好像飘忽于云水间,又好像找到了心的归宿。

那是生而为人者,用生命的多情带给这个世界的问候。那一瞬,细雨、冷月、落花,连同长褂、灰瓦、古钟、清茶,全都鲜活了起来。

这不仅仅是因为苏州的美。人的诗情,发乎于心,固能为外物所引导,然则最重要的,不过是放下繁冗杂事,站在一朵花前,用心感觸,触景生情。人们来苏州找寻生命深处的诗情,不是因为此地春景多么动人,而是去找寻那宁静的氛围,让自己沉醉其中,去体味生命最根本的感动。换言之,诗情在内不在外,它不是拙政园里的一条微信,不是寒山寺外的一张照片,而是随处都有的月落乌啼、夜半客船。诗情的作用,不过是让人发现诗随处都在罢了。

而说到底,姑苏不过是借千古文人的诗心逸情,启发每个人生命深处的诗意,把它引出来,柔柔地洗涤肝胆骨血,让诗意不再缩在生命深处无人发掘。

真正藏着诗的,不是风花雪月,而是人。是每个人。

因此,莫凭外物,只依本心。诗情于你,是与生俱来的宝藏。

第四、五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及《乡土中国》相关作文

角度一:乡土中国+数字化

角度二:留住乡土文化、留住乡愁

角度三:乡村振兴(二十大)

角度四:闪烁人性之光,汇聚城市温情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先生论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一本著作。其中,“礼治社会”“落叶归根”“熟人社会”等内容至今仍是人们议论的话题。复兴中学高一年级学生阅读了《乡土中国》一书后,有同学感叹,书中谈到的许多风土人情在我国现代农村早已不复存在,乡愁的味道也越来越淡,未免有些遗憾;也有同学认为,时代变了,农村就应该与时俱进、求新求变,否则会被现代化浪潮抛弃……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优秀范文】

礼法互融,乡村终振

《乡土中国》,我国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先生的大作,此书一经问世,好评不断,被誉为读懂中国传统乡村的第一力作,然而时过境迁,面对这正在剧烈变化的当代中国乡村,书中所讲的,如“礼治社会”是否还有当下意义?传统礼制理想与当代法治精神又该如何融合?当代中国乡村,到底要礼治,还是要法治?

关于这些问题,我的观点是:当代中国乡村发展,需要礼治,更需要法治。

首先,“礼治社会”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人非常看重体现人际和谐、社会仁爱的“人情味”。乡村就是人情味浓厚的地方。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到,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人们“从熟悉得到信任”,因信任产生情感的联结。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逐渐离开乡村走向城市,各地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打造“熟人社区”,使城市依然可以充满“人情味”。

根据以上材料,请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给广大居民写一份倡议书,呼吁大家积极构建熟人社区。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打造熟人社区,品味浓浓真情”倡议书

亲爱的社区居民朋友们:

你们好!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化管理是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

温暖的人情味让“小家”融入“大家”。在新冠疫情疯狂肆虐的时刻,各社区来自五湖四海人们、各行各业的党员组成一支支志愿队伍,夜间值守卡口,宣传防疫政策,入户摸底排查,组织核酸检测,运送生活必需品,对不理解的居民耐心劝导,对生活有困难的居民送去慰问。温暖的人情味让每一个“小家”都感受到了“大家”抗击新冠疫情的决心,每个人都是国家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战役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礼运·礼记》有言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必,是谓大同。”“大同”是中国古代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称谓,也是新时代我们对社区生活的美好向往。亲爱的居民朋友们,我们在此发出倡议,请和我们一起,发挥志愿者服务精神,倾力打造“熟人社区”,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用浓浓真情点亮城市夜空。

桂南居委会

2024年4月

第六单元学习之道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拿来主义》

(4)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5)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德]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以上五句话都来自本学期我们学习的第六单元“学习之道”中的文章,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学会学习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而良好的学风又是有效学习的必备条件。学校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请以上述语句为基础,确定立意,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发言稿,谈谈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立意】

①学贵有思;②任何时代,学习都不能急于求成;

③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更要有质疑精神;④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⑤踏实、勤奋的为学之道。

【参考例文】

学贵有道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学贵有道”。

“学不可以已。”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世间种种,皆有法门,小小凡夫,穷其一生,也只窥得一二。话虽如此,但我们依旧努力学习,学着怎样做学问,也学习怎样做人,在不断向前奔跑的路上,悟出自己的学习之道。

首先,我认为,学习之道在于思考。

古今多少文人墨客,博览群书,满腹经纶,这样的人令人敬佩。若以前人为目标,只知道死读书又有何用?文字是沉默的,需要智慧的头脑将它们精彩的故事唤醒。鲁迅先生说:“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便是要你思考。从书中读到什么,你又悟到什么,这点尤为重要。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获得的启示也不同。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反思,站在巨人的铁肩上,将前人的智慧变为自己的学问,读书的意义方才显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在思考中悟道,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善于思考的人总是有一颗玲珑的心,而心亦是镜,平凡的生活中,也可以在思考中获得启发。例如读史,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逐春秋,顷刻兴亡过手。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心为镜则可尝世间百味。反思历史,展望未来,不也是一件有趣亦有意义的事吗?

其次,我认为,学习之道在于态度。

每一个踏实做学问的人,都是谦逊、质朴的。学者从不骄傲自大,他们怀着对知识的敬畏与热爱,在各自的领域中研究。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沉稳又坦荡。名誉于学者,就像过眼云烟。或许这离学生太远,但亦有相通之处。学生也要谦逊,如此方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与同学的建议。切忌浮躁,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大胆提问,兴致来了便与人激烈讨论,天长日久积累下来,定有成效。勤勤恳恳地积极进取,踏踏实实地学习思考,莫要怕吃苦,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中修得一颗坚毅的心,也是一件美事。

最后,我认为,学习之道在于方式。

学习不仅学知识,也学做人;不仅从书本上学,亦从世间学。平凡的世界,在你不曾驻足的地方,亦有小小的精彩。向大海学习海纳百川的宽容,向深山古藤学习生生不息的坚韧,向苍鹰学习搏击长空的勇气与力量……也可向人学,“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取长补短方是大智慧。

学习之道,岂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同学们,让我们紧握当下,努力学习,以身实践,勇敢地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蔡元培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陶行知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①手脑双全,崇德笃行;

②德行并举方为教育之目的;

③“德”高“行”重;

④明德正行,健康成长

……

【参考例文】

教育之道,在德与行

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此言得之。这“一把火”,燃起的是受教育者对生活的激情,驱散的是受教育者思想认识上的蒙昧。而燃起这把“火”的最好办法,莫过“德”“行”二字。所谓教育之道,即对个体以德育之,让个体以身行之。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如是说。这位近代教育史上无人能与之比肩的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人的“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这五种道德观念。至于那些知识、技能的传授,则仅仅是“教”的基础。知识、技能只能够帮助人类生存,但道德却能让我们守护社会之秩序,维护人伦之美好,感受世界之光明。若只着眼于“技”而忽略了对“德”之化育,借用韩愈《师说》中的话,可谓“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

昔日蔡元培谈学生教育,对学生之“德”尤为重视:“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在他看来,有德者因“技”而福泽他人,无德者因“技”而祸殃大众,因而教育不重“德”就是助人为恶。时至今日,先生之言犹在耳边,但社会有才而失德之事仍时有发生。如某演员重演技而轻艺德,学术不端,论文造假,最终不光给母校抹黑,更给中国博士教育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如某科学家重科学技术而轻人伦道德,为求名利擅自进行基因编辑,给人类未来基因的纯洁性和生物医学伦理带来严重冲击……反思种种,无德之人固然可恨,但教育领域重“技”轻“德”之误区,更需扭转。

当然,育人以“德”,并非一时之功,不可一劳永逸,而是需要终身行之。“德”只是给我们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想要真正成为有“德”之人,还需不断践行。因为君子之德,从来不在言而在行,“敏于事而慎于言”,方成君子。

德谟克利特亦言:“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时刻以行动为先,以实践为要,才能实现我们教育的最高目的。全国劳模李万升退伍后从装卸工做起,到攒钱开副食店,再到后来建立自己的公司。饮水思源,致富后他热心公益,积极救助灾区和贫困儿童,终于实现了自我价值。一点一滴的实践,既促成了他事业的做大做强,又让他的“德”不再是空中楼阁,助其实现了兼济天下的宏愿。

沧海虽远,唯奋楫者常至;气力虽微,唯德高者独尊。若说“德”是指引人生方向的罗盘,那么“行”就是踏浪远行的引擎,以德育之,以身行之,德行合一,才能最大功率地开动人生的大船,才能真切地实现行迩至远。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杜甫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苏轼云“高处不胜寒”,林则徐说“山登绝顶我为峰”。关于“高峰”历来众说纷纭,对此,你有何经历或看法?

请扣住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

【参考例文】

让心站在高处

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生活的路并非一马平川,而是崇山峻岭,千沟万壑。面对欢喜,切勿得意忘形;面对悲戚,也莫怨天尤人。让我们的心站在高处,让我们的心登上人生的高峰。

让心站在高处,是“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辽阔视野;让心站在高处,你能体会“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悲壮之美;让心站在高处,我们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胸怀。

让心站在高处,是伟人们创造丰功伟绩的一贯姿态。他喝问大地,激扬文字,挥斥方遒。他的胸怀他的理想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屹立在人生的顶峰。他心怀天下,他跃过历史的沼泽,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新生。他在乡下种菜喂鸡,贫困潦倒的生活并没有阻止他登高博望的心。改革的大潮在他的胸中涌动,改革开放的雏形在他心中孕育而生。伟人落难,仍旧心系天下苍生。他看到了中国人富强的道路,看到了中国辉煌腾达的一朝。因为心站在高处,伟人的视野看得更远更广。他们的成就和伟绩在历史的画卷留下绚丽的一笔。

让心站在高处,是面对打击时保持清醒的方式。美国女孩赖斯具有无人企及的家学及天赋,她在音乐上的造诣堪称神童。怀抱着十几年的梦想,虔诚的守望了十几年的音乐家之梦,却因为一群表现极为出色的孩子,梦想突然轰然倒塌。还有什么比亲手埋葬自己的梦想更为残忍?赖斯却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打起人生中可贵的“退堂鼓”,转向了国际政治学领域。她的心站在高处,早已看清世故沧桑。她被提名接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之职,成为全球最有权力的女人之一。“不畏浮云遮望眼”,毅然决然地登上高峰看世界,在她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如果偏居一隅,心站在高处,我们依旧能笑傲人生,青史留名。相反,即使是人中之王,而心却隐藏在幽暗角落,就不会有永生的一朝。杜甫身居漏屋茅草房,但他却高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是能者,他心怀天下苍生,即使在幽暗处也能发出最夺目的光芒。宋徽宗赵佶终日只知写字作画,虽为一国之君却没有放眼天下。短浅的目光让他无法担起天下太平的担子,他的心没有上升到帝王的高度而停留在文人的地位。所以,国力衰退,家破人亡之势在所难免。

让心站在高处,视野就像天空一般辽阔,我们的人生也将无限精彩。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让心站在高处,世界因你而精彩!

第七单元:自然情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秋冬季节,是落叶飘零的时候。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有的地方让环卫工人24小时连续工作,相同的地点组成四个小组,轮流值班,坚守在“落叶第一线”;有的城市还喊出了“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的口号,确保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但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市属公园首次尝试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打造出了20处“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引来无数市民前往拍照留念。

对此,你怎么看待?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让制度与人文比翼齐飞;

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

“一刀切”的管理要不得

以制度管理保障生活环境,让生活多一点诗意;

【参考例文】

给城市留一份诗意之美

要求环卫工人轮班值守,不留一片落叶有错吗?没有,因为此举是为确保人民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但若把落叶暂时保留下来,让市民感受落英缤纷的美景,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可使人身心愉悦,岂不更好?净化环境固然很好,但若能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一步美化环境,给城市留一份诗意之美,则更符合现代化城市所崇尚的人文之美。

从干净安全的角度来说,落叶遍地,一阵风起,既会降低环境的清洁度,又可能会影响交通。但在某些地方、某些时刻,我们又需要落叶来遣兴、感怀。“一叶落知天下秋”,千百年来,我们通过落叶来感受秋的肃杀和迷人,当秋天再也见不到落叶,就如春无百花、夏无浓荫、冬无瑞雪一样,失去了季节的灵魂,也让我们失去了对时序的感知。

郁达夫在想念故都的秋天时,念念不忘北国的槐树,“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夜秋风起,落叶满京城,眼前是黄叶的飘飞,脚下是落叶的柔软,这种感觉,在高楼林立的钢铁丛林中,在水泥混凝土的世界里,是多么难得!现代都市里,这是我们少有的亲近自然和追寻诗意的时刻。

文明的发展让我们从自然进入社会,从乡村来到城市。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人文的失落、精神的匮乏。有人怀念乡间的小道,有人不舍茅屋上方的炊烟,更有人开始逃离城市,只为再次感受小桥流水的清幽、落日残霞的宁静,当然,也包括落叶飘零的静美。我们虽不必如此,但在城市里留一份念想,在科技的理性和制度的冰冷之外多一份美好和诗意,多一些感性和人文,并不过分。

暂时保留一些落叶,给城市留一份诗意之美,意义也就在此。遥想当年杜甫在夔州城登临送目,看天高地远处“无边落木萧萧下”,由落叶而想到人生的短暂、个人的渺小,心生悲怆。设若先生于今日再次登临,却只见高楼鳞次,而不见长江,只见林木萧疏,而不见落叶,不知感慨还能系于何端?

丰子恺有两句小诗:“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写尽了生活的诗意。而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树下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落叶”也未尝不可,只需城市管理者多一些人文思考,便可给城市留此诗意之美。

阅读全文
(必修上)2024高考作文备考教考衔接之单元主题梳理与作文范例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