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2022年四川高二期末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杨梅老师 07-25 推荐试题 下载支付:1.00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2·四川·成都七中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的早期书写,包括文字和图像符号在内,是中华民族精神成长的历史遗存,是我们进行精神考古最宝贵的材料。

进行人类精神考古,必须以实物考古为前提。当下丰富的实物考古成果,正在为中华民族精神考古提供有力的支持。近百年来,考古学界对于从旧石器时代到夏商周三代的一系列考古发掘,基本上弄清了中华文明从原始村落到城市,从部族到国家,从早期的刻画符号到文字的成熟,从原始的信仰到大型的宗教活动等一系列发展进程。仔细比较就会发现,这一条考古学所构建起来的中华文明史的链条,与中国早期书写中所勾勒的从五帝到夏商时代的历史进程基本是一致的。如二里头文化大体对应于夏文化和早商文化,陶寺遗址与传说中的“尧都”有关。《史记》中所著录的殷商时代先公先王的名号,与甲骨文的记载基本相同。正是当下的实物考古,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早期书写的巨大价值。

中华文明所以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悠久的书写传统。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设立了史官,有意识地把中华早期的精神文明记录下来。从考古发掘来看,早在上个世纪0年代,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百多个陶器刻画符号,时间距今约7000~5000年前。特别是1984至1987年在河南舞阳裴李岗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上的刻符,年代上限可早到7500~8500年前。这说明,远在殷商甲骨文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虽然我们至今尚未发现殷商以前成体系的文字书写遗物,但是先秦典籍中并不乏相关的记载。

作为中国早期书写最重要的成果,有幸传承下来的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早期书写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记史。“六经”中,单纯记史的只有《春秋》,而且它的产生最晚。其实,即便是《春秋》,所记史事也极其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史事记载孔子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其余各经所记载的分别是先民们治国理政的经验、日常生活规范和国家制度,以及对于宇宙人生的思考与智慧,等等。中华民族的早期书写,是人类早期的文化记忆,是对生活的理解,对宇宙的观察,是人的精神成长过程,是中华文化知识谱系的建构。我们之所以提出“早期书写”的概念,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精神考古,以追根溯源的方式,探讨中华民族早期精神文明如何形成,知识谱系是如何建立的。

近百年来的考古学成果,已经为我们描述了一条比较可信的中华物质文明发展史线索,同时也为我们探讨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精神考古和中国早期书写理应成为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摘编白赵敏俐《从早期书写探求中华精神文明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包括文字和图像符号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早期书写进行人类精神考占,比实物考古更有意义。

B.中国早期书写中所勾勒的历史进程,与近百年来考古学所构建起来的中华文明史链条基本一致。

C.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有悠久的书写传统,中华文明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

D.在殷商甲骨文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只不过没能产生成体系的文字书写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基于已有考古学成果与历史文献,论述了应重视从早期书写来研究中华精神文明史的主张。

B.文章先论述实物考古对精神考古的价值,接着分析早期书写的历史、内容和意义,论证思路清晰。

C.文章以《史记》和甲骨文某些记载基本相同为例,是为了说明甲骨文作为早期书写的价值被忽略。

D.文章使用基本”“大体”“主要等限制性词语,避免表述的绝对化,体现了学术表达的严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出早期书写这一概念,有助于探讨中华民族早期精神文明的形成与知识谱系建立的历程。

B.由河南舞阳裴李岗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上的刻符可知,中国出现较成熟的文字的时间早于殷商。

C.中国早期书写的主要内容是治国理政经验、日常生活规范等人类文化记忆,因而缺乏史学价值。

D.近百年来的考古学成果为继续研究中华精神文明史奠定了基础,中国早期书写研究发展前景良好。

2022·四川凉山·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美学和艺术史中,人们考察史前艺术,一般会注意到人类早期艺术的尚圆问题。如张法在《远古彩陶的艺术特征和文化意义》一文中谈到,陶器是圆形的,面向各方。比较言之,他认为平面化的具象图案易于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一面,倾向于形成定点观赏;而圆面上的图案让观赏者体会到一种移动游走的、周而复始的无尽效果。但是,这种对圆形的偏爱又绝不仅限于具体的器物,而是涉及人类早期的世界观乃至宇宙观。

在中国文明的发端期,圆形模式构成了中国人对宇宙空间的基本看法。虽然中国早期文明已形成了天圆地方观念,但是由此形成的中国传统空间地理认知的差异,最终依然要被纳入人类社会早期关于天文及地理整体尚圆观念的普遍性中。

关于这种尚圆观念的产生,圆形的空间认知一方面源自人对日月星辰等自然天象运行轨迹的体认,另一方面则是以认知者本人为中心设立外部世界的边界的必然产物。人类在其起点处关于自然空间的圆形预设,使审美经验成为一切空间地理认识的原型经验,也因此使美学问题成为地理学的原发性问题。

当然,这种基于美学预设的空间观念并不能反映世界的真实,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社会早期,它却形塑了中国人的地理实践,并一直对后世产生持续性影响。伏羲氏象天法地,制作八卦,并以圆形模式组合成天下空间结构。自此以降的圣王史,就是按照这一模式逐渐形成国家地理规划的历史。按《尚书·禹贡》所记,禹帝以中邦为中心,以五百里为界,将王城以外划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五个圈层,直至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在这种从国家向天下的蔓延中,中国早期地理空间显现为圆型观念的不断放大,即从中邦出发的层层相套的同心圆。

那么,在中国传统地理观念中,这个中心是什么?《逸周书·度邑解》中记载周王朝营建新都,最后选择在黄河、伊水、洛水交汇的洛邑定都,因为这里不但居于东西南北之中,而且距离天室最近,能直接得到上天的护佑。至汉代,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讲: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这意味着起码至汉代,以河洛为中心的三河之地是被作为上古圣王所居,即天下中心来看待的。据此,中国传统的国家地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从洛阳出发、层层外发的围层模式。

洛阳城在西周早期被确立为天下中心既不是一个自然地理的事实,也不是来自人的主观建构,而是圆形的天下模式需要一个现实的王城配置物。在此,如果说这种前置的是审美的,那么由此塑造出的古代中国地理疆域,则明显是美学化的空间模式在现实中找到了恰切的对应;而现实的国家地理,则成为一种按照美的规律(圆形模式)而建造的空间形式。也就是说,它不是自然地理,而是一个被圆形思维重塑的审美地理。

(摘编自刘纪成《中国美学与传统国家地理》)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法认为,圆形图案让观赏者偏爱,但这种感情涉及到人类早期的世界观乃至宇宙观。

B.美学问题成为地理学的原发性问题原因之一就是人类在其起点处关于自然空间的圆形预设。

C.圆形空间观念虽然不能反映世界的真实,但是曾经形塑并持续影响了中国人的地理实践。

D.洛阳城在西周早期被确立为天下中心,是尚圆的审美观念在现实中找到了对应物的结果。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题(   

A.本文着眼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尚圆观念和传统地理之间的关系,表明了古代中国的现实地理是被圆形地理重塑的观点。

B.文章分析天文及地理整体尚圆观念的产生的两个原因时,都是从主观方面对其进行论述的。

C.文章引述《尚书·禹贡》的记载,是为了证明中国早期地理空间显现为圆形观念的不断放大,但并不能反映世界的真实。

D.文章遵循引论本论结论这一论证模式,首先提出尚圆问题,接着论述了尚圆观念产生的原因,最后阐述这一观念的影响并得出结论。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早期关于天文地理的尚圆观念,本身就涵括了中国早期文明的天圆地方的观念。

B.中国传统的国家地理模式,是以洛阳为中心、层层外发的圈层模式。

C.伏羲氏以后的圣王史,是按照象天法地、制作八卦的圆形模式逐渐形成国家地理规划的历史。

D.中国人追求圆满的心理,舞蹈中的回旋都可能是受到了尚圆观念的影响。

2022·四川南充·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每个朝代末期,统治阶层奢侈腐化,官场腐败黑暗,社会风气顽固守旧拒绝纳新,几乎都既是其没落的原因,又是其腐朽的表现。《红楼梦》这部描写了贾家这个封建大家族逐渐衰败的过程的巨著,正折射出封建社会末期的腐朽气息。

小说中,贾家作为一个绵延了五世的“簪缨世家”,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家庭,其生活称得上是穷奢极欲。贾家众男子除贾政端方正直、认真为官以外,其余诸人皆游手好闲,耽于逸乐,不思进取。贾赦好色,“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贾珍在为父亲守孝期间就纠结一众纨绔子弟在家赌博吃酒,其子贾蓉更在祖父丧期与尤二姐、尤三姐这两个长辈调笑;贾琏背着凤姐就要“生事”,成日里“偷鸡摸狗”;连贾家族学都弥漫着各种不良风气,贾家旁系更是只知道依附主家,趁机敛财。

贾府内宅生活更是奢靡。贾家的夫人、小姐们仆妇成群,生活极尽奢华,一顿螃蟹宴就要二十多两银子,够普通人家一年的花费,一盘茄子就要十几只鸡来配,连窗纱都用“软烟罗”,刘姥姥说她们想用这样的布来做衣裳也不能,贾府竟用来糊窗子。有点脸面地位的丫头吃穿用度几乎与主人一样。这些内宅的夫人小姐每日里只知休闲享乐,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年节寿诞的连日庆祝更是免不了。

贾家与皇室宗亲、贵族勋戚交往密切,也与王家、薛家、史家结为姻亲,互为表里,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此,他们在官场结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互相维护着利益,这也就是贾雨村听门子说的“护官符”。这张“护官符”保护着像贾雨村这样投靠豪门、甘当走狗的官吏,让他们在官场步步高升,也是遮盖自家罪恶的保护网,是他们肆无忌惮的底气来源。所以,薛蟠敢打死人后扬长而去,贾赦敢收藏贾雨村诬陷石呆子下狱得来的古董扇子,王熙凤敢为了除掉尤二姐就儿戏般让张华去告贾琏……

贾家的状态与每一个封建朝代末期一样,顽固保守,不思进取,而这种不思进取是有制度保护的。贾家是一个典型的宗法制封建大家庭,是采用嫡长子继承制的,所以,作为贾家族长的贾珍,其荒唐妄为在贾家内部无人能管,而荣国府的贾赦也是同样的情况。所以,即便贾政看出问题也无能为力。上梁不正下梁歪,贾琏、贾蓉辈自然也就无所顾忌。

贾家还是有“补天”之才的,那就是探春。只有她有改革的想法,并把想法付诸行动,兴利除弊改革大观园来维护制度。但在宗法制家庭条件下,探春这个庶出的未出阁的小姐,在贾家无论如何都不会拥有真正的治家之权,她的管家之职只能是暂代。更何况这项改革每年只能省出四百两银子,对于偌大的贾府的消耗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在时代的大潮面前,个体、家族都没有反抗的力量,所以看透了读书、做官的本质是争名逐利的宝玉在贾家成了一个异类,被家族和世人嘲笑。他虽然否定了既定的道路,却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只好与他心目中心灵纯净的女孩子们相处,在大观园终日游荡。

贾家这样一个大家族,子孙无能不肖,全家只知奢侈享乐、坐吃山空,祖业倾颓、后继乏人,就像每一个封建朝代末期一般充满了浓浓的腐朽气息,也必然像每一个封建朝代一样逐渐走向衰败和灭亡。从这个意义上说,贾家的悲剧就是时代的悲剧。

(摘编自《千红一“哭”与万艳同“悲”——<红楼梦>的悲剧性》)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折射出了封建社会末期,统治阶层奢侈腐化、官场腐败黑暗等腐朽气息。

B.刘姥姥说想用软烟罗这样的料子做衣裳,说明她也想过上贾府这样的奢侈生活。

C.四大家族织就姻亲关系的大网,是为了保护贾雨村之流的投靠豪门、甘当走狗的官吏。

D.如果探春是嫡女,凭借其精明与才干,就能够掌握真正的治家大权,挽救贾府的衰败。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述了《红楼梦》中贾家腐朽气息的表现。

B.本文主要从贾家的内部生活、社会关系以及制度等方面进行论证。

C.本文在论证贾家生活的穷奢极欲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举探春为例,是为了将她的精明与才干和贾家的男子们做对比。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红楼梦》小说情节的描述中,不能体现贾府子孙无能不肖、荒唐妄为的一项是(   

A.贾敬因为喜欢烧丹炼汞,终日在城外和道士们胡混,甚至将爵位都让给了儿子贾珍。

B.贾赦褒扬贾环的诗,宣扬自己的读书观,认为贾府子弟只要认得几个字,不怕没官做。

C.贾宝玉厌恶读有关仕途经济的书,总是抱怨父亲贾政叫他去应酬像贾雨村这样的人。

D.贾琏捐了个同知,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与妻子王熙凤一起帮着料理些家务。

2022·四川·遂宁绿然学校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是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唯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才是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大疫当前,人们更能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②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国的理念和行动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从毫无保留地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经验和诊疗方案,到承诺待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从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到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世界各国并肩作战、共克时艰,始终为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③当人类的共同敌人新冠病毒迅速在全球蔓延时,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首次提出,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的重大理念,既来自天下一家的中华文化传统,也彰显着一个百年大党的世界胸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危机,中国共产党不仅对14亿中国人民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今年42日,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230多个政党联合就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发出共同呼吁,表达携手合作、共克时艰的政治意愿。

④中国共产党虽然始终坚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但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一直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放眼世界,很少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写入自己的章程。今天,当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接近30%,当中国让8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任何尊重事实的人都会承认,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不仅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具有现实和深远的世界意义。

⑤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和合理念,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有着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胸怀,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种深厚的文化基因,正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密码。

⑥毋庸讳言,尽管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举世瞩目,但相伴而来的并不只有鲜花和掌声,各种抹黑唱衰的论调也时有出现。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就拿共建一带一路来说,根据全球金融市场数据提供商路孚特发布的报告,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已规划或在建一带一路项目共计3164个,总金额达4万亿美元。因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东非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白俄罗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回欧洲大港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高悬于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幅标语,生动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世界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各国人民共同期待,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

(摘编自《天下一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删减)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B.新冠病毒迅速在全球蔓延时,人们更加体会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胸怀。

D.只有中国共产党,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写入了自己的章程。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提出了论述的话题,进而提出和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在具体论证时,重点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列举共同呼吁出台的例子,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D.文章大量运用例证法、引证法来论证观点,有理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密码是中华文明深厚的文化基因。

B一带一路的建设、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行动都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C.文章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具体成绩,给抹黑唱衰中国的各种论调进行了有力回击。

D.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世界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写照。

2022·四川自贡·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像学术界一样,中学语文教学也曾长时间地做着削鲁迅作品之“足”以适既定的政治立场之“履”的“能事”,以致造成了种种对鲁迅作品的误读。而为了配合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鲁迅,教材所选的某些有关鲁迅其人的课文,也常常不是引导学生向深广的境界去探讨,而是误导学生走向简单化、肤浅化甚至庸俗化。比如,至今仍作为重点课文的《琐忆》。该文引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来作为鲁迅全部人格的写照。这是对鲁迅的一个完美定格呢,还是简单化地贴标签呢?如果全部鲁迅仅止于此的话,那么,“两边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些同样为我们所熟悉的话语又怎么解释呢?丰富、深邃、伟大的鲁迅就这样泾渭分明、非此即彼吗?

曾几何时,鲁迅被蒙上了太多太多的光环,甚至被人为地制造成完全政治化、神圣化的符号,被限制在几个“家”几个“最”的范围之内;中学语文教学不厌其烦地把这种既神圣化又简单化的鲁迅完全彻底地贯串在教育过程中,灌输在一代代学子的心灵中。难怪鲁迅的形象就这样定格在很多人的心中?难怪有那么多现代中学生对鲁迅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无法消除的隔膜?今天的语文教学,是到了也应该更必须彻底告别这样灌输式简单化教学的时候了。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去学习鲁迅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必定是丰富多彩的。笔者以为,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近鲁迅,中学语文教学首先应带领学生把鲁迅当作一个“人”(不是神)来学习;当作一个“痛则大叫,怒则大骂,乐则大笑”的鲁迅,一个富有喜怒哀乐的鲁迅,一个有大爱大恨的鲁迅来学习。他生前是最讨厌造神的。他一直代表着平民阶层,批判一切专制权威。他的心目中绝对没有什么亘古不变的权威或偶像。因为,任何“建立在自我神化基础上的权威性、教化性的语言背后,正隐藏着一种专制的危险”(钱理群语),鲁迅一生都在坚决彻底地反专制,反奴化。

他曾不止一次地坦然承认:自己只是一个历史的“中间物”(其实,任何人都是历史的“中间物”),甚至坦然承认自己内心有许多“鬼气”。在一篇名为《导师》的文章中,针对许多青年要寻找所谓“导师”的现象,他曾直截了当地说“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因为,自己的路,只能靠自己来走。

正如钱理群所说,“在鲁迅的观念中,‘把人当作人’还是‘使人成为奴隶’是区分传统社会(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历史,文化)的一个基本的价值标准与尺度,这也是他观察与思考一切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所以,我们必须让鲁迅的形象在中学教学中彻底告别为先生所深恶痛绝的神化做法,还鲁迅以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面目。中学语文教学理应让当代中学生初步理解作为一个中国现代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的独具个性的“人”的典范的鲁迅,让先生在二十世纪初就大声疾呼的“立人”的强烈愿望,能够在新世纪的“素质教育”中得以真正实现。

(摘编自管然荣《永远的白话文经典——试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依据既定的政治立场,削足适履,是长期以来造成鲁迅作品误读的原因之一。

B.因为有太多的光环,鲁迅因而被人为地制造成了完全政治化、神圣化的符号。

C.鲁迅本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也有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有大爱也有大恨。

D.鲁迅是坚决彻底地反对专制和权威的,他主张青年人自己的路要靠自己来走。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结合具体例子,对鲁迅理解简单化、肤浅化、庸俗化的问题提出了质疑。

B.针对应该如何学习鲁迅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把鲁迅当作一个来学习的观点。

C.文章两次征引钱理群的话,对鲁迅对将自己神化的做法深恶痛绝进行了充分论证。

D.文章分析了造成鲁迅作品误读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层次清晰,论证有力。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是丰富、深邃的,从教学的角度,准确理解鲁迅,教材应承担好选文的责任。

B.只要改变灌输式、简单化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对鲁迅的隔膜就能够彻底地消除掉。

C.鲁迅是独具个性的的典范,语文教学有责任让当代中学生对此有初步理解。

D.把鲁迅当作一个来学习,体现了先生立人的主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2022·四川达州·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院是由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地发展而成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机构,其创建者或主持人大都为当时的宿学鸿儒。他们一方面致力于自己的学派研究,建立自己的学派;另一方面收受生徒,使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这就使得书院不仅以其独特的教育教学特点成为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项创举,其良好的读书治学经验更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大特色。

进入新时代,书院制度对于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仍有极大的启示。

书院制度推崇“成人”理念,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成人”理念源于孔子,他认为“成人”应该具备智慧、德性、才艺等多方面素质,其中德性最为重要。书院成为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朱熹认为,教人为学在于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以外,应从修身、处世、接物等方面进行道德的体悟与践行。《礼记·学记》提出藏修息游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与息游结合。一些书院选址在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让学生既有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感受求知的乐趣。可见,书院的道德教育并非单向的说教,而是重在引导学生自我体悟、躬行实践。这对于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启发意义。

书院倡导“传道济民”的教育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我国历史上很多忠贞义士受过书院的教育熏陶。民族英雄文天祥早年在江西白鹭洲书院跟随名儒欧阳守道求“有益于世用”之学,这对其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张拭“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教育宗旨的影响,当南宋朝廷面临严重政治危机时,岳麓书院师生心系家国,积极投身于经世济民的活动中。书院制度所蕴含的“传道济民”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有助于我们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

书院制度具有包容性,为学术创新和文化交流提供了空间。书院的会讲制度为不同学派提供交流的平台,学术大师可自主到各书院讲学,如朱熹、张拭在岳麓书院的“朱张会讲”,朱熹、陆九渊在鹅湖书院的“鹅湖之会”,在争论辩难中将学术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因此,一些书院成为新兴学术思潮的大本营。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乾嘉汉学等学派的发展,都离不开书院制度的创新学风和宽松环境。这可以为当今的学术研究和创新提供有益启示。文化包容是中国书院制度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明代开始,书院制度移植到朝鲜、日本乃至欧美,成为当地了解、接受中华文化的窗口,并融入当地的文化传统,有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有力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这对于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摘编自邓洪波《从传统书院制度中汲取文化滋养》)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有组织的教育机构,其创建者或主持人既从事学术研究又收徒讲学。

B.书院是成人理念的重要载体,在道德教育上重在引导学生自我体悟、躬行实践。

C.书院制度倡导的传道济民的教育宗旨对文天祥和岳麓书院的师生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D.正因为书院是新兴学术思想的大本营,所以才有朱张之会”“鹅湖之会的学术高潮。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为总分总结构,开篇提出总的观点,然后从三个方面具体阐释,最后总结,逻辑严密。

B.文章第三段引用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的观点,论证了书院制度对德性教育的看重。

C.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这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中心更加突出。

D.文章既立足书院的传统教育,又结合今天的社会要求,体现出作者的历史观和时代观。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项创举,书院有着独特的教育教学特点和良好的读书治学经验。

B.书院选址在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做到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的结合。

C.书院制度的教育理念、教育宗旨和学术氛围对我们今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着极大启示。

D.不同学派的大师都可自主到各书院讲学,充分体现了书院制度的创新学风和宽松环境。

2022·四川绵阳·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民生是独具中国风格并为中国人广泛使用的概念。从认识史的角度看,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民生的理解有所差异,甚至同一个时代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们对民生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从生存论的角度来看,民生表现为生活在特定时空中的人们对于自身生活方式的建构以及生活愿景的追求。因此,民生本质上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的群体意识,揭示着这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生存问题。

民生是历史生成的治理范畴。从历史上看,它是人结合成群后对这个群体的生活需要的描述以及生活理想的期盼。民生是民众在早期社会的生存需要。先秦时期,自然条件恶劣,洪水泛滥,人民失去土地房屋等生活资料,犹如《山海经》所言:“昔洪水洋溢,漫衍中国,民人失据,崎岖于丘陵,巢于树木。”在这种情形下,“禹乘四载,随山刊木,定高山大川”。从中可以看到,早期的民生是应对极其低下的生产力的抽象概念,是解决单个个体无力存活的社会举措,民生的第一要务就是战胜自然灾荒、让民众活下来,于是存活就成了那个时代民生范畴的核心要义。民生又蕴藏着早期民众的生活理想,展示民众对未来生活的理想追求。尽管早期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十分低下,但也挡不住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礼记》就曾描绘未来社会的美好图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男有分,女有归。”当然,这样的社会景象依赖于君王行“大道”、施“仁政”,依赖于君王“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民生体现着中国人的治国理念。民生作为民众社会生活状态的总体性概括,其实就是对国家治理下的社会生活状态的描述,它体现着中国人的国家治理理念。人是国家治理的对象与主体,治国理政的核心要义在于掌握人的本性与规律,引导民众合群、乐群,这是开展民生、安邦定国的前提。所谓的“民惟邦本”最终就是要解决好人民的生计,让人近仁善邻,安居乐业,这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因此要求君王施仁政、安民生,并内化为执政理念和行动方略。只有行仁政、安民生,确立并践行“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理念,才能把“民本”思想贯彻到底。反过来,不注重民生建设,甚至实施暴政,必然涂炭生灵而失去民心。所以,孟子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民生是与时偕行的治理体系。进入新时代,政府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民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西方把社会福利当成个人福利的总和,“个人为先”成为西方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实践起点。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就坚持整体主义,把个体纳入群体,用具有集合概念性质的“民生”去统摄福利项目。民生建设不只是福利项目的机械相加还是福利项目的升华,也不只是个人生活的保障还是社会运行的手段与可靠保证。民生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理社会,而且还能架起通往国家治理的桥梁,成了治国安邦的关键一环。

民生具有厚重的文化和历史根基,透过民生可以窥视我们以国为先的治理体系与治理逻辑。我们使用民生这一概念,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创新社会治理,正是传承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扎根中国大地进行社会治理及社会建设。

(摘编自高和荣《民生的内涵及意蕴》)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生是历史生成的治理范畴,民生涉及的内容和核心要义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B.民生反映了早期社会生存状况,民众之所以对美好生活充满渴望,是因为其面临生存困境。

C.《礼记》曾描绘过美好的生活景象,这一理想的实现要依靠君王行大道、施仁政

D.民生能体现中国人的治国理念,透过民生可以了解我们以国为先的治理体系与治理逻辑。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论述民生是民众在早期社会的生存需要并蕴含民众的生活理想时,均引用了古籍。

B.文章引用孟子的话,是为了证明国家必须重视民生建设,否则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这一观点。

C.文章将西方的福利政策和我国的民生建设进行比较,以此凸显了我国民生建设的优越性。

D.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的结构,阐释了民生三个方面的意蕴和内涵。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早期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所以民众的生活需求是个体的生存,生活理想是希望能遇到圣明的君王。

B.统治者需要确立利民为本的理念,并且要行仁政、安民生,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民众所面临的生计问题。

C.民生是个人生活的保障,也是社会运行的保证,国家在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国民幸福感方面离不开民生建设。

D.民生具有厚重的文化与历史根基,使用民生进行社会治理,是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体现,也符合中国国情。

2022·四川泸州·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主要出自1986年发现的两个祭祀坑。虽然目前尚未发现生产这些青铜器的作坊,但由这一青铜器群的庞大数量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可以推定它们是在当地生产而非城外传入。如此,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制造技术的渊源便是一个关键问题。

②在成都平原,早于三星堆文化的宝墩文化已出现了成批的城址,但并没有发现青铜器或与青铜器生产相关的遗迹。目前所见的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明显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不仅如此,青铜器的生产及产品还具有被社会上层严格专控的特征,即青铜制品被集中用于宗教或祭祀活动。如此种种,均显示出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制造的,很可能成都平原的青铜器生产技术也是突然出现,而非在本地逐渐发展起来的。

③目前在成都平原发现的时代更早的青铜器,应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4件长方形青铜牌饰。1976年在高骈乡出土的1件嵌有绿松石,1987年在真武仓包包出土3件,其中有1件也嵌有绿松石,嵌绿松石的铜牌饰见于二里头遗址和甘肃天水,在国外还藏有多件。在新疆哈密则发现有未嵌绿松石的铜牌饰。研究认为,成都平原的铜牌饰与新疆哈密的牌饰联系更为紧密,而镶嵌绿松石牌饰的起源地可假定在河西走廊,岷江流域和白龙江流域则是沟通四川与河西走麻的两条通道。三星堆遗址除这4件牌饰外并无其他同时期铜器,这类牌饰与后来的三星堆青铜器也缺乏关联,因而它们可能是从西北传入成都平原的早期青铜制品。

④如果早期的青铜制品有可能从北方传入四川,那么铜器生产技术也有可能沿同样的路,从北方传入。学界将三星堆的青铜文化与西亚青铜文化进行了比较。有研究认为,除了大型青铜人像、青铜神树外,还包括黄金面罩等,在类别和艺术风格上都与西亚的同类发现相近,因而三星堆青铜文化可看作是在本地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商文化和西亚古老文明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文化;文化传播的路线可能是由西北到西南,也不排除是经印度舶来的可能性,与云南以及印度次大陆的联系也被论及。

⑤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制造技术来自北方的假设,首先与公元前第二、三千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背景相符。西亚是世界上冶金术最早起源的地区,西亚与古代中国一直存在着文化交流。最新的考古发现之一如甘肃张披的西城驿遗址,那里可能是河西走廊的一个冶金中心,有比较发达的冶金业。如此,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生产受西北地区影响是完全可能的。三星堆的青铜器中还存在锻打技术等,与中原商文化的主流技术也有不同,但却可能和西北地区有关。而由我国北方到西南的半月形地带,正好也在东西文化交流的路线上。

⑥其次,这一推断也与成都平原史前文化发展、演变的背景相符。近年来,在岷江上游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存在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相关的文化因素。基于这些考古发现,学界先后提出一些新认识。如认为宝墩文化很可能与岷江上游的马家窑文化有关;成都平原目前所见最早的文化是来自西北的仰韶文化晚期类型,同时受到了来自峡江地区的大溪文化的影响;由岷江上游来的人群最初进入成都平原时主要在北部活动,随后向平原的腹心地区移动,并最终使社会向复杂化方向演进。如果史前时期的人群移动和文化传播是由岷江上游到成都平原,那么随后的青铜制品和制造技术也可以沿同样的路线从西北进入成都平原。

⑦青铜器制造技术的南方路线不甚清晰。虽然在三星堆遗址出土大量象牙和海贝,云南地区的青铜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的确具有某种相似性,云南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然而在云南并未发现与三星堆文化同时期的青铜器。而且,南线并不具备前述使北线显得更为合理的两大传播背景。

⑧除以上线索外,也不能忽视三星堆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受东方影响的可能性。学术界早已提出商文化由中原传至长江中游,再溯江传入成都平原。既然三星堆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青铜器存在这种明显联系,那就不能排除其制造技术受东方影响的可能性。不过,三星堆与长江中下游相似的铜器主要相当于殷墟时期,时代较晚。

(施劲松《三星堆文化的再思考》

22.下列有关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形状和结构特点,可以推定它们是在当地生产而非域外传入。

B.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制造技术之所以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是因为这种技术是域外传入。

C.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青铜器的生产及产品被社会上层严格专控。

D.三星堆文化中的青铜器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可以在西亚找到与之相同的艺术风格。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很可能”“可能是”“有可能等词语来对自己的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用语比较准确。

B.文章围绕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制造技术的渊源展开论述,先总述再进行分述,形成了总分结构。

C.第3段通过推理得出了4件长方形青铜牌饰可能是从西北传入成都平原的早期青铜制品的结论。

D.文章广泛采用他人研究成果,且多用假设推定,其结论经不起推敲,所以作者多采用模糊性表达。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三星堆的青铜器制造技术传入路线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我国北方到西南的半月形地带处在东西文化交流的路线上,在东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三星堆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可能由北方传来。

B.如果史前时期的人群移动和文化传播是由岷江上游到成都平原,那么三星堆的青铜器制造技术也可沿此路线从西北进入成都平原。

C.虽然云南地区的青铜文化与三星堆文化具有某种相似性,但因没有同时期的青铜器,所以三星堆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南线传入是不可能的。

D.三星堆与长江中下游相似的铜器时代较晚,但因有文化交流传播为背景,就不能排除三星堆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受东方影响的可能性。

2022·四川眉山·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代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高峰,傲视古今,其中蕴藏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性内涵,也可以说是世界性的文明遗产。虽然表面上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就活在这些诗人的庇荫之下,但是犹如孟子所说:“所过者化,所存者神。”过去的经历已经化掉了,看不到了,但它留下神妙的力量影响了后来的世界,所以事实上过去仍然是永恒地存在着。就像宋代李之仪在《卜算子》里所说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虽然看不见,但我们都品尝着一样的生命之泉,被一样丰沛深刻的文化所滋养。“身在长江尾”的我们可以遥望长江头的无数先人,更可以在溯溪而上的过程中,感受到身心的洗礼。在这文化的长江大河里,涓滴都是智慧的宝藏。

而唐代之所以能够诞生出众多的伟大诗人,必然和整个时代环境的深厚博大息息相关,就像巨大的树木必然有整座森林作为支撑一样。如果杜甫诞生在今天,他就很可能不会成为杜甫,而会成为其他的人才。当然,不可能每个唐朝人都会作诗,而且作诗也不是传统文人的最高目标。很多人以为唐朝人把创作诗歌当做人生的最大价值,以为唐朝人都以身为诗人为荣,这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误解。毕竟在以儒家思想为终极信念的传统社会里,文人的最大人生价值还是在于经世济民,除非极少数的特殊情况,他们最大的努力还是在于实现政治理想。杜甫就说得清楚:“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国家社会的群体事业才是这些充满理想的知识分子的终极信念,他们希望可以为尧舜般的圣君奉献心力,实践王道,让社会淳厚,百姓安居乐业。因此,这两句话就成为王安石最喜欢的诗句,因为它深深触动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内心,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志愿与热情。连生性潇洒的李太白都没有例外,他到了晚年遇到安史之乱的时候仍然没有放弃“为君谈笑净胡沙”的建功立业,为国效劳。这就可想而知,以为写诗是唐朝人最高的人生追求,实在是很大的误解。

然而在传统文化之下,诗歌也确实成为文人追求艺术表现自我的最重要的方式。只要受过教育、能够读书写字的人大多有读诗的兴趣和写诗的能力,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雅”文化、菁英文化的核心之一。可以说诗歌是唐代文人记录人生的生活日记,也是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来往沟通的书信,甚至是他们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要工具,不仅用来抒情言志,也有助于实践理想,所以诗歌就得到了最大的实验和开拓。对于唐诗,明代诗评家胡应麟曾有一番精彩的描述,他说:“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意思是没有不具备的;“其调则飘逸、浑雄、沉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就是没有不达到的;而“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就是没有不参加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诗歌作品还有各种不同身份的创作者,都使得诗歌的事业无比宏大、辽阔、辉煌、灿烂;难怪鲁迅先生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这几句话固然是言过其实,但也表达出唐代诗歌的伟大成就。

(节选自欧丽娟《唐诗新主张》)

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即便今人并不知晓,它其实也滋养着我们。

B.唐代能够诞生出众多的伟大诗人,与其深厚博大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

C.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文人的终极理想都是经世济民。

D.在胡应麟看来,唐诗之盛体现在体裁、风格、参与创作者之丰盛广泛。

2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基于唐代诗歌的文化意义展开论述,具体分析了唐诗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B.文章引用李之仪的诗,形象地阐明了唐诗并不是无足轻重的过去的经历

C.文章第二段以王安石和李太白为例,正反对比,论述了传统文人的价值追求。

D.全文将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有机结合,有理有据,充分阐述了作者所持观点。

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回溯唐诗的文化江河,追寻中华文化之根,这是今天我们研究唐诗的意义所在。

B.如果杜甫生活在今天,就不可能写出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伟大的作品。

C.时代环境决定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在今天已经荡然无存。

D.总体而言唐后各代诗歌成就不及唐诗,这是鲁迅观点有其合理之处的历史依据。

2022·四川宜宾·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什么是文学经典”的问题,自从19世纪英国两位著名诗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作出定义以后,似乎已成定论,前者认为文学经典就是“最好的东西”,而后者则用“成熟性”“广涵性”“普遍性”等特性来界定文学经典。他们都是依据文学本身的特质来确认文学经典,而未曾考虑过还能有别的衡量标准。

这一格局到20世纪70年代却被彻底打破了,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人们开始发现,在谁能入典、谁不能入典的问题上体现着文化权力的博弈:以往的文学经典几乎都是出自去世的、白色人种的、欧洲的、男性的作家之手,而活着的、有色人种的、非欧洲的、女性的作家则被一道无形的障壁阻挡在外。显而易见,这一“经典壁垒”是建立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级歧视、欧洲中心主义以及厚古薄今的偏见之上的,它体现着性别、种族、穷富、地缘等等之间文化权力的较量,带有显著的意识形态意味和色彩。由此看来,决定着文学经典的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文学本身,更在于文学外部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力量。

这一案例说明,在固有的理论中往往存在着某种空白、沉默和缺失,它像病人所表现出的“症候”,昭示着体内某种病患,读者必须像医生诊断和治疗病患一样,依据这种“症候”去查找和解决这一理论中隐含的问题。阿尔都塞将这种阅读方法称为“症候式阅读”。这是他在解读马克思著作时提出的,他指出:“所谓症候阅读法就是在同一运动中,把所读的文章本身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而这另一篇文章作为不出现存在于前一篇文章中。”即在文本阅读中要发现其存在的症候,不能只用“看”的方式直接理解文本内容,而是要通过作品中空白、断裂等部分寻找真实的动机与隐藏的涵义。譬如马克思在阅读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著作时,发现了他们在“劳动”问题的表述上存在的沉默、缺失和脱漏,导致了对劳动力买卖、剩余价值生产等实质性问题的遮蔽。马克思在查验和诊断古典经济学这些“症候”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概念、剩余价值理论等,进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可见,“症候式阅读”将发现阅读对象的空缺和疏漏作为把握和解决更大问题的契机,恰恰显示了一种理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文化研究兴起以来对于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等人的传统的文学经典论采取的正是“症候式阅读”,发现了在其背后潜藏着一个被遮蔽的巨大理论空间,围绕文学经典的重建推动了文学批评模式的更新、文学理论观念的深化、文学概念范畴的陶铸和大学教学体系的改革,显示了极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

还值得注意的是,阿尔都塞不仅高度赞赏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所作的“症候式阅读”,而且指出对马克思本人的著作也可作如是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生产性、建构性地激发对于对象的反思,从而推动进一步的建构、创新、开拓。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对已经颇有时日的“文学经典之争”再作一番“症候式阅读”呢?是否可以从根据文化权力来求解文学经典的流行见解中寻得某种沉默、空缺和脱漏,进而发现更大问题的入口和起点呢?

很多研究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传统的文学经典论做出“症候式阅读”,进行新的理论生产和建构。蒋继华认为在文学经典问题上相互对立的两种意见,其背后都隐含着因身份诉求而产生的焦虑感。朱晏以茅盾文学奖为例,指出当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针对获奖者文化身份的“承认的”不无干系。王雅琴以诺贝尔文学奖为例,认为在世称“文学经典摇篮”的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一百多年历史中,东方和女性的作家始终是作为西方人想象中的“他者”身份而出现的。

(摘编自姚文放《症候与生产: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力》)

2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著名诗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依据文学本身的特质定义文学经典,并形成了定论。

B.文学本身以及文学外部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力量是决定一部作品是否能够成为文学经典的关键因素。

C.固有的理论中的某种空白、沉默和缺失是不可避免的,读者可以此为依据查找和解决理论中隐含的问题。

D症候式阅读以发现阅读对象的空缺和疏漏为契机,把握和解决更大问题,显示了理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

2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19世纪英国诗人对文学经典问题的定义入手,文中论据横跨中西,显示了开阔的学术眼光。

B.作者以马克思为例,证明了对传统文学经典论采取症候式阅读能产生极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

C.文章叙述了19世纪和20世纪对文学经典的不同看法,从而引出了症候式阅读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述思路清晰,语言精炼简洁,富有说服力。

3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阿尔都塞高度赞赏症候式阅读,认为这样就能生产性、建构性地激发对于对象的反思,推动进一步的建构、创新、开拓。

B.性别、种族、等级等方面的歧视和地域、时代的偏见体现着文化权力的较量,带有显著的意识形态意味和色彩。

C症候式阅读反对用的方式直接理解文本内容,主张通过作品中空白、断裂等部分寻找真实的动机与隐藏的涵义。

D.蒋继华、朱晏等研究者运用症候式阅读从不同角度解读传统文学经典论,进行新的理论生产和建构。

2022·四川广安·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文言一直是正规的书面语言。不仅如此,直到明清时期,不少读书人在谈话时也使用文言。20世纪初,在蒋光慈的小说《田野的风》里写到乡绅的谈话,仍然是半文半白的。如:此人不除,恐怕吾乡永无安息之日矣!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观念,他们觉得用文言谈话更高雅、更符合自己的身份。一方面是跟他们的阅读有关。张中行说:执笔的人,总是通文的人。通文,旧时代的,脑子里装满《庄》《骚》《史》《汉》,新时代的,脑子里装满鲁迅、巴金,自己拿起笔,自然就不知不觉,心摹手追,也就《庄》《骚》《史》《汉》,或者鲁迅、巴金。不仅写文章如此,说话也如此,满脑子都是文言,说话也就接近于文言了。新文化运动后,白话取代了文言,成为全民使用的正规书面语,但文言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非常重要。

从语言方面讲,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有不少文言成分。孙德金对此作了很好的论述:现代汉语书面语是在近代白话的基础上,融合了文言、方言及其他语言成分,经过百年多发展而成的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文言语法成分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汉语书面语正式、典雅语体风格的主要决定因素。这些文言成分不是为了仿古、转文而使用,而是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尤其是比较典雅、庄重的书面表达所必需的。比如,”“”“等常用的文言虚词,今天在一般情况下,会用现代汉语的虚词代替。但是,在某种情况下,仍然要用文言虚词,如高山之巅”“自圆其说”“以少胜多”“集体所有。即使在口语中,有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如三分之一以大局为重。语法格式是如此,词汇更是如此。很多文言词在现代汉语中不单用了,但作为语素还很活跃,如可以构成奥秘”“奥妙”“深奥等。在成语中保留文言词语更多,如唯利是图”“空空如也”“餐竹难书”“破釜沉舟等,都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和历史知识才能正确理解。所以,要很好地掌握现代汉语,就必须懂文言。

从文化方面看,如今,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家都认识到这是提高文化自信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要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懂文言。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要懂文言,而且不能一知半解,否则就不能正确把握古代典籍的含义,甚至会闹一些笑话。教育工作者肩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要懂一些文言。从事科技工作的,也需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实上,一些很有造诣的科技专家也有校深厚的文言功底,能自如地阅读文史古籍。即使是一般文化水平的公民,也要懂一点文言,否则,就无法懂得学而不思则同,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深刻的思想,无法了解老普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传统美德。所以,学习文言,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需要,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节选自蒋绍愚《也谈文言和白话》)

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时期的不少读书人时也使用文言文,除更高雅、符合自己身份外,还和阅读相关。

B.在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文言语法成分是其中的主要决定因素。

C.除具备一定文言知识外,掌握一些历史常识,也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D.文化水平一般的公民学点文言,对了解古人的深刻思想和学习中国传统美德有帮助。

3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从文言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兴衰变迁入手引出论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引用蒋光慈的小说,是为了证明20世纪初不少读书人写文章和谈话还使用文言。

C.文章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论述了文言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论证思路清晰。

D.文章主要采用比喻论证,并且适时穿插引用和对比论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中通文的人,脑子里总装满经史子集,难免在说话写文章时接近于文言。

B.现代汉语中典雅庄重的书面表达离不开文言成分,可见白话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不上文言。

C.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打通了文言的障碍,就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D.近年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篇目,这对提高国民传统文化素养来说意义深远。

2022·四川资阳·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敦煌文书面世与各国文化强盗的嚣张劫掠,敦煌逐渐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在许多仁人志士的呼吁下,国民政府开始对已被西方窃贼破坏得满目疮痍的莫高窟采取保护措施:责令敦煌县守护莫高窟。这从而结束了莫高窟主要由僧侣守护的历史。

散藏于莫高窟众多石窟中的敦煌文书的出土发现是中国文化学术史上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与安阳殷墟甲骨、居延汉晋简策相较,敦煌文书同样具有极高的文物珍藏和学术所究价值。

从形式上看,敦煌文书中既有大量手抄本,也有少量刻本。手抄本有多种装换形式,如卷子装、册页装、梵夹装等。刻本虽不足百件,却为有关印刷术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特别是现藏英国伦敦的唐成通九年(868年)所刻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纪年的木刻本书籍。关于敦煌文书的数量,由于目前世界上各收藏机构和收藏者的公布与研究情况参差不齐,学者们虽作过多种统计,仍无法确知准确数目。根据已公布的大宗馆藏和有关收藏情况,我们推测估算有五六万件。从抄写或印制时间看,敦煌文书的写刻年代,上至六朝,下迄宋初,历时达700年之久。目前已知标有纪年的最早的敦煌写经,是后凉王相高在麟嘉五年(393年)抄写的《维摩诘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现已确知年代最晚的敦煌文书抄于1002年,为俄罗斯科学院所收藏的《曹宗寿造帙疏》。敦煌文书的抄写文字多种多样,其中数量最多的为汉文,其次为藏文。同时,用梵文、回鹘文、龟兹文等古民族文字抄写的也不少。因而可以说敦煌文本是一座丰富的古代民族文字图书宝库。

从内容上看,敦煌文书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这些经籍约略可分为宗教文书和社会文书两类。宗教文书中包括有佛教、道教等经籍。其中佛教文书数量最巨,占到敦煌文书整体的90%左右。这对佛教典籍辑佚工作和佛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文书的数量虽远不及宗教文书,但其研究价值却更高。敦煌由土的社会文书内容涵盖很广,美涉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众多领域,从各方面反映由我国中古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可以弥补现存史料不足给研究者带来的缺憾。据此开展的研究工作已纠正了以往史书中一些不确切的记述,解决了许多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并改写了中华文明史的某些篇章。

例如,以往史书中关于敦煌的记载很简略。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吐鲁番尽占河西,切断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致使中原史官对河西史事鲜有知闻,史书中的片言只语也多据传闻特录。但敦煌文书再现后,研究者们惊喜地发现藏经洞中保存了大量中唐至北宋初期的社会文书。这为这一时段的敦煌地区史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可信的资料。至于社会生活与民众习俗方面,敦煌文书为我们提供的研究资料更丰富,难以计数的契约、诉状、祭文、愿文、信札书牍与社司转帖等多侧面多角度地记述了敦煌普通民众的生活状貌,为后世描绘出了一幅跨越数百年的生动历史画卷。

(摘自杨宝玉《敦煌学的诞生与发展》,有删改)

3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遭到多国文化强盗劫掠的敦煌莫高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前主要由僧侣守护。

B.敦煌文书是藏于莫高窟众多石窟中主要记录或反映当时宗教、社会生活的经籍。

C.敦煌木刻本书籍《金刚经》刻于我国唐代,是世界印刷史上一件重要的文物。

D.敦煌文书中的社会文书内容丰富,是研究古今敦煌民众生活场景的重要史料。

3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概述了莫高窟曾经遭遇破坏的情况,为下文部分事例的叙述作了铺垫。

B.全文论述层次清晰,以并列结构由表及里地论述了敦煌文书的多种特点与价值。

C.文中以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维摩诘经》之例,说明了敦煌文书写经年代很早。

D.作者采用对比分析的手法,论述了佛教文书与社会文书的数量之别与价值之异。

3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出土的敦煌文书为古民族文字、宗教发展、民俗研究等学术领域提供了宝贵文献资料,需要妥善保护与认真研究。

B.敦煌文书具有悠久的历史,这是我们将其与甲骨文、汉晋简册这些重大考古发现比较研究的主要原因。

C.目前,我国很多敦煌文书都散落于世界各国,这给相关的学术研究与文物收集整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D.由敦煌文书的内容可推知,古敦煌曾经是一个文明交汇的地区,见证了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不断交流的历史。

2022·四川德阳·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旅游是典型的体验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法开放的旅游景区为保持热度,通过视频、直播、VR体验等多种方式,给消费者丰富的在线体验。通过互联网在线模式进行景区游览,“云旅游”很自然地走入现实生活。

一些人士认为,作为在疫情中迅速“火爆”的文旅新模式,“云旅游”契合了疫情期间游客无法实地体验的需求,一旦疫情消除,社会步入常态,这种模式就会失去其价值。但从深层来看,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作为新的“种草”模式,“云旅游”可以将数字“流量”变为“留量”。近年来,我国网络直播发展很快,2020 年直播经济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从直播经济的结构看,秀场直播、游戏直播、电商直播占了绝大部分,旅游类直播相对较少。“云旅游”通过与消费者深度互动,能够实现“先种草,后出行”,这一方面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消费者旅游体验差的问题,另一方面能使景区推广覆盖更为广阔的人群。对于热门景区而言,“云旅游”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突破了景区物理接待能力的限制,从而推动旅游业的线下线上融合。

在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下,“云旅游”正在从一种渠道变成一种全新的体验产品,不单是对景区物理环境进行了展示,还添加了更丰富的内容。在一些人文景区,通过对“云旅游”的深度挖掘,可以使景区潮起来、文物动起来、文化活起来、历史醒过来,打造与线下完全不同的旅游体验产品,带来比线下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度的体验。“云旅游”还能带来更为多元的互动性,使旅游与社交的融合更为紧密,满足游客的差异化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和腾讯文旅等共同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游需求趋势调研报告》表明,疫情后总体旅游动机均值较2019年提升4.0%。其中“进行社交,结识新友”提升8.0%,“了解文史,丰富知识”提升7.4%,而“云旅游”对这两方面的满足能力高于线下旅游,其发展值得期待。

有观点认为,“云旅游”的一大缺陷在于,其异地体验特性无法给景区带来住宿、餐饮等收入。但也要看到,“云旅游”可以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跨界创新融合。借助“云旅游”,很多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增加了文创产品销售渠道。2020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推出了“为国宝代言”小程序,在云端呈现国宝,在云端讲解背景、在云端接轨文创,带来了当地特色产品的网络热销。

以直播为代表的“云旅游”的门槛并不高,一部手机,一个专业知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主播,就能将景区的风光、历史、文化等立体呈现给消费者。因此,它也是一个非常有发展空间的创新创业新场景。

(摘编自《“云旅游”:云端美好触手可及》,有删改)

3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旅游景区为保持热度,通过云旅游的方式让消费者在线游览。

B.作者认为云旅游能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需求,即使疫情消除,也不会没有价值。

C.当前,旅游类直播相对于秀场、游戏、电商直播,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发展潜力更大。

D.通过手机、专业知识和语言表达,主播就能将景区面貌完全呈现给消费者,直播门槛不高。

3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旅游突破时空和景区的接待能力的限制,能够更好推动旅游业的线下线上融合。

B.疫情后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主要是进行社交,结识新友了解文史,丰富知识

C.如今故宫、三星堆等博物馆增加了文创产品销售渠道,这是产业跨界创新融合的尝试。

D云旅游和线下游是互补关系,线下景区是线上营销的依托,线上流量可以引入线下。

39云旅游如何成为有发展空间的创新创业新场景?请结合材料概括。

2022·四川遂宁·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电视剧的家族谱系中,重大主题电视剧作为重要品类之一,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类创作往往为庆贺、纪念在中国革命历史和建设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式事件而拍摄制作,一般在重大节庆日或重要时间节点播出,反映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展示中国人勇于拼搏、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宏观叙事和史诗性叙事在重大主题电视剧的创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往往聚焦国家民族的重大事件,刻画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揭示深刻厚重的思想内涵。但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分寸。如果创作只知宏大叙事,就难免会落入手法雷同、人物相似的窠臼,使人物性格刻画淹没于事件叙述中,出现“史实”重而“人”“情”轻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创作选择将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故事讲述的背景,用以小见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根据大量真实素材创造出符合特定时代背景的人物,再以人物性格串联起故事的发展脉络,凸显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折射整个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在艺术层面上昭示出一种重在表现“人”和“人的故事”,而不仅仅聚焦于“故事中的人”的美学追求。

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需要塑造英雄形象,但这种英雄形象必须建立在艺术真实的基础上,影视作品对革命先辈、英雄模范的呈现具有一定共性。比如困境中的坚韧不援、永不放弃,顺境中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及高于常人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新近创作的重大主题电视剧深入挖掘不同人物的表现维度,在表现共性的基础上,还注重对鲜明个性的彰显。如《跨过鸭绿江》中的彭德怀既有刚直的一面,也有柔情的一面;《山海情》里的白校长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却不善言辞。正是这些不同于其他人的人物个性,让这些人物形象真实立体,更具人情味。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创作者适时调整创作理念、表现手段,使重大主题电视剧曾经存在的题材扎堆、人物塑造脸谱化等问题得到有效改观,呈现出更加生动多样的面貌。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电视剧在制作水准、审美意趣和传播方式方面的转变与提升,为未来电视剧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诸多启示。

首先,讲好故事始终是电视剧创作的重中之重。创作者要在增强剧本的文学性、讲好故事、塑造好人物形象上下功夫。尤其是在领袖、英模人物的塑造上,要追求形神兼备、出新出彩。因为“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要摈弃拼投资、拼包装、拼大咖的想法。其次,优化资源配置,以机制建设推动精品创作。近年来,一些重大主题电视剧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优质资源创大剧”的路径,即一流的编导演、服化道、摄录美的搭配组合,为出精品提供了有力保障。再次,做好宣发是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重大主题电视剧的创作,要从顶层设计开始统筹部署,除组织创作外,还要利用话题策划、多终端直播等方式,让作品在现众中产生舆论效应,提升作品的收视份额和点击量。

(摘编自陈芳《承载国家记忆重大主题电视剧为何频现热点》)

4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大主题电视剧因为具有庆贺、纪念等性质,因而在中国电视剧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B.重大主题电视剧一般在重大节庆日或重要时间节点播出,能为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C.新近创作的重大主题电视剧中塑造的英雄形象建立在艺术真实的基础上,且有着鲜明的个性。

D.文艺作品的艺术水平取决于作品中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所以塑造好人物形象十分重要。

4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从重大主题电视剧的影响、涉及的内容特点、展现的精神品质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

B.文章举《山海情》中人物,是为了论证新近创作的重大主题电视剧会深人挖掘人物的表现维度。

C.文章末段从创作意趣、制作水准和传播方式三个维度讨论重大主题电视剧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D.文章结构上呈现出总一分的模式,先提出观点,再对观点分析论证,最后再总结阐述。

4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优秀的重大主题电视剧所讲述的故事要是国家民族重大事件,所刻画的人物要是领袖、英模人物等。

B.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如果注重宏大叙事,会削弱人物性格,出现淹没于史实的现象。

C故事中的人关注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的故事则关注刻画符合特定时代背景的人物。

D.电视剧《觉醒年代》里李大钊被妻子叫作憨坨、回乡时还要种田养鸡的情节削弱了英雄的形象。

2022·四川雅安·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庸小说的武与侠

新垣平

金庸辞世之后,各大媒体纷纷发文纪念,除寄托哀思外,更带有“盖棺论定”的意味。耐人寻味的是,许多文章的重点都强调,金庸除去武侠小说之外,还是卓越的报业大亨、政论家,以及参与起草《基本法》、与许多政要交好等事迹。强调这些成就自然无可厚非,不过其中也隐隐有“金庸可不止是写武侠的”的言外之意。这种潜台词彰显出,对于如何评价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金庸现象”,人们仍然感到困惑不定。但毫无疑问,如果没有武侠小说的创作和流传,即便金庸其他方面的成就再翻几倍,影响力也绝达不到今天的一成。

金庸本人在访谈中有一个说法:“武侠小说的精神是‘侠’字而不是‘武’字,‘侠’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人家主持正义。”这段话传播很广,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以此而论,武侠是传播一种道德精神,自然于国于民有重要意义,所以武侠小说较为高雅的叫法就是“侠义小说”,而低俗的称呼是“武打小说”。

不过对一种文学本质与功能的看法,并不会因为作家本人曾说过而更加合理。把脱离了“武”的“侠”当成武侠的基石有很多说不过去的逻辑。当年韩非子就说过“侠以武犯禁”,脱离了起码的武力,侠客和一般的好人、热心人的区别就不大了。这些人自然也十分值得学习和效仿,但小说读者显然不是为了看这些。

事实上,金庸小说中的主角,也并非都可以归为一般认知的“侠”,哪怕是有“武”的“侠”。早期的陈家洛、郭靖等人,还多少是按侠客的形象塑造的,有许多为国为民的光彩事迹。到了“神雕侠”杨过,虽然也有些侠义之举,但重点刻画的却是其冲突激烈、爱恨交织的个人情感生涯,后来的张无忌、令狐冲等人,虽然武功天下无敌,却也并不是“侠之大者”。可算是大侠的萧峰,也有不少侠士绝对不应该有的杀戮之罪。到了韦小宝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也讲义气,但和行侠仗义怎么也沾不上边。按照陈墨等金庸学者的研究,在金庸小说发展中有着非常显著的“侠”的退隐现象。虽然金庸作品中显然有着对侠文化的温情,但最终却走向了《堂吉诃德》式的结尾,这使得金庸小说具有了超越弘扬侠义精神这一目标的、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更深远反思。譬如,在日月神教和左冷禅之类庞大森严的江湖势力之下,还有可能出现真正的侠客吗?

然而从另一方面讲,金庸以及许多人对“武”这一面的忽略也是有问题的。金庸等人的认识可能受到时代的限制,而没有找到理解“武”的适当模式。“武”如果只能解释为暴力,顶多是夸张的暴力,那么武侠小说自然是宣扬以暴易暴,怎么看都矮人一头。不过今天的读者理应看得更清楚,武侠之“武”,至少在新武侠以后,事实上已经从相对写实的《水浒》式武技,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奇幻。金庸本人所发明或发扬光大的一系列以内力为根基的“武学”——内功的运行、转移、远程攻击、防御、速度加成等等,已经远远超出了现实的基础,而成为一种奇幻的设定。毋庸讳言,读者喜爱的首先也是这些神奇瑰丽的场面和效果,而非深层的人性与社会反思。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稀奇,就是八九流的写手也在写,怎么没金庸的地位?因为同样是写,功力却大有不同,给人的阅读体验也天差地远。

《雪山飞孤》有一段曾云奇、殷吉、阮士中三人较量轻功的描写,没有高来高去的玄虚,而是贴近常人跑步、跳高的体验,自然给人现实可信之感,而人物各自的性格、身份和钩心斗角的关系,也天衣无缝地融入了这一段轻功描写中。

金庸武侠的出色之处,正在于建构出了一个想象奇崛又极具真实感的幻想世界。这一重意义,在传统的文学批评中是经常被忽略的。不过随着《魔戒》《冰与火之歌》等国外顶尖幻想小说的引进,我们能够并更应该从这层意义上去认识金庸武侠的内涵及其美学意义。

即便金庸去世,这个幻想世界仍将存在于亿万人的脑海中,或许这才是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遗产。

(选自《南方周末》2018年11月15日,有删改)

4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金庸辞世后各大媒体纪念文章中透出的金庸不止是写武侠的潜台词,彰显出对于如何评价金庸和金庸现象,人们仍感到困惑不定。

B.金庸和八九流的武侠小说写手都会在武侠小说中描写神奇瑰丽的场面和效果,但是功力却大有不同,给人的阅读体验也天差地远。

C.金庸小说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更深远反思使得金庸作品虽然有着对侠文化的温情,最终却走向了《堂吉诃德》式结尾。

D.金庸的出色之处正在于构建出了一个想象奇崛又极具真实感的幻想世界,但这一点往往被传统的文学批评忽略。

4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主体部分紧扣文章标题采用并列式结构,依次分析了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并进一步分析了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吸引读者的原因,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B.文章第三段承接上文金庸对武侠小说精神的解释,引出下文作者对武和侠的含义的理解,在全文结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C.文章提到国外顶尖幻想小说的目的是为评价金庸小说提供一种方法(路径),有助于人们从奇幻、幻想小说的角度去认识金庸武侠的内涵和美学意义。

D.文章列举日月神教和左冷禅的例子是为了阐明金庸小说具有了超越弘扬侠义精神这一目标的、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更深远反思这一观点。

4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金庸除武侠小说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成就和事迹,但金庸的巨大影响力还是主要源于其武侠小说的创作和流传。

B.金庸认为武侠小说的精神是字而不是字,虽然这种说法得到了普遍认同,却很难干预读者对武侠小说的看法和理解。

C.金庸本人所发明或发扬光大的一系列以内力为根基的武学,超越了相对写实的《水浒》式武技。

D.金庸没有找到理解的适当模式,但从意义建构和认识的角度肯定了其武侠的内涵及美学意义。

2022·四川内江·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相对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倾向于生命哲学;相对于别的流派,儒学聚焦于理解和安顿生命。可以说,儒学首要是把握生命,是生命的哲学。相对于其他儒家,朱熹的生命哲学色彩更浓厚。朱熹所讲的生命,是从人的日常生活上讲生命,从生活环境上讲生命。朱熹的生命对象,不仅是指活生生的人,而且还指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万物。因此,朱熹喜欢以与人关系密切的草木来具体阐述其生命哲学。

朱熹认为,无无本之木,草木只有从根上才能生出茎干,抽出枝叶,开出花朵,结出果实。草木无根,就不可能长出干、枝、叶、花、果。若草木的根受到斫伤或在泥土中扎根不稳,草木就难以欣欣向荣地生长。万物皆有一个根,皆有一个源,凭空之中不可能生出万物。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根是万物生命的活水源头,无根则无生命。

生命的过程不是混乱无序的,而有其节奏韵律。朱熹认为,生命的展现有一个元、亨、利、贞的过程。元是生命的始发,亨是生命的通达繁盛,利是生命的成熟,贞是生命的收敛蓄积。草木的生长,一定有生根、发芽、长茎、抽枝、生叶、开花、结实、收获的序列,不可扰乱,不可颠倒,这是大自然生命之节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草木生命的大节奏,其中每一节,点又有更小的节奏,正是在与自然环境相应的节奏中,万物生命呈现出自身的理路脉络。无理无序,只能导致生命的畸形、枯萎和死亡。

万物生命是由具体的材料、条理和目的三因素凝合而生成的。朱熹认为,理是“生物之本”,气是“生物之具”,心是“生物之意”。事实上,任何一物的生命存在,都是一物主动整合生命之材料(“气”)和遵循生命呈现之秩序(“理”)并依照某种生命目的(“心”)的实现。在朱熹那里,理是生生之理,气是春生之气,心是生物之心;理、气、心三者相互依赖、不可分离,共同构成生生不息的生命河流。

人是万物生命的赞助者。朱熹认为,虽然人禀理、气而成为万物中的一分子,但人是万物之灵长,人有裁成辅相、曲成万物的能力。朱熹说,人在天地中间虽与天同有一理,但天的事功作为与人的事功作为有一定的分界,有些事“人做得底,却有天做不得”。也就是说,天有自身的“局限”,有些事情的完成需要人的参与赞助。如“天能生物,而耕种必用人。水能润物,而灌溉必用人。火能㷬物,而薪爨必用人”。朱熹认为,人类在自然界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参赞天地万物生命的化育。而要参赞天地万物生命的化育,就要以仁心对待万物,即“爱物”“利物”,这是人类的“天职”。如果人不参赞天地万物之化育,甚至为了私利而毁坏自然万物的“化育”,那么后果就是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人赞助万物生命之道落实于日常生活,就是“正德、利用、厚生、唯和”。正德就是通过人修身养性的内圣之事来转化生命。利用、厚生就是物质的开发和民生足用及政治社会清明有序的外王事业。唯和是走向生命和乐的追求,即身心和乐,家庭、社会、政治和乐,乃至天地万物同生共育的生命大和谐、大合唱。

(节选自王锟《论朱熹的生命哲学》

4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哲学家朱熹以与人关系密切的草木来具体阐述其生命哲学,生命对象超出人本身,他的哲学是倾向于人的生命的哲学。

B.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都讲生命哲学,儒家学派与其他学派也讲生命哲学,儒学是从人的日常生活上讲生命,从生活环境上讲生命。

C.万物生命都是由相互依赖的气、理、心三因素凝合而成的,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小节奏中呈现出整体脉络。

D.人类的天职是以仁心对待万物:赞助天地万物化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就是正德、利用、厚生、唯和,万物同生共荣。

4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使用比较的方式,说明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差异、儒家学派与别的流派的差异、儒家哲学与朱熹生命哲学的差异。

B.文章论述生命与根源的紧密关系、生命过程中的有理有序以及气、理、心三者之间的关系时都是从正反两面说理的。

C.朱熹认为世间无无本之木,凭空长不出干枝叶花果。文章引用其《观书有感·其一》中的诗句,目的是论证生命是有根源的。

D.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围绕着中心论点,以草木生命为例,对生命的根源、秩序、凝合及人的天职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4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的生命哲学既呈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共生的世界观,又重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体现了人的中心地位和价值意义。

B一物如果能主动整合生命之气和遵循生命呈现之理,并依照某种生命之心,就能成为万物中的一分子。

C.天有自身的局限,而人作为生生不息的生命河流中的灵长,有裁成辅相、曲成万物的能力,应赞助天地万物生命的化育。

D.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近年来出现人进沙退”“绿色逆袭的现象,就是人参赞天地万物之化育的生动体现。

 

2022·四川宜宾·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问之一,历史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在新时代,历史学又有着新的使命担当。

历史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自觉保持人类自我记忆功能上。历史记录保留记忆,人们对历史信息进行提炼、研究、总结进而形成文化认知。历史学的这一功能,可视为人类保持自我记忆、传承文化、不断反思自我的同时又得以延续族群的自我认同。也正因此,历史知识始终构成人类文化修养的基本内容。在我国古代,视历史学为文化修养的传统十分悠久:胸中装有千年历史,看人生、看世界便多了一种历史纵深感。因此,涵育文化修养、增强文化底蕴也是历史学的价值所在。历史学的价值还体现在历史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历史感”的培育上。所谓历史感,就是一种长时段、大视野的综合整体把握的“通感”;一种将人、事、物置于特定时空与历史过程中去认知、把握、审视和定位的自觉与思维习惯;一种对社会、人、事与环境的关联性、延续性和变迁性的关注和深度认识。一个真正有历史感的人,看问题往往有纵深视野。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这与我们自古重视历史及历史书写、具有极为悠久的史学传统和无比丰厚的史学资源是分不开的。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历史研究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自觉弘扬中国悠久绵长的史学传统,同时不断吸纳世界上优秀的历史学研究成果,真正立足中国自身发展具体实际,深入解读和阐释中国的历史进程,潜心探寻中国独特的历史道路和发展智慧,以增强学术自主性和创造力,自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当前,担负新的时代使命的历史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历史学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与此同时,历史研究又越来越不依赖于对独家材料的占有,更多体现为资料共享,这就对历史研究工作者解释历史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全球化”视域的强化。理论与现实都呼唤历史研究工作者自觉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来提出和研究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历史研究尤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促使历史研究工作者深入研究瘟疫、灾害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生态史、灾害环境史、医疗社会史等历史学分支研究可以大有作为。三是历史学公共性需求迅速提升。以古鉴今、资政育人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也是古代历史研究长期发展和繁荣的社会基础。新的征程上,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更加积极主动地为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提供史学智慧和历史借鉴,充分体现历史学的公共性,增强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文素养,坚定历史自信。

(摘选自黄兴涛《历史学的价值与使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学的价值和使命是由历史学自身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地位所决定的。

B.历史学的意义体现在可以为人类保留记忆,涵育文化,培养历史思维。

C.悠久的史学传统和丰厚的史学资源决定了我们民族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D.中国特色的历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和国际视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总到分,论述了历史学的价值与使命,有其强烈的现实的指向。

B.文章论述了历史学价值的含义,也阐释了历史感的多层意义,令人回味。

C.文章注重分析历史价值以及产生的历史思维,对历史使命的分析相对简略。

D.文章论述了历史学的价值与使命,指明了新时代历史工作者的时代任务。

 

3所谓历史感,就是一种对社会、人、事与环境的关联性、延续性和变迁性的关注和深度认识。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选项里的作者在对人事地等因素的评议中,历史感体会最深刻的一项是?(   

A.杜牧——《赤壁》——周郎

B.刘禹锡——《乌衣巷》——乌衣巷

C.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孙仲谋

D.张养浩——《潼关怀古》——潼关

 

 

2022·四川自贡·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时代,我们传统的读书方式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网络对我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会构成什么样的挑战?我个人的看法是,当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出现和完成的时候,传统的读书习惯相应地要发生极大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传统阅读的消失,当新的读书方式成为阅读主流的时候,这个过程才会完成,而目前还在变化中,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后者对前者的改变是个必然趋势。

网络出现以后,传统的读书方式被取代除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外,它取代的主要是功能,审美是取代不了的。铅字排书出现后,作为一般的阅读,线装书就没有意义了,但不等于线装书会消失,它获得了另外的意义,比如经典、高档、纪念、收藏等。用的意义,要由繁向简,而美的意义却正好相反,手工时代的东西,因为留有人的温情,通常会在审美上有高的价值,并且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

网络时代,传统的书肯定不会被取代,但量可能会缩小。

网络时代的读书,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功利的学习,就是为了掌握知识,网络阅读、电子书足够;单纯获得信息,沟通信息,不需要书,也不需要报纸,可以靠网络和其他电子媒介;纸质书用于做精深的研究,创新的研究。网络上找到的资料不叫资料,像文献一类的原始材料,只能依靠原始的阅读,所以优秀的学人依然必须用笨功夫,这是考验真正学力的时候,在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时代,原始的阅读方式,可能是奢侈的,但也是专业的,更是高雅的。对研究者来说,网络时代更应当读书,秘书可以完全不读书了,但学者则不能不读书。

原始阅读是非常美好的事,当你拿起一本书,书是线装白纸,开本宽阔,字大如钱,而且流传有序,有签名,有题跋,有人的温情,这是电子书无法取代的。

今后读书,有可能变成趣味读书,有了电子书,在阅读的功能方面,实用的部分将被取代,但审美的阅读,将会更突显原始阅读的美丽,当然这个变化和转型过程,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但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后,大量实体书店可能关门,但这不等于书店就会消失。书店功能,极有可能向综合方面发展,有书的交易,有咖啡喝,有沙龙,有展览功能,有收藏交流功能等等。另外,未来还是会出现比较稳定的旧书业,因为传统的读书精神,总还是会留下一点痕迹,旧书店还会发挥出它特殊的力量,

未来的书店,可能会变成趣味书店,个性一定要强。作为单纯图书交易的书店,以后完全可被网络取代。凡与人类的精神活动有关的东西,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实用的功能容易被取代,但精神和审美意义比较稳定。

(摘编自谢泳《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时代,传统的阅读习惯必然会发生改变,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B.进入网络时代,传统纸质书仍然会长期存在,但数量可能会不如从前。

C.网络时代,原始阅读将用于精深的研究,因此也是最重要的阅读方式。

D.今后,读书可能变成趣味读书,书店也可能变成讲究个性的趣味书店。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网络时代新阅读方式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阅读的消失。

B.文章以线装书为例,论证了网络时代传统读书的审美价值是取代不了的这一观点。

C.文章通过比较网络时代读书可能会出现的三种情况,强调了原始阅读的广泛意义。

D.文中有可能”“”“必须等词语的使用,措辞有分寸,增添了论证的严密性。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后,纸质书也可能像线装书一样获得经典、高档、纪念、收藏等方面的意义。

B.未来,功利的学习、单纯获得信息、沟通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电子媒介完成。

C.有了电子书,阅读的实用功能被取代了,因此其审美功能必然进一步被突显出来。

D.随着网络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实体书店也将面临改变,但不等于会消失。

 

 

2022·四川自贡·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银河系可以在任何季节观察,但不同季节的银河面貌是不同的,就像一株植物在不同季节显示不同的容貌:春天开满鲜花,夏日绿荫尤佳,秋季转呈黄褐,冬来裸露枝杈。

假设现在是满天点缀着明亮星星的冬夜。冬天虽然可能冰天雪地,但却是观察星星的最佳季节。此时银河高悬天际,我们又是背向银心朝银河系边缘眺望。这是最理想的,因为太阳位于一个旋臂的内侧。旋臂里有亮星,所以背向银心来观望,自然把我们自己这个旋臂的光辉尽收眼底。这个旋臂叫做猎户臂,因为它包含了猎户座的明亮恒星,如蓝色超巨星参宿七和红色超巨星参宿四。

这些亮星靠近一条有些人称之为天河的淡淡的白色光带,那是银盘中遥远恒星的光共同造成的。但每一颗肉眼能见的恒星,不论它在不在这条光带里,都是银河系的一份子。我们怎么能够既是巨大银河系的一部分,又被银河系像一条光带环绕着呢?大多数亮星是在银盘之中,当我们看这个盘时,我们能看见很多很多恒星,那就是天河,如果我们转而看银盘以外的方向,我们看见的恒星比较少,天空也比较黑暗。这情形与置身人群中一样:向着人群看,你看见四面八方都是人;仰观或俯视,一个人也看不见。

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冬天转为春天,银河系将显露较黑暗的面孔。在春季,我们不是向银盘内部窥测,而是朝上看,所以天空的亮星较少,那些看去很亮的星是我们的近邻,如大角到地球的距离只有34光年,不过,银河系在春天比较黑暗是一个十足的表面现象。明亮银盘周围是古老恒星构成的晕,晕中的大多数恒星比太阳更靠近银河系中心,还有第二个晕包围着银盘和恒星晕,并且远远超出这两者之外。尽管银盘发射银河系的大部分光,称为暗晕的这第二个晕却包含了银河系的大部分质量。

夏季,银河再次高高升起,如在冬季一样,但我们现在却是面向银心背朝猎户臂。由于面向人马座中的银心,天河再次显得比较壮丽;但由于背朝猎户臂,看到的亮星较少。

秋天的银河系又是另一番景象,因为我们是面向银盘下方,天空较暗。秋夜天空只有北落师门这一颗亮星,它在南鱼座,距离21光年。北落师门是远离众星的最孤独的亮星,当它死亡时,将抛出它的大气,形成行星状星云,它的原子在银河系中穿行,进入恒星形成区,成为孕育后代恒星和行星的养料。

我们对银河系虽然只做了一次走马观花式的漫游,但却用到了天文学家花费数百年光阴辛勤劳动才得到的知识。为阐明银河系本质而进行的奋斗,有如永久置身于一间小贮藏室却试图想像整幢房屋的形状。挑战极端严峻,以致到了20世纪天文学家才得以演绎出银河的基本性质。事实上,100年前的大多数天文学家还以为我们的银河系就是宇宙的全部。

(摘编自[美]肯·克罗斯韦尔《银河系·银河的四季风貌》)

 

7.下列对银河系观察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季:最佳观察季。背向银心,身处包含亮星的猎户臂之中,银河尽收眼底。

B.春季:从银盘往上看,天空的亮星较少,此季看到的是银河系较黑暗的面孔。

C.夏季:背朝猎户座,面向人马座的银心观察,银河高高升起,给人壮丽之感。

D.秋季:面向的是银盘下方,天空比较暗,人们只能看到北落师门这一颗亮星。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如同植物有四季变化一样,银河系也有一年四季,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B.银河系由恒星构成,所谓的天河,其实是这些遥远的恒星共同发出的光造成的。

C.暗晕远远超出了银盘和恒星晕的范围,因此银盘和恒星晕质量轻,暗晕的质量重。

D.最后一段用置身小储藏室想像整栋房屋作比,形象地说明了阐明银河系本质的不易。

 

9.银河系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2·四川成都·高二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希腊戏剧的横空出世,不仅有漫长的历史积淀,还有戏剧土壤对史前巫术性戏剧长期培育的广阔社会背景,更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基础。从中外戏剧生成的比较中,我们对此也许更能有深刻的认识。

迫于地中海一带征战频发,生存艰难,古希腊人不得不热心地关注政治与战争,频繁的迁徙和交往使人们生存意识变得十分开阔。历史的传说、神话与现实的航海生活结合在一起,就必然要激发出昂扬的精神。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认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的作品诞生的时代,正是希腊人战胜波斯人的时代,在文明世界中取得领袖地位的时代。等到民气的消沉与马其顿的入侵使希腊受到异族统治,民族的独立与元气一起丧失的时候,悲剧也就跟着消失。”它与中国元朝时期不一样。蒙古族进入中原,激起了汉族人的反抗心、悲愤心,悲剧悲壮的情愫在无数剧作家心中荡漾,传统的精神枷锁断裂了,于是,元杂剧肩负着强烈的批判使命,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但是,与其说古希腊人关心征战,征服世界,倒不如说他们更关心“我是谁”,他们想知道“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产力的低下,使他们反观自我的思辨始终笼罩在“神性”之中,命运之神像蓝天、像大地、像茫茫无际的大海涵盖了古希腊人的生活。于是,一场人与神的较量,人与命运的抗争,就以悲剧的形式,在思辨、玄想和奔向未来的思维定势中出现了。在中国的北宋末年,文化发展在盛唐的高峰之后,已经非常成熟。元人忽必烈进入中原,本身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彻底的批判。另一方面,从勾栏瓦舍发展而来的说唱艺术,在佛教思辨精神的催生下,借助中国本土众多戏剧因素、的长期积淀,升华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一股汹涌的反思之流,对传统文化、对社会现实、对人生命运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质问。从某种意义上说,元杂剧空前地昭示了中国人的第一次觉醒,虽然是昙花一现。当以儒家道统为思想支柱的专制文化的巨大笼罩力随着明朝的建立而复归后,元杂剧的精神就逐步地走向了衰亡。

古希腊戏剧的繁荣,最根本的原因是得力于由来已久的民主制。戏剧的本质是冲突,但揭露冲突的勇气正好源于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古希腊的民主运动开始于雅典的梭伦时代。梭伦在公元前6世纪初,就废除了土地抵押,禁止土地集中,并且剥夺了土地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公元前6世纪末期,希腊雅典实行民主改革,把原来按部落划分的四个大区划分为十个行政小区,每个小区的公民,包括各部落的成员,每个成年男子享受同等的政治权利,从此以后,民主制度得到了根本性的保证。在这里我们丝毫没有说元朝于一片腥风血雨中实行了民主制的意思。但是,一个骑在马背上统治汉民族的边远少数民族,是必然没有经验的,是必然要出现迷惘的,忽必烈也确实不知道在铁蹄之外,还有什么思想的统治;另一方面,中国文化的成熟使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弊端都显露了出来。但是,随着蒙古人进入中原,文化的活力又被激发起来,过去的民本思想喷涌而出,成了一股用血泪写就的怒潮;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儒学的钳制已经进入了低迷的状态,市民文化自南宋以来已经崛起,佛教高扬起了正视现实人生的黑暗与痛苦、心涵万法、本体精神高于一切的旗帜,这些都成为使元杂剧繁荣的肥沃土壤。

(摘编自《戏曲起源的文化思考》)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存意识十分开阔的古希腊人在地中海一带征战频发,生存艰难的情况下,十分热心地关注政治与战争。

B.生产力的低下,使古希腊人反观自我的思辨始终笼罩在神性之中,命运之神支配了古希腊人的生活。

C.说唱艺术在元代升华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一股汹涌的反思之流,对传统文化、对社会现实、对人生命运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质问。

D.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得力于由来已久的民主制,不仅是古希腊戏剧繁荣之根,也是戏剧冲突之根。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高度概括了古希腊戏剧横空出世的缘由,并采用总分的结构论证了自己的见解。

B.文章引用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的话,目的是论证地中海一带频繁的迁徙和交往使人们生存意识变得十分开阔的观点。

C.文章在分析古希腊戏剧起源的缘由时,重点同元杂剧进行比较,从而加深了对古希腊戏剧起源的深刻理解。

D.文章分别从环境、意识和制度三个维度对古希腊戏剧起源的缘由进行论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论证充分。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所以说元杂剧是肩负着强烈的批判使命走上历史舞台的,是因为蒙古族进入中原后,传统的精神枷锁断裂了。

B.元杂剧的精神走向衰亡,是在以儒家道统为思想支柱的专制文化的巨大笼罩力随着明朝的建立复归后开始的。

C.自从公元前6世纪末期,希腊雅典实行民主改革以后,雅典的民主制度就得到了根本性的保证。

D.元杂剧繁荣的肥沃土壤主要表现在传统儒学已经没有钳制力、自南宋以来市民文化已经崛起以及佛教教义的引领。

 

 

2022·四川成都·高二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新诗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自新诗诞生时开始,现代诗人便注重从城市中汲取文学灵感,在器物和人性两个层面捕捉并呈现城市的风貌人情,将现实之城转化为心灵之城。与此同时,中国新诗与城市文化的诗学联系,也构成了新诗的重要传统。

随着中国现代城市文明的兴起,早期新诗写作者的文化视野日趋开放。他们在传统的乡土田园空间之外,寻觅到城市这一全新的话语资源,并通过诗歌形式展开与城市文明的对话。郭沫若在《笔立山头展望》中盛赞都市物质文明,将轮船喷出的煤烟视作“黑色的牡丹”和“近代文明的严母”。诗人倾力咏叹工业文明,隐含着一代青年对实现国家富强的期待和想象。值得注意的是,诸多诗人看待城市的态度是双重的,他们既能开掘城市的“力之美”,还能发现“恶之花”,透视物质社会对人性造成的种种压抑。通过对城市文明的拆解与重构,现代诗人形成了复合的城市认知经验。

20世纪30年代开始,新诗的城市书写进入繁荣期,诗歌与城市的经验联结在“现代派”和“九叶派”诗人笔下得到集中呈现。“现代派”诗人多选取城市符号入诗,尝试建立与城市生活同步的语感,并在诗歌文体内部展开意象、音律、色彩的实验。20世纪40年代“九叶派”诗人的城市书写则更强调诗歌与现实情境的联系。穆旦的《城市的舞》、陈敬容的《冬日黄昏桥上》则将都市体验引入哲思层面,侧重表现生命个体彼此殊异的现代意绪,使城市书写步入意味与艺术并重的成熟阶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诗的城市书写多被限定在类型化的题材范畴内,表现对工业建设的赞美,模态较为单一。进入新时期,伴随着思想解放的步伐,中国的城市文化和新诗中的城市书写共同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契机。一部分诗人以城市对“速度”的追求为切入点遥想现代化的未来,如聂鑫森的《地铁》、曲有源的《立体交叉桥》等,洋溢着对城市新面貌及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期盼。还有一部分诗人明确标榜城市诗歌写作,特别是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举办了“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第一次出现了以孙晓刚、李彬勇等为代表的“城市诗人”群体。他们宣称要替诗歌在城市环境里制造现代的产床,其文本的原创性品质极强。他们对城市诗歌的尝试和掘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诗人将城市作为书写对象。

21世纪以来,一些文化中心城市出现了大量标榜城市诗歌写作的社团。诗人立足民间视角,借助艺术沙龙和跨媒介传播等形式,解析城市文化肌理,反思人与城市的关系。此外,21世纪诗坛还涌现出一批以城市作为主要书写对象的诗人,如杨克、梁平、赵丽宏等。他们注重微观与宏观的视界融合,探析城市人当下的生存处境和心理空间,试图增强城市诗学的哲理内涵。如赵丽宏的《沧桑之城》和梁平的《重庆书》两部作品,力求从城市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细节中,打捞城市的文化记忆,锻造城市的精神品格,为从多角度诠释人与城市的关系创造了可能。

(摘编自卢桢《中国新诗城市书写的文学意义》)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中国现代城市文明的兴起,早期新诗写作者寻觅到除传统的乡土田园空间之外的城市,以此作为全新的话语资源。

B现代派九叶派诗人,侧重表现生命个体彼此殊异的现代意绪,使城市书写步入意味与艺术并重的成熟阶段。

C.新诗的城市书写进入繁荣期,主要是因为现代派九叶派诗人将诗歌与城市的经验相联结。

D.以孙晓刚、李彬勇等为代表的城市诗人群体,以其极强的文本原创性品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诗人将城市作为书写对象。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国新诗与城市的诗学联系入手,重点介绍了城市文化对中国新诗生成与发展的影响。

B.文章论证严密,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例举聂鑫森、曲有源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论证部分诗人以城市对速度的追求为切入点遥想现代化的未来的观点。

D.文章最后一段从出现了标榜城市诗歌写作的社团和以城市作为主要书写对象的诗人两方面,论述了新诗在21世纪的发展。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笔立山头展望》这首诗盛赞都市物质文明,这是郭沫若用诗歌与城市文明的一种对话。

B现代派诗人通过在诗歌文体内部展开意象、音律、色彩的实验,建立起与城市生活同步的语感。

C.进入新时期,随着思想进一步解放,城市文化和新诗中的城市书写都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D.以城市作为主要书写对象的诗人注重微观与宏观的视界融合,试图增强城市诗学的哲理内涵。

 

 

2022·四川南充·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23年,鲁迅编辑了他最重的小说集《呐喊》;1924年,鲁迅开始创作《彷徨》。1923年是鲁迅创作的两个高峰期之间的一年。1923年,鲁迅几乎停止了写作,除了不间断地写日记。

1922年年底,鲁迅写了著名的《<呐喊>自序》。这篇著名的文章实际上是他对“呐喊”时期的自我总结和反思,作为第一篇真诚揭示他内心的文章,对于读者了解他的早期生活和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那么,鲁迅在“呐喊”的叙述中添加了多少“彷徨”的色彩?又隐含了多少走进1923年时的心态密码呢?

③《<呐喊>自序》以“梦”开始,旨在指出《呐喊》创作的“起源”,接下来,文章回顾了过去经历中的重要片段,包括父亲的疾病、在南京的学习、在日本仙台的幻灯片事件、弃医从文筹办《新生》及失败后的孤独,这是鲁迅首次以书面文字的形式集中披露他的经历。《<呐喊>自序》是以一种相当复杂的叙述形式进行的,虽然表面上相对平静和流畅,尽可能保持一种客观的语气,给人一种脱离过去的感觉,但平静的叙述背后有一种模糊的悲伤,这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克制和紧张。

④《<呐喊>自序》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关键词“寂寞”“无聊”“悲哀”表达了鲁迅深深的绝望;二是鲁迅公开承认了他的“呐喊”是含蓄的,《呐喊》实际上不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当鲁迅在文章中描绘孤独时,他正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状态中,表达的是寂寞、无聊、悲哀的荒原感,这给《呐喊》增添了“彷徨”的色彩。通过《<呐喊>自序》,我们可以理解鲁迅当时的绝望感受。孤独给了他内心前所未有的自由,并最终允许他自由地揭示创作《呐喊》的真相。从这个意义上说,《<呐喊>自序》以自我回顾的形式结束了过去,同时讲述了此刻的绝望。

⑤鲁迅经历了人生的两个低谷,一个是S会馆时期,另一个是1923年。如果说S会馆时期仍对时代和社会抱有希望,那么,1923年的绝望则是致命的。周氏兄弟的分裂也恰好发生在1923年,这一年应该是鲁迅生命的最低点。

⑥创作《彷徨》打破了鲁迅一年来的沉默,也记录了他绝望的旅程。鲁迅这一阶段的创作表现出与《呐喊》不同的创作意图,在《呐喊》中被压制的自我意识此时以各种方式凸显出来。鲁迅在介绍《彷徨》时说,“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显然,“战斗的意气”指启蒙的原始动机,“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则是说创作不再受外部因素的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⑦因此,《彷徨》中的第一人称小说不但比《呐喊》中多得多,而且作品中的“我”不是《呐喊》中的小说叙述者或事件的客观见证人,而是小说中人物命运的重要参与者和人格批评的对象,即便是那些没有出现第一人称的作品,也带有强烈的自我观照色彩。鲁迅通过《行程》,将自我情感置于绝望之中,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作品都将故事过程的叙述者和小说中的主人公分开了,在这些小说的结尾,“我”从主人公的“沉重”中解放出来,向另一个方向走去。从这种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已经确立了一种告别旧我、超越自己的新意图。

⑧经历了1923年艰难的自我转变后,鲁迅以更坚定、更冷静的态度进入了现实生活。他经历并最终平静下来的精神风暴,已经被内化为他非凡生活的一部分,并最终树立了“民族魂”的伟大形象。

⑨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鲁迅,是在1923年之后才得以诞生的。

(摘编自《如何阅读<呐喊><彷徨>》)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呐喊>自序》是鲁迅对呐喊时期的自我总结和反思,真诚地揭示了他的内心。

B.《<呐喊>自序》采用一种相当复杂的叙述形式,回顾了鲁迅过去经历中的重要片段。

C.《<呐喊>自序》中,鲁迅公开承认其呐喊是含蓄的,因为当时的他深深的绝望。

D.《<呐喊>自序》以自我回顾的形式结束过去,是我们理解鲁迅当时绝望感受的重要途径。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23年是鲁迅创作的分水岭,文章据此论述了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创作情况。

B.文章以《<呐喊>自序》为切入点,重点论述了鲁迅在小说集《呐喊》创作时期的真实的内心状态。

C.文章第段运用引证法,通过引述鲁迅自己的话,起到了使文章的观点更加真实可信的作用。

D.文章第段主要采用举例和对比的论证方法,紧承第段的论述,并与之构成层进式的结构。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呐喊》到《彷徨》,鲁迅经历了1923年艰难的自我转变,并最终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更加坚定、更加冷静的态度。

B.《彷徨》记录了鲁迅绝望的旅程,凸显了自我意识,虽创作不再受外部因素的限制,但启蒙的原始动机却冷得不少

C.从《孔乙己》《祝福》《伤逝》三篇作品中的的经历和形象塑造,都可以看出鲁迅告别旧我、超越自己的新意图。

D1923年是周氏兄弟关系分裂的一年,故而鲁迅在这一年的绝望是致命的,这年也就成为了鲁迅整个生命中的最低点。

 

 

2022·四川甘孜·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高峰,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的,它温文尔雅、贵和持中、风流蕴藉、潇洒飘逸,为历代书家所瞩目。这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儒学精神。儒学精神的存在使魏晋书法能始终保持中和唯美的发展状态,并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最终成为中国书法的典范。

②《论语·述而》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艺术与道、德、仁相辅相成。但这之后发生了变化,艺术的地位日趋下降,到西汉《礼记·乐记》就变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了,书法也由此而被视为小道”“末技。所以,当汉末书法发展出现第一次自觉时,士子们抛却儒家典籍而疯狂研习草书的行为,立即遭到谨守礼法的儒士们的严厉批判,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赵壹的《非草书》对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做了很好的规整,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书法的发展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础,为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文化条件。

③魏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世族门第成为儒学和书法传承发展的共同载体;儒学精神则借助世族这一社会载体发挥作用,书法的发展处处彰显儒学精神。书法在各家族中没有成为纯粹的艺术,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并按照家族儒学精神的引导向前发展。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是颍川钟氏,这个家族是非常典型的儒学世家。在书法上,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了规整,他将隶书的草化、扁平、波磔等问题进行了合理化处理,使书法向着方正典雅的方向发展,这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

④中国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因为有这种建功立业、济世安民的儒家思想,王羲之的书法才能既表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同时又能自觉对情感的抒发和表达有所抑制,努力向着思处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中和气象发展。所以,王羲之书法的主体是行书和楷书,偶尔出现一些行草书,其表现和张扬也都有一定的韧性,不是放手流便、一任纵横。在王羲之身上,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即使受到道家思想影响,也都被他化在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慢慢消解和吸收,其放浪形骸、纵情挥洒的性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克制。草书除了出现之初因为不受儒学精神的限制而曾经恣肆和张扬过,在后世书法史上,草书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境地,它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

⑤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魏晋书法才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为后世书家尊崇和膜拜。从这个意义上讲,魏晋书法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正可成为中国书法在后世发展的典范。

(吕文明《魏晋书法的儒学精神》,有删改)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书法是中国书法史的高峰,它的主要特点是温文尔雅、贵和持中、风流蕴藉、潇洒飘逸。

B.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对汉末书法中出现的书法家们抛却儒家典籍而疯狂研习草书的行为进行严厉批判,很好地规整了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

C.魏晋时期,书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有钟氏王氏等世家大族的存在。

D.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他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他的书法,有儒家思想精髓,有道家思想的影响;其中,道家思想相对突出,是主要因素。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提出主要观点:魏晋书法成为中国书法史的高峰,其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儒学精神。

B.文章论述赵壹对疯狂研习草书的行为的严厉批判,主要是论述书法的发展要有厚重的思想基础,要尊崇儒家思想;赵壹的观点和批判为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文化条件。

C.钟繇和王羲之是魏晋最著名的书法大家;文章举钟繇和王羲之的例子作为论据,有力论述了书法的发展与儒学精神的紧密关系。

D.选文观点鲜明,论证严密;全文主要采用了对照式的论证结构。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汉时期书法被视为小道”“末技,这导致了汉末书法发展出现一种现象,研习草书却不顾儒家典籍和思想。

B.东汉辞赋家赵壹谨守礼法,他重视书法的思想基础,他的观点对魏晋书法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C.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家族是颍川钟氏,钟氏家族的代表则是钟繇。钟繇在书法上影响很大,一是因为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了规整,二是钟繇是当时世族门第,这个家族是非常典型的儒学世家,是儒学和书法传承发展的共同载体。

D.除了出现之初,草书在后世书法史上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境地。

 

 

2022·四川眉山·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学者丹穆若什曾指出,“变异性是世界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特征之一”。既然世界文学是一种全球性的流通和阅读模式,且一个文学文本在异域文化环境中,多数时候都是依赖译本才得以被阅读,那么这个文学文本要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它首先就要经历被翻译,然后才能在原语语境之外的其他地方得到传播。但是,文化和文明间的异质性又使得翻译在很多时候需要将原文本用其他的语言和文化符码进行创造性转换之后才能具备可操作性。因而,在翻译和接受的过程中,文学文本需要经历多个层面的变异。只有在翻译中发生变异,世界文学才得以形成。

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例,他的成功再次证明,用非英语写成的优秀文学作品也可以经由翻译跻身于世界文学的经典之列。当然,莫言的作品首先毫无疑问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精品,但正是依赖翻译,它们才获得全世界的读者和研究者的认可,诚如莫言自己所言“翻译家功德无量”。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作为一个“值得托付”的译者,他明显更懂得英语读者喜欢什么、拒绝什么。为了适应新的文化语境和接受环境,葛浩文对莫言的小说也确实有所删改,也许有批评者认为作为翻译者的葛浩文不够忠实,但他让中国文学披上了英美当代文学的外衣,这恐怕是葛浩文译本受到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显然,在跨越边界的文学翻译活动过程中,变异成就了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成功接受,使他的作品成功跻身世界文学行列。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形式转换的过程,变异在其中如影随形。由于文化间的异质性、译者的主体性以及读者的期待视野等的存在,原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之间是不可能达到完全对等的,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有些文本是不可译的。当然,思想或信息在交流中难免会有增减或者扭曲变形,这是翻译的难处,也是不得已的地方。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就曾说过:“诗歌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因此,翻译的变异对世界文学形成的另一个影响——跨语言变异可以带来什么?一种文学从一个国家流传到另一个国家,经过文化过滤、翻译和接受的综合作用可能会经历一个更深层次的变异,这是一个文学他国化的过程,是一个文化符码和文学话语的变更过程。正是由于变异,翻译文学不再囿于本土文学的范围内。唯有让翻译在异质文化内积极融通,本土文学才有可能跨越民族边界,真正走向世界文学。

总而言之,我们要看到翻译在世界文学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意识到变异在翻译过程中的不可避免,没有翻译的变异,国别文学将很难步入世界文学的殿堂。只有在翻译中经过了变换与调适,本土文学才能被外来文学所接受和吸收。今天世界文学的概念本质上已经暗含不同文学的交流、对话和互补特征。文学的他国化是一种深层次的变异,它虽然不会经常发生,但却是一种理想的不同文学间相互吸收、融合和促进的过程。

(摘编自曹顺庆《翻译的变异:世界文学未来何在》)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文学是一种全球性的阅读模式,变异性是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

B.文学文本若要在要在异域文化环境中被阅读就必须依赖文字的翻译。

C.一个经过了翻译的文本必定存在文化符码和文学话语的他国化变异。

D.各本土文学经由翻译的变异就能跨越民族边界步入世界文学的殿堂。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重在论述翻译的价值,但同时也承认其不足之处,体现了作者立论的审慎。

B.文章综合运用了理论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手法,说理充分。

C.文章引用莫言的话,从作家自己的角度肯定了翻译的重要性,使论证更有力。

D.文章先指出有翻译就有变异,进而论述变异对于世界文学的意义,思路清晰。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文版的《老人与海》与其他文字的《老人与海》呈现的信息或思想可能会不同。

B诗歌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意味着如果《蜀道难》译成其他文字就不再是诗。

C.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已经不自觉地充当了跨语言和跨文化交流的使者。

D.翻译在促成世界文学繁荣的同时,也会反哺本土文学,为其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

 

 

2022·四川内江·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文学史呢?最朴实无华、直截了当的回答是: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绘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把文学当成文学来研究,文学史著作应立足于文学本位,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当然,文学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反映现实的功能,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这方面的功能是怎样实现的呢?是借助语言这个工具以唤起接受者的美感而实现的。一些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广度与深度未必超过史书的记载,如果以有“诗史”之称的杜诗和两《唐书》《资治通鉴》相比,以白居易的《卖炭翁》与《顺宗实录》里类似的记载相比,对此就不难理解了。但后者不可能代替前者,因为前者是文学,具有审美的价值,更能感染读者。当然也可以以诗证史,将古代文学作品当成研究古代社会的资料,从而得出很有价值的成果,但这并不是文学史研究,文学史著作必须注意文学自身的特性。

紧紧围绕文学创作来阐述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史研究有几个层面,最外围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背景研究很重要,这是深入阐释文学创作所不可少的。但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的研究显然不能成为文学史著作的核心内容,不能将文学史写成社会发展史的图解。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应当充分重视作家研究,但作家研究也不是文学史著作的核心内容,不能将文学史写成作家评传的集成。正史里的《文苑传》《文艺传》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第三个层面是文学作品,这才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因为文学创作最终体现为文学作品,没有作品就没有文学,更没有文学史。换句话说,文学史著作的核心内容就是阐释文学作品的演变历程,而前两个层面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的。

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文学理论是指导文学创作的,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是文学创作完成以后在读者中的反应。文学的发展史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共同推进的历史。这并不是说要在文学史著作里加进许多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的内容,在文学理论史和批评史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今天,撰写文学史更没有必要这样做了。我们只是强调撰写文学史应当关注文学思潮的发展演变,并用文学思潮来解释文学创作,并注意文学的接受,引导读者正确地鉴赏文学作品。

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还有文学传媒。古代的文学媒体远没有今天多,只有口头流传、书写传抄、印刷出版、说唱演出等几种,但已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文学作品靠了媒体才能在读者中起作用,不同的媒体对文学创作有不同的要求,创作不得不适应甚至迁就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学创作的状况是取决于传媒的。从口头流传到书写传抄,再到印刷出版,由传媒的变化引起的创作的变化很值得注意。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之简练跟书写的繁难不能说没有关系。唐宋词的演唱方式对创作的影响显而易见。印刷术发明以后大量文献得以广泛而长久地流传,这对宋代作家的学者化,进而对宋诗以才学为诗这个特点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宋元说话艺术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宋元戏曲的演出方式对剧本创作的影响,更不容忽视。传媒对创作的影响以及传媒给创作所带来的变化,应当包括在文学史的内容之中。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与史书最大的区别,前者是文学,具有审美价值,更能感染读者。

B.文学史研究要将文学作品作为核心内容,离开文学作品,将不能建构文学史。

C.加入恰当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的内容,是文学史创作的需要。

D.文学传媒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学创作的状况,是文学史创作需要关注的。

 

2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的举例论证,为文学史著作的文学本位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B.文章采取总分结构,为我们介绍了文学史的定义及其创作的原则、方法。

C.作者既肯定其他学科对文学史的意义,又指出它们的区别,显出其思辨性。

D.作者大量举例,使文章论证充实有力,同时让我们看到作者研究之深厚。

 

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史不能写成社会发展史,所以朝代更迭不能作为核心,需要弱化。

B.学科交叉研究越来越普遍,学科研究者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视角和知识。

C.网络语言的现实运用、小视频的火爆,可能已经影响了我们的文学创作。

D.文学史不仅研究文学创作,更涉及别的学科,比单纯的文学研究更困难。

 

 

2022·四川内江·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所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木材,是非常容易朽坏的。它们会遭到风雨和蛀虫的自然侵蚀,又极易燃烧。在宗教建筑中,它们又总是受到善男信女们所供奉的香火的威胁。加之,时时的内战和宗教斗争也很不利于木构建筑的保存。每一新朝代的开国者们,依惯例总是要对败者的都城大肆劫掠,他们不是造反者,就是军阀或北方落后民族的首领。怀着对被征服的原统治者极大的敌意,他们总是要把大大小小的王公贵戚们那无数金碧辉煌的宫殿夷为一片废墟。

尽管中国一直被认为是个信教自由的国家,但自五世纪到九世纪,至少曾发生过三次对佛教的大迫害。其中第三次发生在845年,当时全国的佛教庙宇寺院几乎被扫荡一空。可能正是这些情况以及木材的易毁性,说明了何以中国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木构建筑已完全无存。

目前所知的木构建筑中最早的实物,是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大殿。该殿建于857年,原有一座七间,三层,九十五尺高,供有弥勒巨像的大阁。现存大殿是该阁被毁后重建的,为单层,七间,其严谨而壮硕的比例使人印象极深。巨大的斗栱共有四层伸出的臂——两层华栱、两层昂,斗栱高度约等于柱高的一半,其中每一构件都有其结构功能,从而使整幢建筑显得非常庄重,这是后来建筑所未见的。

大殿内部显得十分典雅端庄。月梁横跨内柱间,两端各由四条华栱支承,将其荷载传递到内柱上。殿内所有梁的各面都呈曲线,与大殿庄严的外观恰成对照。月梁的两侧微凸,上下则略呈弓形,使人产生一种强劲有力的观感,而这是直梁所不具备的。

从结构演变阶段的角度看,这座大殿的最重要之处就在于有着直接支承屋脊的人字形构架:在最高一层梁的上面,有互相抵靠着的一对人字形叉手以撑托脊榑,而完全不用侏儒柱。这是早期构架方法留存下来的一个仅见的实例,过去只在山东金乡县朱鲔墓石室(公元一世纪)雕刻和敦煌的一幅壁画中见到过类似的结构。

尤为珍贵的是,这座大殿内还保存了一批与建筑物同时的塑像、壁画和题字。在巨大的须弥座上,有三十多尊巨型佛像和菩萨像。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两尊谦卑的等身人像,其中之一为本殿女施主宁公遇像,另一为本寺住持愿诚和尚像,他是弥勒大阁在845年被毁后主持重修的人,梁的下面有墨笔书写的大殿重修时本地区文武官员及施主姓名。在一处栱眼壁上留有一幅大小适中的壁画,为唐风无疑。与之相比,旁边内额上绘于1122年的宋代壁画,虽然也十分珍贵,却不免逊色了。这样,在一座殿内竟保存了中国所有的四种造型艺术,而且都是唐代的,其中任何一件都足以被视为国宝。四美荟萃于一殿,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此后的一百二十年是一段空白,其间竟无一处木构建筑遗存下来。在这以后敦煌石窟中有两座年代可考的木建筑,分别建于976年和980年,但他们几乎难以称之为真正的建筑,而仅仅是石窟入口处的窟廊,然而毕竟是罕见的宋代遗物。

(摘编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

 

2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木构建筑已完全无存,很大原因是统治者对佛教的迫害。

B.十世纪前,中国木构建筑遗存很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大殿是目前所知最早实物。

C.大殿内的月梁不仅能给华栱支承,还因特别的曲线外形,给大殿带来不一样的观感。

D.大殿中的女施主宁公遇像和梁下书写的姓名,揭示了古代寺庙修建经费的主要来源。

 

2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木材是中国人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但它非常容易朽坏,使得建筑难以长久保存。

B.月梁、斗拱和柱是支撑木质建筑的重要构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得到普遍运用。

C.大殿使用人字形叉手以撑托脊榑,这种方法留存下来的实例仅此一个,可见技法之难。

D.文章作者在研究建筑的同时对殿内塑像、壁画也有所探究,可见其文艺素养颇深。

 

30.作者说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四美荟萃于一殿,请结合材料分析是哪四美?

 

 

2022·四川遂宁·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久以来,某种关于“纯文学”的想象始终影响着我们对于文学的认识,让不少人有意无意地相信,文学审美可以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切断联系,自给自足。这一认识最为突出地表现为对形式的重视,似乎诗歌的节奏和格律、小说的视角与结构都是历史的法外之地,单纯地属于文学内部。但卢卡奇在《现代戏剧的发展》中早已指出:“文学中真正的社会因素是形式。”不难理解,文学形式同样是历史的产物,超越历史的抽象文学审美是不存在的,而仅仅在审美的层面上进行文学批评当然也就绝无可能。

事实上,如果缺乏最基本的历史感,我们甚至根本无法理解文学作品,更不要说准确地鉴赏、评判,进而将其锚定在文学经典的序列之中。以今天的审美趣味看来,刘心武的《班主任》故事或许简单了一些,笔法也稍显生硬和粗糙。如果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民众记忆与读者期待缺乏了解,则恐怕完全不能理解这样一篇小说何以会引起那么广泛的反响,并被视为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

当然,历史感的获得是相当困难的。并不是庸俗地了解一下作家生平、写作缘起和历史背景,就算是有了历史感。也不是无节制、无选择地占有了历史资料,就算是有了历史感。历史如此混沌和庞杂,那当中丰富的细节、复杂的关系,需要谨慎而精微的认识。这就凸显出理论的重要性。

而当我们认识到,所谓的历史感并非指那些浩如烟海的史料,更有赖于理论指导下的理解与见识,我们便触及了历史判断的问题。重要的从来不是掌握大量碎片化的历史知识,而是如何用这些碎片拼贴出一个清晰的历史轮廓,这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历史立场。如何判断历史立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何确定理解历史的合适位置?那其实不是由历史决定的,而是由现实决定的。我们终究是站在当下的土地上去回望历史,历史判断是以现实感为前提的。很多时候,那些颇有些硝烟味道的批评文章并非党同伐异,更不是理论空转的文字游戏,而是基于具体的现实情境,出自某种现实责任感的捍卫。在此并非要对曾经的论争的任何一方予以肯定或支持,而是想要说明,只有认识到那时文学批评的现实动因,才能更好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或教训。

因此,所谓“历史”,并不只是指向过去,也不只是关于现在,更永远向未来敞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些文学论争的参与者以现实为立足点讨论那些细致的文艺问题的时候,心中怀着一个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文艺图景。而今天我们回望过去,清理那个时代的种种创作、事件与言说,也同样不仅仅是为了当下。对于最新文学作品的评价同样如此。从今天往后再过72年,那时候的人们如何理解今天的文学,乃至于通过文学如何想象今天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文学批评如何选择、如何呈现、如何定义、如何引导。在此意义上,我们的文学批评工作,我们的每一篇评论文章,当然都负有历史的责任。

(摘编自丛治辰《文学批评的历史感、历史判断与历史责任》)

 

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视形式是文学审美可以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切断联系的最突出的表现。

B.历史感是理解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了解作品的社会状况就能准确鉴赏批评。

C.以具体现实情境为基础的文学批评非文字游戏,而是对某种现实责任感的捍卫。

D.文学批评工作者肩负着历史责任,为未来的人们理解今天的文学提供理论依据。

 

3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卢卡奇的观点既反驳纯文学观,又引出了下文对文学批评的议论。

B.文章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例,证明了历史感对于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

C.作者认为历史判断完全取决于历史立场,而判断历史立场是否正确又以现实为前提。

D.文章从历史感、历史判断、历史责任三个方面论述文学批评的问题,层层深入。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与文学形式是历史的产物,故而绝不可能在审美的层面上进行文学批评。

B.历史是混沌而庞杂的,需要谨慎而精微地认识历史丰富的细节和复杂的关系。

C.历史感是对历史的理解与见识,获得途径是用历史知识的碎片拼贴历史轮廓。

D.历史涵盖过去、现在和未来,文学论争都是以现实为立足点,竟是为了当下。

 

 

2022·四川雅安·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方戏剧传统在根本上是一种诗学。对变幻无常的命运的探索,是西方戏剧传统诞生之初的重要命题,同样也是西方哲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命题。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复仇构成了这部剧的核心环节,但是全剧最后归结到一点,讨论的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作为西方戏剧典型的《哈姆雷特》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戏剧冲突和情节冲突,它传达的是一种对命运的深刻追问,是对整个人类生存根本价值的纠结和思考。

那么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话剧为何难以成诗?一方面受西方戏剧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现代话剧发生的根本动机与五四时期其他文学形式一样,是为启蒙所用、为中国社会变革所用,这也就注定了它从一开始就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而不是对宇宙的探索和对命运的追问。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中国话剧,更多是对现实人生的探讨,而少了一份诗的色彩。拿胡适来讲,胡适的《终身大事》是一部问题剧,反映的是五四女性解放的社会问题,他身体力行所推举的易卜生主义并不是艺术家的易卜生,乃是社会改革家的易卜生。到了老舍这里,从《龙须沟》到《茶馆》,老舍开创了一种特殊的话剧风格:第一是带有浓厚的京味地域色彩,第二是叙事模式的小说化:通过一条龙须沟、一个茶馆,串联起几个阶段的历史横截面。这是一种小说式的话剧,这种话剧是独属于老舍自己的,而不是更广泛意义上的话剧创作的突破。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到郭沫若,郭沫若的剧,看上去是最接近诗的,我们今天也常常用诗剧合一来形容他的史剧创作特点。但诗在郭沫若的剧里,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语言的澎湃,一种情绪的偾张、一种抒情的形式。抒情确实是诗的一种表现手法,但诗的本质不是抒情。诗的本质不仅不是抒情,也不是传奇性色彩,更不是忧伤的情调,诗的本质根本上应该是对宇宙未知的探索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曹禺的创作是中国现代剧作家中最接近诗的。诗不是曹禺剧作的外形,也不是他抒情的手法,更不是为戏剧场景编制的氛围,而是贯穿于他整个戏剧创作的根本内核。五四初期,从胡适开始,提倡的都是问题剧,但深受传统京剧影响的曹禺,却对于戏剧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京剧是写意的艺术,归根到底是诗的艺术。传统的京剧,从来讲究的都是一种心领神会。什么动作是骑马、什么动作是坐轿、什么动作是上楼、什么动作是开窗,表演者也早与观众达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默契。走一个圆场,就是行走了千里之遥;甩一面帅旗,背后站着的就是千军万马。一桌两椅的舞台局限非但没有限制住京剧的表达空间,反而滋生出广阔的审美空间和诗意表达。曹禺成功地继承和发展了京剧艺术的精髓,他对戏剧冲突的设计、对潜台词的运用、对剧本虚实的处理,这些都不是单纯的技巧问题,而是源于他对京剧的深刻理解。同时,曹禺对西方戏剧本源的把握,让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现代话剧的转型。曹禺剧作从一开始就以极大的兴趣关注着人的命运。他的四大名剧《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一部一个风格,很难概括,如果要用一个东西来统摄的话,那就是命运冲突构成了这几部剧作的核心本质,对命运的探讨生成了曹禺剧作的诗意。当《雷雨》面世,几乎所有评论者、读者和编导演都认为这是一部暴露上层社会大家庭罪恶的社会问题剧时,曹禺却说自己的《雷雨》是一首诗;当曹禺写出了比《雷雨》更现实的《日出》时,叶圣陶说《日出》其实也是诗;当大多数人都在批判曹禺的《原野》是走进了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唐弢说:‘原野’这个名词意味着多么广阔、多么寥廓、多么厚实的发人深思的含义呵!所有这些说法都指向一个本质所在,那就是曹禺的剧作是诗的,而不只是剧的。

(摘自刘勇《从戏剧冲突到命运冲突——曹禺剧作的诗性生成》)

 

3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戏剧不注重戏剧冲突和情节冲突,更关心人类命运的走向和深层追问,从而形成一种诗学的戏剧传统。

B.老舍开创了一种特殊的话剧风格,第一是带有浓厚的京味地域色彩,第二是叙事模式的小说化,但是对中国话剧创作没有突破。

C.曹禺剧本创作的成功源于他对京剧的深刻理解和对西方戏剧本源的把握,同时也使曹禺成为了第一位推动中国现代话剧转型的剧作家。

D.西方戏剧影响了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让中国现代话剧既探讨现实人生更关注宇宙的探索和人命运的思考。

 

3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从西方戏剧传统开始谈起,然后分析了中国话剧难以成诗的原因,进而提出曹禺剧作是最接近诗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全文采用层进式结构,条理清晰。

B.全文大量运用举例论证,摆事实,讲道理,既有大量的实例,又有对概念的诠释,论证有力、充分。

C.文章第二段以郭沫若为例,是为了证明在五四时期发展起来的中国话剧更多的是对现实人生的探讨而少了一份诗的色彩。

D.文章末尾分别从曹禺对京剧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命运的关注与探讨两个角度论证了曹禺剧作是最接近诗的观点。

 

3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传达的是一种对命运的深刻追问,是对整个人类生存根本价值的纠结和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哈姆雷特》不仅是剧的,也是诗的,同时还是哲学的。

B.虽然诗剧合一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特点,但从本质上来说,郭沫若的历史剧并不是诗的。

C.曹禺创作《雷雨》时是以极大的兴趣关注人的命运的,但当《雷雨》面世时,很多人认为作品更多的是对现实人生的探讨,对社会黑暗的揭露。

D.命运冲突构成了曹禺的四大名剧的核心本质,对命运的探讨生成了剧作的诗意,因为叶圣陶和唐弢都认为曹禺的剧作是诗的,而不只是剧的。

 

 

2022·四川资阳·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我国古人认为“土”和“木”最适宜建造居住房屋。因而我国古建筑多以土木为主要建材,辅以砖石瓦块。这就决定了我国古建筑以木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即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构成建筑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柱子间填筑门窗、围护墙壁。我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多采取榫卯相套的方式来连接建筑构件。在建筑屋顶与屋身的过渡处,有一种“斗拱”的构件。这种构件是我国古建筑独有的。它是由若干方木与横木通过榫卯而成,用以支承深远的屋檐,并把其重量集中到柱子上。因木材长度有限,所以我国古建筑的柱子间距并不太大。相对于欧洲石质大教堂内部空间的高大、广阔、生硬,我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内部空间则显得小巧而精致。这正切合了我国古人追求宁静安居的内在要求。以土木作为主要建造材料,建筑质感偏于“熟软”,而无生硬,因此我国古建筑温和柔美,缺少阳刚之气。这一点在民居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我国古代建筑及其组群构成,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我国古代易道、五行思想的影响。我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大都采取封闭的庭院式布局。若干个“间”连结组成一座房屋,几座房屋沿地基周边布置,共同围合成一个院落。当建筑规模需要扩大时,古人常采取“水平衍生”的方式,生一成二,立二为三,以多个院落相套,而组合成各种建筑群,最终演化成重宅深院、高堂大室。这种建筑的空间序列少有西方古典宗教建筑那样向高空发展的,因而整个建筑形象亲切近人,轻盈平易。

在我国古代官方相关文献的记载中并没有“中轴线”这一提法,但受我国古代礼制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城池和建筑群体的规划中,中轴线却真实存在并被广泛运用。不仅皇宫,其他建筑也体现出中轴对称美,如,北京四合院的北房为正屋,坐北朝南,体量最高大,供家长起居会客之用。我国古代建筑沿中轴布局的空间形式,使每一组单体建筑都具有相对应的体量、秩序和位置。建筑间显现出先后、主次和尊卑的关系,呈现出内敛、封闭和宁静的空间特征。这种布局组织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意识在物质生活中的体现和升华。

瑰丽的色彩是我国古建筑的另一特征。早期建筑为了免受风雨侵蚀和火灾、虫害的影响,在木构件表面施加油漆,多彩的颜料并不常见。后来,古人发现在胶漆中掺入各种饰料不仅可以对建筑更有效地保护,还能大大改变木构架建筑朴素、简陋的外观。审视我国古建筑的饰色特征,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唐以前我国建筑饰色多以本色为主,色彩淳朴自然。唐代,大量施用色彩来装饰建筑成为趋势。由于唐代建筑出现了等级划分,因而附着在建筑上的色彩也就成了等级制度的象征。

可以说,对古代建筑的关注与研究,是对我国古代建筑取得的众多辉煌成就的认可。这些成就为我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灵感、创新与反思的可能。同时,相关的研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尊重与深化。

(摘自尹东衡《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美学》,有删改)

 

3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建筑主要建材是土木,非砖石瓦块的原因是:古人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

B斗拱是以木头榫卯的方式将屋檐重量集中到柱子上,是我国古建筑的独有物件。

C.平面布局多采用封闭式庭院是古建筑重宅深院、高堂大室得以出现的重要前提。

D.虽然瑰丽色彩是我国古建筑的特征之一,但多彩的颜色并不常见于我国早期古建故。

 

3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对比中外建筑材料与布局,论述了我国古建筑深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B.文章举北京四合院之例,论证了古代礼制思想影响建筑布局的观点。

C.文章通过举例论证,以时间为线索,详细地梳理了我国古建筑的审美特性。

D.文章从发展变化的视角论述我国古建筑的饰色特征,让所述观观点更富说服力。

 

3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建筑温和柔美的特点,切合古人在建筑空间上追求宁静安居的要求。

B.研究古建筑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能不断丰富传统文化内蕴。

C.我国古建筑完美兼顾了实用和审美功能,又融合了古人的智慧与文化思维。

D.古建筑所取得的众多辉煌成就,为我国现代建筑创新发展提供了必要支撑。

 

 

2022·四川达州·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话剧《茶馆》等老作品每一亮相,总会引来叫好和追捧,甚至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经典作品长演不衰,圈粉几代人,奥妙何在?当下文艺要产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作品,又该如何向经典之作学习传承借鉴?

每种戏剧形式都有自己的经典:话剧有《茶馆》《雷雨》,京剧有《锁麟囊》,越剧有《梁祝》,河北梆子有《宝莲灯》……它们之所以经受住了时间的筛选,成为各艺术门类压箱底的宝贝,在于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犹如一块界碑,标识着这种艺术曾经达到的高度。

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作品的厚度。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作品的厚度,反映出创作者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随着时间的流逝,物质的东西可能过时甚至灭失,精神却永不过时,历经岁月的冲刷,反而会愈显光亮。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如果我们把艺术视为情感的外化,那么这种对于祖国、乡土的热爱,是深植于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之中的,在人的情感世界中具有统摄意义,最能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经典作品在描写具体的人与事的过程中,捕捉并呈现隽永的思想与情感,并将其与一定艺术技巧相结合。技与道的统一赋予了作品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艺术形式因历史感、人文感的加持而拓宽了审美空间,而时代精神也因此获得了审美表达。相反,如果创作者眼中只有浮表化的情感,热衷于表现一时的情绪,追求短暂的热闹,其作品极有可能不是乏味单调就是浅薄庸俗,即便有些亮点,也似烟花转瞬即逝。

感悟生活的温度决定了作品传播的广度。更重要的是,经典作品还饱含生活的温度,以艺术手法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这也是其承载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真正抵达受众最根本的保证。当人们在舞台上看到自己与身边人的影子,内心的欢喜与忧愁也由此找到了出口。比如,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末,已演了1400多场,是著名的保留剧目。当人们为舞台上的沉香热烈鼓掌时,掌声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包含着对孝心孝行以及惩恶扬善的赞许。话剧《天下第一楼》首演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三十余年舞台打磨已成当代经典,剧中人与命运的不懈抗争,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引导人们思考人生,在生活的韧性中咂摸历史的流转。贴近百姓口味自然有口碑,而真正的经典作品恰是靠百姓口碑流传的,具有现实温度的。

总之,艺术的高度、文化的深度、生活的温度,是经典作品与观众之间的重要桥梁,也是作品常留舞台的诀窍所在。面对新时代条件下人民大众日益旺盛的美好生活需求,舞台艺术创作理应坚定文化自觉,推出更多贴近百姓口味、充满生活温度的精品力作,以高质量的艺术创作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丰盈人们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精神力量。

(摘编自胡一峰《为什么压箱底儿的经典老戏永不过时》)

 

4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话剧《茶馆》等老作品为引子,指出当下文艺要向经典之作学习传承借鉴。

B.经典戏剧经受住了时间的筛选,成为压箱底的宝贝,所以达到了某种艺术的高度。

C.优秀的文艺作品有某些共性,如它们总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

D.话剧《天下第一楼》能成为当代经典,与其内容能拨动观众心弦、引导人们思考不无关系。

 

4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经典作品受追捧的现实出发,论证分析,又回到现实,提出新时代作品创作要求。

B.文章主要从艺术的高度、文化的深度、生活的温度三个角度分析经典作品耐看的原因。

C.文章论证方法多样,如第三段中的假设论证、正反论证,以及第四段中的举例论证等。

D.文章第四段举河北梆子《宝莲灯》的例子,是为了证明经典作品要有厚度和传播广度。

 

42.根据原文,对于如何向经典作品学习借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进行文艺作品创作的时候,应该专心锤炼作品,使作品体现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

B.作者眼中不能只有浮表化的情感,作品要避免乏味单调、浅薄庸俗,要体现文化的深度。

C.要坚定文化自信,对自己的文艺作品始终抱有信心,要坚持推陈创新,用创新促发展。

D.要让文艺作品饱含生活温度,艺术地反应百姓心声,使其有更广的传播度和好的口碑。

 

 

2022·四川乐山·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世纪兴盛的诸多文学批评学派存在一个普遍的特征:思辨与理论密度。开疆拓土的草创时期,许多文学批评学派选择文学经典初试锋芒。文学经典的成功与声望内在地包含了审美价值的事先肯定。但对于常规的文学批评,审美价值的品鉴仍是不可或缺的首要环节。文学批评的缘起无疑包含了审美愉悦的催化。批评家选择这一部而非那一部作品加以考察,审美反响往往是首要理由。然而多数时候,文学批评只能显现为单行道:审美愉悦逐渐凝固为整饬的理论语言,一部作品如同合起来的折扇般收缩为一个主题或结论;相对地说,各种概念组成的表述不会从“理论的高度”重返审美愉悦。

那么对文学批评来说,审美愉悦是必须甩下的内心羁绊吗?一种观点认为,进入文学世界只需进行纯粹的审美。然而,多数人更愿意撤除文学世界的栅栏。对于他们说来,文学之所以值得阅读,恰恰由于文学提供的经验可能与更大的世界产生互动。文学批评并非审美的喃喃自语,而是文学与社会历史互动的引子。因此批评家无法逃离这种理论纠缠:审美产生的钦慕、向往、愤怒、悲哀是否汇入种种认识观点,增添肯定或者否定的分量?事情或许更为复杂,比如《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逐渐从“坏女人”转变为神采奕奕的核心人物,道德观念如何承接来自审美领域的压力?《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公子小姐是封建社会没落者,然而这种历史判断能否取缔宝黛哀婉爱情带来的嗟叹?复述这些众所周知的文学史事实,我试图阐明的观念是:审美愉悦制造的内心波澜构成了各种评判观点的组成部分。当道德评判或社会学分析与审美愉悦的意向存在差距时,批评家必须意识到某些重要的内容可能遗落在视野之外。

如果说审美愉悦意味的是感性参与的激情,那么审美对象必须纳入感性视域。理性的认可并非审美,审美对象通常必须进入感官洞悉的日常生活,唤醒种种云谲波诡的情绪。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叙述的历史运动时常夹杂于太太的唠叨或者夹脚的鞋子之间。

巨大的社会转折亦然,只有当社会转折挣脱抽象的概念、公式而聚合起具体的形象时,它才能充当真正的文学主题。然而对于杰出的作家来说,上述程序恰恰颠倒过来:他们的慧眼可能捕获某种形象,从中察觉动人的内容,扩大、发展和完成这种形象体系的同时酿成了一个崭新的文学主题。这种文学主题的源头并非文件或者实验室的理性工作,而是形象本身的内涵。换言之,这时的感性与审美溢出了传统观念指定的框架从而产生强大的解放冲击力。种种细节和故事的演变有力地抵抗一系列强加的预设——即使作家本人也无法责令这些形象就范。形象拥有自己的个性,拥有意识形态来不及处理甚至无法处理的剩余。某些时候,这种剩余代表了更大的世界。这是形象不可替代的价值。

由于理性主义形成的霸权,相当多批评家往往羞愧地回避审美愉悦,迫不及待地撤退到概念设置的理论矩阵。批评家坚定地拒绝审美愉悦对于理论预设的干扰,这表示了理论的贫乏还是理论的傲慢?我想说的是,审美享受的放弃不仅带来感性的枯竭,同时将导致认识的枯竭。

(摘编自南帆《审美的洞见》)

 

4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经典已经过审美价值的事先肯定,许多文学批评学派在形成之初往往将其作为首选。

B.审美愉悦的催化是文学批评的缘起,审美反响是批评家选择某部作品考察的首要理由。

C.审美会产生钦慕、向往、愤怒、悲哀等内心波澜,最终构成各种评判观点的组成部分。

D.文学形象拥有自己的个性,形象本身的内涵有时会成为一些崭新的文学主题的源头。

 

4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中多次运用设问,在引出观点的同时,又增强了文章的论辩气势。

B.文章运用折扇的比喻,形象论证了文学批评将作品收缩为主题和结论的肤浅。

C.文章第二段对审美愉悦的评述,既有辩证分析,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

D.文章对杰出作家创作程序的论述是对前文的补充论证,这使得论证更加周密。

 

4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批评具有不可逆性,审美愉悦可以逐渐凝固为理论语言,但理论表述很难重返审美愉悦。

B.多数人愿除去文学世界的藩篱与更大的世界产生互动,这正是他们认为文学值得阅读的原因。

C.巨大的社会转折走出文件或者实验室,渗透日常生活,才有机会成为崭新的文学主题。

D.批评家如果受到理性主义霸权影响而放弃审美愉悦,可能会导致感性和认识的双重枯竭。

 

 

2022·四川凉山·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不久前,世界首条仿生鲸鲨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亮相。这条身长4.7米的庞然大物在水中灵活自如、以假乱真,不仅可以进行精彩的水下表演,还能搭载传感器进行水质监测和摄影摄像等。仿生机器鱼从理论研究逐步走向实际应用,带给人们更多期待。

“见窾木浮而知为舟,见飞蓬转而知为车。”观察并模仿自然行为,是人类创新的重要源泉。随着仿生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像鱼儿一样在水中遨游探索的仿生机器鱼应运而生。1994年,美国以金枪鱼为原型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条仿生机器鱼。中国首条仿生机器鱼则以中华鲤鱼为原型。

仿生机器鱼属于跨学科交叉领域。其外形结构的设计要用到仿生学原理,模仿鱼类运动主要采用运动控制技术,而在赋予其鱼类感知能力如听觉、触觉和视觉时,会加入仿生侧线、鱼眼相机等传感器,甚至采用人工智能方法让它们更“聪明”。此外,材料制备、智能规划与决策等技术手段也不可或缺。

相较于传统的螺旋桨推进水下机器人,仿生机器鱼在环保、效率、机动性等方面优点显著。它结构密封,锂电池和驱动机构往往安装在内部,对水体没有污染且不易缠绕水草,能更好融入自然环境,对真实鱼类不会造成伤害;它模仿鱼类的摆动,具有更理想的流体力学性能,能量效率大大提高;它还能模仿鱼类C形转向、前后滚翻等复杂动作,展现出更强大的机动性能。

海洋生物种类多样、各有天赋,比如海豚以跃水闻名,金枪鱼可以高速巡游,鲫鱼在远程航行中大多吸附在大型鱼类身上以节省能量……受不同生物特性启发,仿生机器鱼也是各式各样。近年来,我国仿生机器鱼团队研制了丰富多彩的机器鱼系统,包括机器金枪鱼的高速航行、机器鲫鱼的自主动态吸附以及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机器海豚的跃水等多项成果。

这些仿生机器鱼可不是“花拳绣腿”,而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在生物研究领域,它可以辅助研究鱼类游动机理,探索鱼群效应等鱼游生物学现象;在工程领域,它可以在狭窄或危险的水下环境中开展水质监测、救捞、考古、设备检修、海洋地图测绘、海洋生物拍摄、可燃冰探测等工作。它还可以在海洋馆中代替珍稀野生鱼类以供科普。一些企业也从中获得启发,比如丰田汽车利用箱鲀构造生产车型。

总体来看,仿生机器鱼在仿生基本原理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发展很快,各类成果纷纷亮相。不过,受限于制作材料和驱动机构,目前仿生机器鱼的运动性能与真鱼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包括长时巡游速度、瞬间爆发力等,其感知技术水平也相对有限。此外,海洋环境错综复杂,对于稳定性、可靠性和智能性有着极高要求,目前大多仿生机器鱼尚不具备在恶劣海洋环境下开展作业的能力。

未来,随着材料学、控制学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期待仿生机器鱼作为一种新型海洋装备在高仿生特性、高运动特性、强智能特性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为人类认识、探索和利用海洋发挥更大作用。

(《仿生机器鱼走向实际应用》作者为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

 

4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仿生机器鱼能像鱼儿一样在水中遨游探索,它是随着仿生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

B.仿生机器鱼被赋予鱼类感知能力的同时采用了人工智能方法,它们比普通鱼聪明

C.受海洋生物的不同生物特性启发,我国仿生机器鱼团队研制了各式各样的机器鱼系统。

D.仿生机器鱼的运动性能在某些方面比不上真鱼,是受到了制作材料和驱动机构的限制。

 

4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举仿生鲸鲨为例,是为了说明仿生机器鱼正从理论研究逐步走向实际应用。

B.文章通过对仿生机器鱼的研究现状的详细论述,表明了作者对这一领域的前景乐观。

C.文章将仿生机器鱼与真鱼进行对比,说明其对人类认识、探索和利用海洋的作用更大。

D.文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理论论证、因果论证等多种论证手法,论述通俗,观点明确。

4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仿生机器鱼能更好融入自然环境,环保优点显著,能量效率更高,机动性能更强,比传统的螺旋桨推进水下机器人更先进。

B.我国仿生机器鱼团队研制了丰富多彩的机器鱼系统,一些成果领先了其他国家,目前我国的仿生机器鱼研究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C.仿生机器鱼虽然在生物研究、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价值,但受到制作材料和驱动机构限制,在某些性能上还需提高技术水平。

D.仿生机器鱼随着材料学、控制学、人工智能的发展,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将为人类发挥更大作用,带给人们更多期待

阅读全文
在线下载列表 下载支付: 3点
2022年四川高二期末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