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2025届四川省眉山市校际联考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分享:杨老师 2025-04-26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脑机接口能实现所谓的意念控制,被称为人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新一代人机交互和人机混合智能的前沿技术。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开始研究脑电波与计算机的连接,通过记录脑电图、简单分析脑电波信号,尝试简单地解读脑电波,并实现其与外部设备的互动。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神经科学的进步,研究者实现了通过大脑控制外部设备的初步实验设想。这一阶段的设备和接口仍较为笨重,信号解码精度有限,但为后期改进提供了宝贵经验。2000年,公认的脑机接口概念被正式提出。如今,脑机接口已成为脑科学、神经科学等领域最受瞩目的研究方向之一。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揭幕战上,截瘫青年朱利亚诺·平托就在脑机接口技术的辅助下为足球比赛开球;2016年,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过程中,我国航天员完成了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2017年以来,国际上多个团队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帮助患者实现了意念打字”“意念说话等功能;2024年初,马斯克宣布首个植入大脑芯片的人类患者已经完全康复……

脑机接口的技术路径主要包括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侵入式脑机接口需通过手术等方式,直接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获取神经信号。此类脑机接口所获取的信号空间分辨率好,信噪比高,但成本高,安全性低,容易引发免疫反应和愈合反应,进而导致所采信号衰退甚至消失。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直接贴附在头皮上的电极采集神经信号。其优点是可以在头皮上直接监测到群体神经元的放电活动,操作简单,成本低,不用损伤机体,也不会引起免疫反应。但由于颅骨对信号的衰减作用和对神经元电磁波的分散、模糊作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记录到的信号空间分辨率低,幅值微弱且信噪比较低,这对后续信号处理算法的性能要求较高。随着算法不断进步,非侵入式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科技为人类服务,脑机接口不仅将为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也会对社会结构、经济模式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也将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伦理问题。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潜在风险,将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

(摘编自明东《脑机接口:从科幻走向现实》)

材料二:

从技术特性上看,脑机接口是一种可以读懂人内心的技术;或者说,有效使用脑机接口实现意念控制的前提,是要通过机器准确地读出使用者脑中的所思所想,即读心。这一环节使得大脑的信息即人脑深处的思想可能被彻底坦露在机器面前。这样的隐私如果仅为机器所知晓,似乎还不存在什么伦理问题,因为无意识的机器并不会利用这些隐私信息去有意作恶。但记载有隐私信息的机器一旦被其他人掌握和解读,则会因隐私泄露而面临后患。而且,这种泄露还可能有更多的方式甚至有更糟的后果,被用作恶意收集和利用他人隐私的手段。一些黑客可能通过无线技术手段对神经刺激疗法进行恶意的重新编程,产生有害的大脑刺激,并窃听大脑植入物发出的信号,进而窃取他人的隐私信息。即使是正当地使用脑机接口,也会连带地牵涉到隐私暴露问题,如为了监控和改善一个人的注意力而让他佩戴脑机接口头环时,也会同时发现其抑郁、焦虑、愤怒或疲劳等脑部活动状态,而其中就可能包含使用者所不愿透露的隐私情绪。

脑机接口的未来设想中还有所谓心联网脑云接口,即通过脑机接口实现人脑与人脑之间或人脑与云端数据库之间的互联。如果你选择使用脑机接口,你内心世界的一切都可能成为网络上被共享的公共信息,你将完全失去内心的神秘性、神圣性、个体性,与那些没有使用的人就会形成一种新的不平等——我可以进入你的脑中直接读取你的心灵,而你不能进入我的脑中读我的内心。这种不平等将是心灵深处的不平等,是基于对隐私掌控的深层次的不平等,因为一旦人脑中的隐私被掌握技术优势的人所侵犯,失去隐私的人就会沦为完全服从他人的奴隶。当脑机接口有潘多拉魔盒之嫌时,还是宁愿放缓有关研究。

另外,最初用于治疗的脑机接口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增强,因为在将其用于治疗时就可能形成超出大脑正常标准的增强效果,甚至改变或提升健康的水平。如果健康人使用了脑机接口让自己变得更聪明,那么就会使一些人获得竞争优势而另一些人处于劣势,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新的不平等。富人们可能会让他们的孩子在年纪还小的时候就植入脑机接口,让他们在心理和身体能力上具有优势;而那些没有能力购买脑机接口的人毫无疑问会落后,从而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导致更大的贫富差距。

脑机接口的增强在引领我们走向未来发展的同时,也会引发未来伦理学新问题,这些并不现实的伦理问题在当前确实只具有科幻的性质。但如果没有人期待脑机接口在合理的时间内取得重要的进展,这种技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提前思考未来用于增强的脑机接口可能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并预设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脑机接口健康地迈向未来无疑具有未雨绸缪的意义。

(摘编自肖峰《脑机接口技术的伦理难题与应循原则》)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脑机接口已具有“意念打字”“意念说话”等功能,其前提是要通过机器准确地判断出使用者脑中的所思所想。

B. 侵入式脑机接口“成本高,安全性低”,是指手术费用高,且容易引发患者的免疫及愈合反应,导致手术失败。

C. 脑机接口的信息可以是来自使用者脑深处的思想,也可以是来自外部的指令,这就可能产生隐私泄露的危险。

D. 最初用于治疗的脑机接口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增强,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脑机接口的技术也日益走向成熟,发展前景广阔。

B. 两种技术路径各有优劣,但随着技术进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优势会更明显。

C. 脑机接口的发展可能造成新的不平等,这就需要从多个层面防患于未然。

D. 脑机接口已成为现在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就在于人们对它抱有极大的期待。

3.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一中脑机接口技术路径的一项是(   )

A. 门禁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获取业主信息,辨识身份,确保小区安全。

B. 康复系统利用芯片发出的信号,让瘫痪病人通过控制机械臂来抓取物体。

C. 研究人员使用仪器监测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神经活动,精准调节异常脑区。

D. 游戏体验者通过意念控制虚拟角色在VR场景中行走、转身和探索环境。

4. 材料一第二段列举了较多事实,有哪些作用?请简要说明。

5. 材料二中说“当脑机接口有潘多拉魔盒之嫌时,还是宁愿放缓有关研究”,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由。

(二)现代文阅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吴妈是个寡妇,在赵太爷家帮佣。她对阿Q先生,平时并无大恶感,一边在灶间煮饭,一边同老Q谈天,便是个例证。可是,当阿Q春心大动,用过于鲁直的话向她表示爱情的时候,她却恼了,还向赵太爷打了小报告。事后又哭天抹泪儿,仿佛真的被阿Q玷污了一般。阿Q当然受到了赵太爷、假洋鬼子及其奴才们的痛打。

吴妈,为阿Q走向死亡,推了一把力,不管这力是多么小。她得到了什么呢?连一块贞节牌坊也没捞到。得到的反而是小D这类人物的嘲笑:瞧,这就是阿Q想同她困觉的吴妈!这是吴妈的悲剧!

进一步想,吴妈嫁给阿Q,有何不好?无非阿Q头上有点癞疮,平日里不着三不着两,有点儿二流子气。但是,阿Q式的造反一旦有点小小的收获,必定不会亏待吴妈。吴妈是阿Q造反的受益者,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当然,政治不能替代爱情。吴妈不爱阿Q,谁也没办法强迫。

然而,吴妈不爱阿Q,似乎与造反,甚而与癞痢头都没关系,是浸淫了吴妈内心的某种传统观念在作怪。爱上阿Q,是丢人现眼,是大逆不道。赵太爷们的是非观俘虏了吴妈的心,使她忘了她与阿Q是同类。

造反的受益者反对造反。这是历史上经久不衰的悲剧。辛亥革命者的血,变成了药,为那些可怜的愚民吃下去。吴妈则更甚,成了赵太爷间接的助手,加速了阿Q的死。她的愚昧,使她成了阿Q敌人

今天有没有吴妈这样的人,我不敢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编自苏叔阳《说吴妈》)

材料二:

《说吴妈》一文对《阿Q正传》里吴妈其人颇多揶揄。我想于此为吴妈一辩。

Q求爱被吴妈拒绝,这是千真万确的。但说吴妈向赵太爷打了小报告,似乎与事实不合。《阿Q正传》里写得明白。当阿Q突然跪倒向吴妈求爱时,一刹时中很寂然,接着是吴妈的一声阿呀,之后她就大叫着往外跑,且跑且嚷,似乎后来带哭了。可见,问题一经发生,吴妈便呼天抢地,惊动四围,不由得把事情公开了。

吴妈是赵府的女佣,阿Q是赵府的雇工,二者属于同类。然而不要忘记,阿Q是那个时代的阿Q,吴妈也是那个时代的吴妈,这就使本属同类的他们,在心灵上有所通又有所不通。譬如,阿Q为饥寒困顿所迫,后来终于神往于革命,一心想投奔革命党;吴妈却不曾有过这样的觉悟。

自然,倘若为阿Q着想,吴妈即使不同意他的要求,亦当不张扬。可惜,此乃强人之难。我想,对于这个辛亥时期寄人篱下的乡间寡妇说来,这里确有某种传统观念在作怪,大概还可能有怕伤风化而失掉饭碗的顾忌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好,虑及生计问题也好,吴妈的一言一动,都是合乎情理的,别样的种种设想,反倒不符合生活的真实。这就说明,吴妈是一个被压迫被奴役、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其悲苦境遇和精神创伤,都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强加给她的。明乎此,我们就应该把愤怒的谴责集中指向戕害吴妈的吃人的旧社会,而把同情给予这个卑微而不幸的女人,就像我们同情阿Q一样。

《说吴妈》一文中还说,吴妈嫁给阿Q,其实很好,阿Q造反若有所获,必定不会亏待吴妈,而会使她成为造反的受益者。这些推论固然也算一种看法,但阿Q的造反毕竟没有成功。我们姑且假设阿Q造反成功了,他还会不会喜欢吴妈呢?这恐怕也武断不得。《阿Q正传》革命一章,生动地描述了阿Q对于革命成功的美妙憧憬,其中就有一句值得注意的涉及吴妈的话——可惜脚太大

Q式的造反尽管失败了,他的革命要求确实代表了吴妈的利益。吴妈不爱阿Q虽然同造反无关,但她并非反对革命,实际是对革命不理解。而要说对革命的近乎正确的理解,阿Q自己也差得远,于是就难免要大团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软弱和不彻底性,使人振聋发聩。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阿Q们吴妈们共同悲剧的根由所在。不从《阿Q正传》广阔而深邃的时代背景上认识其中的人物,说吴妈是造反的受益者反对造反,这就是一种不很妥当的评论了。

我完全理解,《说吴妈》是一篇随笔杂感式的文字,其立意主要不在分析《阿Q正传》的文学形象,而是着眼现实,借题生发,企望助力于正在进行的改革大业。作者的这个初衷,当然是好的。但问题在于,文章对吴妈的评论欠准确,它的说服力就不能不因此而减弱。杂文也是一种创作,可夸张,可想象,甚至允许给旧典以新解。然而,对于名著如《阿Q正传》里的人物表示臧否,还是要注意把握原作的基本精神;如果带上主观随意性,就可能影响立论的科学性。至于说到当前的现实,应该承认,生活中确实存在改革的受益者不理解改革以至非议改革的现象。不过我以为,对于这种现象,也要作具体分析,不宜一概视之为反对改革。要促使这些人转变,离不开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最终还取决于改革的实践。鲁迅不就说过,冷笑家的赞成,是在改革见了成效之后么?!

(摘编自孙士杰《为吴妈辩护》)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太爷们是非观俘虏了吴妈的心”,可见吴妈趋炎附势、攀富嫌贫,所以拒绝了阿Q的求爱。

B. 阿Q是那个时代的阿Q,吴妈也是那个时代的吴妈”,可见评价不能脱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C. 可夸张,可想象,甚至允许给旧典以新解”,可见苏文所谓吴妈被嘲笑等情节未必与原著一致。

D. 冷笑家赞成,是在改革见了成效之后”,可见要使人们接受改革,关键在于改革的实践成效。

7.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六段画线句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赵秀才)写了一封“黄伞格”的信,托假洋鬼子带上城,而且托他给自己绍介绍介,去进自由党。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

B. (阿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

C. (阿Q)禁不住大声的嚷道:“造反了!造反了!”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

D. 革命了……你知道?……”阿Q说得很含胡。“革命革命,革过一革的,……你们要革得我们怎么样呢?”老尼姑两眼通红的说。

8. 《为“吴妈”辩护》是一篇颇具说服力的驳论文,请简要分析其在说理上的特点。

9. 材料二最后一段透露出《说“吴妈”》一文的立意,请据此将材料一的结尾补充完整,使文章语意连贯,主旨分明。100字左右。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元嘉八年,到彦之侵魏,已平河南,复失之。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北略地,转战至济上。魏军盛,遂克滑台。道济时与魏军三十馀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斗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馀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徇。时道济兵寡弱,军中大惧。道济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外围。魏军惧有伏,不敢逼,乃归。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魏甚惮之。时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马仲达也?”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檀道济》)

材料二:

帝久疾不愈刘湛说司徒义康以为宫车一日晏驾道济不复可制会帝疾笃,义康言于帝,召道济入朝。既至,留之累月。帝稍间,将遣还,已下渚,未发;会帝疾动,义康矫诏召道济入祖道,因执之。三月,己未,下诏称:“道济潜散金货,招诱剽猾,因朕寝疾,规肆祸心。”收付廷尉,并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等十一人诛之。又杀司空参军薛彤、高进之,二人皆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人比之关、张。道济见收,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喜曰:“道济死,吴子辈不足复惮!”元嘉二十七年,十二月,己未,魏兵至淮上。庚午,魏主至瓜步,坏民庐舍,及伐苇为筏,声言欲渡江。建康震惧,民皆荷担而立。壬午,内外戒严,丹阳统内尽户发丁,王公以下子弟皆从役。上登石头城,有忧色,谓江湛曰:“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士民劳怒,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予之过也。”又曰:“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

(节选自《资治通鉴·宋纪》)

材料三:

文帝入立,惩营阳之祸,急诛权谋之士,区区一檀道济而剑已拟其项领。上之意指如彼,下之祸福如此。王昙首诸人雍容谈笑以俟天下之澄清,虽有瑰玮之才,不折节以趋荏苒者,几何也?乃于其中择一二铮铮者使与猾虏竞,拓跋焘固曰:“龟鳖小竖,夫何能为。”其堕彼目中久矣。身无英武之姿,外有方张之寇,奖柔顺以挫英奇,虽抱有为之志,四顾无可用之人,前以取败而不自知。及其败也,抑归咎于天方长乱,而虏势之不可撄也,愈以衰矣!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五)

【注】①司马仲达:指司马懿。②营阳:指南朝宋第二位皇帝,宋武帝刘裕长子刘义符。后被权臣徐羡之、谢晦等人所废,降为营阳王,不久又被徐羡之等人杀害。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下文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帝久疾A不愈B刘湛CD司徒义康E以为F宫车一日晏驾G道济H不复可制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徇,示众,与《陈涉世家》“将兵徇蕲以东”的“徇”意思不相同。

B. 间,产生隔阂,与《屈原列传》“谗人间之”的“间”意思不相同。

C. 庚午,庚为天干第七位,午为地支第七位,文中是干支相配以纪日。

D. 乃,于是、就,与《师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乃”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檀道济智谋高超,在人少势危之时,他指挥士卒在晚上用沙土充当军粮误导敌人,让士卒穿上铠甲和丧服乘车缓缓出动迷惑敌人,最终率全军脱困。

B. 檀道济功勋显著,威名远扬,他在与魏军的战斗中屡屡取胜,魏国人非常怕他;在他被诛杀后,魏国人欢喜非常,因为宋国再没有令他们忌惮的人了。

C. 宋文帝在魏兵压境形势危急之时,愧疚自己不顾臣下反对一心北伐给臣民带来了灾祸,后悔自己杀掉了檀道济,以致无人抵挡敌军,国家陷入困境。

D. 王夫之认为宋文帝虽然胸怀大志,但因自身英武不足,加之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任用的多是柔弱顺从之人而非可当大任的英才,贸然北伐最终失败。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魏甚惮之。

(2)道济见收,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14. 宋文帝为何要诛杀檀道济?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快阁

宋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①《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了却”二字,表现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倚晚晴”搭配绝妙,为下联景物描写做了铺垫。

B. 颔联“落木”意象,与杜甫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中“落木”相比,有着一样的雄浑壮阔和苍茫悲凉。

C. 颈联用“朱弦”“青眼”两个典故,指知音不在,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露喜色,表达了孤独无聊之情。

D. 尾联以景结情,流露出辞官还乡、回归自然的愿望,呼应开篇又顺势作结,有宠辱偕忘,忧烦俱散之感。

16. 有人评黄庭坚诗为东坡之外“又出此一种绝大之境界”,结合颔联分析诗歌是怎样表现“绝大之境界”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与“光阴似箭,时不我待”意思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用拟人和比喻手法写山谷中水流发出巨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子运用I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个春节,饺子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动画电影市场大放异彩,王兴兴的H1人形机器人在春晚舞台翩翩起舞,(   )。从他们的成功中,我们可以看到兴趣爱好对铸就人生辉煌的独特魅力。

饺子从小酷爱绘画,大学毕业后放弃医学专业的工作,辞职回家自学动画,这种对兴趣爱好的执着追求与无畏坚持,为全球动画电影史书写了属于中国的华彩篇章;王兴兴自幼热衷发明,为研究机器人技术而主动申请硕士延期毕业,历经无数次失败始终不改初心,最终成功研发出了全球首款消费级四足机器人;梁文锋痴迷于计算机与电子技术,专注人工智能技术算法的探索,自建中文语料库,耗时两年打磨的DeepSeek模型,引发全球科技界震动。人们从这样的人生故事里,读出了坚持,更感受到热爱。

无论是勾勒色彩斑斓的画笔与洁白无瑕的画纸的轻柔摩擦声、赋予冰冷金属以灵动生命的有节奏的机械齿轮的碰撞声。还是编织智慧的将复杂逻辑转化为精准指令的敲击键盘的清脆声,都仿佛是创造者心灵的律动,更是源自灵魂深处的兴趣与热爱的深情回响。这些声音,在时光里不断汇聚、蓄能,最终成为改写世界的强大力量。

18. 请仿照画横线部分的表述,在括号中再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前后语境,句式相对一致。

19. 文中加点的“痴迷”,为什么不可以换成“沉迷”?请简要说明理由。

20.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句表述不够简洁,请进行压缩。要求:不改变原意,内容完整,不超过60个字。

(二)语言文子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四大名著的《西游记》,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那只石猴,一路上天入地,吸收天地精华,成了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形象。它闯下祸端,被如来佛祖降伏,答应护送唐三藏取经以   ①   。前往灵山的这一路,正是师徒四人要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

正如原著开头诗云: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游戏《黑神话》的灵山路,同样也有九九八十一难,天地茫茫,无人得见。此前,其制作公司游戏科学只做过手游,规模太小,始终不被看好,但从宣传片进入人们视线那天起,《黑神话》就被寄予了太多的期待,它不仅要成为一款游戏佳作,还勾勒出人们关于一个国家的游戏工业能力、艺术审美、文化叙事的美好憧憬。

最终,《黑神话》   ②   ,点燃了海内外所有玩家,带动了非玩家群体激情讨论。发售三天,销量就破了千万份,仅两周更破了2000万。人们称其为一次盛大的文化输出,甚至惊动了外交部,发言人称其全球爆火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吸引力。

21. 文中第三段加点的词语“点燃”,本义为“使事物燃烧”,此处运用了比拟的修辞,写出了《黑神话》让玩家情绪高涨,狂热支持的状态。与此类似,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有的同学只是把老师教的内容复制粘贴到大脑,一旦题目变化,就不能解答。

22.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3. 文段中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苏轼《石钟山记》

材料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届四川省眉山市校际联考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