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分享: 2025-08-25 下载支付:5点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

我国网民规模已近11亿。网络文明越来越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越来越成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大会以弘扬时代精神,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并围绕网络文明培育等话题开设分论坛,各界嘉宾说经验、谈思考,为网络文明共建共享注入更多力量、营造更好氛围。

新一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深深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近年来,我们将网络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互联网新风正气进一步弘扬,良好生态进一步涵育,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越来越成为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持之以恒通过互联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化解网络内容纷繁复杂的负面影响;激发网络传播的正面效能,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

人人都是网络文明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广大网友自觉遵守公序良俗和道德规范,抵制低俗庸俗和失德失范的网络言行,网络空间就能更加文明和谐,群众上网用网就会更加舒适安全。尤其要看到,青年同互联网天然亲近,是网络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全社会应帮助青年提升网络素养、规范网络行为,在社会上当好公民、在网络上做好网民,努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大青年积极弘扬时代精神、传递道德力量、争当文明榜样,将为互联网注入更多青春正能量。

网络文明培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发挥政府、社会组织作用,强化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用好科技手段,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网络内容建设,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定能让时代主旋律更加高昂,网上正能量更加充沛,文明新风尚更加深入人心。

(摘编自温铭《让文明新风充盈网络空间》)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壮大网上主流舆论阵地,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氛围日渐浓厚。

去年1014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四川大学举办,青年榜样与莘莘学子对话青春、共叙成长,在祖国大地上奏响嘹亮动人的青春之歌。这堂大思政课是我国拓展网上理论武装阵地、筑牢思想基础的生动缩影。围绕重大主题,打造理上网来”“理响中国等一批网上理论宣传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加大优质内容供给,推出《万山磅礴看主峰》《牵妈妈的手》等一批新媒体作品,让党的声音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推出中国有约”“打卡中国等网络国际传播活动,让中国声音传得更远、传得更广。一系列品牌活动创新开展,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人民江山》《跟着总书记学历史》《风雨落玻岭》……20243月,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发布,550个网络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引发网民关注好评。

近年来,有关部门发挥网络优势,创新方式方法,以一项项务实举措积极培育网络文化新风尚。

开展何以中国”“网络中国节”“节气里的大美中国等主题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可感可知;举办中国人的故事”“中国好网民等网络互动引导活动,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事迹网上宣传,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网络文明环境,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网上延伸,实现网上网下文明建设有机融合……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广大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共建共享网络文明蔚然成风。

过去一年来,中央网信办累计清理拦截违法违规信息5745万余条,处置账号、群组781万余个,关闭下架网站平台超过4800家,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2024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的网络生态治理成绩单引人关注。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国,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期待。

全面推进网络法治建设,有关部门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深化网络举报和辟谣工作,不断优化社会协同治理的制度机制,凝聚网络治理强大合力,网络空间生态环境日益清朗,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清风徐来,文明花开。

828日至29日,以弘扬时代精神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这场网络文明领域的盛会,凝聚亿万网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把网络空间打造成为有价值认同,有人文关怀,有情感归属的美好精神家园。

(摘编自王思北、袁秋岳《以文明之光照亮网络家园——我国网络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文明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

B. 我们要抓住互联网深深融入生产生活契机,通过互联网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利用互联网激发网络传播的正面效能。

C. 广大群众应自觉提升网络素养、规范网络行为,在社会上当好公民、在网络上做好网民,同时努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D. 我国在积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的同时,要不断壮大网上主流舆论阵地,加强网络空间文化的培育,深化网络生态的治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社会越来越重视网络文明建设,网络文明共建共享的氛围日渐浓厚,所以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四川成都得以成功举办。

B. 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越来越成为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这说明了互联网对精神文明建设既机遇也是挑战。

C. 青少年是网络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应为互联网注入更多青春正能量,争做网络技巧的开拓者,让网络空间更加文明和谐舒适安全。

D. 我们要用好互联网这一科技手段,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网络内容建设,让时代主旋律更加高昂,让文明新风尚更深入人心。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让文明新风充盈网络空间”观点的一项是(   )

A. 徽”常好物——网络公益助农项目,通过正面宣导,让农产品有了好销路;“E起成长文明护航——安徽省网络公益乡村助学计划”,令乡村留守娃圆了求学梦。

B. 未来之夜——让科技之光点亮网络文明”的活动,通过情景讲述、现场互动、文艺表演等展演形式,将科学技术的力量转化为网络空间中向上向善的蓬勃力量。

C. 作为网络大国,截至2023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网络早已无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点滴中,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D.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王老师坚持运营物理科普网络平台账号,向数十万青少年网友粉丝传递科学、真实的物理常识,鼓励青少年网友理性思考、文明讨论。

4. 材料二在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

5.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团委将举办以“网络文明培育”为主题的论坛,假如你是论坛发言人,请结合材料,围绕“如何进行网络文明培育”拟写三条发言要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中泡馍

胡宝林

他要了五分钱的一碗汤面,喝了两碗面汤,吃了他妈给他烙的馍。……尽管饭铺的堂倌和管账先生一直嘲笑地盯他,他毫不局促地用不花钱的面汤,把风干的馍送进肚里去了。这是柳青在小说《创业史》中写梁生宝去渭河上游太白山下买稻种时在小店吃饭的情形。在陕西关中,如何把干馍送进肚里去,梁生宝面汤就馍的方式,是那个艰苦岁月最简单朴素的了,馍馍泡着咥,倒是流传已久的饮食习惯。关中泡馍也因为食材和做法的多种多样,泡出了与众不同的秦味

馍与牛羊肉的相遇,造就的是一种美食——牛羊肉泡馍。牛羊肉泡馍,是关中泡馍的名品,在陕西名小吃中独占鳌头。在西安,牛羊肉泡馍店众多。五一假期,老同学赵君、李君来西安,我们一起去鼓楼旁的回民街吃羊肉泡馍。择一家老店坐定,服务员端上三个青花瓷大老碗,每碗里面仄塄着两坨白中带黄的馍饼。馍是死面加一点发面的饼子,烤到七八成熟的,随手一拧,掰成两半,然后在闲聊的当儿一点一点掰掐,碎成黄豆大小的颗粒。服务员端回,厨师将馍粒倒入炒瓢,舀肉汤煮,火候到时,配上熟牛羊肉、粉丝、木耳、黄花等,最后撒上蒜苗、香菜。泡馍随着一碟糖蒜、辣子酱端上,我的是水围城,赵君的是口汤,李君人高马大肠胃好,要的是干炒。我将鲜红的辣子酱轻轻抹在馍上,从碗的一角啜吸一口鲜汤,然后轻轻用筷子拨馍粒入口,不时就一口糖蒜,一点一点蚕食。馍筋,肉酥,汤热,蒜爽,一股豪壮的温热传遍全身,无一处不熨帖。赵君边吃边讲起吃泡馍的往事:二十年前腊月的一天中午,他跟对象去县城领结婚证,却为买东西发生了争吵,对象甩手要走。领证的事情眼看要泡汤,刚好走到县城一家最有名的羊肉泡馍馆门前了,又冷又饿的他,拽对象进去吃饭。待两碗泡馍吃完,全身温热,满身的寒气和心中的郁忿之气随之而散,两人高高兴兴去领了结婚证。后来,他感慨地给女儿说:当年多亏那一碗羊肉泡,要不我跟你妈吹了,世界上哪有你呢。女儿给他翻了个漂亮的小白眼。牛羊肉泡馍是粗犷的吃食,也是一种和合之食。它的肉让人想起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白花花的馍,让人想起一望无际的关中麦田,牛羊肉泡馍把畜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一碗烩了,高热量,耐饥寒,带着一种北方汉子的豪气,可以提神、鼓气、壮胆!

牛羊肉泡馍,是关中泡馍里面的贵族,好吃,也贵,相比于陕西人日常爱吃的面条而言。比较便宜的是大肉泡馍,也就是猪肉泡馍,有时简称大肉泡,价格只有羊肉泡馍的一半。大肉泡馍,在关中也很多见,西府宝鸡乡村人家,大年三十中午要吃大肉泡,大快朵颐。而千阳县的大肉泡馍最有名气,吃过令人难忘。千阳大肉泡的肉是用肥瘦两搭的猪肉卤熟的,所以不肥腻。馍用的是酵母发面馍,软硬适中,不是牛羊肉泡馍用的死面硬馍,已经切好,所以省去了掰馍的工序,也不用煮,浇汤即食,很省事。馍片、肉片、肉杂、豆腐、粉条等一盛到碗里,大厨手臂一挥,舀几勺清汤卤汤进去,掺上葱花漂菜,一碗热乎的大肉泡就端上来了。馍肉堆砌如千山,肉汤萦绕如千水,粉条挽花如玉丝,白豆腐、绿葱花、红辣酱点缀其上,赏心悦目。喝一口老汤,肠内热乎乎;嚼一口肥瘦肉,唇齿留醇香;吃一口馍馍,筋道回味长;吸一口粉条,如丝瀑入心潭,分外舒爽。

大肉泡馍,大肉做了主角。相比于猪肉,肠呀肚呀等猪下水清洗起来也费事,价格也便宜,不大受人重视。但有一种美食偏偏选择了不受人重视的猪大肠与小肠连接处的大肠做主角,经过淘洗烹制,和饪饩馍搭配,发明了一种美食——葫芦头泡馍。之所以叫葫芦头泡馍,是因为肠子煮熟之后酷肖葫芦。还传说唐高宗时药王孙思邈曾指点长安一家小店以八种调料煎白肠,店家悬一药葫芦感谢指点,从此得名。

锅盔像锅盖,是陕西八大怪之一。锅盔是用杠子压制、慢火烙出的大饼,有的足有半排厚。过去,人们常常像梁生宝一样将锅盔充作干粮,但直接吃,吃得人喉咙燥、干瞪眼。在关中西府的凤翔县,人们发明了一种吃法,让锅盔吃起来很舒爽又营养,那就是豆花泡馍。早晨,走进街边的小店,要一碗豆花泡馍。大锅里豆浆热气腾腾,厨师将锅盔切成长方形的薄片,倒入豆浆,浸透,再盛进豆花,配上红艳艳的辣椒、绿汪汪的葱花。一尝,豆花柔嫩,锅盔筋道,豆浆绵软,辣椒香辣。

关中馍馍泡着喹。除了声名远播的牛羊肉泡馍、亲民的大肉泡馍、出其不意的葫芦头泡馍、朴素低调的豆花泡馍,在关中,还有粉汤羊血泡馍、水盆羊肉泡馍、羊杂肝汤泡馍、胡辣汤泡馍、辣子疙瘩泡馍、卤汁凉粉泡馍等,形态多样,丰富多彩,让关中人的舌尖跳跃着欢乐,更喜欢了这一方的生活。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通过自己与老同学在西安回民街吃羊肉泡馍的经历,描述了泡馍的制作过程和品尝感受。

B. 文章通过赵君与对象因吃泡馍而和解的趣事,展现了泡馍在关中人生活中的地位和情感价值。

C. 牛羊肉泡馍是贵族享用的食物,价格昂贵。文中大厨烹制的牛羊肉泡馍色味俱佳,令人垂涎。

D. 文章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关中地区的饮食文化,更传达了关中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由柳青小说《创业史》中情节,引出关中泡馍这一话题,串联多个与泡馍相关的故事和场景,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 在文章主体部分每个自然段的开头,作者都不动声色地巧妙使用过渡句或过渡性词语,从而使各自然段之间衔接自然紧密。

C. 作者在描述泡馍的制作过程时,运用了细节描写。如“随手一拧”“掰成两半”“一点一点掰掐”等,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

D. 文章详写牛羊肉泡馍、大肉泡馍,略写葫芦头泡馍、豆花泡馍,对粉汤羊血泡馍、水盆羊肉泡馍等则一笔带过,详略得当。

8. 文中引用了药王孙思邈的相关传说,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9.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进行赏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古者诸侯世国,而后大夫缘之以世官,势所必滥也。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而天之生才也无择,则士有顽而农有秀;秀不能终屈于顽,而相乘以兴,又势所必激也。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席诸侯之权,刺史牧督司方伯之任,虽有元德显功,而无所庇其不令之子孙。势相激而理随以易,意者其天乎!选举之不慎而守令残民,世德之不终而诸侯乱纪两俱有害而民于守令之贪残有所藉于黜陟以苏其困。

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选举不慎,而贼民之吏代作,天地不能任咎,而况圣人!未可为郡县咎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二:

昔夏、殷、周之历世数十,而秦二世而亡。何则?三代之君,与天下共其民,故天下同其忧;秦王独制其民,故倾危而莫救。先王知独治之不能久也,故与人共治之;知独守之不能固也,故与人共守之。

秦观周之弊,将以为以弱见夺。于是废五等之爵,立郡县之官,弃礼乐之教,任苛刻之政。子弟无尺寸之封,功臣无立锥之土。内无宗子以自毗辅,外无诸侯以为蕃卫。是时淳于越谏曰:臣闻殷、周之王,封子弟功臣,千有余岁。今陛下君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而无辅弼,何以相救?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始皇听李斯偏说,而绌其义。

向使始皇纳淳于之策,抑李斯之论,割裂州国,分王子弟,封三代之后,报功臣之劳。士有常君,民有定主,枝叶相扶,首尾为用,虽使子孙有失道之行,时人无汤、武之贤,奸谋未发,而身已屠戮。何区区之陈、项,而复得措其手足哉!

(节选自曹冏《六代论》)

【注】封建,一种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土地上建国。

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世德之不终A而诸侯B乱纪C两俱有害D而民于守E令之贪残F有所藉于黜陟G以苏其困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俾,使,与《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的“俾”意思相同。

B. 祚,福,福分,与《陈情表》“门衰祚薄”的“祚”意思相同。

C. 以弱见夺”与《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的“见”用法不相同。

D. 抑,或者,与《伶官传序》“抑本其成败之迹”的“抑”意思不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关封建、郡县的争论完全是枉费心机,毫无实际意义。王夫之认为,郡县制延续两千年且不可逆,源于其深刻合理性与历史必然。

B. 士人中有愚顽之辈而农夫中不乏杰出之才,杰出之才不可能永远屈居于愚顽之辈之下,王夫之认为这样的结构性矛盾,必然引起底层精英反抗。

C. 曹冏认为秦朝弃用礼乐教化,推行严刑峻法破坏文化根基,未继承三代制度精髓。这导致社会认同缺失,动摇了秦朝统治的稳定性。

D. 淳于越以殷、周分封子弟和功臣,治理天下一千多年为例规劝秦始皇,若秦朝的君王独自管理天下百姓,会陷入天下有难的境地。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选举不慎,而贼民之吏代作,天地不能任咎,而况圣人!

(2)秦王独制其民,故倾危而莫救。

14. 在封建、郡县之争中,有关何者为公讨论层出不穷,请结合材料概括两位作者的主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台城游

贺铸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流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注】①台城在六朝时多为台省(中央政府)及宫殿所在地。隋军攻陷金陵时,南朝陈后主藏身于台城景阳宫胭脂井,后被擒。②襞()笺:折彩笺作诗。③鸳(yuān)瓦:华丽建筑物上覆瓦的美称。飞鸳瓦,喻指陈宫门被毁。④白社:地名,代指穷人居所。

15. 下列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于“潇洒”前加一“本”字,于“豪奢”前加一“浸”字,在看似客观的评述中蕴含了自己的无限感慨。

B. 云观登临清夏,璧月流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写出了末世君臣登楼望月、吟诗醉酒、打发时光的逸乐生活。

C. 楼外河横斗挂”写的是词人楼外所见。淮河横流,星斗悬挂,绘出一幅高远空灵、萧瑟苍凉的秦淮秋景图。

D. 本词与杜牧的《泊秦淮》均使用了“后庭花”的典故。两位作者借此典故抒发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16. 本词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抒发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归有光用此方法使阳光反射进百年老屋,让房间亮度大增,采光变得极好。

2)《客至》中,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出两人交情之深厚。

3)在《陈情表》中,李密说自己是“_____________的身份,却受到“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象,主要发生在地球南北两极的高纬度地区。它由太阳风带来的高能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因光芒如绸缎舞动般奇幻而得名。极光的颜色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绿色、红色、紫色等,形态更是变幻莫测,有时像飘逸的彩带,有时似燃烧的火焰,在夜空中构成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

极光不仅美丽,还孕含着丰富的科学信息。它的出现往往与太阳活动的强弱密切相关,是地球磁场和太阳风相互作用的重要表现。对于科学家来说,研究极光有助于深入了解太阳活动规律以及地球磁场的变化。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极光则是大自然附与我们的一份神秘而瑰丽的礼物,让人在仰望星空时感受到宇宙的浩翰与奇妙。

    近年来,极光观测成为热门的旅游项目。在网友分享的照片中,极光与挪威的峡湾、冰岛的冰川、芬兰的极光小屋同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①    吸引了无数追光者不远万里前来目睹这一宇宙级美景。极光的出现具有随机性,但每年9月至次年4月是北半球的最佳观测期,此时前往高纬度地区,邂逅极光的概率较大。需要注意的是,极光的亮度受天气影响显著,晴朗的夜晚更容易捕捉到她的   ②  

18. 下列词语与“极光”一词得名方式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雨伞                                 B. 猫眼                                              C. 台灯                                              D. 沙漏

19. 文中第二段有多个词语书写有误,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追光者”指什么?为什么要加引号?

22. 某少儿科普栏目计划在最佳观测期前夕,推出极光卡通形象。请根据以上材料,替极光写一段自我介绍,要求信息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8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残疾,史铁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在此意义上,残疾是与生俱来的,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这样。看到人所必有的不能和限制。这是智慧的起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