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四川省叙州区一中2023年春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卷+参考答案)

分享:杨老师 2023-07-29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造园者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大观园是一所宅园,它一无远山近景可依,二无茅屋寺庙凭借,然而曹雪芹别出心裁地把自然界各种美好的东西组合到园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借景方式,通过(园中人物、建筑、动物)、(琴笛丝竹、小桥流水、吟诗作赋)、(人、树、云、动物、月影)等使园中静态的建筑、山石和园中动态的人物、禽鸟、溪流、植物(四季变化)等相映成辉,这样互相补充的处理就达到了巧妙的借景目的。如七十六回,先写贾母等人在凸碧堂赏月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后写远处笛音猛不防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再写黛玉、湘云在凹晶馆所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馆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最后写黛、湘二人拾扔小石头只听打得水响,一个大圆圈将月影激荡……却飞起一个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于是溶景入诗,逼出了二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绝妙好辞。圆月、绿树、风声、水声、云影、花荫全融合在大观园的美景之中了,使时间、景色、人情互借互生、融为一体。

曹雪芹对中国传统造园理论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而突破、创新占有更重要的位置。在以往的园林借景中,大多都是对静态事物的借用,但大观园的借景手法,在曹雪芹的笔下加入了动态的人物、动物,园中对诗、赏月、葬花既为《红楼梦》不可或缺的情节,同时也为大观园提供了美景,幅幅画面为大观园的四季景致增色不少。

(摘编自谭巍《大观园造景手法体现的曹雪芹艺术思维》)

材料二:

曹雪芹所设计的大观园,虽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但我们也可从中品味出创作者的匠心,得以从中窥探曹雪芹的艺术辩证思想。

四十二回宝钗在谈到大观园时说:这园子却是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的是这样。园林和绘画本来就有相通的艺术规律,用绘画的章法来布置园林,园林也必然体现出绘画中的一些规律,如像绘画那样讲究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曹雪芹借助薛宝钗之口提出的远近、疏密、主宾、添减、藏露(还有高低、大小)等等,也都是我国古代许多画家(或评论家)所提到的章法。他是运用绘画中的这些章法、布局来设计大观园的。

我们且看曹雪芹在描绘大观园时是如何体现艺术中的辩证关系的。比如藏和露,当十七回中贾政一干人进入正门之后,只见一带翠嶂挡在面前。贾政说: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由于有这一带翠嶂挡在面前,使得进入园门的人们不能一览无余地把园内景色悉入目中,这便是藏而不露。再加上曲径通幽的题额和羊肠小径,更使游人产生一种对园内景物幽邃莫测的感觉,因而更加引人入胜,这便是艺术中的含蓄。当他们出了山洞之后,才别有洞天,豁然开朗,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这是露,是藏然后露;然而,露中又有藏——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亦藏亦露,半藏半露;然后,出亭过池,观览了山石花木,才忽抬头见前面一带粉垣,数槛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真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曹雪芹就是这样运用文学语言,把大观园中的藏和露这一艺术辩证关系,很精妙地描绘出来,一幅手卷是随着卷中人物的活动而展开的。因此,这种描绘又是一般的绘画难以表现的,因为景物的藏和露是通过游人的视觉产生的,而游人又是沿着一定路线走的,即使是用长卷,也只能是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地表现,互相之间难以通过人物活动联系起来,有点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吧。曹雪芹的描绘,很有些像动静相生,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的现代电影镜头。这种语言的描绘产生了完美的效果。

再如高和低的对比,曹雪芹也有很好的描绘。七十六回史湘云就说道:这山上赏月虽好,总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可知当日盖这园子时就有学问。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凹晶……可知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处。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这就是这一风景小区的特色。在凹晶馆近水赏月之妙,曹雪芹还有描绘: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曹雪芹将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的凸碧堂与凹晶馆和特定的时令——中秋赏月,融合在一个画面之中,构成大观园中一景。想象此情此景,倒真令人神清气净

(摘编自顾平旦、曾保泉《文学、绘画与园林——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雪芹创造出独特的借景方式,把园中美好的静态动态景物互相组合,达到园林“收无限于有限”的效果,令赏者为之赞叹。

B. “对诗”“赏月”是小说的情节也是园林美景,体现曹雪芹对传统造园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在借景中加入动态的人物动物。

C. 园林和绘画有相通的艺术规律,园林的建设也像绘画那样讲究远近、疏密、主宾等章法,这些章法是许多艺术家曾提到的。

D. 大观园中“藏”和“露”的艺术辩证关系,是在作者的文学语言中体现的,并随着小说中人物的活动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大观园的造景艺术,不过二者的中心论点并不完全相同。

B. 作者在七十六回将各类事物融入大观园景色,丰富游赏内容并提升了作品的意蕴。

C. 大观园正门处的翠嶂使园中景色不能“悉入目中”,体现了“藏与露”的辩证关系。

D. 语言文字既能将游人视觉所见之景做到细致描绘,也能将叙事的空间和时间相结合。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写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宋代画家郭熙提出:“欲夺其造化,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

C. 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意在笔先,创造山川,皆令其各得其势而不背。”

D. 贾宝玉为大观园沁芳亭拟写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4. 材料一、材料二画横线处,都引用了《红楼梦》七十六回的描写,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5.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瓊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文学类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迁发愤

郭沫若

汉武帝天汉四年正月,司马迁正在书房埋头写《史记》最后一篇《自叙传》,他的外孙杨恽匍着进来向他报告:“任少卿先生来了。”

司马迁把头抬了起来,脸色寡白而微胖,很像中年妇人。他答道:“把他引进来罢。”连声音也和妇人相仿佛。

杨恽引了一位中等身材的胖子来,有几根稀疏的胡须在嘴边画成八字。

“少卿几时进京的?”

“刚到,还没息脚就跑来看你。你的胡子呢,子长?”

“胡子吗?唉……”司马迁含糊着说。

“你坐下之后再慢慢讲啦。”

原来司马迁在天汉二年的夏天,因为李陵的老母为李陵的兵败失援投降了匈奴要遭诛戮,他在汉武帝面前多说了几句,触犯了皇帝而被投在天牢,第二年的正月受了宫刑。

但在那年的三月,汉武帝要到泰山去封禅,需要有长于文笔的人做他的宣传工具,司马迁便被拜为“中书令”,这在当时是“领赞尚书,出入奏事,秩千石”的很荣耀的职分。

在他下狱受刑的当时深怕受了连累,就像忌避瘟病一样把他一家人也忌避了起来的一些亲戚故旧,等他一得了大官,都跑来加倍地巴结起来。那些反掌炎凉的亲戚故旧的态度使他愤慨着不可救药的人性的卑鄙。

任少卿向司马迁叩了一个头说:“我们的中书令大人,我诚心诚意地向你恭贺。”“去年正月我进京的时候,老兄还受着委屈,我们无从见面。仅隔一年,老兄竟成了天上人了。”

司马迁的愤慨又被任少卿激发了起来。去年他进京时自己在狱里受刑,诚然没有缘分见面,然而家中的儿女是没有得到他的光顾的。

“少卿,”司马迁说,“你假如和我还有点友谊,希望你莫提那以往的事情。我受了宫刑做了中书令,你以为我是受着皇上的知遇吗?哼,真是自古以来所未曾有的知遇啦!”

少卿连忙摇着头说:“老兄,我看,你,你这样的话……唉,‘君子无易犹言,耳属于垣’【注】啦!”

“哼,”司马迁笑着说,“少卿,我这两年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只是我有一件挂心的事,便是我所写的这一部《史记》。如今最后一篇的《自叙传》都已写了一半了。”

司马迁说着在稿卷堆中取了一卷出来展开。

“你看,一共是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我这部书寓《春秋》的褒贬之意,而比《春秋》详明。有权势的人能够在我的肉体上施以腐刑,他不能够腐化我的精神上的产品。我的全部的生命,全部的心血,都凝集在了这儿。”

“是。”少卿连连地点着头,但在那头的上下动中分明有些左右动。

“这《游侠列传》和《货殖列传》是我最近的快心之作。”司马迁说,“假使我有钱,假使我的朋友中有得一两个人是朱家郭解,我哪里会至于受宫刑!?哼,我就是专意为要完成我这部书,在我这部书未完成之前,我是什么耻辱都可以忍受的。这是我心坎中最深处的话,因为你是我的朋友,我才敢告诉你。”

任少卿唯唯诺诺地听着,又像在点头,又像在摇头。听到说朋友中没有一两个朱家郭解,觉得自己的脸皮微微地烘热了一下;但最后又听到司马迁仍称他为“朋友”,这才略略地放了心,他于是乎也就加意地呈出了一番“朋友”样的面孔。

“子长,有一件事情你是应该提防的,便是秦始皇焚书。”

“多谢关心,”司马迁回答他,“这我早已预防,我每写定一卷便要抄成副本。我的正稿都经装进了石匣,另藏别处。假如我的书将来传播了出去,那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副本,就有一个秦始皇也不能把我怎样啦。”

“是,”任少卿又连连地点起头来,“你很周到。我改天也很想来抄一部副本带到益州去。益州虽然偏僻,大有贵本家司马相如的遗风。”

“你在益州是很幸福的,益州的风物是天下之冠啦。”

少卿说:“总不过是穷乡僻境。其实照我自己的兴趣说来,与其在益州做皇帝,我宁在首都做宦官啦……”

一说出“宦官”两个字,他赶快向司马迁赔起罪来。

司马迁老不高兴了,率性下起来了逐客令来。

“少卿,假如你另外没有什么要紧话,我要请你原谅,我现在是要赶着做文章啦。”

“是,”少卿连忙回答着,“现刻我也还要去拜望贰师将军。”

两人走出房门,不一会司马迁回到书房,把刚才写的原稿的末尾几句念了一遍。

……七年,而太史令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念到这儿,他赶快把笔提了起来,趁着自己的愤慨的余势,写出了下面的几句: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写到这里,他把左手伸到嘴上向下抹了一抹。这是他往年有胡子时的习惯,文章做到得意处,总不知不觉地要理理胡子。然而他的左手往下一抹,却是抹了一个空。

司马迁愤愤地“哼!”了一声,一口气,便把他那篇《自叙传》写到了底。

1936426

(有删改)

【注】出自《诗经·小雅·小弁》,作为君子不要认为是话就可以随便说,要防隔墙有耳贴在墙壁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一下子将读者拉入遥远的历史记忆,具有鲜明的特色,激发了读者的强烈的阅读欲望。

B. 小说以对话贯穿全篇,随着对话的展开人物形象形显色现,一个充满正义不为权势所屈的司马迁形象呼之欲出。

C. 小说注重神态刻画,对话中多次写任少卿的“点头”“摇头”动作,暗示他装腔作势假意呈现“朋友”面孔的心理。

D. 小说借司马迁的遭遇影射现实,渗透着作者对国家、民族及个人命运的思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及个人心灵密码。

7. 关于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任少卿看来,司马迁担任“中书令”一职就是享受皇上的知遇之恩。

B. 任少卿的言语吞吞吐吐,言辞中流露出他对至上皇权的极端崇拜心理。

C. 少卿的心理和下文司马迁的“笑”形成反差,凸显司马迁的光明磊落。

D. 引出下文司马迁关于《史记》写作的话题,推动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

8. 文章题为“司马迁发愤”,根据文意,请简要概括司马迁“愤”的缘由。

9. 有人说,这篇历史小说在讴歌脊梁式的历史人物的同时,也在隐秘之处写出他们身上的精神负累。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鲁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者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有删节)

【注】①乘韦,四张熟牛皮。②不腆;陕,丰厚,美好。不腆脚不丰厚,不富裕。③脯资饩牵:脯,干肉;资,粮食;饩(xì)牵,牛羊猪等活性畜。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B.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C.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D.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执事:办事官员,用作对对方的敬称,表示不敢直指其人。文中“执事”代指秦穆公,可译为“您”。

B. 东道主:文中指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后来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C. 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D. 淹久:淹,淹没,埋没;久,长久。意思是杞子等人在郑国长久沉沦而得不到重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首先站在秦国的立场,分析亡郑、存郑对晋国的利害得失,拉近了与秦穆公的距离,消除了他的戒心,为进一步游说做出有力的铺垫,展现出高超的游说技巧。

B. 烛之武提起“朝济而夕设版”的意图是以历史事实为证,说明晋国背信弃义,起到加深秦晋矛盾、动摇秦晋联盟基础的作用。

C. 秦穆公派孟明等人率军远袭郑国,从弦高说“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的话语中可看出郑国其实早就知道,因此秦军最终失利而归,这也从侧面表现了蹇叔的先见之明。

D. 两文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既表现了烛之武和弦高机智勇敢、善于辞令的人物特点,也赞扬了他们深明大义,不顾个人安危、以国事为重的爱国情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14. 《左传》是我国杰出的历史散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根据上述二则材料,概括《左传》的艺术特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归

杜甫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三月,诗人漂泊多年,辗转返回成都草堂。②甲子:此处以甲子来记日,一个甲子60天,一年即有六个甲子,频甲子即是很多个甲子。③倾壶:倒酒。

15.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题“春归”可理解为春天即将离去,也可以理解为在春天欲尽的时节归家,诗歌以景、事、情等与之相呼应。

B.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中,“静”字写出远鸥“浮水”的神韵,而“斜”字则表现了轻燕迎风低飞的情态。

C. 诗人“醒复醉”,与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同样表现了因人生不称意而生发的愤激无奈之情。

D. 全诗层次清晰,先写草堂及周边的景物和触发的情感,再写赏春的具体行为和所见之景,最后抒写对人生的感悟。

16. 古人评点本诗“自伤自解”,诗人有怎样的伤情?是如何“自解”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荀子的《劝学》中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到达蜀口已近黄昏。蜀水两岸漫山遍野的油桐花开了,白雪般的油桐花瓣一路飘洒,空气中弥漫着这个季节特有的清香。此前,夕阳给万顷碧波披上了金色的余晖,江岸木排上的鸬鹚纷纷跳入赣江戏水,好一幅渔舟唱晚的水上风景。

进入蜀口古村,古代科举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自南宋以来,精读传家的做法在这里早已( ),并且这种风气还带动了当地科举事业的发展。仅欧阳一姓,明清时期就产生了21位进士。进士的多少,往往是古代衡量一个地方文化是否兴盛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蜀口,和科举文化齐名的还有蜀口茶。相传明代成化年间,郭福可从溪川汤湖镇带回狗牯脑茶树种,与族人一起种茶、制茶。蜀口茶的制作工艺( )已逾500年,这种工艺的传承全靠师徒一代一代口传心授。以透明清澈的汤色和沁人心脾的浓郁醇香闻名的蜀口茶一年可产四次,尤以清明前精制的茶叶最为名贵。除此之外,这里的古村原乡、特色美食也让无数游客(   ),蜀口已成为游客欣然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18. 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下列各句中的“风气”,和文中画横线处的“风气”,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许彝千少便歧嶷,总角风气更进。

B. 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

C. 但窟居者多在山谷之幽,风气不通。

D.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占风气,布筹算。

20. 拟人具有转移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的拟人进行简要分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这样说:“最近身体不是很舒服,吃点中药调理下身体吧,中草药是没毒的。”与此同时,也会有人说:“是药三分毒!”①      

近年来,随着中草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完善以及百姓安全用药意识的提高,与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报道呈增加趋势。临床上,是不是只要服用了中草药及其相关制剂出现了肝损伤,就一定是中草药导致的?首先中草药所含的有效成分复杂,临床医生在针对个体进行辨证施治给予中草药复方时,其君臣佐使的配伍更是复杂。其次,日常生活中用药时, ②    ,中草药和西药联合应用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而使肝损伤风险增加的问题,这种情况很难明确区分到底是哪类药物导致的肝毒性以及是否存在肝脏协同损伤作用。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某些药物虽然是中药制剂,也以中药来命名,但这些制剂中含有西药成分,如维C银翘片中就含有明确具有肝毒性的对乙酰氨基酚,       ③     ,单纯地认为这类肝损伤是中草药所致。

21. 下列句子中的“单纯”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单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生活中,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人也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B. 伯牙绝弦、管鲍分金、刎颈之交、金兰之好,同性之间友谊单纯而浓烈,无可厚非

C. 与性格开朗热情的人相比,那些不善于表达、比较老实单纯的人能够得到的机会比较少。

D. 许多同志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单纯地为了学习。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里高津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说时,讲到了懒蚂蚁现象。在蚂蚁世界里,不管蚂蚁数量有多少,在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的蚂蚁背后,总有一批固定比例的蚂蚁不是窝着不动,就是在巢穴附近随意闲逛,人们称它们为懒蚂蚁。有意思的是,一旦整个蚂蚁王国即将陷入食物来源消失危机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侦察研究上了,它们观察到了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④议论文;⑤不少于800字。


四川省叙州区一中2023年春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卷+参考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