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GAN、CAN等算法模型的快速进展,AI绘画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在我看来,这是数字技术催生的又一种新型艺术形式。
在人类艺术史上,理论家们对于艺术本质的认识集中在三个不同的尺度上:首先是功能尺度,认为审美价值是构成艺术的一个根本尺度;其次是语境尺度,认为艺术的认定需要特定的艺术机构或艺术语境;第三是历史尺度,认为人们对于艺术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此外,当代著名艺术哲学家布洛克认为,艺术乃是铭刻着强烈人类精神印记的审美客体。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人类的主体意识对于某一客体艺术身份认定的重要性。这一概念受到学术界和艺术界的普遍重视和采纳。
从上述标准出发,我们就可以对AI绘画的身份属性加以考察和分析。
然而有一些人觉得,AI绘画是AI自主生成的。其实,AI绘画的生成绝非GAN或CAN等算法模型能够独立或自主实现的,目前任何AI绘画创作都是由AI和相关的艺术家或用户共同合作完成的。一则AI绘画创作能力的构建(主要包括绘画算法设计、绘画算力培育等)无不彰显着人类的主体意志,AI的算力无论如何强大,都离不开人类的赋能。再则每一幅AI绘画作品的生成都必然基于艺术家或特定用户的命令,而这命令中必然隐含着艺术家或用户对作品的特殊要求,比如特定的主题、特定的风格、特定的形象等,离开了人类这些彰显着强烈主体意识的指令,AI绝不可能主动或自主启动任何创作。
在对AI绘画的质疑声中,还有很多人以AI绘画创作的模仿机理为理由,认为这种模仿无论如何高超都不具备艺术的原创性。这种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早在两千五百年之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艺术家通过模仿可以揭示真理。古今中外的艺术实践也同样证明,像达·芬奇、毕加索、凡·高、齐白石、徐悲鸿等这些公认的艺术大师,都经历过各种艰苦的学习和模仿,才创作出堪称典范的艺术作品。因此,模仿本身并没有错,它是艺术创新必不可少的阶梯。更何况目前AI科学家和艺术家所研发的诸如GAN、CAN等算法模型本身就被嵌入了各种创新学习机制,目的就在于确保AI算法能够生成别具一格的作品,这恰恰是AI艺术较之其他艺术在创造上的一大天然优势。
当然,当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AI绘画归属于一种崭新的数字艺术形式的时候,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AI绘画从美学价值和艺术质量上看,的确还没有达到人类艺术经典的水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科学家和艺术家协作攻关,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AI算法学会像人类艺术家那样体验生活,并掌握和精通艺术真实这一美学铁律。诚如是,包括AI绘画在内的AI艺术将在人类艺术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摘编自马立新《AI绘画是一种新型艺术形式》)
材料二: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家与科学家一样,都需要面对时代提出的特定问题。只不过科学家应用的是理论知识,而艺术家是应用图式来回应时代问题。艺术史上的伟大艺术家,是那些用自己的方式最先回应特定时代艺术问题的人。
艺术史上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被赋予重要的象征意义和人文价值,根本原因在于它们被卷入了艺术乃至社会历史发展的风云际会之中,成了打开特定历史情境与时代精神的关键钥匙。基于此,我认为即使AI生成的作品与达·芬奇或凡·高的一模一样,它们也无法被称作艺术。凡·高在他那个时代的大胆尝试推动了艺术革新,引领了艺术发展,而目前AI再生产出来同样的绘画作品,就只是在重复前人既有的劳动成果,而不是在创造新的历史,这与描摹再精良的赝品也并无多少艺术价值是一样的道理。
艺术创造过程本质上是以自我意识为前提的精神生产和社会交往活动,艺术的关键就在于艺术家对其创作具有自觉性,艺术是艺术家基于自我意识对生活体验、精神感悟进行的创造性表达;而AI虽然可以对海量的艺术作品进行精细的存储、分类、模仿,甚至可以生成新作品,但它仍然不能理解它模仿与“创作”的对象。从这一层面上理解,AI绘画并不是艺术。
现在,人工智能仍只是人类的一种精密工具,人工智能看似可以自己创作作品,但其作品事实上是人为预先设计的计算程序生成的结果。AI本身只是一种智能化的技术工具,它不能为AI绘画的艺术价值提供保证。AI遵从的逻辑,是现代科技的工具理性逻辑与算法逻辑,而不是艺术的反思判断逻辑与诗性逻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工智能被用于艺术创作始于20世纪中期,而此时也正是当代艺术勃兴之时。但长期以来,科学家和艺术家用人工智能学习和模仿的作品,是20世纪中期之前的现代艺术和古典艺术,而不是之后的当代艺术。换言之,目前的AI绘画其实只是在用最先进的技术,重复20世纪中期之前积淀下来的既定艺术范式,而不是在参与创造新的当代艺术。
当然,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并对大部分社会生活领域进行革命性改造的今天,不能全然否认人工智能对绘画乃至整个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目前尚不能被视作艺术的AI绘画,经过发展或创造性应用,未必不会出现伟大的艺术作品。
(摘编自刘昌奇《AI绘画不能被视为艺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当前的AI绘画是否为艺术,材料一与材料二的看法相反,但二者都展望了AI绘画的未来。
B.针对“AI绘画是AI自主生成的”这一看法,材料一从创作能力的构建和创作指令两方面进行了反驳。
C.材料一以达·芬奇、齐白石等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为例,意在证明亚里士多德“模仿观”的合理性。
D.材料二引述贡布里希对艺术家的看法,为下文论述伟大艺术作品与时代的关系提供了权威的依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AI能够主动进行绘画创作,那么就意味着AI具备了像人类一样的主体意识,其作品水准将会超越人类艺术。
B.利用GAN、CAN等算法模型对历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大量模仿,就能确保AI算法能够生成别具一格的作品。
C.凡·高以艺术上的创新回应了时代问题,其作品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人文价值,可以作为打开其时代精神的钥匙。
D.20世纪中期,人工智能开始用于艺术创作,这导致目前的AI绘画只是重复20世纪中期之前积淀下来的艺术范式。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2018年10月,由几位年轻的AI艺术家创作的AI绘画作品《贝拉米伯爵》被著名的纽约佳士得拍卖行选入,拍出43.25万美元的高价。
B.中央美术学院对苗族纹样进行系统梳理,训练AI分门别类学习,成功生成如牛纹、蛙纹和表达农耕、狩猎、舞蹈等场景的各式苗族纹样。
C.一百多年前,摄影开始往艺术方向发展时,曾受到广泛的质疑和嘲笑,但最终还是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D.AI绘画创作平台Midjourney上一名用户发布的AI作品,呈现出浓郁的后现代风格,贴近今天人们的生活情境,激起受众强烈的审美兴趣。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
5.材料二认为目前的“AI绘画不能被视为艺术”,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其理由。(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六瓣梅 刘心武
他热爱文学,但从事的却是一种最不需要文学想象力的冷僻的技术工作。他很忙,没有时间阅读任何文学作品。但他会在难得的休闲时间里,同妻女侃文学。也不是对文学进行评论,而是对小说进行复述。他复述的小说,都是几十年前出版的。他的复述极有可听性,甚至可以说具有特殊的魅力。他不单是复述那些小说的情节,他会把细节、对话,乃至某些描写上的精致处,全复述出来。
他承认,他复述的某些小说,自己并没有读过。是当年他的老师复述给他的。
他在南方一处穷乡僻壤度过从少年往青年蜕变的生命阶段。他所上的那所镇上的中学根本没有成型的图书馆。但是有位曾老师,是从北京去的,曾老师的宿舍里也见不到多少书,但是曾老师肚子里有个图书馆,会把一些书的内容复述给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复述,曾老师还常给他开小灶,复述一些小说给他听。
他长大了,要去省城上高中。他伯伯在省城工作,可以给予他经济上的资助和生活上的照顾。他还会考大学,争取考进曾老师就读过的那所大学。跟曾老师告别时并不伤感。那是在曾老师宿舍外的葫芦棚下。结出的葫芦形状很奇特,曾老师说叫做“鹤首”,仔细观赏,从下面膨胀部分往上面细长的部分去联想,确实像是鹤头和鹤喙。曾老师说要送他一件礼物。他本以为是要摘一个“鹤首”给他,没想到却是另外的礼物。什么礼物呢?复述一篇他从未听过的翻译小说。师生二人对坐在葫芦棚下的小竹椅上,他听了终生最难忘的一篇小说。
他貌不出众,却娶了一位美丽的妻子。妻子后来跟长大的女儿承认:他追求自己时最具俘获力之处,就是他对小说的复述。女儿也坦言:爱爸爸,最爱的是复述小说时的爸爸。
他的妻子从事会计工作,并不阅读文学书籍。他的女儿和他一样,选择了一种无须文学想象力的科技行业。那么多年过去,他所能复述的小说早已讲尽。但是重温熟悉的小说仍是他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有时候面对电视机,把几十个频道全搜索过,还是觉得无一可观,于是他们就关闭电视机,往往是女儿
求爸爸再复述某篇精彩的小说,爸爸复述起来,当中被女儿打断:“不是这样的,那只跑过草地的狐狸是跛脚的……”爸爸就微笑:“跛脚的吗?对,跛脚狐狸它就……”虽然听过很多遍,女儿还是觉得跟才绽放的鲜花一样芬芳,而妈妈也在一旁边织毛衣边惬意地颔首……
女儿交了个男朋友。那小伙子不仅喜欢读小说,也写小说,写了就搁到网络上任人点击阅读。小伙子希望女朋友从网上在线阅读,女朋友却总让他复述。他试着复述,效果很糟。女朋友说:“你讲出来都不精彩,读起来能有味吗?”小伙子就说:“讲和写,听和看,是不能互相取代,也无法类比的。”
他女儿从网上下载了小伙子的小说,读过以后复述给爸妈听,爸妈很满意。“其实他写得很臭!”女儿说。“真的吗?”妈妈不信。
有一天小伙子跟他女儿说:“你爸给你们讲的,有的是经典,有的算得精品,有的只不过是他个人偏爱。”他听女朋友把从未来岳父那里听来的几篇小说复述给他以后,到网上去搜,没搜出来,就跑到图书馆去借,借到了一篇,印在一本很久没有再版的老书里,那本相当厚的书当年定价居然是0.68元。小伙子把那本书呈现在女朋友面前,拍着封面说:“你自己看吧!人家写的跟你爸和你的复述不对榫啊!”
他女儿翻书细读,读完发愣。后来想办法借到不少旧书。书里的小说,跟爸爸的复述,差别都不小。简单来说,是他的复述,似乎更精彩,所增添的,所省略的,所夸张的,所渲染的,所回避的,所凸显的,似乎都是写那小说的作家——有的是人类公认的文学大师——该那么写而竟没那么写的。
女儿把这个发现告诉妈妈,谁知妈妈早就晓得:“梅花只有五个花瓣,你爸开的是六瓣梅。他不过是给亲人讲讲,算不得问题。不仅不是问题,实话对你说吧,我当年相中他,这么多年喜欢他,能开六瓣梅,是个关键哩!”
不久前曾老师故去了,曾老师儿子根据父亲生前的嘱咐,给他寄来了一个“鹤首”葫芦,上头刻着这样的句子:“不必去当优秀的作家,却一定要当优秀的读者。”
文本二:
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园之花》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呆板乏味,还是生气盎然,情感是热如火,还是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去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复述的都是几十年前出版的作品,只有在旧书里才能找得到,这与“他”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阅读任何文学作品的生活状况是呼应的。
B.“他”与曾老师告别时并不伤感,原因可能是“他”要去更广阔的天地发展,正对未来满怀憧憬,还可能是“他”和曾老师在精神上并未分离。
C.镇上的中学里没有成型的图书馆,曾老师是从北京来的,相当厚的书当年定价居然是0.68元,作者写这些内容的意图是交代时代背景。
D.女儿把男友创作的小说复述得令爸妈很满意,翻完旧书之后认为爸爸的复述更精彩,都表明女儿已经是曾老师所说的“优秀的读者”。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六瓣梅”为题,不仅以“六瓣”之奇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与作品的相关情节照应,并形象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
B.小说之所以读起来流畅自然,除了因为叙事的严谨缜密、语言的洗练明快,还因为在所有的情节转换之处都有承上启下的句子。
C.小说在进行人物刻画时,不涉及外貌描写,这可让读者更加关注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才能等,从而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
D.“他”与曾老师告别时,以为会被赠“鹤首”而未得,结尾处却获赠“鹤首”,情节曲折有致,而“鹤首”上的赠言又有卒章显志之效。
8.文本一中的“复述小说”是联结人物情感的关键,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
9.文本二中法朗士的观点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太祖由是器重焉。七年,将伐李煜。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太祖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
(节选自《宋史·曹彬列传》)
材料二:
七年,帝遣知制诰李穆谕江南主入朝。门下侍郎陈乔、内史舍人张泊劝其主无入朝。江南主信之,遂称疾固辞,且言:“谨事大朝,冀全济也。今若此,有死而已!”帝乃命曹彬等将兵十万以伐之。彬等入辞,帝诚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且以剑授彬,曰:“副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八年二月,曹彬等连破江南兵。十月,江南主危迫,遣学士徐铉求缓师。铉至,言于帝曰:“李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帝曰:“尔谓父子为两家可乎?”铉不能对。九年正月,曹彬俘李煜还汴。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彬中立A不倚B非C公事D未尝造门E群居F燕会G亦所H罕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斯须,文中指片刻、一会儿,与《促织》中“斯须就毙”的“斯须”意思相同。
B.卒,文中指最终、终于,与《陈情表》中“保卒余年”的“卒”意思不同。
C.窃,文中指悄悄地,与《鸿门宴》中“窃为大王不取也”的“窃”意思相同。
D.一,文中指全部,与《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的“一”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彬幼年抓周时,他左手拿干、戈,右手拿俎、豆,还取了一枚印章,其他的不看,人们都觉得他很不一般。
B.在曹彬率兵攻打南唐前,太祖曾许诺等灭了南唐就提拔他做使相,但后来以还未灭掉刘继元为由,未兑现诺言。
C.虽然灭掉南唐立了大功,但曹彬为人谦虚、言语低调,认为自己依仗天威、遵照朝廷的安排,才能打败李煜。
D.在接连被宋军打败的危急时刻,李煜派遣学士徐铉出使宋朝,请求宋太祖暂缓进攻,但太祖决意要灭掉南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
(2)李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
14.材料二提到宋太祖告诫曹彬出师南唐“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曹彬是如何落实宋太祖的告诫的?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却入泗口[注]
李绅
洪河一派清淮接,堤草芦花万里秋。
烟树寂寥分楚泽,海云明灭满扬州。
望深江汉连天远,思起乡闾满眼愁。
惆怅路岐真此处,夕阳西没水东流。
[注]却入:乍人。泗口,泗水入淮处,故址在今江苏淮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诗人乍入泗口看到的两水交汇的景象,一个“清”字奠定了作品萧瑟、冷清的基调。
B.诗歌用“万里秋”“分楚泽”“满扬州”“连天远”等描写秋景,营造出开阔辽远的意境。
C.堤草芦花、寂寥烟树、明灭海云、连天江汉都是诗人情感的外在呈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D.尾句写夕阳西沉、河水东去,以景结情,既进一步烘托了诗人情感,也给读者以想象空间。
1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 , ”告诫人们要防微杜渐,不可被个人嗜好束缚。
(2)在姚鼐《登泰山记》中,“ , ”用拟人和比喻写作者刚登上泰山山顶时看到的景观。
(3)“竹”因其独特气质,被无数文人引入诗词,如唐宋诗词中的“ , ”就是含有“竹”字的名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每天早上起来,我都要走到阳台上,跟河对岸那只白鹭打一声招呼。
白鹭总爱停在河边那棵青杨树上,不论是晴天雨天,它都站在那里,像一个总在① 却始终不得开悟的修行者。偶尔飞出去,在天空中盘旋几圈,或者在河滩浅水里散一会儿步,它又回到青杨树上,并且总站在同一根树枝上。它和所有的鸟儿都② ,它显得孤独又骄傲。
季节的变换,导致了小河两岸景物的变幻,同时也造成了许多悲欢离合:植物生长的轮回,昆虫的爱恨情仇,动物之间的生死之战,村民们的来来去去,轮番在这个荒凉的小村中上演。我默不作声地观看着这一切,这一切虽会激起我内心的波澜,可并不与我真正相关。只有这只白鹭,它每日和我相伴,于我已经③ 。
往往是这样,我坐在书房里,忽然感觉到窗外有一个白影掠过,我就立即走到外面的阳台上。这时候,白鹭已经飞到很远的地方,成了一个小白点。我盯着这个似乎就要消失的小白点,盯着。然后,它就又飞了回来。它的翅膀伸展开来,在天空中滑行。这样飞上几个来回,它就消失了。( )我飞不起来,我大概永远也不可能了解一只白鹭。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跟”与文中加点的“跟”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小明从小就是急脾气,跟他爸爸非常相像。
B.有事情不要闷在心里,要跟父母或朋友说说。
C.运动会上他摔了一跤,胳膊跟腿都受了伤。
D.他是有名的“飞毛腿”,别人跑得再快他也跟得上。
20.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很想知道它的窝筑成什么样,它去了哪里,它有没有自己的伙伴。好几次,我想象我也变成了一只可以和它一起飞的白鹭。
B.我很想知道它去了哪里,它的窝筑成什么样,它有没有自己的伙伴。好几次,我想象我也变成了一只可以和它一起飞的白鹭。
C.我很想知道它的窝筑成什么样,它去了哪里,它有没有自己的伙伴。好几次,我想象我也变成了一只白鹭,可以和它一起飞。
D.我很想知道它去了哪里,它的窝筑成什么样,它有没有自己的伙伴。好几次,我想象我也变成了一只白鹭,可以和它一起飞。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只要白天喝够水,没有吃太咸的东西,室内空气湿度也不低,就很少会在半夜被渴醒。一到半夜就口干舌燥,便要小心糖尿病、甲亢、呼吸系统疾病、干燥综合征等疾病找上门。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人体的黏膜和腺体,导致体内液体分泌减少。发病初期的特点就是口干,同时可能伴随咽喉不适、困扰性咳嗽等症状。病情加重后,① 。
在呼吸系统中,正常情况下鼻腔黏液会帮助捕获和清除空气中的微粒、细菌和病毒,同时加湿空气。② ,呼入的空气在通过鼻腔时就不能被充分加湿和净化,导致患者出现气短、干咳等症状。在消化系统中,足够的唾液能够帮助咀嚼食物并能促进消化,而食管黏膜干燥,则会引起胸口灼热、疼痛等不适感。在泌尿系统中,干燥综合征还可能引起肾小球炎症,③ 。临床上约有30%—50%的患者出现肾脏损伤。干燥综合征还会伤及免疫系统。多数干燥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淋巴组织增生的状况,增生的淋巴组织虽然通常是良性肿瘤,但患上恶性淋巴瘤的几率会比一般人群高出6至44倍,患上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提高了1.42至2.5倍。
生活中,很多大病都是从小病积攒而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变化,早发现早治疗很关键。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word版及答案下载地址
微信扫码分享
站长推荐
-
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2025届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2025届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2025届山东省齐鲁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长郡中学2024年高二暑假作业检测语文试卷(word试卷+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2025届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2025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2025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卷(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辽宁省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8月月度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洛阳一高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